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才情万古对
转:尚律师的博客
关于苏小妹的故事,民间流传很多。有说她嫁才子程广、名士柳子玉、表兄程之才的;有说她嫁著名婉约派词人秦少游的。后一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对此,学者多所考证,各持己见。《社会科学辑刊》载韩振峰文,说“苏小妹即东坡之三姐'八娘’,苏小妹与秦少游的婚事之误,仅在于将东坡之姐误为东坡之妹。”此文被一家资料复印刊物转载,已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据考证,苏东坡共有3 个姐姐,分别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 公元1028年)、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和景二年(公元1035 年);苏东坡生于景三年(公元1036年)。苏洵别无小女,故苏东坡无妹。曾枣庄著《苏洵年谱》、关贤柱著《苏洵年谱》、苏洵著《极乐院造六菩萨记》、《自尤诗并序》以及苏洵及其夫人墓志铭中,对此均有明晰记载。苏东坡的大姐不满周岁而夭亡,二姐10 岁左右亦夭,无婚姻之事可言。三姐之名疑为“八娘”,苏东坡《乳母任氏墓志铭》中有乳母任采莲“乳亡姐八娘与轼”之记载。东坡之三姐(八娘)于皇二年(公元1050 年)嫁表兄程之才,时年仅十五六岁。两年后,因受虐待郁郁而逝。上述两种苏洵年谱和苏洵的诗文以及周密的《齐东野语》、眉山文管所收藏的《三苏祠·三苏世家》对此事均有明载。秦少游系江苏高邮人,于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方在扬州与苏轼邂逅,此时东坡三姐(八娘)已死去22 年。其时秦少游已26 岁,早已婚娶,夫人姓徐名文美,系本县名绅徐天德之女。《高邮县志》及秦少游之《淮海集》,均有明载。八娘与秦少游,显然无婚姻之事可言。看来显系后人附会之说。
北宋大文豪苏轼一家,文章盖世,才名赫赫,誉满朝野。更令人惊奇的是,苏轼还有一个胞妹,名叫苏小妹,自幼才华惊人,其聪敏绝无仅有,被誉为“闻一知二,问十答十”的“女神童”、“女才子”,成为古今妇女的骄傲。
苏轼尚未中进士之前,一日与苏小妹因讨论一首诗时观点有些分歧,苏轼便以“为兄”的身份,力图压服苏小妹,可苏小妹并不示弱,据理力争,最后指着哥哥苏轼的一嘴胡须出联句嘲讽道: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苏轼知道小妹对自己的“压服”不满,有意找岔子讥讽自己,尤其是这比出句,幽默风趣,亦庄亦谐,妙手天成,不觉兴致顿生,指着小妹鹅黄下的额头对联句反讥:
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意思是说苏小妹的额头前凸。苏小妹听哥哥说得如此诙谐风趣,心里的气已消了大半,但又不甘心立刻服输,便指着哥哥的长脸出句道:
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苏轼一听,心想,好啊,我的脸虽然比较长,但也不至于长到如此地步,便回敬对句道:
几回拭眼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
意思是说苏小妹的眼窝很深。额头前凸,眼窝极深,这分明是说小妹长相难看。这要是放在一般女子身上,那可真有点受不了。可苏小妹却非一般女子可比,她并不计较这些,心里的气反而全消了。兄妹二人心里都在暗暗佩服对方的文才。
古人吟诗作对联,非常讲究炼字、炼句和炼意,故有“推敲”的故事。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二字三年得”等,都是这个道理。
一天,苏轼、苏辙、苏小妹兄妹3 人一起谈论诗文。苏小妹说:
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可算作一副4 字对联。若在这副对联的上下联中间各加一个字作腰,你们说,用哪两个字最好?
苏轼略一思索,说加“摇”“映”两字最好,即: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小妹摇头说不好。苏轼说,那就用“舞”“隐”二字,将此联变为: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还是摇头说不好。苏辙一听哥哥两次加字都被小妹否定,不敢说出自己想好的字,便催促小妹加字。苏小妹说: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轼与苏辙听罢,无不拍案惊奇。苏轼说:“'扶’字有形象感,使无形的'轻风’人格化了。”苏辙说:“'失’字不仅使这副对联的境界具有月下景象的朦胧美,更是熟字巧用,恰到好处,恰到好处!”
