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试讲|我是谁

昨天

是的!我知道我的本源!
我毫无饱足,就像火焰
在燃烧着而烧毁自己。
我把握住的,全变成光明,
我丢弃掉的,全是灰烬:
我是火焰,确实无疑。
——尼采《看!这个人》
习惯了《逍遥游》,我们知道,庄子的铺陈全为我们自己在其中看到自己。
日夜烦扰着的我的究竟起自何处,这是上一讲中,庄子留给我们的话头。
我们应该还记得,庄子《齐物论》开篇中遗留的问题:吾丧我。
接下来,庄子终于领我们去看这个我了。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
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
可行己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
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
汝皆说之乎?其有私焉?
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
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
——庄子《齐物论》

讨论这个话题,不得不借由“彼我”开场,彼者客,我者主。名实辩术的讨论自然离不开对此的交待:他们说“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意思是说,彼和我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没有了彼,也就没有我。没有了我,也就没有了行为的主体。
庄子评价说,这话算是靠近了,但仍不够深入。因为他没有说清楚“我”的背后究竟是什么!“而不知其所为使。”
在“我”的背后,“若有”着一个“真宰”的!他没有具象,但可行己信,看不见他的形,却能够体会到他的情。“其所为使”,即掌控和支配着这一切。这个掌控者,并非是所谓的“我”。表面上,所有的问题,似乎都来自我,舍我则无,其实,我也未必能够掌控。我仍然处于各种限制中的。
在貌似主动的我的“取”的背后,隐藏着一个看不到实体的“真宰”。真正的掌控者。
“而特不得其朕”与“而不知其所为使”,相互呼应。
朕,在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从舟。在《周礼.考工记》中,函人制甲,重视甲叶之间的缝隙,叫“朕”。可见朕与缝隙有关,因此,段玉裁解字认为,朕最早应该是指舟木的缝隙。而缝隙,则是占卜中所要观察天意的征兆。在庄子时代,朕已经很明确是征兆了,是天意的表达。等到了秦始皇,则自称为朕,那时,朕已经是独有的名词,指示唯一天选的我。而这里庄子说,“特不得其朕”以指明无法感知人的一切“取”后面的“使”,即这个控制者,是因为人们不得其朕,接收不到或者没有看到那个征象。
而庄子的意思是,真宰可知。
真宰可知。
因为“可行己信。”
真宰虽然无形,但在人的行为中会体现出来,在人的心中也可以觉察,因此有信。
然后是“有情而无形”
情,从心从青。儒家早期解为人内心的欲望(《礼记》)。后期则解释为“性之质”(《荀子.正名》)。总之,它是起源于内心的感知,是人与万物以及万物之间普遍存在着的联系。真宰对于人来讲,是可以从内心中,感应到的,因此有情,但其无形,不同于其他外物。
为了说明这一点,庄子特意安排以人体为例,帮人觉察。
觉察需要借助一系列设问句:
“吾谁与为亲?”对于构成人体(吾)的百骸、九窍、六脏,这个吾和谁关系更为密切?注意,他没有用“我”,而选择“吾”。是那个可以和“我”分离的“吾”。“吾丧我”的"吾”。
“汝皆说之乎?其有私焉?”和所有它们都关系一样吗?还是与某一个有秘密的联系?
“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吾和他们的关系是君王与臣妾的关系吗?
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假如,他们都是臣妾,那么它们之间就无法相互统属,相互驱动。那么它们之间是轮流扮演着君臣吗?
因着这些疑问,也因着这些矛盾,我们感觉到,连同吾在内都做不得这个主。于是反问:
“其有真君存焉?”
你察觉到了吗?
所以还是存在着一个吾之上的真宰吧?!
对于他,你知或不知,你接受或者不接受,你认同或者不认同,对于真宰,都无损,也无益其真。他的存在不依赖于你。
这段卮言,领出“真宰”,此方为天籁之正解。人籁、地籁之所由出也。
即,真宰者,演化天地世间万物之本体也。
话说到此,庄子仍需进一步应之于人。

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

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人谓之不死,奚益?

