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辨证的经验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第214条: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

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这个是错的。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这是大承气汤证。“脉滑而疾”,这个疾就是数之甚也。

脉数有时候主虚,虚热证(数脉)最多。但是脉滑而数,脉滑主实,这是实热之象。

数者可为热,数者亦可为虚,像肺结核那个脉数,是虚数无力,到了末期了,那个脉一按就没了,可是稍一按,那个脉“噔噔噔噔”快得很,那是虚呀。

脉滑而数,这是实,这是大承气汤证。所以这个“小承气汤主之”,我认为是错的。

尤其后头“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后头这个不是这段的,不知是哪段的,搁这来了。

所以以下更没有道理,这么样的实证(大承气汤证)吃小承气汤,还能有这个情形吗?不会有的。

(本条)这个就是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实的大承气汤证,大承气汤主之。

下边这些都是衍文,不要信这个,这个(书中)总是有错的。

各家有人附和瞎说,没有这个事,这么实的证,证实、脉实,哪有用小承气汤的?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

(0)

相关推荐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37

    137.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病家一开始得的是太阳病,先使用峻猛的发汗方法,而身体没有痊愈,接着又使用了下法 ...

  • 谵语门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也,大承气汤.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也,同方.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但发热谵语者,同方.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辨证经验

    第108条 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这一条和下一条都有问题的. 那么就这个症候,"腹满谵语",这是阳明病,胃不和则谵语,腹满则里实. 本条开头冠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抵挡汤的辨证经验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第125条: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抵挡汤主之, 这就是血与水之辨. "太阳病,身黄",这是黄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身如虫行皮中状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身如虫行皮中状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伤寒论> 阳明病里热蒸汗外出,依法当多汗,如果反无汗,原因有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病有出入,方子还是得加减变化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第18条: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喘家",平时就有喘的人叫喘家. 那么他患了桂枝汤证,你打算也给他作桂枝汤服之,可他平时就喘,当然得了外感他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小陷胸汤的用药经验

    守正学堂 今天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伤寒论> 还有一种小结胸,"小结胸病,正在心下",也通顺.<玉函经>是&quo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炙甘草汤非“复脉”

    守正学堂 昨天 第177条: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脉结代"不一定要用炙甘草汤,但是"心动悸",血不足以养心则心动悸,真正的由于虚,现在(的术语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反不恶寒,不欲近衣

    第121条: 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这个是陷入里的热比较重. 太阳病,宜发汗不宜吐,而医误吐者. 太阳病在表,应该发热同时恶寒,现在"反不恶寒&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渴欲饮水,水入则吐

    第74条: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六七日不而烦",原先这个人得的是中风证,中风没有不发热的,在六七日这个过程,当然暗中就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什么是“胃家实”

    守正学堂 今天 我们研究阳明病,就是我们说的里阳证,就是研究病邪充实于胃的这么一种病. 实和热都属阳,所以这就是阳明病. 那么这一章书就是辩阳明病了.前面是根据阳明病有这么些不同的来历,他说太阳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