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伟:做自主很艰难 造传祺很骄傲 | 广汽传祺10周年
前半生用光阴去磨练自我,后半生用岁月去践行梦想,这是包括陈建伟在内的许多老一辈传祺人惊人一致的心路历程。光阴与历练,现实与理想,光荣与梦想,在这十年,完美融合。
记者|杜余鑫
6月中旬,杭州,恰巧是南方的黄梅天,有些闷热,比约定的时间晚了一会儿,陈建伟步履匆匆连忙赶到广汽乘用车杭州工厂接待室,他身着传祺灰白工作服,蹬一双运动鞋,鬓角的头发已经发白,热情地迎上前来握手,带着一口粤味儿的普通话,并一个劲地对自己晚到表示歉意。
他就是陈建伟,广汽传祺的元老级人物,曾任广汽传祺分管技术和生产的副总经理。记者在广汽乘用车杭州工厂见到陈建伟的那天,他刚从广州来杭州处理相关事宜,作为广汽传祺的技术专家,他已经记不清在广州和杭州之间来回了多少次。
陈建伟的职业生涯中有两次重要的选择,第一次放弃了国企的晋升机会,到合资车企当一名基层技术员;第二次,从广汽本田工厂厂长转任到零基础的传祺,他总结说:“只要有机会,就要为中国汽车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作出贡献。”
他曾和他的团队一起,连续作战30个小时,在2007年的最后一天成功谈下并签订决定广汽传祺能否立项的发动机项目;他曾带领技术团队在意大利进行开发设计,但外方需要中方提供标准和参数,否则就要加价,他说:“那时才深切体会到,拥有核心技术和标准对中国品牌来讲是有多重要。”他曾做技术牵头造出广汽自主首台传祺轿车,并将其成功开下生产线,开启传祺造车时代。
他说:“搞自主品牌没有简单的事情,有困难就攻克下来。”
如今,陈建伟年至古稀仍不辞劳苦,担任广汽乘用车(杭州)公司顾问,继续在传祺的自主事业中发光发热,他说:“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汽车工程师,造中国品牌汽车,现在有机会就得倍加珍惜。”
健谈的他,很快就将这次关于传祺十周年的话题带入到数年前的燃情岁月。
铭记初心 梦回传祺
回顾往昔,在陈建伟看来,他的一生都与汽车、与自主、与传祺有着难尽的缘分。无论是他儿时的初心,广州汽车厂的职业起步,亦或是广州标致的合资经历,或者在广汽本田意识到自主和先进水平的差距,他觉得自己大半辈子的职业经历,都在为如今的广汽传祺职业生涯作铺垫。
前半生用光阴去磨练自我,后半生用岁月去践行梦想,这是包括陈建伟在内的许多老一辈传祺人惊人一致的心路历程。光阴与历练,现实与理想,光荣与梦想,在这十年,完美融合。
“我的父亲是一名汽车工程师,受其影响,造车也就成了我儿时的理想,”陈建伟回忆道,“高中毕业就去了广州汽车制造厂,从最基础的热处理、铸造、模具做起。后来国内放开汽车合资,我就进入了当时的广州标致。”
陈建伟认为,更多的磨炼才能让他接近梦想,他在广州标致生产制造的多个专业领域历练,并一步步成长为生产部门的经理。之后企业重组,他就成为广州本田汽车(现为广汽本田)的生产部长和公司质量负责人之一,之后又升任增城工厂厂长。
当笔者问陈建伟,为何当初放弃合资企业的高管职位,来到需要从零开始的广汽传祺?陈建伟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话题转到这些年在广汽本田工作过后的感受,正是那些年的工作经历也带给他关于中国汽车工业的许多思考。
“经历了汽车生产从年产1万辆的小规模到年产48万辆的大规模,也经历了生产方式从半手工半机械化流水生产线到全自动生产线各个阶段的发展,以及中外双方管理观念、工作方法的冲突磨合,我深刻体会到中国汽车工业水平与世界的巨大差距。”陈建伟说,从那个时候起,他心中暗忖,如果有机会建设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他一定要成为其中的一员。
说到这里,这位向来沉稳的老汽车人也不禁有些激动,陈建伟说,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他决定在自己还有5年的时间就要退休的时候,毅然决然地投入到广汽自主品牌的建设事业中的原因,他说:“在合资企业工作期间,学习和实践了现代化汽车企业各发展阶段的先进管理办法、制造工艺等,逐步带领出了一支能承担企业运作和发展的本土技术力量,既然有机会,就一定要抓住用来发展自主品牌。”
2007年那年,广州拿下了广州亚运会的举办权,在政治上,有关部门提出需要有广州自己的自主品牌汽车,陈建伟也认为机会成熟了。他也理性地评估:广汽与日系车进行了长期的合资,现在已经拥有丰富的上下游资源,培养了大批人才队伍,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
