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史演绎:从疫、疠、瘟、戾看传染病的流行史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传染病一直如影相随,据《中国疫病史鉴》统计,西汉到清末的两千多年里,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疫病流行;王树芬根据《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统计,公元2年~1911年间有文献记载的大疫共有266次,北宋灭亡前的1126年中累积有68起,南宋至元末241年有大疫36起,明清两代543年中发生大疫162起。
由于《史记》及其以前史料中无灾害、疫病的专门记载,西汉后期著名历史学家刘向、刘歆父子后,历代正史中均有“五行志”、“灾异志”等详细记录同时期发生的大灾大疫,但对历次流行的瘟疫究竟是什么病,多数史料未能明载。本文以历代对疫、疠、瘟、戾等相关文字的注解为纲,结合中医古籍文献中传染病相关资料,梳理中国古代传染病的简要历史如下。
一、疫、疠、瘟、戾考据
1、疫
疫字最早见于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疾疫”、“疾年”、“降疾”、“雨疾”等记载,这是中国古代关于传染病的最早记载,反映商人已发现与普通疾病有所不同的传染病和流行病。西周中期周公旦所著《周禮》一书,直接将流行病与四季节令联系在一起,如《周礼·天官》篇记述:“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瘠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礼记·月令》篇记载:孟春“行秋令,则其民大疫”;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仲夏“行秋令,民殃于疫”。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前135?~前87?)在《史記·歷書》中记载“茂氣至民無夭疫。”可见古人虽然不知道细菌、病毒等致病因素,但很早就认识到传染病与时令风气失常有关
根据历史记载,东汉时期曾多次出现冬天异常严寒,以致淮河结冰,晚春时洛阳还降霜降雪,橘树只开花而不结果等异常气候现象。巧合的是,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疫病高发期,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公元121年)注解“疫”为“民皆疾也。”张仲景(公元150~154年)在《伤寒杂病论》序中记载:“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三国时期的曹植(192年~232年)在《说疫气》中也有“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噎,或覆族而丧。”的描述,从二人记载来看,不论是张仲景所说“伤寒”或曹植所言“疠气”,都属于传染性很强,致死率极高的烈性传染病。
2、癘
“癘”(1956年简化为疠)字首见于西周中期周公旦所著《周禮》一书,《周禮·月令》“仲冬行春令,民多疥癘。”但《史記·豫讓傳》又说“桼身爲厲。”《素問·風論》:“癘者,有榮氣熱胕,其氣不清,故使其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可见在西汉时期,癘主要是指疥疮、漆疮、麻风等一类皮肤病。用“癘”来指代传染病出现在东汉以后,《说文解字》注解“癘”字为“惡疾也。”《黄帝内经》记载“温癘大行,远近咸若。”《素问遗篇·刺法论》也说“癘大至,民善暴死。”范晔《後漢书·順帝紀》“上干和氣,疫癘爲災。”癘、温癘、疫癘指的应该是某种传染病。
但在元及以后的明清时期,“癘”仍保留皮肤病的含义,如元代熊忠编撰的《韻會》註“癘”为“惡瘡疾也。”清代时期的《康熙字典》註“癘,惡氣也。人著桼,多生瘡。”《說文解字注》“按古義謂惡病包内外言之,今義别製癩字,訓爲惡瘡,訓癘爲癘疫。”可见“癘”字在古代汉语中并非专指传染病,更多的被用来指皮肤病,包括麻风、疥疮等皮肤传染性疾病。
“癘”字历史上还有一异体字“㾐”,南北朝时期顾野王所撰《玉篇》注解“癘”字时说:“疫氣也。與㾐同。”
3、瘟
汉代及以前未见“瘟”字,《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中分别有“温癘”和“温病”的记载。西晋(一说是三国时期)时王叔和编次整理《伤寒例》仍说“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东晋时期葛洪在《抱朴子·微旨卷》说“經瘟役則不畏。”宋代丁度等编撰《集韻》(公元1039年)注解“瘟”字为“音溫,疫也。”可见“瘟”字和“疫”字分别由“温”字和“役”字演化而来。明末清初著名的传染病学家吴有性(又可)在其所作《温疫论》(公元1642年)一书中首次以“瘟疫”来指称传染性疫病。“瘟”表示传染病多会出现发热症状,“疫”则是指传染病来袭就像服役一样,人人难免。
4、戾
