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大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
腹部血管解剖
成对的分支:
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生殖腺动脉脏支
不成对的分支:
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壁支、膈下动脉、腰动脉、骶正中动脉
腹腔干Celiac Trunk
腹主动脉发出的第一个无对支,在膈肌稍下方,约平第十二胸椎处起于腹主动脉的前壁,长约2~3cm,发出胃左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约在第一腰椎高度起自腹主动脉前壁,在脾静脉与胰头后方下行,斜行向右下。
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
约在第三腰椎高度起自腹主动脉前壁,在腹后壁腹膜深面像左下方行走。
下腔静脉
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而成,汇合部位多在第5腰椎水平,少数平第4腰椎。下腔静脉位于脊柱的右前方,沿腹主动脉的右侧上行,经肝的腔静脉沟、穿 膈的腔静脉孔,开口于右心房。
仪器及探测方法
1. 3.5MHz探头
2. 空腹,必要时饮水检查
3. 常规取仰卧位,必要时侧卧或俯卧
正常声像图表现
腹主动脉 内径15~23mm
横切:在脊柱前方,略偏左侧一圆形无回声区,与心跳的搏动节律一致,管壁光滑。
纵切:呈一长条状无回声区,上起自第12胸椎之前,至第4腰椎水平分为左右两髂总动脉。
彩色多普勒:纵切时以红色血流为主,可掺合黄、绿色彩。
血流频谱:收缩期上升陡直,频带较窄,有清晰频窗,流速50~110cm/s。
腹腔干
纵切:肝左叶后方,相当于胰腺上缘处呈一条粗短的管状无回声区,从腹主动脉前壁向上呈角状突起,长约1~2cm,上端常微倾向头侧。
横切:在胰腺上缘后方一短小的管状无回声区,自腹主动脉前壁发出,斜向右侧,
多普勒频谱:低阻二相波形。
变异
肠系膜上动脉
横切:在胰体后方,相当于第1腰椎水平,从腹主动脉前方有一管状无回声区
纵切:在腹腔干起点下几毫米至1厘米处的腹主动脉前壁分出,斜向足侧。
多普勒频谱:三相波,餐后峰值流速增加明显,反向波可消失。
肠系膜下动脉
距肠系膜上动脉根部下缘7~7.5cm处,管径较细,受前方小肠内气体干扰,不易显示。
下腔静脉
横切:在脊柱右前方,腹主动脉右侧,呈现略带椭圆形或较扁平、似三角形无回声区。
纵切:长管状无回声,管壁随心脏舒缩有明显波动,吸气时管径缩小,呼气相反。
多普勒频谱:近心端呈三相或四相型波形。吸气时流速增快
腹主动脉病变
腹主动脉瘤
病因:由于管壁局部粥样硬化或受外伤破坏,特别是中膜的破坏使管壁薄弱,收到管内动脉血压的影响和血流的冲击,使得已变薄弱的动脉壁局部逐渐扩大而形成。以动脉粥样硬化最为常见。
声像图特点:失去正常形态,管腔内径大小不一,向一侧突出,内径>3cm,可见有与心律同步的搏动。病变处管径为远心端1.5倍边界清,后方可有增强效应,周围无正常腹主动脉图像与腹主动脉前后壁相连且相通,连续性良好。向一侧突起时横径增宽显著,前后径增大不明显。
彩色多普勒:瘤体内流速减慢,可见涡流,红蓝参半,收缩期峰值流速下降,频谱带增宽。
腹主动脉病变
夹层动脉瘤
病因:发生于腹主动脉少见,大多因胸主动脉夹层所延续,系动脉壁中膜发生坏死,血液通过内膜进入管壁夹层,使中膜分成两个管腔,将原管腔中血流分为两路。
声像图特点:横切可见两个内径不同的椭圆形无回声区,假腔一般大于真腔,断裂处动脉内膜分离形成一线状回声在腔内随心动周期摆动。
彩色多普勒:真腔血流速度较快,假腔内血流缓慢,为收缩期正向、舒张期反向的低速湍流频谱。内膜破口处可见收缩期高速血流,血流峰速度≥200cm/s
腹主动脉病变
假性动脉瘤
病因:腹部外伤因血管壁破裂而形成血肿
声像图特点:类似囊状腹主动脉瘤,瘤体大,开口小,结合病史做出诊断
彩色多普勒:瘤体内紊乱“五彩”血流信号。收缩期见高速“喷射”状血流信号自腹主动脉射向瘤体。
下腔静脉病变
布加综合征 Budd-Chiari Syndrome:
病因:下腔静脉或肝静脉阻塞引起的肝窦后性门脉高压及下腔静脉高压的一 组症候群。
声像图特点:逐一切面扫查下腔静脉上段部分性或完全性梗阻及肝静脉各支,以显示病变段狭窄的血管及病变远端血管扩张和血管走形弯曲,腔内及周围可见异常回声,亦可见侧支静脉交通支。
彩色多普勒:病变段血流呈五彩湍流征象,远端血流稀疏或暗淡。
频谱多普勒:探及狭窄处高速血流>1.5m/s,扩张段内流速减低。
继发表现:肝静脉增大,肝增大,腹水,胸腹壁静脉曲张,下腔静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