北宋嘉六年,苏轼在汴京应“制科”试,以“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考入第三等“上考”。试毕,他被授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 今陕西凤翔) 签判之职。
正当苏轼准备走马上任时,苏小妹专程从四川老家赶到京城看望父兄,一家在京城相见,话说不尽,索兴秉烛夜谈。苏轼想起以前“丁忧”家居时与小妹谈诗论文、斗嘴争胜的往事,无限感慨,心想,这几年小妹在家,不知学业可有长进?我倒要试她一试。想到此,便对小妹说:“我这儿有一比上联,你能在一个晚上对出来吗?”苏小妹笑着问:“究竟是什么联句,竟要这么长时间才能对出来,有多么难对,你快说吧!”苏轼笑着说:这比上联说来也还平常。道是:
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苏小妹知道这是哥哥有意出题目考自己,并不以为然,因为她自从与父兄分手后,一直在家中勤学苦练,对对联嘛,如家常便饭,有何难哉?但一听哥哥出的上联,便在心中暗暗叫苦。因为上联中巧妙地嵌入了《水仙子》、《碧玉簪》、《声声慢》3个词牌名,均以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具体形象,引人入胜,确实不大好对。只见苏小妹在房中来回踱步,苦苦思索。苏轼心中不忍,劝道:“连日来你日夜赶路,鞍马劳顿,辛苦非常,还是早点歇息,明日再对吧!”苏小妹倔犟地摇了摇头。苏轼知道小妹的脾气,想一走了之,可小妹却不答应,非要对出下联才准休息。这时夜已三更,两人争争吵吵,早惊动了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一起来到小妹房中,问明缘由,帮着小妹思考,还是无法对出下联。
夜交五更,3 人仍在思索。苏轼见小妹及父亲、弟弟苦思之状,心甚后悔:“真不该一见面就给远道而来的小妹出这难题,连累父亲和弟弟也来熬夜。”正想再劝,忽心中一动,赶忙吩咐丫环端来酒菜,准备夜饮。苏小妹看见月光下丫环脚着红鞋,灵机一动,喜不自胜,脱口对出下联: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②
②关于此联来历,民间说法颇多。一说为丘琼山;一说系钟耘舫;也有人认为此联并非苏轼之妹所为,而是后人借名附会。
“三苏”一听小妹所对下联,禁不住个个拍案叫绝。因为下联同上联一样,也嵌入了3个词牌名:《虞美人》、《红绣鞋》、《步步娇》;也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具有形象感,对仗工稳,音韵铿锵,真可谓珠联璧合,妙趣天成。
有一天,苏小妹正在书房里细心翻阅《心经》,不料被哥哥苏轼发现。苏轼风趣地说:“想不到小妹竟想参禅悟道了。”小妹矢口否认。苏轼问:“那你为何把《心经》读得如此认真?”苏小妹辩解道:“不过闲来无事,随便翻翻罢了,哪算是参禅悟道?”