“没有合资品牌的出现,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汽车工业,但关键还需要自身的学习和努力,才能实现心中的理想和抱负。”看到广汽传祺如今能进入到主流的中国品牌,陈建伟心中也充满了骄傲,无数个挑灯作战的夜晚换来了今天的欣慰。
传祺的崎岖路
“打造自主品牌从来都是一条艰难和崎岖的道路,再说,你觉得做这么大的事业,怎么可能有好走的道路?”早在2008年,广汽自主事业在番禺这一片不毛之地奠基的时候,时任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对前来见证广汽自主里程碑事业的所有人感慨地说。
彼时,广汽乘用车站在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两大朝气蓬勃的合资公司的成功基础之上,但要从零开始造车,也并非易事儿。“什么都没有,包括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陈建伟回忆说,那时才明白什么叫万事开头难。
与其他本土品牌起步之初不一样的是,传祺从一开始就明确了正向研发,从中高端起步的大战略方向,“要合规合法,就得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陈建伟语气很坚定。
但是广汽乘用车是没有车型平台和发动机的,所有零部件都得向外方进行技术引进,然后自己再去做集成优化和创新,彼时陈建伟作为谈判成员参与了发动机技术引进的项目谈判。“如果发动机项目拿不下来,那么广汽乘用车就搞不成了,这是广汽乘用车项目落地的关键性节点,国家有权一票否决。”陈建伟说,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发改委马上就要进行项目审批了,而发动机项目仍在进行中。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谈判进入到最后的阶段,就是2007年12月30日,陈建伟对那一天印象特别深刻,他们从早上的8点开始谈,一直到第二天凌晨5点,才完成全部文本的草签,“草签也完全是由我签订的。”陈建伟一边回忆,一边唏嘘不已。
“第二天早上8点半,国家发改委项目审批组的人就在广州开会,要对项目进行审批,我们拿出了刚刚签订好的发动机项目,才算有了项目落地的依据。简直是无缝连接,有惊无险。”说到这里,陈建伟呵呵呵地笑了,虽然30多个小时没合眼,但把难题攻克下来,陈建伟内心充满喜悦。
然而对于一个刚着床的胚胎来说,接下来还有更多的困难等着他们。陈建伟也坦言,虽然广汽集团拥有合资品牌以及诸多供应商,但是很多供应商表示拒绝跟广汽传祺合作。“其实我们也理解,作为新品牌,大多数人都不看好,不信任传祺能搞得起来,因为如果没有达到一定量就很难摊销开发成本,供应商利润也不会太高。”
而供应商也担心,一旦传祺的产品与广丰、广本等日系品牌形成抗衡,最后也会影响他们的利益。“所以广汽集团合资板块的供应商愿意给我们做配套的比例很低,在我印象中只有10%多一点。”
2008年出现了转机。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衰退,诸多国际供应商也受到波及,很多国际性的零部件公司也得想办法自救,拓展业务和渠道,这对广汽传祺来说,实在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借此机会,拓展国际合作,在一开始传祺就建立了全球化的供应体系,成为现在传祺品牌迅速发展、产品质量媲美合资的重要力量。
2010年9月13日,首款传祺轿车正式下线,陈建伟作为技术负责人,在广州市领导、集团领导和媒体的见证下,把传祺的首台新车开下线。“整个过程也就十到二十秒的时间,但是觉得过了很久。”陈建伟笑着说,“总算成功了,后来和领导们握手合影,整个手心都是汗,紧张,许多年轻的同事们都激动得流了泪。”
随后的故事众所周知,经历前五年的磕磕碰碰之后,2015年,随着传祺GS4的上市,广汽乘用车开始成为国内成长最快的自主品牌,2015~2017年连续四年接近翻番式的快速成长,使得广汽乘用车成为国内最瞩目、最前端的自主品牌。
十年来,在陈建伟眼中,传祺犹如一个呱呱坠地的孩子,成长为一个能跑能跳的风华少年。回望过去,他也时常充满感慨,无数的困难都挺过来了,现在也看到了传祺的成绩与风光,同时他也看到,传祺未来的道路还很长,还将面临更多更未知的新挑战,“我希望传祺不忘初心,继续秉承质量立本的理念,最终能站上自主品牌的第一集团,成为中国品牌的代表之一。”
“我们已经瞄准了世界级的品牌,这不仅是我们这些造传祺的人的骄傲,更是我们所有广汽人的骄傲。”与共和国同龄的陈建伟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