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历史文化】 赵英 ‖ 从宣统铸铁钟看历史上德昌手工业发展
看历史上德昌手工业发展
赵 英
笔者有幸目睹宣统铸铁钟的风采,是一次到宁南历史文化展览馆参观时,发现这口清宣统年间生产的铸铁钟就赫然展现在博物馆正中,并欣喜地发现它居然是由清时德昌吴所匠人铸造。在如今人们印象中,德昌县工业一直都乏善可陈,值得骄傲和宣传的似乎只有“春秋三百天,四季养生地”的绝佳气候和让人大快朵颐的桑葚、樱桃和板鸭等农副产品,故而当我在宁南历史文化展览馆中见到这口铸铁钟时,欣喜之余,也弥补了一下心中的遗憾。宣统铸铁钟在宁南历史博物馆显赫位置展出,不仅说明它作为文物的重要地位,也足以证明历史上德昌手工业在宁远(建昌)地区不可小觑。
宣统铸铁钟正面( 赵英 摄)
铁器加工制造
从安宁河东德昌坡上俯瞰德昌县城全景(左文孝 摄)
竹器编制
《德昌县志》记载:县地产竹,品种以慈竹、斑竹、黄竹、箭竹为多,皆宜编织。竹器种类繁多,产品上百。用具如筛、簸、撮箕、箩筐、背篼、篾席、竹笠等。农村有篾匠,专事此业。县城下街有居民数十户擅长竹编,赖以为生,久之竟成一街,名篾货街。清咸(丰)同(治)年间即有篾货市场在县城较场坝。德昌篾器做工精细,尤以胡椒眼篾帽独具特色。《西昌县志》记载:“最足表现建昌之工,为德昌篾帽(就形呼名曰胡椒眼帽),戴至成都等地,见者辄曰建昌人。其它篾器,如挑箱提兜之属,亦足供各地购用。”
1950年3月德昌解放。是年夏荒,政府发动群众编织竹器篾货自救,政府代民寻找销路,一个月收购篾帽2500顶,解决城厢50户灾民度荒之难。1953 年,政府在城厢组织竹器生产小组,1955 年7 月建竹器生产合作社。县供销社收购其竹器农具,投放于农业生产。家居农村的篾匠或就地服务,或流动服务,权作家庭副业。1963年曾对全县农村五匠(木匠、砌匠、铁匠、石匠、篾匠)作过统计,有篾匠231人。1979 年以后,政府鼓励发展乡镇企业,农村竹编有所恢复。但由于雨伞、草帽、包装用具、运输条件的改变和生产条件的改善,一些竹器产品被淘汰,竹编业受市场影响而渐衰;加之原有竹器社减员后继无人,至1989年4月竹器棕麻社解体拍卖,企业无存,复归个体生产经营。
棕麻加工
棕麻加工的棕皮取自棕树,可加工棕绳、蓑衣、斗笠衬里、棕垫等。县地产火麻、苎麻、水麻、旋麻,刈其茎,水泡,刮其皮煮、捶,取其长纤维可辑为布,可打制各种规格的麻绳,用途甚广。棕、麻加工遂成一业,皆用手工制作,个体经营。1954年组织棕绳生产小组2个20人,为供销部门加工订货。1962年并入德昌竹器社,称竹器棕麻社,棕麻产品20余种均由供销社收购运销。
纺织
《西昌县志》载:(手工业)较大较多为织布业,出品佳者曰小洋布(或称德昌布)推销亦广。然普通土布所谓头宽、二宽、窄布,行销越冕两盐各地者,仍以附郭所出为多。其他各镇乡,均有织布业,但仅县城德昌有布市,余则工人赶集走销而已。(清)曾曰唯著《德昌所志略》收录有邑人林锦朴竹枝词《线布市》云“:抱布贸丝入市廛,男人盈百妇盈千。袖中交易频摸手,不顾廉隅只顾钱。”《德昌县志》记载:德昌袖中交易在解放前仍存。交易双方委托经纪人从中周旋, 讨价还价,促成买卖。
《德昌县志》载:县地所处安宁河谷,栽桑养蚕,种麻植棉历史悠久。明代棉织、麻织业已兴,农户自纺自织解决穿衣问题。中高山地带傈僳族、彝族至今保留着原始的织布、擀毡技艺,穿用自织披毡、毡垫、麻布、腰带等毛麻织品。2014年,由县内傈僳族人保留下来的火草织布技艺被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德昌所志略》记德昌布市在城隍庙,线子市在惠安街,布匹、花线、衣线均出自本地。《德昌所志略》收录有邑人林锦朴竹枝词《纺织》云“:唐魏遗风俗未更,内勤纺织外勤耕。家家机杼催残月,半杂儿童读书声。”另收录有西昌人翟光发对德昌民风所发感叹:“德昌民风古朴,习尚耕织,待织布而举火者以千万计,市少乞丐,足徵富贵贫贱惟人自召,三代上所以无游民也”,诗云:“唐、魏风犹在,幽、岐俗未更。静听千万户,一片织机声。”在我们眼前勾画出好一幅“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景象,德昌习尚耕织之民风可见一斑。
旧时纺线(纱)使用竹木结构手摇纺车,以左手执棉卷儿(条状)、拉线,右手摇动纺车车轮。织布用脚踏木器织布机,以双脚交替踏、放“ 纵”板,一手推“扣”,一手拉梭。清光绪后,机制棉纱传入,人工纺纱日渐稀少,机织手工梭改为厢织,工效提高一倍多。一人一机,日织布一件半,可维持三口人生活,县人以此为业供家养口者众。1929年县地织布业最盛,仅县城及附近即有织机1200余台,从业1500多人,年产土布30余万件。1936年、1939年和1947年又几度发达。怎奈社会动荡,法币贬值,加之棉纱不足,织布业渐衰,至1949年,从事织布业者尚存219户、300 余人。
