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谢晋殷殷寄语

老乡谢晋殷殷寄语

“一个人就像风筝,飞得再远,下面也有一根线牵着。”这是谢晋导演生前常说的一句话,而那根“线”就是他与故乡之间的那一缕乡愁与情丝。

谢晋导演,著名的电影艺术大师,他所开创的中国电影的“谢晋时代”记录了一代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觉悟。谢晋,作为一个绍兴上虞人,正因为那魂牵梦绕的故乡情,那难以割舍的情愫,也连接起他与绍兴饭店的一段情义。那些年,他还是绍兴饭店的良师益友,他时时关注着小老乡——余国潮董事长和余红霞总裁在上海创业的足迹,关注着绍兴饭店的发展轨迹。

当年,经老乡介绍,余国潮夫妻俩专程拜访了谢老,得知都是绍兴上虞人,同谢导都为地道家乡人,又在上海开设了绍兴饭店,激动不已,不肯轻易外出就餐的谢老当场答应他俩的要求光临绍兴饭店。

那天,谢晋沉浸在绍兴味道的浓浓氛围中,一边剥着茴香豆,一边喝着女儿红,吃着臭豆腐,没有多少言语,但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此时,他仿佛回到小时候的家,仿佛那炊烟在老屋上空袅袅升起又徐徐缭绕,夕阳将他高大的身躯剪出长长的投影。年糕、粽子、铁镬饭、扣肉、笋干、霉千张,家乡的一切都是谢晋的眷恋。对谢晋而言,尝遍山珍海味,也不如家乡的绍兴味道。因为,那是他的根,他的血脉,他的源泉。正是因为这种深厚的故乡情,爱屋及乌,使得他对上海绍兴饭店有所偏爱。

余国潮和余红霞陪伴左右,仰望着这位长辈,忐忑不安且诚惶诚恐。他们不知道谢老“最后的评语”?

带着女儿红的微醺,谢晋情不自禁的欣然命笔:“岁月变迁情未变,家肴细品味不改。”见之,余国潮和余红霞刚才还紧张的心里,总算一块石头落地。能够得到谢老这样的名

人及前辈的首肯,这对他俩是多么荣光和厚爱!

谢晋起身,那双厚实而温柔的手,给了这对创业新人无穷的力量。离开时,谢老再三语重心长的关照他俩:“努力干,好好干,不能给家乡丢脸,源于绍兴,兴于上海,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谢晋这几句看似平平常常的家乡话,却成为他俩终生的追求与目标。

余国潮夫妻俩得到了谢老的认可,谢老真真切切的关心并支持余家的创业发展。由此谢老与绍兴饭店结下了深深的情缘,这种情缘助推着绍兴饭店的发展。

那天,谢晋又一次来到店里,重温那眷恋不舍绍兴味道。他以长辈的口吻再次嘱咐余家夫妻俩:“我们都是绍兴上虞人,上虞是舜的故乡,历史文化的丰厚是别的县市无法比的,这是上虞最宝贵的财产,你们从绍兴上虞走来,一定要在上海发扬光大,好好干,不要给上虞人丢脸,要打出绍兴饭店的品牌,让上海滩所有人知道上海有个绍兴饭店!”拳拳之心,历历在目。

正是源于谢晋的嘱托,上海绍兴饭店才由此衍生出“源于绍兴、兴于上海” 的提法。在谢老的心中,已把自己与绍兴饭店看成一体,看成是家乡小辈所做的事业,把绍兴饭店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看成是上虞人的骄傲。他一直提醒着绍兴饭店的当家人:“你们一定要用一生的心血去经营,企业不要急功近利,光顾赚钱,要多对社会作贡献”。正是在谢老的教诲下,“源于绍兴、兴于上海”的绍兴饭店一直坚持走到今天。

自从谢老来到绍兴饭店,在品尝了浓郁绍兴风味的菜肴后,对能在上海吃到地道的家乡风味而感到欣喜,当得知这是—对上虞年轻人在上海的创业时,更抑制不住自己的喜悦,赞许之余是更多的鞭策,随之成为“忘年交”。

以后,他经常来到绍兴饭店,对店里的装修、装饰画都从绍兴文化的角度予以审视,提出许多富有艺术家那独特的建议。他对绍兴的特产情有独钟,看到好的土产,尝到好的菜肴,他还会不厌其烦介绍给朋友、同乡,让他们到绍兴饭店来品尝。每次来,他总是喜欢吃绍兴的茴香豆、臭豆腐、梅干菜、苋梗,品味着绍兴的“女儿红”酒,还饶有兴趣向厨师们介绍烹调梅干菜扣肉的要领,这是谢老最奢侈也是最质朴的人生享受。

谢晋,渐渐的把这里视作是自己“又一个家乡”!

谢老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更加激励了余国潮夫妻创业的勇气和精神。1999年至2004年,在这短短的五年时间里,绍兴饭店柏树店、龙华店、交大店、旗舰店、大华店相继开业,并每店生意兴隆,且每次开业仪式上,谢老好热心肠,每请必到,还凭着他的影响力,带着文艺界人士来见证他们的开业并给与热情洋溢的鼓励。

在他们的印象中,永生难忘的是交大店的开张日子。2003年7月7日,骄阳似火,烈日炎炎,在淮海路交大店的开业仪式广场的舞台中央,70多岁高龄的谢老汗流浃背,但依然精神矍铄,声如洪钟道:“交通大学就像美国的哈佛大学,绍兴饭店开在了交通大学,等于开在了美国的哈佛大学,这是绍兴人的光荣和骄傲,交大的文化和绍兴文化互相辉映,希望我们的餐厅要有更多的美食文化,服务文化,服务于交大,服务于社会....... ”

在烈日下谢老足足演讲了十五分钟,满头大汗,令到场的所有人动容,余家夫妻俩和交大店的员工更是热血沸腾,他们信心满满的表示:“这是谢老为我们呐喊,也是对我们更高的要求!”

