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姐送妹穷三辈,娘送女穷到底”,并非迷信,古人的美好寓意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古人云人生有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可见婚姻在中国社会一直处于极高的地位,一切与婚礼有关的事情都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段婚姻开始的标志性事件,婚礼仪式自古以来就很有讲究,要准备哪些东西、走哪些流程,都要循规蹈矩,每每至此,中国人民就会显示出自己非比寻常的虔诚与耐心。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也多,所以各地的婚礼习俗会有些差别,不过一般都少不了送亲的环节。送亲顾名思义就是娘家人要把新娘送到新郎家。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护送的人选颇有讲究。民间有句俗语,“姐送妹,穷三辈;娘送女,穷到底。”,古人这句俗语有科学道理吗?并非迷信,实为古人的美好寓意。

一、姐送妹,穷三辈

送亲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就是把新娘安安全全地送到新郎家就好,但因为结婚本身就是一件很庄重、很严肃的事情,所以即便这么个简单的环节也会被大家看得不简单。

规规矩矩地说,送亲的人应该是新娘的直系长辈,例如叔伯舅父等,而且最好是仪表大方、成熟稳重的体面人,这样才能让新娘家有面子。

虽然姐姐也是新娘的至亲,但一般来说送亲的时候,新娘的姐姐是不会直接参与的。有一种说法是“姐”与“借”谐音,不吉利。

如果姐姐去送妹妹出嫁,那就预示着妹妹以后的日子少不了跟“借”打交道,这样的婚姻多半不会幸福。

不过这也是一种封建迷信的说法,其实是没有科学道理的,然而事实上婚礼的很多环节都会有些封建迷信的成分,因为大家都想讨个好兆头,这也是人之常情。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一般家庭有多个子女的时候,往往会按照长幼次序举办婚礼,即哥哥姐姐先成家立业,然后弟弟妹妹们才能结婚。

因此妹妹出嫁的时候,就默认姐姐已经出嫁了,正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按传统观念来说已为人妻的姐姐已经是别人家的人了,当然不能再代表娘家人送妹妹出嫁。

不管是为了讨个吉利还是由于其它原因,为了妹妹能高高兴兴、顺顺利利的出嫁,即便姐妹之间的情谊再深,做姐姐的也不会亲自跟着送亲的队伍送妹妹出嫁。

渐渐地这种习俗就成了大家约定俗成的规定,谁也不会轻易触犯。

二、娘送女,穷到底

按照民间的说法,送亲的时候不光姐姐不能参与,就连新娘的母亲也会被排除在外,自古以来当母亲的几乎没有亲自送闺女出嫁的例子。

这种习俗的形成也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母亲不能送女儿出嫁肯定不是因为自己不疼爱女儿,那么这其中必定有别的说法。

其实恰恰是因为母亲太疼爱女儿,所以才不能送亲。大家都知道很多地方都有闹新娘的习俗,这也是婚礼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当送亲队伍快到新郎家的时候,新郎家会早早地组织好接亲队伍,等待送亲队伍的到来,这其中除了新郎家的一些体面人之外,必少不了活泼的孩子们,他们的任务就是负责活跃气氛,让新娘开开心心地踏进新家的门。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地方闹新娘的尺度越来越大,甚至越来越离谱。试想如果新娘的母亲也在送亲的队伍里,看到新郎家的人如此对待自己的宝贝女儿,她心里该是多么地不是滋味。

因此送亲队伍在选人的时候干脆不要让新娘母亲参与,直接从源头避免了误会的发生,这样婚礼才能快快乐乐地进行。

当然,“娘送女,穷到底”的原因是多样的,还有人认为娘家人尤其是新娘母亲要尽量少去新郎家,正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既然二人已经成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那么不管他们的生活是贫穷还是富有,娘家人都不要过多地主动干涉。

换个角度说,如果做新娘母亲总去女儿家,可能就说明女儿的日子过得并不好,所以才说“娘送女,穷到底”。

结语

从“姐送妹,穷三辈;娘送女,穷到底”这句俗语中我们能很直接地体会到,中国人对婚礼的重视程度是很多事情都无法企及的。

正因为这种重视,很多人在办婚礼的时候甚至会从封建迷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大可不必。

说到底婚礼是婚姻开始的标志,无论娘家人还是新郎家都应该重视,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小夫妻的婚后生活,如何把余生过得更如意些,才是大家真正需要考虑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