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远去的记忆(35)记忆中的槎山
记忆中的槎山
雪岸
“三月三。上槎山。”
这是笔者儿时的故乡,每逢农历三月,无数次听到的大们的一句口头禅。
农历三月初三,即上巳节,是中国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上已节改为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后代沿袭。“三月三,生轩辕。”上巳节是纪念黄帝的节日。也叫春浴日,女儿节,也是最古老的情人节,后演变为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故乡的“三月三,上槎山”,主要是指农家上山烧香,祈求福祉。到了笔者的儿时,由于破除封建迷信,专程进庙烧香的人很少了。笔者儿时就没有一次由大人们带着“三月三,上槎山”了。
但“三月三,地菜煮鸡蛋”的食俗却坚持不变。地菜,即荠菜。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以致有了“阳春三月三,地菜当灵丹”的谚语。《本草纲目》记载:“荠菜味甘性平,入心肺肝经,具利尿、明目、和肝、强筋健骨、降压、消炎之功。”此外,相传三月三为荠菜花生日,妇女均戴荠花,民谣曰:“三月三,地菜花赛牡丹,女人不戴无钱用,女人一戴粮仓就冒尖。”采摘地菜,煮食鸡蛋,也暗含孕育生命之意。
当然,这是题外话。还是言归正传。
槎山位于安陆市东北部,离城区约20公里,北连广水市境,东邻本市赵棚镇,为安陆东部主峰,海拔332米。槎山自古便是安陆风景名胜之地。据旧《安陆县志》载,明英宗天顺四年(1460),即在槎山的双泉寺铸有铁钟,可知此寺至迟建于明代,据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湖北通志》载:此山“蔚然特起,上多怪石,望之青翠可爱。”道光《安陆县志》则记载更为详尽:“顶有双井,大旱不涸,一井中有石鱼一枚,长三尺许,鳞鬣宛然,叩之其声清越。上为双泉禅院,有古桂二株,又有古柳一株大数围,已枯,山下尤多桂,馨逸异常,卜居者称乐土焉。”
槎山上有三大著名景观:一是“枯树无影。”即旧志中提到的粗数十围(计量园周的单位,姆指和食指之间的长度)的古柳,虽已枝残叶枯,却仍然挺拔独立;二是“响石如钟。”即井中石鱼。石鱼在井中鳞须可见。轻轻叩击,阵阵清脆的轰鸣有如洪钟,悦耳动听;三是“双泉灌寺。”寺院内有两眼清泉,一名珍珠泉;一名云濑泉。泉水常年不干,味道甘美,最宜以此泉水泡茶。清同治陈廷钧《安陆县志补正》:“槎山胡太史绍鼎《槎山石泉序略》云,'山中泉最甘美,煮以茗,投以果筍益清。一泉在山壁落下,有石池承之,冬夏不竭,亦曰珍珠泉,谓其滴碎也,汲以饮,可供数人。一山岭有石池,常注清泉,亦曰云濑。今土人无知其名者。’”
还有一则传说,说的是唐初大将尉迟恭奉命寻找风水宝地,建立寺庙。他从武胜关游到此地,看到槎山风景秀丽,又有潺潺双泉,决定在此修建寺庙,取名“双泉寺”。经查《唐书》尉迟恭本传,尉迟恭(585—658)字敬德,屡建战功。贞观三年(629)出为襄州(今襄樊市)都督。他在槎山选址建庙一事,应在此时。双泉寺建筑宏伟,十分壮观。寺前流水潺潺,周围古木参天,桂香扑鼻。由于战乱年久失修,双泉寺毁于1946年。
历代文人在槎山留下了不少吟咏的诗作。道光《安陆县志》记录了古时的两首关于槎山的诗。
明代何迁《游槎山》诗:“长夏三花静,青山五蕴空。揽衣向仙侣,歌苦月明中。”
清代康熙五年《德安安陆郡县志》纂修沈会霖亦有咏槎山诗:“萧萧古木万峰颠,二鹤云浮宛宛连。自吐紫烟生石壁,谁怜青嶂老芝田。钟声夜渡霜前月,谷响时鸣雨后天。碧落远依仙掌下,好从银汉问张骞。”
此外,元成廷珪《槎山歌为胡云夫作》(校引:广西宪史云夫家于德安之槎山累世矣,至正十二年秋,中台计事,回至广陵,闻汉上兵后山居亦荡然已,慨然思亲而不可归,冯太守书'槎山’二字为赠,朝夕展玩,姑慰其心,因题卷后:淮水源出桐柏山,东流入海何时还?胡君引水种秋秫,筑室正在槎山间。槎山青空白日静,胡君意与云俱闲。汉东一夕风尘起,云亦高飞几千里。山间有家不得归,却过扬州饮淮水。饮之为洗冰雪肠,今我不乐思故乡。驱车明发度远道,广海又在天一方。思亲恨不归来早,梦中只说槎山好。他年归隐奉亲欢,白头同向槎山老。”
当然这些资料是笔者参加工作以后搜集到的。儿时虽然听说了一些,但农民间的口传毕竟受文化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不系统,也不完整,还有错误之处。
在此,还要说的是笔者儿时经常听到关于槎山来源的神奇传说。说的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寻找三神山上的长生不老之药——仙草,还特地持驱山神鞭赶山填海。当他将山赶到安陆会寨一带时,有一座山不走了,秦始皇大发脾气,用神鞭狠抽,但是该山依然不动,且每被抽一鞭,它就“啊”地叫喊一声。秦始皇没办法,就放弃了这座山,继续前进。人们就称此山为“啊山”,由于“啊”和“槎”是谐音,时间一久,便改称槎山了。
听了如此神奇的传说,更增添了笔者对它的响望,总想零距离地接近它。
由于笔者的家离槎山只有十余里的距离,虽不可及,可望有余。
笔者儿时放牛,每到黄鹰山尤其是到鸡公山,总爱登高远望:在笔者老家的西北,一座葱葱绿绿的高山,以及它的延伸到笔者脚下的丘陵和山冲、小河,尽入眼帘。那时,便充分发挥儿时的想象,似乎就站到了槎山的山顶,一蹬脚,那座山便必出“啊、啊、啊”的声音,声震四野,叫人惊叹!
