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创业者丨从搬运工到山东首富,“红海之王”张士平是如何把魏桥创业做到年营收3000亿的?

相比于马云、雷军、董明珠这些高知名度的企业家,张士平这个名字恐怕知道的人并不多。

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而张士平和他的魏桥创业却不一样。每次都是在“夕阳产业”里逆向而发,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朴实的经营法则,扎根纺织、铝矿行业,将魏桥创业打造成年营收超3000亿的世界500强企业。

从搬运工到全国商业劳动模范

张士平生于1946年,家在山东省邹平县一个叫魏桥镇的偏远乡村,父母都是穷苦的普通农民。他是家中长子,初中毕业之后,年仅18岁的他为了养家,在镇上的油棉小厂做搬运工,一包麻袋100多斤,每天要扛几十包,这一扛就是17年。直到1981年,“能吃苦、最勤奋”的张士平被提拔为油棉厂厂长。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国家对棉花控制严格,企业除了旺季收购棉花简单加工,其余时间便无活可干,导致棉纺厂季节性亏损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张士平走出去收购大豆、花生、棉籽加工油料,到了1984年企业利润就跃居全国棉麻行业第一,引得各地棉花加工厂竞相学习仿效。

1985 年,张士平被评选为全国商业劳动模范,代表全山东省的劳模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总理的颁奖。多年以来,张士平自认为这是对他从商最大的鼓舞。

逆风而行,终成“红海之王”

1989年,魏桥开始涉足棉纺,全国棉纺织市场刚刚转入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愈发严峻,但是魏桥却斥资6000万组建棉纺厂和织布厂。1993年到1997年,棉纺织市场两次跌入低谷,全行业连续亏损6年。当时的纺织行业国内市场供过于求,导致纺织行业连年亏损,而魏桥不仅没有停步,反而在5年内投入170亿元。

进入21世纪,魏桥营收迅猛增长,各项指标连续7年稳居全国纺织行业首位,并跻身中国工业企业百强、中国出口企业百强。到了2005年前后,魏桥已成为世界纺织行业的龙头企业,张士平也获得了“棉王”的称号。

20世纪末,由于魏桥纺织规模逐渐扩大,受限于电力短缺的社会情况,魏桥集团经常在生产时被拉闸限电,张士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建电厂。这也是颇受争议的一个决定,电厂每度电比国家电网的成本低近三成,曾因自建电网被媒体报道而引发对供电体系的大讨论。

为了更好地利用电力,2001年,张士平成立了魏桥铝业,也就是后来的中国宏桥,主攻电解铝。张士平又用自己最熟悉的经营法则——拉长产业链,从鱼头一直吃到鱼尾,不断发展,不到15年就坐上全球铝业的头把交椅。

2012年,张士平带领魏桥集团成功冲入世界企业500强,此后连续7年入选。2017年,魏桥集团营收超过了3590亿元,跃居世界500强企业第159位,并且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魏桥集团名列第三,仅次于华为、苏宁。

自担任油棉厂厂长以来的近四十年中,张士平一直在跟纺织、铝业等外界视野中的“夕阳产业”打交道。虽然“夕阳产品”竞争激烈、利润微薄,但魏桥集团却在夕阳产业中做出了超过3000亿元的规模,“红海之王”实至名归。

“三板斧”造就魏桥商业帝国

魏桥创业的巨大成功离不开张士平对市场的独特理解和把握,同时张士平也有着决胜市场的“三板斧”,使魏桥创业的优势不断强化。这“三板斧”就是“快”、“高”、“低”。

“快”,表现在魏桥创业迅速的市场反应和项目完成能力上。其所有项目基本上都是当年立项当年施工当年投产。“高”,扩张不靠低水平重复建设,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低”,魏桥创业也表现出了惊人的节能省耗能力。

张士平打破平均主义,实施按劳分配,提高了工人的积极性。“三板斧”让魏桥高效运行,把握市场先机,进而赢得市场竞争。正是凭着优秀的管理能力和独特的商业理解,张士平把季节性亏损严重的乡镇棉纺小厂,经营成了一家年营收3000亿元的世界500强企业。

结  语

如今的魏桥集团,已经成为了横跨纺织、印染、服装生产、热电、铝业等行业的特大型综合企业集团,这其中每一步的发展都离不开张士平的建设和引领。

2019年5月,张士平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3岁。纵观张士平先生的一生,从棉纺厂十几年的搬运工,到身价650亿元的山东首富,张士平用最朴实的经营法则,扎根于“夕阳产业”,打造了一个年营收超3000亿元的“魏桥帝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