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

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

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庄子《齐物论》


在这里庄子极力刻画的人生之芒。与起始的“日以心斗”的芒,相互呼应。
生命一旦产生,于是就走上了死亡的道路。而且如烈马奔向悬崖,关键是明明知道,却无法阻止,庄子叹道:不亦悲乎?
而终身役役,役者,被驱使。人被物所驱使,与之相刃相靡,除了赢得一身苶然疲役,什么也得不到。且已迷失其中,而不知所归。所归指的是心灵归处吧。庄子叹道:可不哀乎?
即使是人能够得到长生不老术,又能如何呢?假如上面诸般情状未曾改变,除了使烦恼更加永无止境,还能有什么好处呢?
有部电影叫《时间规划局》,里面时间替代了金钱,穷人每天工作换得多活一天,而富人则拥有太多的时间,永远用之不尽。富人并未因此而快乐。电影中一个富人潜入穷人区,然后自杀前将自己剩余的时间转给了一个穷人。
生命长度的放大,并不能使人摆脱物化的驱使,假如迷失了归途,那么一切不过重复,还生出更加可怕的无奈。
然而比这些更加可悲的是,当生命失去,而心也一同而去,这里的心,指的是原本可以察觉世界的心,渴求新知的心,创造未来的心,抵达觉悟的心,可随之一起失去。庄子叹道:可不谓大哀乎!
这里连续悲叹,既悲叹人生的不觉悟与充满苦难,又暗示超越了生命经验知的获得,才是生命的成功,即追求心灵的觉醒。
也为之后的立论留下话头。
他说,

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

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这世上还有如我一样不困惑于这些问题的人吗?(芒而就此臣服,还是芒而追求觉醒?)

还存在着那个不迷茫的人吗?(有具备了这样智慧的人吗?)

(0)

相关推荐

  • 庄子说: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见

    庄子说:"道真实而有征验,但又无为无形.可以心传却不能口授,可以体悟却不能目见.它是自己的根本,所以没有比它更根本的存在.远在天地发生之前,它就一直存在着.它产生了上帝和鬼神,生成了天地.存 ...

  • 《通玄真经》|穿越千年的国学经典,解读老子智慧 第四解

    大家好,我是辛元,文中如有不明白的可以私信我,也可以添加辛元:xinyuanxs,辛元会尽自己能力为大家解答,今天注解的是道原的第四段. 圣人忘乎治人,而在乎自理.贵忘乎势位,而在乎自得,自得即天下得 ...

  • 庄子试讲|以谁为师

    原创 芃澜 腔调中医 今天 某种事物,肯定不能名之以命运这个词,安排了这一切:另一个人在另外的迷朦之夜里也曾领受过这数不清的书籍与黑暗. --博尔赫斯<天赋之诗>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 ...

  • 庄子试讲|看!这个人

    看!这个人.--尼采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 与接为抅,日以心斗. 缦者,窖者,密者. 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庄子<齐物论> 参阅:腔调|庄 ...

  • 庄子试讲|怒者其谁

    原创芃澜 腔调中医 今天 掩卷而坐,犹觉翏翏之逼耳,于其状物之美也,未及其暗藏之理也. --王安石 关于天籁所引出的境,在文字上美极了.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引用一下原文: 子游曰:"敢问其方 ...

  • 假如我是庄子

    原创JT叔叔文库 JT叔叔资料库 今天 昨天看b站一个女生的视频,也是讲庄子讲逍遥游,我后来在想,那我理解的庄子到底是什么呢?如果我回到几百年前,我是庄子身边的朋友,或者我就是他本人,那我会怎么想呢, ...

  • 我是如何看《发现夏朝》和埃夏一体论的(1.1版)

    乘坐竹筏的人请知难而退,不要尝试穿越深海,那里有致命的巨浪和风暴. 只有你们少数人能登上巨船,继续神圣的旅程,航行在前人未航行过的水路. 拉神鼓舞你们,星辰指引你们,永恒的季风护送你们,到达人所未至的 ...

  • 肿瘤院长患癌后8年不复发,说了4句大实话:我是如何活下来的?

    在老百姓的印象中,医生是很少生病的,即使病了也不是什么大病.可事实上,许多医生忙于工作,连自己患癌症了都不知道. 2019年,我国肠癌专家.中大附六院长王磊因胰腺癌离世,年仅50岁.患癌症后,他依然连 ...

  • 白人弃婴被中国夫妇收养,多年后成顶尖科学家:我不是老外,我是中国人!

    作者:牧龙闲人 来源:世界华人周刊(ID:wcweekly) 他生于乱世,被洋父母遗弃在了中国. 一对中国夫妇将他收养,教导他不要忘记这片土地的养育之恩. 他发奋读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地质大学,主 ...

  • 《庄子》:专注于事物的核心,才能抓得住福祸的机缘

    一. 世间真正的智者是致力于自身的能力提升,而不是去在意表象的得失. 愚者向外求,智者向内探寻. 智者遇到问题是努力向内探寻,找到常人所无法察觉的答案,而不是像那些没有自知之明的人一样,无论成败都将问 ...

  • “我是处女,咋可能怀孕”,18岁女学生求医,医生这是完璧怀珠

    不知道各位父母有没有这样一种想法,那就是自己家的男孩子自己只要教育好他不做一些坏事就行,但如果自己家的是女孩子,不仅要教育好孩子不做坏事,还要费尽心思的保护好她.其实这不仅仅是父母的责任,更是孩子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