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个公式,秒杀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 – 影像PPT

干货公式: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髋周或腹股沟区)疼痛 IFS狭窄(<15mm) 股方肌形态和(或)信号异常。

坐骨股骨间隙(IFS)测量方法:坐骨结节外侧骨皮质与股骨小转子内侧骨皮质之间的最短距离。

股方肌形态和(或)信号异常:以股方肌卡压为主,大部分伴水肿为主,部分伴撕裂,少部分股方肌卡压萎缩伴有局限性脂肪浸润。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ischiofemoral impingement syndrome,IFI)是指坐骨结节和股骨小转子频繁的、非正常地撞击股方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病变,其发生与股骨近段、坐骨等解剖学异常有关。是髋关节的撞击综合征除了股骨-盂唇撞击综合征的另一类型。

临床特点:

患者会出现慢性髋部、臀部或腹股沟区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膝关节,严重者甚至不能下蹲或蹲下后站起困难。在髋关节内收、外旋时,髋关节的疼痛更加剧烈。患者的髋关节内可以听到捻发音、爆裂音,部分患者出现髋关节卡锁。

解剖与病理:

引起临床症状的主要由于股方肌损伤。股方肌位于股骨小转子和坐骨结节之间的空隙中,可能受到这2个骨性结构及分别附着其上的髂腰肌腱和腘绳肌腱的挤压。当各种原因导致坐骨结节和股骨小转子间隙狭窄时,就会使夹在其中的股方肌因受到反复摩擦而损伤。坐骨股骨间隙狭窄是引起IFI的直接原因。IFS宽度与骨盆结构形态有关,坐骨股骨间隙狭窄的发生原因有三种,即体位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和获得性因素。先天性因素中与女性较男性骨盆发育略宽,而坐骨结节与股骨小转子间隙较男性相对较窄,故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多发生于中年女性。按照临床标准规定,坐骨结节与股骨小转子间隙的正常距离要大于20mm,小于15mm将或出现症状。

(双侧坐骨股骨间隙(IFS)变窄约为5mm,双侧股方肌卡压伴水肿)

鉴别诊断:

临床上引起慢性腹股沟区或臀部疼痛不适的病因有很多,包括髋臼撞击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骨性关节炎、炎症性或感染性关节炎、单纯肌腱炎及滑囊炎、梨状肌综合征等。

参考文献

[1] 闫松,李桂萍,王胜林,等.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MRI测量[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02): 112-115.

[2] 向以四,魏中强,李梅.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MRI诊断[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7(01): 67-72.

[3] 张德洲,李东明,易雪冰,等.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MRI诊断标准[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15): 2406-2409.

[4] 杜宇,闫东,杨卫东,等.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典型影像表现[J]. 磁共振成像, 2016(06): 461-463.

Leave a Comment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