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嘲笑“上海名媛”,在婚恋中的这3种现象,可能更毁三观

近段时间,“上海名媛群”事件突然就上了热门,引来了众网友的“群嘲”。

也有很多网友私信我,问我对于这件事的看法。

事实上在看过了原出处的内容之后,我首先表示了质疑,但又觉得这件事本身其实并没有文中所描述的那么“不堪”。

“卧底”在上海名媛群的人,无非就是抓住一些如“拼高端下午茶”、“拼高档酒店”之类的话题来冷嘲热讽。

不得不说发文人确实抓住了很多人的“痒点”,激发出了众多吃瓜群众的吃瓜热情。

可很多人不也是一边嘲讽着“名媛”们,一边又自己打开拼团软件下单了一款高仿货么?

姑且不论这件事的真实度有多高,但如果我们真正理智去看待整个事件的时候,那么或许就会发现,“拼团”这件事哪有原文中所说的那么“毁三观”?

对于此事,我个人的看法只有两点:

第一,我们没有必要无休止地嘲笑“名媛”。

这件事无非就是我们众多“虚伪”表象常态中的冰山一角罢了,谁又敢说自己从来没有虚伪过呢?

第二,起码她们并没有用这种“虚伪”来伤害他人。

相比那些在婚恋中更加“毁三观”的现象来说,“上海名媛群”的做法,可能并不算太离谱。

现象一:冠“嫁女儿”之名,行“谈生意”之实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视频,新郎到新娘家接亲,被丈母娘嫌弃。

原因是按照当地习俗,接亲的时候需要给一笔“改口费”,而新郎准备了18000元,丈母娘当场就翻脸了。

据说在这之前,新郎已经拿了80万彩礼。可这并不能让丈母娘满足,还想要在接亲的时候多拿点儿。

视频中新郎和亲属跟丈母娘商量能不能不加钱了?而丈母娘则像极了一个“店铺老板”一样直接拒绝。

整个过程像极了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易现场。

“老板,猪肉价格能不能少点儿?”

“不可能,少一分钱都没得商量。”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类似的现象了。

这种打着“嫁女儿”名号,来“谈生意”的情况,难道不比那些只是拼团下午茶的女孩们更“毁三观”么?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女生在跟男生说结婚彩礼、买房买车问题时,男生理智地“砍价”后被女生质问时说的那句话:

“谈生意就好好谈生意,别搞得好像谈恋爱一样。”

现象二:当“扶弟魔”遇到“妈宝男”

在关于婚姻的问题上,一直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嫁人不嫁‘妈宝男’,娶妻不娶‘扶弟魔’。”

这两种人,碰到一个都已经让婚姻的经营困难重重了,更何况是当“扶弟魔”遇到个“妈宝男”又该是怎样的场景呢?

记得去年网上就爆出过这种“活宝”家庭组合的事情。

事情起因是女方悄悄从老公卡里拿走了十万块给弟弟买房。事情败露之后,婆婆就在背后嚼舌根,说她是个“扶弟魔”。

而她老公对这件事也不管不问,就只说听他妈妈的。

要是他妈妈同意两人就继续生活,要是不同意两人就离婚。基本上没有任何主见可言。

整件事情女方肯定是有问题的,即便再怎么说要帮自己的亲弟弟,但也不应该瞒着家人把钱拿走。这无论如何也是说不过去的。

而男方也并非就一点问题没有。要知道在家庭中,丈夫可以说是妻子唯一的依靠,从这个事情上来看,她的丈夫只会听从母亲的话。

那么这样的家庭组合,几乎很难长久维系和睦幸福氛围的。

一个不跟家人商量悄悄拿走十万块,一个毫无主见不管不问,这种组合恐怕才是婚姻的噩梦吧?

而相比于那些花自己的钱“拼团”,做自己喜欢事情的“上海名媛”来说,谁的做法更“离谱”呢?

现象三:“新版凤姐”非5000万富二代不嫁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曾经有个相亲节目中爆出的“非5000万富二代不嫁”的相亲女?

一个普通的大二女生,她给自己制定的人生目标便是“嫁一个身价至少5000万的富二代”。

据说某相亲网站的红娘跟她说能嫁2000万身价的男士,但她并不满意,因为她的标准起码都要5000万。

而这个“标价”是她根据身高、体重、现状、条件和思维方式计算出来的。

按理说能够提出这种高标准要求的人,自己无论是家境、修养还是性格都很不错才对。

可这位被网友誉为“新版凤姐”的相亲女,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而已,非要说有什么特别之处,可能就是“逻辑思维”比较独特吧。

主持人提醒她富二代家婆婆很挑剔,她说:“普通人家婆婆也很挑剔啊!”

而后主持人又提醒说富二代很多都游手好闲的,她说:“平常人也很多游手好闲又花心啊!”

几次相亲富二代失败之后,她把原因归结于女主持人身上说:“我觉得你一直在抢我的镜头。感觉你比我更喜欢他们一点。”

相比这种一点“准备”都没有,就要想要嫁给富二代的人,“上海名媛群”里的女孩,至少还知道去“包装”一下自己。

不管她们是“拼下午茶”,还是“拼名牌奢侈品”,起码她们还是懂得让自己“看起来”像那么回事。

结语感悟

有人说:“得体的着装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每天给自己精心打扮一番再出门的过程,跟“拼团”事件本质上没什么太大区别。

我们每天为了生活、事业,戴着面具跟人交际来往时,不也是一种“伪装”么?

之所以“上海名媛群”事件会被众人群嘲,可能只是因为这件事把我们隐藏在内心的“不堪”揭露出来了而已。

通过虚拟的网络,用键盘来敲打出嘲讽的文字,兴许只是一层薄薄的“遮羞布”罢了。

我们只是不想把自己的“虚伪”和这些“名媛”的虚伪混为一谈罢了。

客观的说,只要不做坏事,不伤害人,自己用什么样的方式,过什么样的生活,与你何干呢?

换句话来说,很多人连自己的人生都过得一塌糊涂,哪还有资格去嘲笑别人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