浅谈小学生心里健康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 让学生健康地成长, 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发展, 这是小学教师
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每个教师都有责任去观察和了解每个学生, 有责任走进每
个学生的内心, 并把爱给予特别的学生。 本文通过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
性和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小学生 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
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今后的教育对于我们教师的要求不仅是要完成“传道、 授业、
解惑” 的任务, 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 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的新任务。 如今的小学生想法很多, 也很奇特。 他们正处在长知识、 长身体的阶
段, 他们的心理品质还不成熟, 一些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产生了很多不健
康的心理。
一、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 心理素质教育等, 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
理素质的教育, 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 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 促进个性
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 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
程。 学校应该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 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水平, 有目的有
计划有步骤地去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预防
心理偏差和心理障碍的产生,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地发展。
当前, 小学生作为振兴民族和发展社会的接班人, 他们的教育显得更加
重要。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 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运
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促进小学生身心
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 小学生正处于启蒙教育时期, 他们在各方面的发展都尚
未定型, 会产生很多问题, 稍有不慎, 他们的健康成长就不能得到保障。 在
小学期间, 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比较严重的, 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着手解决,
他们很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等发现的时候已经难以治愈。 这些
问题会给他们的成长带来难以弥补的消极影响, 还会影响到学校的纪律和家
庭的和睦, 甚至会给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所以, 在小学教育期间, 对小
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二、 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渐渐受到了各
界的重视。 很多学校都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 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的课程。然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却不容乐观:
1. 小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始终没有落到实处, 许多学校设立心
理咨询室并配备人员和设备之后却从未做过实际工作, 也没有为学生解决过
实际问题。
2. 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达不到实际要求, 由于对小学
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工作人员耐心与学生沟通并逐步引导, 其中需要丰富
的实际经验和较高的职业素养, 而由于种种原因, 学校配备的工作人员远远
达不到标准,这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不到积极作用。
3. 许多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后,却只是把它作为了 应付
差事的形式,一味地照本宣科,这样既不利于小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
又不能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难以达到设立这些课程的最初目的。
4.学校与家庭和社会没有形成一个体系。
三、 当前小学生心里障碍的表现及原因
小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一个长知识、 长身体的过程, 是人格逐渐形成和
发展的过程, 大部分孩子的心理发育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健康地发展。 然而在
长期“为应试而教, 为应试而学” 的错误思想指导下, 教师、 家长只是重视
知识的获得、 智能的提高, 而对良好心理素质的塑造比较忽视。 因而当前小
学生中由于心理发育存在偏离现象, 所表现出的性格、 行为、 情绪都较为异
常, 纵观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本人认为当前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
问题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 好胜、 自私、 独立性小、 依赖性大、 宽容度小
2. 集体观念差, 纪律散漫
3. 与同学相处不太融洽、 友好, 容易挑起事端并产生攻击性和破坏性
行为
4. 多动症, 情绪变化大, 心理承受力差
5. 对学习生活中的激烈竞争, 焦虑不安, 忧虑重重
6. 在家长“望子成龙”、 老师“盼生成钢” 的高期望值下, 学生心理
负担日益加重
7. 面对学习生活中的不如意, 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挫伤, 容易产生自卑
和自暴自弃的心理
8. 由于在学习、 行为等方面的表现不如人意, 经常受到家长、 老师的
批评指责, 对老师容易产生不信任的情绪, 并经常采取敌对行为, 在班中起
到一定的负面作用。
经调查分析表明, 导致小学生产生心理障碍不是简单某个或某几个因素
相加的结果, 而是多种主客观、 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我认为造成这些
状况的主要因素有:
1. 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学生心理负担加重,家庭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有的家庭, 父母关系紧张,
孩子因缺少关爱而变得自卑、 情绪低迷,易冲动; 有的家庭, 父母工作忙对
孩子无暇顾及, 放任自流, 导致孩子不求上进, 自暴自弃; 有的家庭过分溺
爱孩子,娇纵了孩子自私、任性、我行我素的心理;有的家长“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期望过高的心态普遍存在, 对教育缺乏足够认识, 对心理教育
相关知识更是知之甚少, 对子女百依百顺, 包办一切; 有些学生面对父母离
异、 家长打骂、 教师批评和考试失败等挫折事件难以正确对待。 以上家庭因
素的影响, 都可能导致孩子心理上畸形发展, 危害着孩子的心理健康。 这是
造成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
2、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虽然近年来, 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引起重视, 但心理教育的施行受师
资等条件的限制, 普及不够, 方法仍较简单, 而且, 学校教育存在“重智育
轻德育, 知行不一”的问题, 学生心理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 心理教育意识
淡泊, 缺乏系统研究。 传统的应试教育越来越束缚学生的全面发展, 那种妨
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点、 教育模式, 特别是由教师单向
灌输知识, 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 以及过于呆板的教育
教学制度。 家长或者学校自觉或不自觉地剥夺了孩子们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
间, 阻碍了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影响了他们创造力的发挥, 学
生把学习视为畏途, 恐学、 厌学的心理加剧。 这是小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
要原因。