苏轼说:“既然如此,也好!我出比上联,看你能否对上。”说罢吟道:
五百罗汉渡江,岸边波心千佛子。
这是一比加法析数联句。五百罗汉渡江,连本身加水波中的影子,正好是一千个“佛子”。小妹听罢,说:“这有何难? ”脱口对下联道:
一个美女对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也用加法析数的手法。美女也称婵娟,美女对月正好是两个婵娟。苏轼听罢,连称绝妙。这时,正巧黄庭坚应约来到苏家。苏轼闻报,赶紧出门去迎接。
待黄庭坚走后,苏小妹笑盈盈地对苏轼出句道:
阿兄门外邀双月。
这是一比析字上联。“双月”为朋,意即阿兄到门外去邀请朋友。苏轼闻句,一时竟无法答对。见小妹正在飞针走线,精心绣花,却故意说她在捉虱子,对下联道:
小妹窗前捉半风。
也用析字法,把“虱”字析为“半风”,既工整、传神,又十分诙谐、风趣,把小妹逗得大笑不止,几乎喘不过气来。
有一天,苏小妹在家中与哥哥苏轼谈诗论文,正谈得高兴,冷不防见一个和尚掀帘闯进门来。小妹不知这和尚是谁,急忙躲避,藏于帐中。
却说来的这个和尚,就是那个很有文才、法名佛印、与苏轼交谊甚深的禅林名师。佛印也不知苏小妹是苏东坡之妹,又不便打问,更不知她是个才女,见她慌忙躲避之状,即口占上联戏之:
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小妹想,这和尚倒是恼人,人家兄妹正谈得高兴,被你冲散,害得我闷坐帐中,你还以联句戏人。好!待我回敬下联气气你,也让你知道本小姐的厉害!于是,她构思成一比下联,写在一张纸上,让佣人带给苏轼转交佛印。苏轼接过纸条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清水池边洗和尚,水浸葫芦。
“水浸葫芦!”苏轼看罢,拍手称妙。佛印看过纸条,一时无言以对,只得摸摸光头,连连苦笑。之后,又搬出佛家理论,与苏轼谈起佛力无边、佛法广大之类佛门说教来。躲在帘帐后边的苏小妹听到佛印的这番话,禁不住冷笑起来。冷笑声传出帐外,被佛印听见了。佛印心里窝着的火气再也压不住了,便口吟一比下联: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他把苏小妹当成了苏家的使唤丫环。苏轼也不点破,只是一个劲微笑不语。
苏小妹听到佛印的出句,又是一阵冷笑,随口对道: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苏轼听了,连连称好,说:“不但对得工巧有趣,这反戈一击也妙极了! ”佛印和尚一听,大吃一惊,深深叹服这个女子的文才,忙问这女子是何人。苏轼这才告诉佛印说是自己的妹妹。佛印一听,称赞不已。从此,他再也不敢轻视妇女了。
由于苏小妹才貌双全,名播京城汴梁,许多人都希望得到她的爱情。登门求婚者虽络绎不绝,但却没有一个让小妹中意的。父亲苏洵问她:“你究竟要选什么样的人呢?”小妹说:“一不要钱,二不图势,只以文章择婿。”
这一消息传出后,人们纷纷挖空心思,撰写文章,送到苏家。
一天,豪门公子方若虚,因对苏小妹倾慕已久,送来一篇文章。苏小妹看后,认为平淡无奇,不客气地批了两句,算是评语。这两句批语,正好是一副对联:
笔底才华少;胸中韬略无。
苏轼看了小妹的批注,认为小妹太刻薄,怕方若虚脸上挂不住,苏门会因此招惹是非,便提笔摹仿小妹的笔迹,在上下联联末各添一字,变成了一副6 字联:
笔底才华少有;胸中韬略无穷。③
③民间传此联一作:笔底才华少有;腹中韬略穷无。
方若虚看后以为是赞语,手舞足蹈,欣喜若狂,次日便来苏家相亲。一经苏小妹几个回合的面试,使他张口结舌,汗流浃背,不得不狼狈而去。临走前,苏小妹说:“方公子,请你回去学好《三字经》再娶亲!”说罢,大笑不止。
当时的秦观秦少游,尚是个秀才,腹饱万卷,才调高绝,眼空一世。他平生只敬服苏家父子,其余全不放在眼里。此时他正在京城汴梁求学,听得苏轼的妹妹苏小妹正在筹选佳婿,苏老泉专要求婚者写篇文章,以文择偶,便也写了一篇文字,托人送到苏家。
小妹看过以“秦观”属名的文章,深爱其才,便对父亲吐明衷曲:“今日聪明秀才,他年风流学士。可惜三苏在前,不然横行一世。”苏老泉明白,小妹认为秦观的才华在“老苏”、“大苏”、“小苏”之间。除了“三苏”,无人敢比。