《说文解字》对“戾”的注解为“曲也。从犬出戶下。戾者,身曲戾也。”从中可引申出隐蔽、凶猛等含义。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传染病高发期,明代276年中发生大疫53起,清代267年中竟发生大疫109起。吴有性在《温疫论》中以“戾气”来代表温疫致病因素具有隐蔽和凶猛的特点。该书原序中的第一句就明确写道: “夫温疫之为病, 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他将这种异气称之为“戾气”,并发现戾气致病可通过空气或接触,由口鼻进入人体而致病;可散发,又可成流行之疫。
二、中国历史上的疫病病因考证
对历代流行的传染病,特别是两汉及明清灾疫群发期爆发传染病的原因,古代医家虽然已经认识到与季节时令的异常有关,但对具体病因,却有不同观点,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代表性学说。
(1)疫气说。西汉末年至六朝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对疫病有详细的论述。《素问遗篇·刺法论》载:“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等。五疫即“木疫”“火疫”“水疫”“土疫”“金疫”,这是最早的传染病分类方法。
(2)伤寒说。张仲景所处的东汉末年是我国古代气候寒冷的两汉灾、疫群发期,《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记载外感及内、妇、儿多种疾病的临床医学专著,张仲景将当时爆发的传染病归因于“伤寒”,并因此取书名为《伤寒杂病论》。但该书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一篇开宗明义即说:“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可见张仲景并不排斥因温致病等其他六淫病邪。
(3)六淫说。西晋时期王叔和把疫病分为“寒疫”与“温疫”两类,并认为疫病的病因是“时行之气”或“时行疫气”。在其编撰整理的《伤寒例》中,王叔和有“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毒疫也”等记载,但对风、寒、湿、火等六淫邪气如何致病?所致何病?王氏并未深入展开论述。
(4)戾气说。隋代巢元方等编撰《诸病源候论·卷十》(公元610年)记载:“人感怪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明末清初吴有性所著的《温疫论》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传染病专著,吴有性否定了六淫致疫论,明确提出“戾气”是导致疫病的病因,戾气致病有特异性,只有某一类特异的戾气才会引起相应的疫病。该书还认为疔疮、发背等病是因杂气感染。吴有性所倡的“戾气”致病与现代医学“病原微生物是感染性疾病的病因”的观点仅有一步之遥。
(5)癘鬼说。此说可能源于殷商时期的巫医,但后世历代医家并不赞同。持癘鬼说的有东汉末年的语言学家刘熙,其在《釋名》注解“疫”为“役也,言有鬼行役也。”直到清代,国家级的《康熙字典》(1716年)仍注解“疫”为“癘鬼也。”甚至一百年后训诂学家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1815年)中仍说“鄭注周禮兩言疫癘之鬼。”同期,荷兰科学家安东尼·列文虎克1684年已经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菌,1875年,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首次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炭疽杆菌,并提出判定传染病病原体的“柯霍氏法则”。
三、中国历史上的疫病病种考证
《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成书的两汉时代,正值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传染病大流行期。从《黄帝内经·素问》相关记载来看,五疫具有传染性不假,但应该不是传染性很强,致死率极高的烈性传染病。而《素问遗篇·刺法论》记载的“癘大至,民善暴死。”应该是一种或多种烈性传染病,可惜《内经》对“癘”病的记载过于简略,今天也无从考证究竟是何种传染病。《伤寒杂病论》一书所记录疾病包罗万象,除霍乱、疟疾、肝炎、细菌性痢疾和蛔虫病等可与现代传染病及寄生虫疾病相对应外,对太阳病等六经病究竟为何病,医学界至今并无明确结论。
两晋及唐、宋时期,我国进入历史上的传染病相对低发期,唐代永徽年中(650年前后)曾经流行“状如火疮,皆戴白浆”的时行病,极似现代医学所指的天花病;南北朝时期金朝也曾出现过“大头天行”、“大头伤寒”,与现代的流行性腮腺炎极为相似。
明清时期是历史上第二个传染病高发期,无论是流行范围、严重程度还是疾病种类都远超过去。明代楼英在《医学纲目》中记载洪武21年(1388年)其家乡“天行喉痹,一乡相似。”清代中叶出现“烂喉丹疹一证,发于冬春之际,……发则壮热烦渴,丹密肌红,宛如锦纹,咽喉疼痛肿烂。”从同时期相关医家描述来看,喉痹很有可能就是现代医学所指的白喉,烂喉丹疹则可能是猩红热。到了清末,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霍乱、鼠疫、梅毒等传染病也先后从西方传入中国。
