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糖名家糖尿病预防:糖尿病会遗传吗?4招做到“未病先防”!

奔五的李女士变得越来越焦虑,因为她的父母在50岁左右时,纷纷患上了糖尿病。而且,一经发现就已经有非常多的并发症,眼睛、肝脏也都出了问题。眼看着自己越来越接近父母的发病年龄,李女士非常害怕。

在很多人的眼中,糖尿病虽然不是绝症,却十分折磨人。更何况,如今患病的人越来越来多,有些家庭甚至好几代人都出现了糖尿病。糖尿病真的会遗传呢?李女士的担忧是对的吗?为给糖友答疑解惑,“正糖名家糖尿病预防中心”就来说说,糖尿病和“遗传”的那些事!

哪些糖尿病会遗传?

糖尿病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

在特殊类型的糖尿病中,有一类单基因糖尿病,引起单基因糖尿病的基因大多与胰岛素合成、分泌、敏感性以及糖代谢功能等相关,任何一个与单基因糖尿病相关的基因突变都会导致单基因糖尿病。单基因糖尿病相对较少,但这些类型的糖尿病,有明确的致病基因,属于遗传病

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也会遗传?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都属于原发性糖尿病,发病均会涉及遗传的因素

1型糖尿病与遗传有密切关系。如果在直系的亲属中,如亲生父母、姐姐哥哥等中有患一型糖尿病的,那么该成员患上1型糖尿病的概率就会明显升高。但如果直系亲属中没有患1型糖尿病的人,那么,他患上1型糖尿病的概率就会比较低。

2型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比重最大,尤其在我国,90%以上的糖尿病是2型糖尿病。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更加明显。如果爸妈中任意一方患有糖尿病,那么,子女将来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会大很多。如果爸妈都有糖尿病,子女发病的风险会更高。

而且,2型糖尿病还可能产生“隔代遗传”的现象,也就是当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中有糖尿病患者,即便是父母辈的人中还没有出现糖尿病,那么后辈的成员也可能会有患上糖尿病的风险。

这样一看,糖尿病的“遗传属性”是不是特别强大呢?但这并非没有“破解”的方法,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避免糖尿病的发生,而且作用还比较明显。如,我国曾进行了一项试验——“大庆研究”,证实了生活方式干预对预防糖尿病有着长期的后效应。在6年积极干预结束后的14年期间,依然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43%。

糖尿病应该如何预防?

如果,我们规范自己的行为,转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为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成为糖尿病的“俘虏”。应该怎么做呢?

1、远离诱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等。同时保持健康的体重,不超重或者肥胖

2、要特别注意饮食。日常饮食宜低脂肪、适量蛋白质、少油少盐,饮食清淡,提倡高纤维饮食,坚持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定餐。

3、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平时多进行有氧运动,同时避免久坐、久躺等易导致糖尿病的因素。

4、如果家中有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可以将自己定义为高危人群,应尽早进行糖尿病检测及时筛查,不能放松警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