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流行“心理”:当“伪善”成为一种潮流,“真实”就是一种罪
善良,是人的一种本性,也是与恶相辅相成的特征。相反,恶行则是人阴暗内心的外在表现,是“黑白”中的一个方面。
可是,岁月不仅仅是非输即赢,而人性也终究不是非黑即白。
在当下这个社会,有一个词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听到过,那就是“伪善”。这个词,虽然听起来有点怪,也有点阴暗,可它就是现实的一种体现。
那么,什么是“伪善”呢?
就拿捐钱这件事儿来说,有些人捐钱做慈善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的。而有些人捐钱做慈善则是为了立牌坊走过场的。
前者,我们可以称之为善人,后者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善人。但是,说到底,后者的行为就是一种“伪善”的行为。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一番话,明面上满口“仁义道德”,可背地里,却是一肚子的“男盗女娼”。
这番话,就是对那些“伪君子”的概述,也是对于“伪善”之人的有效概述。退一步来说,伪君子就是那些“伪善”的人。
当伪善成为了社会的常态,你的真实,你的善良,你的美好,也许就会成为一种罪。因为你过分不“合群”,到头来被人针对的,还是你。
扭曲的社会心理:伪善
我们常常说起一个词,那就是“大众心理”。而这个词,就源自于名著《乌合之众》。
在《乌合之众》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为何生活中会存在“潮流”一说,会存在“跟风”一说?就是因为我们总是自然或不自然地被迫跟环境群体相结合,从而没有了自己的想法。
大多数的现实情况,其基本的现状就是源于此的。当所有人都崇拜一样东西的时候,这样的东西,就会被人认为是“珍宝”。
就像是这种“伪善”的心理。我们都知道“伪善”不好,都很讨厌“伪善”,可为何“伪善”的心理和行为会频发呢?
很简单,就是因为社会的环境如此,谁也不想当另类的人。就这样,大多人就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伪善”,从而成为了“伪君子”。
尤其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的情感受到了极大的挤压,人性受到了环境的极大扭曲。所以说,普遍的人性心理,就是当下社会的主流心理。
十几年前,老实人会被人喜爱,那时候的我们认为他们心地好,够善良。可到了今天,老实人就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被人看不起。
并非说人们感觉老实人不好,而是说他们的行为已然过分突出了,不看不起他们,又会看不起谁呢?
当伪善成为一种潮流,真实就是一种罪
小时候,身边的长辈常跟我们说,要做一个真实善良的人。
可当我们出了社会之后,我们才发现,越是真实,越是善良的人,在这个社会上,终究是吃力不讨好的人,终究是被人看不起,被人拿捏的人。
这样的情况,其实就是一种环境现状的反映。不是我们不想善良,不是我们不想真实,而是社会它不想让你真实。
有句话说得好,你所看到的,都是表象,都是别人用来“愚弄”你的。
就像是你的老板,他每天都跟我们说要努力工作,为企业和自己的未来而奋斗,收获成功。可是,说到底,他就是在给你“画饼充饥”。
一旦企业成功了,收益最大的人,并非是那些底层的员工,而是我们的上司和老板。他们有些人,也许啥都不用干,就能坐享其成。
但是,作为普通人的你,你能不这么做吗?不这么做,就证明你还是太嫩了,无法适应社会的规则和社会的现实。
你只有硬着头皮去做,只要咬紧牙关去做。因为你一旦不工作,最后没饭吃的人,不是老板,而是你自己。
当伪善成为了一种潮流,也许这种潮流的背后,就是无休止的昏暗。因为伪善,就是人性人心的遮羞布。
不真实,才是社会的常态
俗话说得好,画猫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也许在表面上,别人对你的态度特别好,就像是把你当成朋友一般,一口一个兄弟,一口一声闺蜜。
可是,你又怎么知道对方心中是怎么想你的呢?也许对方正想算计你,谋划你,从而在你身上谋求相应的利益。
这一切,其实你事先是不知道的。
当你不知道的时候,你认为社会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认为“人间最美是人情”。
可当你有所经历,看透之后,你就会认为社会是虚伪的,生活更是冰冷的,认为“人间最冷是人心”。
说实话,这两种观点,谁都没有错。因为以前的社会和当下的社会,它们都有这样的情况和表现。错的是人心,错的更是这个世道。
正因为我们改变不了世道,所以我们才去迎合它。正因为一旦逆向而行,吃亏的终究是我们,所以我们才去改变善良,变得伪善。
人情如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你猜不到你下一秒会遭遇到什么,因为你只是一枚棋子,只是世道棋局中的一子“小兵”。
善良,倘若完全变得“伪善”,那么这个世道,终究是成为“冰冷”的天地,毫无温情可言。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