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写经 法藏 P.3573 论语义疏残卷

敦煌写经

法藏 P.3573

论语义疏残卷

尺寸:29×1242厘米

说明:

存卷一卷二。卷中钤“宣谕使图书记”多方。

背面:“判官氾塘彦寻览”一行

残片:1.贞明九年(923)卖身契

按:背有杂写二行。

残片:2.残片三片

说明:最后一片有“仪凤三年(678)十月廿七日于开远”一行。

皇侃《论语义疏》成书于南朝梁武帝年间,南宋乾道、淳熙以后亡佚。清乾隆年间由日本传回中国,其真实性无庸置疑。在《论语义疏叙》中,皇侃对《论语》的撰集成书、“论语”二字的意义及“论”前“语”后的原因、《论语》的不同传本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皇疏不仅经注文并疏,兼存疑说,而且采用了“义疏”体的新注解体例。该体例在文体上采用了分章段疏解和自设问答的手法。

【论语义疏】十卷。

魏何晏(?-249)注,

梁皇侃(488-545)疏。

晏字平叔,宛县(今河南南阳)人,何进之孙,曾随母为曹操收养;少以才秀知名,好老庄言,娶魏公主;累官尚书、典选举,美姿仪,面至白,人称“傅粉何郎”,与夏侯玄、王弼等倡导玄学,竞事清谈,开一时风气,因附曹爽,为司马懿所杀,在汉儒经学渐失统治地位后。他“援老人儒”,宣称“天地万物以无为本”,主张君主无为而治;著有《道德论》、《无名论》、《无为论》等书。

皇侃,《梁书》作“皇□”,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少好学,师事会稽贺□,尽通其业,为国子助教,听讲者常数百人,后官员外散骑侍郎,性至孝,常日限诵《孝经》一二十遍,丁母忧:感心疾卒,尚著《礼记义》诸书,为南朝著名经学家,一生专治“三礼”、《论语》、《孝经》等。三国魏齐王正始年间,何晏与孙邕、郑冲、曹义、荀□四人共撰成《论语集解》,书前有《奏进论语集解序》,并题五人之名。

《晋书·郑冲传》亦称此五人共集《论语》诸家训注之善者,记其姓名,因从其义,有不安者辄改易之,名曰《论语集解》云云。但今本只题何晏一人之名,自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就已如此。

《释文》于“学而第一”个题“集解”又字,注曰:“一本作何晏集解。”又于《序录》曰:“何晏集孔安国、包咸、周氏、马融、郑玄、陈群、王肃、周生烈之说,并下己意为之,正始中上之,盛行于世。”清儒刘宝楠于《论语正义》中指出“必六朝人改题,误以《集解》为何晏一人作也。”

《四库全书总目》与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则认为,当时何晏地位显赫,总领其事,故独题何晏是省称,此说为然,因何氏为总成者,故后世单题何氏之名。何晏虽然崇尚清淡,为魏晋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但在《集解》中,除仅有的一、两处以外,并没有用玄学的思想解释《论语》,并没有将孔子思想老子化。

书中所集的孔安国、马融、郑玄、王肃、周生烈等各家汉魏《论语》古注,皆已亡佚,唯赖此书以存;因此,此书也就成为现存最古、最为完整的《论语》注本。

在《论语》研究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入唐,此书被定为《论语》的标准注解,后朱熹《论语集注》代替了它的位置。但清中叶以后,此书复受重视,清人所编《十三经注疏》中《论语注》,即用何氏《集解》。《论语》自何晏注以后,注家群起,入晋,江熙又集卫×、缪播、郭象、袁宏、李充、孙绰、范宁等十三家之说以为集解;南北朝时,南朝梁皇侃复采录汇氏《集解》以及樊光、王朗、梁×、颜延之等通儒旧说数十家为何晏《集解》申说,而成《论语义疏》,侃除广录旧说外,又每每以己意为何注疏通。侃为疏解,略于名物制度,阐经释义,兼采老、庄玄学,亦兼采旧儒众说,不拘家法,随意发挥。特别大量地搜集了前代及当代玄学家对于《论语》的某些字句解释,故研究玄学家们怎样把孔子老子化。此疏是一部很好的资料。

同时,由于受佛教把讲经记录编为讲疏、讲义的影响。此疏较何注更为详尽;对于南学中的“天命心性”学说。侃亦有所发挥。总之,此书是保存下来的南学的主要经注之一,代表了当时的学风。