3. 社会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知识、 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 社会上也不可避
免地滋生了一些不良风气。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三结合力度不够,
对学生心理影响难以形成合力, 学生在校接受的教育与家庭舆论同时缺乏社
会支持, 特别是小学生年幼, 心理尚未成熟, 往往由于家长的行为不当或社
会不健康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心理问题。 这是小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外部原
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 小学生面临家庭、 学
校、 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 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障碍。 如学习方法不
良、 学习态度不当、 学习兴趣不高、 学习能力低下、 考试焦虑恐惧等。 这些
心理障碍直接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严重地滞碍了学生
的心理健康发展。
四、 如何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1.保护学生的自尊,树立学生的自信,磨炼学生的意志
首先, 自尊心是人们要求社会和集体对自己人格尊重的一种情感, 是自
我意识的一种表现。 每个同学都有自尊心, 所以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
其次, 如果没有自信, 那么他就会一事无成。 作为教师, 要时刻让我们的孩
子相信“我能行”、“我一定能行”。 因为老师的肯定、 认可, 是学生建立自
信的金钥匙。心理学研究指出,人类生存的根本欲望就来自于社会的肯定,
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 是一个值得喜欢的人, 在同一个班, 学生的
差异是存在的。 尤其是那些有不足的学生, 更需要得到老师的肯定。 班主任
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让他们增强自信, 勇敢挑战命运,
克服自卑的心理障碍, 重新塑造自我。 再次,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
子女, 是几代人的手中宝、 心头肉, 从小娇生惯养, 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
适应能力都很差。 他们怕吃苦、 怕困难、 怕失败, 往往会因为一点小小的失
败,而一蹶不振,对生活、学习失去信心。
2.平等相待学生,了解学生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 一些学生不会向老师白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
就要求每一个教师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 以亲切的面孔, 用平等、
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 缩短师生间的“心距”。 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
尊重、 情感得到理解、 行为得到鼓励、 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 就能尽情释
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 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自然地表露出自
己的困惑疑问。 在日常常工作中, 教师要经常深入班级, 利用适当的机会和
场所, 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情感, 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 有针对
性地开展工作。 其中, 与学生谈心, 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当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遇有困难, 家庭生活受挫折时, 他们心情苦闷, 情绪失
衡时, 老师要及时帮助他们, 安慰他们, 以诚恳的态度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
让他们把心里的积郁情绪渲泄出来,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3.关爱学生,师生真诚相对。
在人际交往中, 真诚是最重要的, 要做到能理解别人, 设身处地为他人
着想。 作为教师, 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 用真诚的爱去对待
每位学生, 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 可信。 蒙台梭利说: “教师不仅是一个教
师, 还是一个心理学家, 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 开展心理健康
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 成年人渴望理解, 小孩更渴望理解。 许多
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 不理解何来教育。 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 深入
地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作为一名教师, 我们应经常问自己: “我尊重学生了 吗? ” 尊重学生
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的劳动, 尊重学生的成绩, 尊重学生的隐私
等。 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 他们常常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 这些学生只有
被人接受, 才能接受自己, 如果教师不尊重、 关爱他, 他感觉不到自尊, 而
对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引导, 尽量不要当众批评。 实践表
明, 、 只有放下架子, 努力创设宽松、 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
流, 用真诚换真诚, 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 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
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里接受你善意的意见与建议。
4.鼓励学生多与人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作为教师, 我们一要时刻关心每一名学生, 真诚爱护每一名学生, 拉近
师生之间的心理差距。 二要注重师生之间、 学生之间的交往与沟通。 个别学
生由于家庭因素, 自身缺陷, 学习成绩较差等原因, 心理比较自卑, 缺乏自
信、 意志薄弱、害怕交往, 甚至拒绝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因此教师要加
强与个别学生的交往, 多鼓励, 唤起他们内心的进取欲望。 三要指导学生学
会沟通与交往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 在促进学生自我人格发展的同
时,也促进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5、开展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除了常规教育外, 还要注意在耳濡目染
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老师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开展班级文体活动,
使学生们的过激情绪在文体活动中得到释放, 帮助一些学生克服自卑、 焦虑
情绪。 对于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取得的成绩, 对于学生的进步, 老师都要大力
鼓励,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一个充满信心、积极向上的氛围,
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 长处,继续努力, 力争全面发展。 要经常开展集体
主义的教育,让学生树立爱学校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
良好的班级集体和融洽的师生、 同学关系, 对学生个体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使离群独处的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帮助其矫正不健康的异常心理, 增进
人际交往,提高心理素质, 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总之, 小学阶段是人生长发育的初期, 这一时期生理发育很快, 而心里
几乎从零开始, 尽管孩子在入学前受到家庭教育的一些影响, 但这与学校教
育的阶段相比, 则显得微乎其微, 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必将奠定孩子的
心理健康基础, 一个人的性格、 情绪、 意志品质、 人格、 兴趣爱好及各种技
能都将在这一阶段形成, 人的潜能也将得到开发。 我们只能从小抓起, 加强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使他们初步形成健康心里, 才能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
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