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I卷不一样的解读(选择题部分)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Ⅰ卷
河北 曹冬柏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考纲表述: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试题分析:此题是所有选择题中比较简单的,只是需要一些地理储备知识就可以解答。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国东部地区只有两种气候,分别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和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植被是落叶阔叶林),这样就可以排除C、D两项了;再根据“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的信息就可以得出当地的植被是落叶阔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不同 D.行政管辖不同
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成因。
考纲表述: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试题分析:此题是该试卷中最失败、最不可理喻的一道题目。首先根据材料可以排除A(均为绿化隔离带),B(居民爱好不可能影响同一条道路两侧隔离带的差异)。C、D两项都有道理,综合考虑我更倾向于C正确,但是答案给出的是D。第一,D项这种情况不常见。在同一个城市某条道路两侧隔离带归属不同的行政区,且景观差异很大的这种情况是极为少见的,尤其是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第二,材料中“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告诉我们这一情况至少持续了2~3年,如此长的时间竟然无人管理,在当下,有如此胆大妄为的不作为的政府吗?这给考生释放的是政府不作为的负能量,有违高考试卷具有育人功能的基本指导思想。第三,这一现象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极少见到的,拿一个极为特殊的事实考查考生是不是不合适,并且材料中又没有有力的文字支撑,是否合适;第四,也许“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就保持自然状态的规划目的。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考纲表述: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试题分析:此题是所有选择题中比较简单的,更多的也是知识的较浅层次应用水平的考查,从考点上来说与第一题关联性也很大。
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据此完成4~5题。
4.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
A.市场营销成本 B.原料成本
C.劳动力成本 D.设备成本
课标要求: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考纲表述: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运用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集聚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已知存在投入—产出关系和相关企业的集聚一是为了减少运输里程,运输费用,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二是为了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据此分析得出,在海德堡集聚的企业都与印刷业相关,利于购买印刷机设备的客户就近了解并购买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的产品,从而减少这些企业的营销成本。至于海德堡企业集聚不一定节省劳动力成本、原料成本和设备成本。
5.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
A.产量大 B.价格低
C.款式新 D.质量优
课标要求: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考纲表述:工业区位因素。
试题分析:本题比较简单,并且保持了惯有思路。某一企业的产品能够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一般都是质优价低。联系材料中的“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这一信息判断“质量优”是正确选项。
整体感觉本组试题中规中距,属于常规试题,能够较好地考查出考生解读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
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000毫米 B.约为2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考纲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地降水量和蒸发量差异显著,又加之该流域为闭合流域,所以要达到湖面面积多年稳定,必然是实际蒸发量和降水量基本持平。
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考纲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试题分析:该区域实际蒸发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地表水、土壤水的多少和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图中四个部位,只有坡面处坡度大,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流速快,土壤水和地下水少,且地下水埋藏较深,所以可用于蒸发的水分少,实际蒸发量最小。
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纲表述: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试题分析:此题综合运用到物理、化学、生物的相关基础知识。从物理的角度说,蒸发量与温度、风和面积有关,而这三个要素不会因为大量种植耐旱植物而在湖盆地区发生改变;从生物的角度讲,水体富营养化是某些营养物质增多导致水中藻类生物量增多的现象,耐旱植物种植在陆面非盐湖中,不会大量施用化肥,对湖水富营养化加重影响不大;从化学的角度讲,湖水盐度达到饱和(材料中已说明盐度饱和),湖水盐度就不会再增加,但如果不能联想到这一化学知识,很容易误选这一项。大量种植耐旱植物肯定会导致蒸腾作用增强,增加植物从地下吸收的水分,流到湖泊的水量减少,湖面缩小。
该题组呈现了经过模式化的闭合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未发生变化的背景,将水量平衡限定在降水与蒸发两者的关系上,重点考查学生对水量平衡原理的理解,纠正简单使用蒸发量来评价区域干旱程度的误区。对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很高,同时也需要一些初中的理科知识,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图3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考纲表述:大气受热过程。
试题分析:根据“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题文信息判断,膜内温度一定比膜外高,因此排除③、④;关于枯雪年和丰雪年的气温日变化特点,应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进行分析解答。膜外,与枯雪年相比,丰雪年白天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气温偏低;夜晚积雪对地面保温作用强,地温较高,气温偏高,昼夜温差小;枯雪年昼夜温差大。图中③是膜外枯雪年的气温日变化,④是膜外丰雪年的气温日变化。膜内,气温的日变化与膜外一致,所以枯雪年气温日较差大。②正确。①是膜内丰雪年气温日变化。
10.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考纲表述:大气受热过程。
试题分析:根据“图3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题文信息可知,图中的气温数据为寒冷期的一日内不同时刻气温平均值,图中平均气温最低值高于-16℃,并不能说明某一日的这一时刻的最低温就高于-16℃,因此排除A;从③、④曲线来看,气温的日变化并没有因为积雪状况发生较大变化,因此排除B;因为没有说明是枯雪年还是丰雪年,所以不能判断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因为①的变化与其他不一致,因此排除D。从①、②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温度的日变化差异较大,而①、②曲线正是膜内温度的日变化曲线。
11.该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课标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考纲表述: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试题分析:材料中(图中)缺少一个信息,就是图中的时刻应该为北京时间,但是一般人都能够理所当然的理解为北京时间。再根据气温最低值和最高值出现的时刻可以知道该地位于我国西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符合。
该组试题要求运用地球运动、中国行政区划和大气受热过程等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注重学科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