当笔者进入离家七里地的会寨高小,一下子拉近了和槎山的距离。会寨高小建在一条东西向的山岗上。山岗西端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山寨。山寨在历史上应该是一个寨子。到笔者登上山寨时,不见房屋,只剩下断墙残垣。但这里和槎山只有四、五里的距离,虽仍不可及,便举目便是。不仅清楚地看到了它的山峰,还看到了它的山腰、山洼,以及朦朦胧胧满山的草木树影。在两年的高小就读期间,每当课余,笔者总爱眺望槎山,飞驰想象。
记得笔者当时在槎山山脚的胡家月塘湾有个还在走动的远房的姨表亲。进入会寨高小的第二年春节,家里安排我去拜年。好啊!总算可以和槎山直接接触了。可是到了胡家月塘,亲戚家忙于拜年,无人陪我上山。笔者只能在饭前由姨老表胡有书陪我到村后的高岗上转了转。这个村依山傍水,山是槎山的余脉;水是村前的池塘水。这个池塘呈半圆形,象一轮新月放在村前,连塘的土堤也呈弓形。月塘外侧是一条山冲,一条小河穿过数不清的梯田。村侧的山岗上有两棵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老松树,它的树干需二人才能合围,成为该村的风景树,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当时就想:槎山的风景应该比这儿更美吧?槎山上应该有比这还要大得多的松树吧?
与槎山零距离接触的机会终于来了。那是初中即将毕业的那年的春天,学校组织我们到槎山春游。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走过胡家月塘,翻过几座小山岗,来到槎山主峰的半山腰上,也就是有名的槎山的双泉寺的寺址。古寺虽早已毁掉,但其原址依在。这儿三面是山,屋前对着窄窄的小山冲。在山洼间还有一小排房屋,作了林场的场部。房屋的两侧及前后长满了高大的树木。有松树、有刺槐、有柳树、还有橡子树等。记得房屋前还不到二人高一株枯死的古柳。当天虽是晴天,但由于树木和山岗的遮挡,看不见阳光,也看不到那棵枯柳的树影。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无影枯树吧。在房屋左侧的山边,还有一个清泉。里面流出一小股清清的泉水。我们伸手捧了一掬泉水,赏了赏,觉得清甜可水。并用水在脸上擦了擦,一下子消除了刚才翻山越岭带来的疲劳。接着我们上到山顶,登高远望。这里视野开阔,远山近水、山中村湾、梯地梯田,尽收眼底。尤其是山中草长莺飞,山花遍野,发出阵阵清香。不时有几朵白云飘过头顶,更是叫人心旷神怡。由山脚、山腰到山顶树木由多变少、由密转稀,到山顶上则只有稀稀落落的不多小松树和茂密的山花青草。在小松树和青草间散落着无数大大小小青色带黑的石头,石头上长满的淡色的苔藓一类的低等植物。石头大的比农家的方桌还要大。我们五、六个小学生坐在上面还不嫌拥挤。早就听说这山上的石头响如钟声。我们找了小石头,在不大不小的石头上敲了敲,它真的发清脆的响声,悦耳动听。
这是笔者有生以来第一次游览槎山,它留我的印象,深深地刻在脑海,永志难忘。也成为我再次寻找机会重上槎山的原动力。
一晃三年过去了。想不到一则关于槎山的故事引起了故乡舆论的轰动。大约是在一九六一年左右,当时旧寺故剩下的几间房屋就成为护林员的住所。一天,一个老护林员回到住址拿生产工具,看到一只母鸡在案台上生了几个蛋,他随手将鸡蛋放进木塑菩萨的肚子里。等他再回去掏鸡蛋准备带回家时,被路过此地的几个农民看见,大家都以为奇。有人说,这莫不是“神蛋”吧,不能就那么随便吃了。一句话启发了老护林员,他觉得说是“神蛋”,就有利可图,于是信口乱编起来,说得活灵活现。接着,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纷纷来这里求神蛋,特别是那些盼着生儿子的人家,从几十里地外赶来,掏出平时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几元钱,缠着那个护林员,说什么也要求一个“神蛋”。迷信的魔力真不可看轻。就这么一个杜撰的故事,着实使这儿热闹了一阵。后来还是当时的公社干部揭穿了骗局,才使这里冷清下来。
斗转星移,又是几十年过去。转眼间到了2002年。笔者第二次来到槎山。旧貌变新颜。那些散落在山间的大理石,即如钟响石明显少多了,但它们与苍松翠柏为伴,经历着春花秋月,酷暑严霜。还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里在原址的上侧方的高山坡上重建了一座双泉寺,修复后的双泉寺有砖木结构正屋5间,膳房和管理人员住宅3间,占地约1600余平方米。寺内设置了泥塑菩萨,倒有了寺庙的气魄。寺门的墙壁上悬挂着历代名人题咏槎山的诗作。除了无影枯树外,其他景观都得到修复。从此槎山又恢复过去人流如潮,香烟缭绕的气象。笔者有感而发作词《鹧鸪天·游槎山》一首。词云:
不见从前古树踪,
犹留奇石响如钟。
今逢上已游新寺,
香烛人流喜意浓。
南古泽,
北大洪。
山河入画一望中。
勿因旧废而哀怨,
放眼新创唱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