在他们的不懈追求下,加上由于交大店开在离上海影城不远的淮海路番禺路,所以除了谢老来光顾外,时常有很多影视明星来店就餐。一时,传为佳话。

那年,谢老八十岁生日暨从艺六十年盛会也由绍兴饭店为他操办,地方就选择在绍兴饭店交大店。因为如此,交大店声名远扬,也成为上海社会餐饮最高端品牌之一,无论在行业中和客户中留下非常好的口碑和影响。

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绍兴饭店,谢老还把许多重大活动放在绍兴饭店,如为电影《鲁迅》成功首映的联欢晚宴、“越剧四代名演员世纪相聚”活动、从艺60周年电影回顾展开幕式等。有些活动他亲自担任主持,在他的讲话中,还不时流露出他对绍兴饭店不断发展的期待和希冀。这无疑为绍兴饭店增光添彩,更为绍兴饭店指明了航向。

在龙华店、柏树店开张时,谢老颇有远见地提到:绍兴饭店要扩大社会影响,注重打响企业品牌。而交大店开张,他更高瞻远瞩提出:要重视知识产权的驰名商标,积极推进实施商标战略,不断创新品牌战略等。这位中国影坛的大咖,对这样一家饭店的悉心点拨,以艺术家的眼光来分析和判断餐饮市场,实在是匠心独具,难能可贵。对绍兴饭店而言,真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旗舰店开张时,谢老兴致勃勃来到现场,目睹那气派非凡的饭店大楼和味道纯正的绍兴菜,他满意地笑了。因为这对来自上虞家乡的创业人,没有辜负他的一片用苦良心。谢老当场满怀激情鼓励道:“经过几年的奋斗,绍兴饭店已在上海生根发芽,不再是绍兴鉴湖的小乌篷船,成了一艘航空母舰。每天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来看马戏,来吃饭,要向世界人民展示绍兴的文化和企业的品牌,要把这艘航母驶向世界!”掌声如雷,经久不息。

那些年,绍兴饭店发展的每个阶段,谢老都以他的使命感、价值观来引导、影响绍兴饭店人,成为绍兴饭店的一股强大动力,充实着企业的发展思路。

在常年走南闯北拍摄电影之余,他会经常到绍兴饭店来走走看看,尤其是绍兴饭店举办一些大的活动,他都会抽出时间前来参加,给予鼓励和鞭策。在绍兴饭店面临重大转折的发展节点上,总能看到他那亲和,没有距离感的身影,总能听到他那大嗓门指点着企业发展思路。

绍兴饭店,能够在谢晋那宽阔的心怀里有一席之地,真是非常奇特而有价值的。

记得有一段时间谢老在外地拍电影,一回来大概是长时间疲劳困顿所致,被送入华东医院疗养,任何补品对他似乎都没用。还是绍兴饭店想得周到,将补品替换成臭豆腐和女儿红酒,尽管医生竭力阻止,但谢老吃了这些家乡味胃口大开,身体好转加快,真是神奇之事。事后,他们思忖着:“我知道他的心思和牵挂,因为这段时间他好久没喝女儿红了,看来,谢老少了这女儿红还真不行!”

可见,谢老对家乡有多么的眷恋?对绍兴饭味道有多么的眷恋?!

绍兴味道离不开谢晋。谢晋更是离不开绍兴味道!

2004年,绍兴饭店举行品牌战略研讨会。谢老因公务繁忙无法出席,但是,他特意发来热情洋溢的贺信:

上海绍兴饭店管理有限公司余国潮先生、余红霞女士:

首先我以个人名义,衷心的祝賀上海绍兴饭店管理有限公司品牌战略研讨会的召开。

作为你们的老朋友和老乡,目睹了你们艰苦创业的整个历程,此时此刻我为绍兴饭店能有今天的发展 和成功而感到高兴更让我欣喜的是,你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能不断地探索、求知,运用现代市场经济的眼光,确定更新的发展目标。这次品牌研讨会,开得很好,也开得很及时。我希望你们能坚持品牌战略,争取在今后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最后预祝,这次会议圓满成功,并向参加这次会议的各位朋友致敬。

你们的老乡、老朋友谢晋 2004年9月17日

正当绍兴饭店在谢老的亲切关怀下,事业兴旺之时,万万没有想到,谢老因为天堂需要他去导演大作,突然离开了人世,绍兴饭店员工悲痛万分,上上下下化悲痛为力量,牢记谢老的谆谆教诲,将女儿红的精神传承下去!

谢老仙逝而去,每每想到他对绍兴饭店的关心,想到他的谆谆教诲,绍兴饭店人就有种亲切感掠心而过。此时,再一次感受到这位饱经风霜和磨难的老人那种对生活、事业、信念、家乡、民族浓烈的激情和理想,激励着绍兴饭店人对理想的理解和追求。

谢老匆匆地走了,甚至来不及像过去告别时那样,向大家拱拱手或挥动一下他有力的手臂,绍兴饭店人沉浸在痛楚追忆之中,永远不会忘记这位来自绍兴上虞的长辈……

“不要给家乡人丢脸!”“你们从上虞走来,要在上海发扬光大!”

谢老的音容笑貌与女儿红的醇情百年,永远留在人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