书成以后,受学者所重。《宋国史志》、《中兴书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尤袤《遂初堂书目》皆有著录。《国史志》评其虽时有鄙近,然博极群言,补诸书之未至,为后学所宗。至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起便再不见诸家著录,知其亡于南宋之后。但唐时抄本却传入日本,清乾隆间又传回中国。何注与皇疏,保存了大量梁以前《论语》古注,为研治《论语》的必读参考资料。

何注单行本又作二十卷,有清同治八年(1869)浙江书局校修《十三经古注》本,光绪八年(1882)刊《古逸从书》十卷本及《四部丛刊》、《天录琳琅丛书》第一集本等。何注与皇疏合刊本有《四库全书》本,《知不足斋丛书》本。同治十二年(1873)粤东书局刻本及《四书古注群义汇解》及《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0)

相关推荐

  • 荣新江:三十余年的追寻——《吐鲁番出土文献散录》编纂感言

    吐鲁番文书残片的追寻 1985年春夏之际,我独自一人穿行在西欧和北欧的一些城市之间,寻访敦煌和西域出土文献,先后到过英国伦敦.剑桥,法国巴黎,西德汉堡.不莱梅.西柏林,丹麦哥本哈根,瑞典斯德哥尔摩等地 ...

  • 敦煌写经 法藏 P.2346 法华义疏

    敦煌写经 法藏 P.2346 法华义疏 尺寸:28×2182厘米 说明: 存药草喻品第五及授记品第六之前半. 法华义疏 (一)凡十二卷.隋代吉藏著. 又作法华经义疏.法华经疏.妙法莲华经义疏.收于大正 ...

  • 敦煌写经 法藏 P.2586晋记残卷 邓粲撰

    敦煌写经 法藏 P.2586 晋记残卷 邓粲撰 尺寸:31×288厘米. 说明:据罗振玉考证. 邓粲,长沙人,生卒年难考,东晋著名史学家.<晋书>为邓粲做有专传,他的生平事迹也主要见于该传 ...

  • 敦煌写经 法藏P3562 刘子新论残卷

    敦煌写经 法藏P3562 刘子新论残卷 尺寸:30×500厘米 说明:起韬光第四之后半,至法术第十四之前半,凡整九篇,残篇二. 背面:道家杂斋文文范. 亦称<刘子新论>.<新论> ...

  • 敦煌写经 法藏 P.3771 瑜伽论之注解/珠英学士集残卷

    敦煌写经 法藏 P.3771 瑜伽论之注解 背面:珠英学士集残卷 尺寸:30×372厘米 按: (1)春悲行一首(五言). 渝州逢故人一首(五言). 感春一首(下缺) (2)重抄以上诗三首. 另有奉天 ...

  • 敦煌写经 法藏 P.4988 庄子残卷

    敦煌写经 法藏 P.4988 庄子残卷 说明:存廿八行 背面:目连变文卅四行 尺寸:28×108厘米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1].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 ...

  • 敦煌写经 法藏 P.4537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残卷

    敦煌写经 法藏 P.4537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残卷 尺寸:28×222厘米 佛顶尊胜陀罗尼,尊胜佛顶尊之陀罗尼也.帝释天,悯善住天子有从今受七度畜生恶道身之业因,诣祇园精舍请佛救济之法,佛为说此陀罗尼 ...

  • 敦煌写经 法藏 P.3592 老子道德真经注疏残卷

    敦煌写经 法藏 P.3592 老子道德真经注疏残卷 尺寸:28×648厘米 说明:"民"字缺笔,唐玄宗御制,存第三至第十章. 背面:丑女缘起残文.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旧题唐玄宗 ...

  • 敦煌写经 法藏 P3740 汉法本内传残卷

    敦煌写经 法藏 P3740 汉法本内传残卷 尺寸:30×188厘米 说明:法国目录定名为"破邪论". <汉法本内传>,原为五卷,一为<明帝求法品>,二为&l ...

  • 敦煌写经 法藏 P.2109佛说斋经 吴三藏支谦译

    敦煌写经 法藏 P.2109 佛说斋经 吴三藏支谦译(首题) 尺寸:26×222厘米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城东丞相家殿.丞相母名维耶.早起沐浴着彩衣.与诸子妇俱出.稽首佛足一面坐.佛问维耶.沐浴何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