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蛔
曹氏云。蛔者九虫之一。因脏腑虚弱及伤甘肥生冷。致蛔不安。动则腹中攻痛。或作或止。口吐涎水。贯心则死。钱仲阳云。吐水不心痛者胃冷也。吐沫心痛者虫痛也。与痫相似。但目不斜。手不搐耳。化虫丸。田氏云。虫痛啼哭。俯仰坐卧不安。自按心痛。时时大叫。面色青黄。唇色兼白。目无精光。口吐涎沫也。若因胃冷即吐。理中汤加炒川椒、乌梅。或送乌梅丸尤妙。若中气虚而虫不安者。但补脾胃自安。冬月吐虫。多是胃气虚寒。白术散加丁香、乌梅。
相关推荐
-
十一、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胃)〔肤〕冷,其人烦(燥)〔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令〕病者静,而复时烦……
十一.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胃)[肤]冷,其人烦(燥)[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 ...
-
乌梅丸用酸苦辛治肝胃气痛
乌梅丸用酸苦辛治肝胃气痛 张仲景乌梅丸治蛔厥,列于厥阴篇中.蛔厥者,由脏寒膈热,下寒上热所致.故以乌梅丸辛温祛寒,苦寒泄热.酸收.苦泄.辛通合化. 程老认为,方中乌梅.花椒.干姜.黄连.细辛.黄柏配合 ...
-
张氏宗亲清明公祭文
时维丙申,岁增乾坤,厚典清明,诏令门人. 张氏后裔,谨备仪尊,奉祭族茔,至孝至忱. 槐府荫传,繁茂连根,昭陵启后,追念铭心. 散居鲁豫,冀晋陕临,江浙闽赣,粤桂滇云, 辽吉黑土,遍布环陈,客过南洋,浮 ...
-
『常用方剂』 驱虫剂 : 乌梅丸(杀虫之剂))(功效介绍)
乌梅丸(杀虫之剂) 总结:蚘厥 编号:001 组成:乌梅细辛桂枝人参附子黄蘗黄连干姜川椒当归 主治:1.治伤寒厥阴证,寒厥吐蚘. 2.亦治胃腑发欬,欬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3.亦主久痢. 归 ...
-
《张氏医通》
痿(痿厥) 素问云.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 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 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 ...
-
眩晕汇解:《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论曰: 经曰:因于风,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内经论眩,皆属于木,属上虚:仲景论眩以痰饮为先:丹溪论眩,兼于补虚治痰降火:戴复庵云,有头风证,耳内常鸣头,上如有鸟雀啾啾 ...
-
张氏医通。麻木。两脚麻木。十指麻木。痹(附麻木、痒、鹤膝风)
麻木 麻木 证名.肌肤感觉障碍.麻,肌肤蚁走感,或如触电感:木,皮肉不仁如木厚之感.由气血俱虚,经脉失于濡养,或气血凝滞,经络失畅,或寒湿痰瘀留阻脉络所致.<杂病源流犀烛·麻木源流>:&q ...
-
张氏医通益仁堂第六届冬病夏治文化节
张氏医通简介 张氏医通益仁堂三百多年来的祖训:"行大医者,行天下" 张氏医通益仁堂始于1715年,是清代大医学家张璐第三子张以柔创办的 文革时期遭到迫害 2016年张氏医通的第十六 ...
-
张氏医通 卷六 痿痹门 【痿(痿厥)】
张氏医通 卷六 痿痹门 痿(痿厥) 素问云.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 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 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 ...
-
张氏医通益仁堂中医馆发展史
<张氏医通>清·张璐,刊于1695年 简介 <张氏医通>十六卷,内容包括内.妇.儿.外及五官各科.此书所引的医学文献,上自<灵><素>下迄清初,达一百三 ...
-
三伏贴起源于325年前,由清代医家张璐创制,记载于《张氏医通》
三伏贴起源于325年前,由清代医家张璐创制,记载于《张氏医通》
-
书名:张氏医通,朝代:清·康熙三十四年。作者:张璐
<张氏医通> 书名:张氏医通 朝代:清·康熙三十四年 作者:张璐 时间:公元1695年 [卷二 诸伤门] 湿(湿热) 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阳受风气.阴受 ...
-
张氏医通16卷.清.张璐撰.清康熙48年宝翰楼刊本
4册 约3.6g 3000+页<张氏医通>,清·张璐撰,十六卷,刊于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系一部以杂病为主的综合性医著,初名<医归>,为反映张氏学术思想的代表著作.体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