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什么要不停地发行流通纪念币?

流通纪念币顾名思义,就是用于流通的纪念币。世界上发行流通纪念币的国家很多,在国外消费时见到纪念币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为什么我们的流通纪念币就“流通”不起来?

一、流通币本身具有收藏功能

国人有储蓄的习惯,小孩子从小就受到存零钱的教育,中国的流通硬币有大量沉淀在家家户户。虽然图案版别变化不多,流通硬币对多数人来说仍是成本最低的收藏品之一,收藏流通硬币也是最普及的收藏活动之一。对单调的流通硬币尚且如此,图案变化多端的纪念币就更难逃收藏者的视野了。

二、流通纪念币自身设计的特殊性

虽然有些流通纪念币与常规流通硬币在规格上相似甚至一样,但其特殊性更为突出。比如,初期铜镍合金1元纪念币与1元长城币在用材、尺寸、重量上完全一样,但图案设计则完全不同。

贺岁币正面图案与一元流通币相同,但材质和外观又出现了显著差别。甚至有些流通纪念币与流通币在材质、面值和图案上没有任何相同之处。所有这些差异,显然是受到了贵金属纪念币设计思路的影响,造就了流通纪念币与生俱来的收藏基因,也是流通纪念币在收藏和投资环节滞留的主因之一。

三、流通纪念币的礼品初衷

虽然流通纪念币被官方冠以了“普通”的定语,但从发行早期就大量针对着礼品需求,从国礼、央行礼品、银行礼品到普通民众礼品需求不一而足。比如,专门针对参赛运动员的世乒赛礼品包装,针对香港慈善人士的希望工程礼品,世人难得一见的建行精制币礼品等等。

纪念币各种礼品包装种类繁多,有些甚至极尽繁复之能事,造成了包装本身成为独立的小众收藏品种。不仅包装不同,有些礼品币与对应纪念币的制造工艺也有所区别。显然,流通纪念币的礼品属性成为其偏离流通功能的重要推手。

央行把纪念币的发行量提高到了5亿枚,其目的之一是希望通过天量发行,把流通币从收藏投资市场“挤”到流通环节,这个目的显然是落空了。进入流通所需发行量大小并不是其绝对数量的大小,而是必须要大幅度超过潜在沉淀量的相对数量。

现实生活中,人民币的礼品和收藏需求导致流通人民币的买卖行为客观存在,完全禁止的可操作性不大。收藏和礼品需求必须正视,如果发行数量没有超过沉淀数量,纪念币就无法出现在流通环节。

普通纪念币可以流通,可为什么一直未行使流通职能?

基本上央行每次发行流通纪念币,公告中都会提及这样一句话:双色铜合金纪念币与现行流通人民币职能相同,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那也就是说,这枚纪念币不仅是纪念币,还可以当做人民币来用嘛,可是,在我国的消费市场上,很少见过人们拿流通币进行消费的。

既然可以流通,为啥普通纪念币很少有流通的现象呢?

下面有几个现象,我们来一起来谈论下吧!

一、藏友预约不易

让流通纪念币流通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获取容易简单,比如一枚一元硬币,到哪里都可以找到和兑换。但普通纪念币是要进行预约兑换的,不少藏友因为喜爱某一枚币,都是熬夜抢约,千辛万苦到手的纪念币凭什么让它流通出去,拱手让人呢?

二、 藏友爱于保存

纪念币说的最多的,就是它们的保存的方法。保存流通纪念币,可以用亚克力盒儿装起来,用币筒装起来,封装保存等等。普通纪念币的成本并不高,但藏友们都会对如何保存很认真,都想妥妥地保存,怎么去流通呢?

三、工艺精美材质易损

普通纪念币的材质一般会用铜合金,与一元硬币相比,铜合金纪念币更容易遭到磨损从而不利于流通。而在工艺设计方面,普通纪念币的图案设计都会很精美,美的让收藏者都不愿花出去。

四、纪念币知识尚未全民普及

我国还是有多数公民对纪念币不是很了解,比如普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的区别,如何辨别一枚纪念币的真伪,这枚纪念币是国家发行的吗等等。对于多数商家来说,与其接受一枚流通纪念币,倒不如人民币货真价实,所以,等到全民普及纪念币知识的时候,普通纪念币兴许就可以流通起来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