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枣柏大士,役使天人,呕心沥血注解《华严经》,被誉为中国第一大居士

李通玄,世称李长者,又称枣柏大士,是唐代的华严学者,北京(今山西太原)人,李唐王室后裔,后人尊称他为李长者,被誉为“中华第一大居士”,卒于开元十八年(730)三月二十八日。青年时钻研易理,到四十余岁时,专攻佛典,潜心《华严》。当时正值八十《华严》译成。于开元七年(719)春,他携带新译《华严经》到太原盂县西南同颖乡大贤村高山(一作仙)奴家,造论阐明经义。

三年足不出户,据说每天早晨只食枣十颗、柏叶饼一枚,由此世称枣柏大士。他后来携带论稿移居神福山原下的土龛,继续撰述,经过五年告成,这就是《新华严经论》四十卷。继而又作《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四卷。

李通玄,尊称李长者,又称李宾。有人说他是北京(今太原)人,也有的说是河北沧州人,系唐宗室。人很聪明。四十岁前主要研究《易经》,四十岁后,也就是到了武则天在位时,开始研究《华严经》。当时《华严经》的新译本刚好印出,是为“八十华严”。他感到经文比较浩博,而且多家解释互有参差,认为后学寻文摘句都来不及,怎么能修行呢?鉴于此,他开始自己注释《华严经》。

按照五台山《清凉山志》的说法,他是在五台山得道的。志书记载,他考虑到文殊菩萨已经给自己讲了《华严经》的精神,自己一定要把它写出来。他见五台山太寒冷,于是就向南面走,来到了盂县,开始著述。

这时是唐开元七年(719),他游东方山,过着隐居的生活。

按照记载,李通玄并没有在寺院居住,而是来到盂县铜颖乡的大贤村高山奴家。因为这家人乐施好善,给他腾出一处安静的房子让他居住。他在那里住了3年。

后来又在该乡东南面马家的山谷中住了5年。之后,又迁移到西北的韩公庄上呆了3年(有的记载忽略了此时间)。还有的说,他让猛虎驮着佛经,到了神福山原(今寿阳方山寺),到一土(石)龛,又写作了5年。

李通玄说,我想注释《华严经》,你能给我找个地方吗?老虎站了起来,李通玄就抚摸着它,把装经书的袋子挂在老虎背上,让老虎把他引到了离这里20多里的神福山上一个石龛中。据说龛旁原来没有水,他来后晚上风雨大作,拔去一松,化为一潭。传说,他口出白光当烛。

在山里住着的时候,还有两个妙龄女子为他汲水焚香,供给饭食。等他写了5年把《华严经》注好后,女子就不见了,附近村子也不认识。人们都认为那两个女子是天人下凡。

他曾经游历五台山,有一次在善住院,遇到一位很奇特的僧人,传授他华严经的重要旨趣。天色将晚时,那奇僧要和他分别了,李通玄长者就说:

「天色那幺晚了,师父您要到什幺地方去歇息呢?」

僧人就用手指了指北顶,然后飘然而去,那位奇僧步履轻盈,像是乘风驾云一般的轻快,李长者怎幺追也追不上,心里惆怅得很。夜深了,他抬头遥望着尖尖的山顶上,但见红光遍满天,就去询问寺里的住持:「那儿为什幺红光这幺炽烈呢?」

「大概是野火烧山吧!」寺主这样回答他说。

可是通玄长者心中想着,那儿不就是异僧所行的方向吗?那必定是神光不是野火的了,于是他就拄起拐杖,想要登山一探究竟,却没有人敢随同他一起去。

到了山顶,火光更加的炽热,在周围方圆好几里的地方,远远地看到其中有一棵树,挂着紫金的幢幡,赫然看见那位很奇特的僧人端坐在树下,四周围绕着数百位头戴冠帽的人唱诵着清净雄朗的梵音,但是通玄却不明白诵念的是什幺。

这时候他兴起了一个念头。

「如果我能够投身到他们的中间,明晰地觐见到圣者的金身,那幺即使是给大火烧了身,我也毫不遗憾!」于是他就趋身向前,朝着熊熊的火光踪身跃入,本来以为全身必会被火光烧成灰炭,谁知道却一下子觉得清凉无比,沁人心脾,心中法喜充满,无可言喻。这时他既亲见圣者的庄严法相,正准备趋前恭敬顶礼,忽然之间,圣境竟然消失成空。

李长者就在那个地方,盘腿坐了下来,一坐就是三天,三天以后,他下了山,来到了西谷口的地方,见到有几个童子目光炯炯,穿着天衣,飘飘然乘风而过,他知道那几个童子必非常人,就向他们稽首作礼,童子说道:

「先前有一个晚上,投身在家师的光圈里面的,莫不就是您吗?」

「是的。」通玄回答:「但不知令师是谁?」

「家师是妙德文殊啊!」

通玄就想跟着童子去参拜文殊大士。可是童子却说:

