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医启蒙》连载38 如何深入学习中医?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重点来了。《易经》里有一句话:“《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这句话是一条大线索,可以说是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的关键所在。
中国古代的圣贤认为,对于天地万物、宇宙人生的真正认识,非思维所得,非有为可近,乃是当心灵处于寂然不动的状态,与天地宇宙相交感的时候,自然而通达一切。这是真知。
类似这样的表述,我们在传统文化的儒、释、道里经常看到。《道德经》有“致虚极,守静笃”,儒家《大学》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佛家有“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我们这一节的题目是《道术与心物:传统医学的源头、正脉与歧路》
前面讲了现代与传统的分野,就在于传统关注“以心入道,由道演术”;现代人学习中医,如果不先明白这个差异,很容易在追求“术”与“法”的过程中迷失来路,就有“多歧亡羊”的危险。
如果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知识积累,文明发展,也无所谓“歧路”,因为总得有人去探路,探完路会告诉我们,这条路不需要走了。
可以这么想象,混沌之初,文化未开之时,最开始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荒野。然后,有了人,一位具备自我意识的人,在那里一站。我是人,这是世界,主体、客体就分开了。
说到医学的部分,像《黄帝内经》《伤寒论》,也就是在这么一片荒原当中,画一个最初的框架:医学、健康与疾病是这样的。后世的学术就围绕这个原点开始发展,各家各派。
到了唐代,应用层面的内容更丰富,圈子大了一点,但还有很多穷通天人的真知者。到了宋代,官方编撰的药书方书开始规范全国的非处方药,《太平惠民局方》是个例子。到了明代,思维与经验建构的房子已经搭起来了,前殿后院、横平竖直,规范化、经验化的学习已经是常态了。到了清代,开始有雕梁画栋......
不光中医是这样,所有的学术体系的建立基本都是这个过程。所以咱们得往回走,去看看源头是什么,才能了解全貌。
学习一门学科,要看该学科的经典,与传承经典的历代诸论。拿中医的学习来讲,要熟悉汉唐以前的书。
如何深入学习中医?
传统医学的源头在哪里?重点是什么?
愿意深入学习,或者希望提高临床疗效,看古人书是必需的。传统医学的发展,有源头、主干与支流。
汉唐以前,气象万千,关于生命的整体性,天人互感,形神合一;关于人体能量的运转化生,注重神与气机,在药物与治疗上,知常守中,重视正气之虚实开阖,病势的进退与顺逆,药物之势能、方向、层次......
宋元之后,人心发展,文化分化,各承家绪,流派众多,尚未离根本源头;明清之后,枝节流散,各呈己见,偏于专病专方,药物功效,辨证分型。而今,微观辨证,中西结合,方证对应......
这一切是医学的发展,与时俱进,是每一代医者的深入探索,寻找出路。
但是,我们必须回头想想:传统医学的源头在哪里?重点是什么?
《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千金方》《脾胃论》《本草纲目》《温病条辨》......这里有答案。
静心体会自身己心,感受天地四季变化,花鸟鱼虫浮沉,意气神体互感,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答案在这里。
如果只是完成教材的学习,流行健康读物的阅读,欲承灵素精华,会先贤意旨,亦难矣。
常有朋友问:想深入学习中医,提高临床,读些什么书?
我的建议是,入手可以先看这几本薄薄的小书:
李东垣先生的《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药类法象》《用药心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人看人、看病、用药的理路。
以这个理路再回头重新看人看病,回味学过的教材,等有些感觉疑问了,可以再看郑钦安先生的《医法圆通》和《医理真传》。这两本书看懂了,就可以读《伤寒论》和《温病条辨》了。
寒温虽殊,其理则同。不同时代,不同体质,五运六气所感所化的疾病、症状自然不同。
但气机、病机跳不出“寒热阴阳、虚实开阖”,邪正斗争不外乎“进退顺逆,出入表里”,学人需要留意,药物的选用与配适,须从“寒热开阖,厚薄走守”来看。
先把我们学过的“功能主治、方剂分类”暂时忘掉,把学了多年的教材里的“脏腑辨证、内科治疗”暂时放下。以后还会有用。
古人所言医理,“气化”二字。现代教材,虽理法方药毕具,所不及者,正是人身之“气化、气象”,此非读古书而莫能知也,又非静心体悟而莫能明也。
待学人心目中、病体前,已有“气象”之轮廓,“气化”之端倪,便可学习医案:《吴佩衡医案》《蒲辅周医案》《李东垣医案拾遗》和薛己的《内科摘要》。
学习医案的方法,先把我们学过的现代中医概念放一放。
1.一个原则:气机、病机与药势、药象当相合。
2.不管什么病,气机、病机跳不出寒热阴阳、虚实开阖,邪正斗争不外乎进退顺逆、出入表里。
3.药物的选配,需从四气五味入手,及寒热开阖,厚薄走守来看,即所谓药势,药象。
4.以这个原则来读古人的医案,看气机、病机与药势、药象合不合。
5.如果学习近代医案,最好略过方解方论、辨证治则,先不看解说,自己来看,只看病史症状、治疗经过与处方,看气机、病机与药势、药象合不合。
慢慢的,自然就会看出气机开阖与病机进退之势,看出邪正交争、表里出入之机,品出良医心中的“一气流行,无所不至”。医者所为,不外顺其势、得其机、利其行、握其度、顾其本。
针药之用,明理为先。针石者,“以我之神气,调彼之神气”,草木之备,以药之神气助人身之气化有余不足尔。
看古书的目的,是为了明理。理不明则不知其要,流散无穷,理明则心安,知古医书之浅深,明今人说之虚实,临证之时,少一些茫然无适,心中惶惶。病治,知所不足;病虽不治,知所以然。
《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可作为床头备书,有空且翻看,无心或有得。还有《庄子》《老子》《金刚经》《大学》,近代的《南怀瑾全集》......与贤者会心,得知根源。
医学浩瀚,昔圣贤悯生民疾苦,传道论经,洋洋如海,愿以上所示各书,能助初学者舟楫之便,得见医灯之明。
..............................................................
《李辛的儿童健康22讲》在线收听
安装《今日头条》App,搜“李辛的儿童健康22讲”即可试听
关于作者
李辛,中医师,心身医学硕士。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先生。
著有:《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ck to the sources for a Modern Approach》(《回到本源》2013年瑞士,英文版)。
《儿童健康讲记:一个中医眼中的儿童健康、心理与教育》2015年,立品图书。
《经典中医启蒙:一个中医眼中的生命、健康与生活》2018年5月,立品图书。
..............................................................
.......................................................
阅读2017年11月之前的文章
请移步腾讯QQ空间“李辛的空间”
........................................................
关于微信和QQ空间的文章转载:请注明本文来自“李辛的空间”,未经作者同意,请勿改动文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