四、全球传染病简史
古代欧洲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传染病史。
公元前430年,希腊雅典发生大瘟疫,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记录下这场大瘟疫,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有详尽记载的一次重大传染病。从修昔底德记载和一些艺术品的看,很像天花,也有说是斑疹伤寒、麻疹、猩红热、鼠疫甚至埃博拉病毒,现代医学对这次大瘟疫究竟是何疾病至今没有确切答案。瘟疫导致雅典近一半人口死亡,雅典由此走向衰落。
公元2世纪中期,罗马帝国流行斑疹伤寒为首的多种瘟疫,导致罗马近1/3的人口死亡,总死亡人数估计高达500万。公元165年~266年,古罗马帝国在一百年内先后5次鼠疫大流行,死亡者占到古罗马总人口的1/4,罗马帝国因此开始衰落。公元六世纪时,东罗马再次流行鼠疫,拜占庭居民几乎全部死亡,东罗马人口减少了1/4。1347年,意大利西西里群岛爆发被称为黑死病的淋巴腺鼠疫,三年内横扫整个欧洲,20年间导致2500万死亡(接近欧洲人口的一半)。黑死病在随后300年间多次在欧洲流行,学者估计共有2亿多人死于这场鼠疫。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的三十年代,大规模的鼠疫流行仍导致全球1000万以上人口死亡。
公元12~13世纪,麻风病开始在欧洲国家广泛流行。15世纪末,梅毒开始在欧洲流行,时值法西战争,战后梅毒随士兵传播到各个国家;同时期,随着西班牙士兵到达南美洲将流感、斑疹伤寒、天花、鼠疫等欧洲传染病传播到美洲,致使90%以上的土著印第安人死亡,美洲土著居民由近1亿人骤减到500~1000万。
公元17~19世纪,天花又一次在全球大流行,致使世界大约1.5亿人死亡。1648年~1905年间,黄热病先后在墨西哥、美国、巴西、古巴及法国部分城市流行。19世纪,病死率达到50~70%的霍乱被西方殖民者从殖民地带回欧洲,先后引起欧洲、美洲、亚洲7次世界性大流行,仅欧洲1831年就有90万人因此死亡,印度在100年间约有3800万人死于霍乱。19世纪时,结核病从欧洲蔓延到亚洲,死亡率达97%,被称为“白色瘟疫”。
公元20~21世纪时,一场席卷全球的大流感自1918年从美国开始,横扫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后又传回到美国,导致欧洲、美洲和亚洲约2500万~4000万人死亡,仅西班牙就有800万人死亡。1917年前后,俄国曾出现斑疹伤寒大流行,约300万人死亡。20世纪,因修建巴拿马运河及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原因,疟疾在美、英、法、德国等国流行,导致数十万的人员死亡。2002年11月~2003年8月,首例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在广东佛山出现,29个国家报告临床诊断病例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2019年11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开始在全世界流行,席卷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

附:国家法定传染病目录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参考文献

1、 林乾良;论甲骨文“疾”字;解文说字;2014年第1期。

2、王树芬;我国历史上的大疫及其发生规律初探;中医杂志;1995年第32卷第6期。

3、夏清;中医治疫历史进程探析;亚太传统医药;2020年第16卷第11期。

4、江泳;中医疫病概念考;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年第17卷第10期。

5、罗根海;疫名考辨;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第31卷第3期。

6、孙关龙;中国历史大疫的时空分布及其规律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第23卷第6期。

7、闫妍;浅谈《伤寒杂病论》与疫病;陕西中医;2011年第32卷第1期。

8、王文凯,梁群,张贺;中医治疗寒疫的古代文献考辨;中医药学报;2020年第48卷第7期。

9、王晓梅,刘清,桑希生;温病与瘟疫的概念辨析;中医药学报;2016年第44卷第3期。

10、刘宁,李文刚;论温疫学说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北京中医;2005年第24卷第6期。

11、胡正旗,杨瀚驰,陈金;中医战“疫”效验录;祖国医学长廊;2020年4月第4期。

12、韩启德;传染病的历史;CCTV.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