「你的宿世志愿是在弘扬经教,怎幺可以把它忘了呢?」

说罢就飞身空中而去,失去了踪影。

通玄长者心想,文殊大士传授的旨意,是要我今后用心造论,解释华严大经,我不应辜负大士的期许。

他是开元十八年(730)三月二十八日离世的。他的学生照明和尚说,他逝世时是在半夜,山林为之震惊,群鸟乱鸣,百兽奔走。有一道白光从他的头顶上飞出,直冲天空。当时在旁的人们认为,他不是一般的儒家学者,而是像文殊、普贤一样的佛菩萨。

也有说他是在龛中坐化的。说忽然有一天,他出山访旧,正好村里人们宴会。他向人们告别说,你们好好生活,我要回去了。人们以为他要回老家,都挽留他。他说,纵在百年,也要回去。众人送他回龛。第二天,众人一起送他上路时,发现他已经圆寂了,但面貌和活着时一样。

记载说,李通玄身高七尺,一双大眼,目光清澈,红唇,紫色而茂盛的长胡须。貌美臂长。圆直发,呈黑里透红的颜色,毛端右旋。头戴桦皮帽子,身穿麻布衣服,长裙大袖,不系腰带,平时光脚走路。不怎么吃饭,每天早晨只吃大枣十颗,像铜钱大小的柏叶饼子一枚。人称“枣柏大士”。

他去世后,葬在了“山北槲树林之石丘”旁。

李通玄的《新华严经论》中有不少独创的见解,所以能于贤首、清凉等华严宗师的著述外别树一帜。他的《华严经合论》不但在中国佛教界有巨大影响,在香港、台湾地区也影响广泛,而且影响到日本、韩国佛教界。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原作者及各位读者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脱

(0)

相关推荐

  • 【枣香居士饶惠熙先生】                《油电卡》

    赞*英山文化名人枣香居士饶惠熙先生 文/冯斌一鄂 清风岭上向苍穹,笑看春风顾卧龙. 翰墨飘香知故事,一棵枣树韵无穷. 白云深处农家院,快乐人生意深浓. 若是红尘生厌倦,山人半句尽消融.

  • 【原作】五绝 知音 和妙华居士

    [原作]五绝 知音 和妙华居士 高山依旧在, 流水瞬时新. 只要琴声妙, 何愁解惑人. 二零零七年秋

  • 【贺】枣香居士饶惠熙先生六十八岁寿庆

    祝枣香居士饶惠熙先生/六十八岁生日快乐 作者/冯斌一鄂 高山流水枣花蹊,蒿草疏篱染布衣. 翰墨知香风绕笔,春风桃李贺期颐. 饶惠熙:号枣香居士,1953年出生,英山县温泉镇马鞍寨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

  • 【签约作家】涂雪夫作品:爱情日记

    爱情日记 涂雪夫作品 10月1日 星期一  阴间晴        今天是国庆节,吃过早饭,我骑着自行车慢慢悠悠地朝家里走去.  来到中兴场,石板铺就的小街.小街两旁是古朴的一楼一底的小木楼,街坊们世世 ...

  • 谢永华:幺妹要出嫁了

    顾问钟石山 主编何俊良 13517392853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作者简介]谢永华,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人,青年演员,曾在院线电影中饰演过角色.现就职于市级媒体.湖南省诗歌 ...

  • 盂县人的婚宴标配——枣介糕

    作为盂县人办婚宴时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枣介糕与"早结"谐音,寓意早生贵子. 板料取镯,没有中间商,这里买翡翠手镯只要成本价! 广告 说起我国蒸糕类美食的分类,基本可以秦岭--淮河为 ...

  • 随笔 | 仍然爱那些将我连根拔起的东西。 ​​​

    生病一段时间,去医院检查.按时吃药,昨晚睡了最近这段时间最踏实的一觉.早上醒来,才觉得病好了.前前后后一个多星期,终于又恢复健康,附带着连心情也轻快起来.这期间,我没有写作,也没有摄影,停留在原地,止 ...

  • 指尖|开元往事

    指尖|散文 指尖,山西盂县人,已出版有<槛外梨花><花酿><河流里的母亲><雪线上的空响>等散文集.中国作协会员. 向度原创 好文章,第一时间阅读. 从 ...

  • 郭广华:给我一杯忘情水(外一首)

    给我一杯忘情水 山东 宁阳 郭广华 有一种爱叫铭心刻骨 有一种情叫石烂海枯 有一种恋叫地久天长   有一种伤叫泣血锥心 有一种痛叫撕心裂肺 有一种悲叫肝胆欲碎   我爱恋着你 你舍弃了我 请你给我 给 ...

  • 香糯粘软枣介糕,皮薄肉大油核桃,来盂县享受地道美食

    北方人逢年过节都习惯吃饺子,在过去生活条件不那么富裕的时候,能吃上一顿饺子,哪怕肉馅不那么足,也是值得全家高兴的事情了. 在山西,除了吃饺子,还有一种美食是必不可缺的,那就是糕.金黄的糕面和成的糕,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