木机所织布以棉纱粗细分为两种。一曰土布,每件长24尺(有头宽、二宽、窄布之分),宽1—1.2尺,质地粗厚,劳动者喜其经磨耐用,行销宁属越西、冕宁、两盐等地。一曰小洋布,每件长30尺,宽1.2尺,线密结实,有“兜水不漏”之誉,销路更广。纺织业兴,促成 贸易繁荣,德昌布市因之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布市在旧东岳庙,每天八九点钟即见人持布上市,喊价还价,以布换纱,以纱换布,各得其所。有道“搬不完的会理,塞不满的德昌”,前者指棉纱来自会理, 后者指织布首推德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德昌织布业复兴。据1954年8月统计:织布434户625人,弹花23户26人,丝线业 1 户。是年,择优组织织布生产组15 个,152户304人,棉线加工生产组1个,为供销合作社加工生产。1956年3月组建织布生产合作社。后由于机织平布进入市场深受县人欢迎,加之棉纱供不应求,改为细纱后进度减慢,收入减少,织工不断有人退社改行。至1963年6月,织布社自行解体。
土染
土染为县地主要手工业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个体或小业主经营。土法染整用蓝靛、青杠碗等植物取汁熬成蓝、青色染料,能染金蓝、毛蓝、双蓝、青四种色。染整要经过脱染、浸染、漂染、绞干、晾晒、碾压、折叠等工序,其中碾压最费力气。需将染色后晾干的布裹在长约50厘米、直径约25厘米的辊筒上,横置于踩石和底板之间。洗染工踩在马鞍翘形踩石上,双手扶横杆,双脚蹬动踩石,使之在辊筒上来回滚动,如杂技踩滚板,直至把布压平、上光为止。
1954 年,德昌县建染房加工生产合作社,1955年3月更名为土染生产合作社,为贸易公司加工染土白布、棉线等。1957年,除土染社29人外,尚有6个个体经营染整业。1958 年后,从事土染人员减少,至1962年仅有12人。随着上市布料的丰富多彩,人们十分注重选择布料的花色品种,土法洗染已远不能满足人们需求,其业逐渐衰颓,加工物件减少。
《西昌县志》载:德昌瓷器之原料丰美,民国初年试办,其样品优于赣产又昭昭在人耳目者也。《德昌县志》记载:德昌产瓷土,资源丰富,尤以永郎、六所土门子、德州镇角半沟为佳。《德昌所志略》有记:“德昌磁(瓷)器颜色混于景德镇者,因争办,封禁。”1913年,德昌镇人招股集银一万余两,开办德瓷公司,窑址在今六所镇童家堡子南一里处。第二年,德瓷公司一大股东承首集银二万余两,另组建昌瓷公司于今德州镇角半沟,规模远盛于德瓷。德瓷、昌瓷公司筹办皆以小窑烧成为试验,使用当地瓷土为原料,样品质地优良。1939年9月版《康导月报》二卷一期记:“德昌瓷业,土质优良,堪与景德镇成品媲美……成都少城公园博物馆陈列德土所烧瓷器一个,质胜景品。”1947年《西康经济季刊》记“:德瓷公司制作日用品及花瓶、器物等,艺术品优者比江西瓷。“”行销宁属各地,间有运往外省者。”惜德瓷兴盛一时,昌瓷自开始就效果不佳。两瓷厂苦心经营5年,因经营失当、外销困难等因素先后于1917年、1918年倒闭。
1940年,宁属屯垦委员会以官股出资 4万元,另在德昌招商股若干集资6万元,总共10万元筹建德昌瓷厂。是年冬月选址今六所镇土门子童家大房子建厂,署名“西康省官商合办德昌瓷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小窑试烧取得经验后,次年底首批出产瓷器,成品胎薄质细,白嫩饱色,优者达到赣瓷水平,声誉颇佳。其后仍以小窑小批量生产碗、盘、碟、壶,后又增加花瓶、笔架、瓷盆、罗汉、观音等工艺瓷器,曾在西昌有销售门市。其时,由于社会通货膨胀,窑小利微,建造大窑经费始终不能筹齐,以致1947年瓷厂衰落,生产停滞,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已名存实亡。
《明史》:建昌卫所属有纸房。《西昌县志》卷二“产业”志中记载:造纸业“出品较丰者,德昌大纸也”。《德昌县志》记载:德昌土法造纸一般用箭竹、桑树、构树皮、木棉、稻草、麦草为纤维原料,采用石灰法制浆,以竹帘或丝网舀浆,经压榨干燥后成纸。德昌竹木资源丰富,稻麦草足,沟多水洁,造纸历史长远。《德昌所志略》记载:德昌产纸,有构纸、竹纸、五色笺纸,行销(四川省内)五属及滇(云南)省。县城有纸市在下翔街。1939年宁属垦务局调查,“德昌所属锦川桥、老碾、小高桥、巴洞、宽裕、茨达河、土门子七地纸业最盛,有火纸厂百余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 贾斌 摄)
纸厂多依山傍水,就地取材。历史上域内老碾沟、乐跃沟、小高沟、角半沟、花马沟、茨达河、巴洞沟沿岸皆有乡绅投资建厂,其作坊规模有大有小,一般设1—5槽(纸浆池),每槽雇工3—5
人,故民间亦称纸厂为“槽房”。所产纸大多为草纸,有冷背、火背之分。另,“六锅底、麻栗坪、横山有厂二十余家,专制皮纸,其原料用构树、槠(木)、桑(树)皮,纸质坚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转至花马河一带,生产者近10家。所产小皮纸薄而小,质软,多用于打坟标 纸和包裹东西;大皮纸厚而大,质坚韧,多用于书写契约和包装。皮纸还用于糊窗户、包蜡虫、制作鞭炮等。因其质白性韧,可反复使用, 颇受欢迎,畅销邻县及滇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造纸业最盛时有槽房70多处,年产草纸 500 多吨。业主中称雄者在小高、黄家坝、花椒园皆有厂房,有劳工和专门管理人员近50人,日产草纸数百刀。
民国末年,百业凋零,纸厂大多倒闭停业。1950 年,县内仅存合作作坊 14处,共103人。其中从业14人1处,10人以下 13 处。1955年,草纸列入国(营)合(作)商业收购二类产品,供销社对造纸业给予扶持。至1965年,全县有小纸厂46座,纸槽(纸浆池)62口,从业246人。公私合营乐跃纸厂于1958年转为国营造纸厂,1970 年基本实现机械生产,不再使用土法生产工艺。
明清以来,随着移民、屯军开发,制糖技术传入。县地土法制糖原料用甘蔗,其工艺为:三次压榨、取汁,五锅连灶加温,蒸发水分后酌加石灰成型。县内锦川、永郎一带碗糖、砖糖都颇有名气,畅销四邻。榨糖器具多石质,碾榨用石滚直径80厘米,长约70厘米,边缘有齿,以硬木为轴心,两牛牵动,一昼夜碾榨1200斤左右。另有石天盘、石地盘、石将军柱、石篁缸等。德昌解放前,锦川、蒲坝、新马坎、永郎、小高等十余处均建有糖坊。
德昌县上翔街钟鼓楼(贾斌 摄)
从宣统铸铁钟我们逐渐撩开了历史上德昌手工业发展的神秘面纱,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它们随着工业的发展逐渐消失和被淘汰,但仍难以抹杀它们昔日在历史上曾经闪烁的光辉。因年代久远和德昌正式建县时间短、史料保存少等诸多原因,我们现在能查阅到和展示出来的历史上德昌手工业发展状况也许仅仅是管中窥豹。德昌历史上手工业的繁盛,促进了当时德昌经济文化的繁荣。《德昌县志》记载:(德昌)小手工业门类较齐,民间商业贸易活跃,清咸(丰)同(治)年间,今县城内即已形成米、柴、布、纸、线、篾货、畜、禽诸市,境内21个乡场多呈前店后宅格局,轮流定期开放,无日不市。此外,尚有虫会、庙会等期市, 德昌虫会被誉为“建昌第一大会”,令四乡邻县民众“遐迩纷纭争赴赶”。蜡虫、杉板、土布、牛羊皮、铁皮锁、生漆、中药材、水牛、板鸭等商品都颇负盛名,行销广远。
历史上德昌虽崇尚仓颉文化,清代曾设凤池书院和圣功书院,文风昌盛,但由于“德昌去省垣千有余里,山则有大、小相岭之高,水则有泸、羌江河之险,赴乡试者不分贫富皆苦之。是以,每逢三年大比,赴乡试者寥寥。非畏道路之维艰,即苦斧资之不继”(《德昌所志略》),故数百年秋榜少登、南宫无选。然而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这一方备受上苍眷顾的热土上却依然生生不息地繁衍和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出2012年被同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仅有的两座供奉造字之神仓颉的道观之一仓圣宫和六座代表德昌人敬天惜字、崇尚中华文明的字库塔群等历史文化遗迹,以及“九宫十八庙”和仙佛之乡的民俗和宗教文化传说,它们无不向生于斯养于斯和过往的旅客讲述着无论历史的长河如何变迁,如何沧海桑田,流动在德昌人心中对祖先传统文化的景仰和崇敬,将一如既往地传承下去,亘久不变,也将继续向后人们呈现历史上德昌不论从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手工业还是传承发扬祖先优秀传统文化上曾经的繁华和将来的盛景。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