秦少游自托人送去文章之后,也想找个机会试试苏小妹的才华。当他探知苏小妹将到汴京城外一个庙中进香的信息时,便打扮成一个游方道人,等待苏小妹的到来。
这天,苏小妹一下轿子,秦观就急忙跟了上去,装作向她化缘的样子,说:
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
苏小妹起初并未介意,见这个年轻道人向自己化缘,本想停步给他一点施舍,但她细观这年轻道人的举止和穿着,品味他所说的话,警觉到话中有话,而且是以对联出句的形式给自己出了一道题,这才发觉这个年轻的游方道人形迹有些可疑,因而在心中提高了警惕,她并不打话,一边朝庙宇的大殿走,一边答对对句:
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秦观一听,心想:“对得不错。果然名不虚传!”但他仍不放松,又追在后边再出半联:
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
苏小妹一听,心里道:“想不到这个道人竟有如此好文才。”心有所动。但因她心中已有了秦少游,却不知面前这位年轻的游方道人正是秦少游所扮,因而不屑回顾这个尾随而来的道人,毫不迟疑地对道:
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不舍。
对罢,扬长而去。
这是秦观与苏小妹第一次见面。他见苏小妹才华出众,举止潇洒大方,方才所对两比对句不同凡响,心中顿生爱慕之情。当苏小妹进完香,准备上轿回家时,秦观又赶忙追上前去,再出半联:
小娘子一天欢喜,如何撒手宝山?
苏小妹一听这年轻道人不经意间竟将原称的“小姐”改称为“小娘子”,越发觉得这道人举止蹊跷,认准这道人不是“正经人”,心中有些厌烦,一面进轿,一面甩出半联:
疯道人恁地贪痴,哪得随身金穴!
秦少游虽挨了点骂,但他认为自己的“求婚”已取得了成功,心里十分欢喜。
苏小妹进香回到家中,将碰到年轻道人化缘的事向父亲说了一遍,苏洵也感到奇怪,忙命人去请秦观秀才,嘱咐小妹在暗中察看。
过了几天,秦观应邀准时来到苏家。苏小妹在暗中观察,发觉正是那个年轻的游方道人,心中大喜。然而,她又觉得秦观太放肆,“那日进香,整得我好苦,他日得机,必以报复。”秦观与苏洵见礼毕,相对叙话,仿佛一见如故,只恨相见太晚,心甚欢喜,当面允了婚,决定择吉日完婚。
新婚之日,宾朋云集,赶来苏家贺喜。秦观与苏小妹双双拜堂,成就了百年姻缘。是夜,月明如昼,秦观与小妹在前厅陪客畅饮。
二更将尽,贺客已经散去,新郎秦观正要偕小妹入洞房,却被新娘苏小妹拦住,提出条件说:“闯过我的3 道关,才能纳婚。”顺手指了指一张小桌上放着的3 个纸封。
秦少游一看3个纸封,知道必定是苏小妹出的试题,他压根儿就未把小妹的“考试题”放在心上,走上前去,拆了第一个封,只见花笺上写着一首诗:
铜铁投洪冶,蝼蚁上粉墙,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
秦观心想,这个试题,别人猜不着,却难不倒我。那日自己曾扮成游方道人初会苏小妹,这首诗含有“化缘道人”4 字之义,明明嘲我,以报那日纠缠之仇,便提笔在诗后续诗一首,句首藏有“化缘道人”4字:
化工何意把春催,缘到名园花自开。道是东风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
写毕,让佣人交给苏小妹,又去取第二个纸封,打开一看,只见上面也写着4句诗:
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缝线路上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
秦观略一思索,觉得这首诗中也有“谜”,从第一句到第四句,每句各代表一位古人名字。于是,提笔一一注出:
孙权 孔明 子思 太公望
又托家人交给苏小妹说:“3 关我已过了两关,毫不费力,想必你的第3关也不会难,不如免去,我们早点进房安歇吧! ”小妹不许,匆忙进得内室,上了门闩,说:“第3 道题是个对子的上句,对不出下句,别想进门!”
秦观无法,只得去拆第3 个纸封,一边拆一边想:“我五六岁便开始课对,从未被难倒过,这比出句有何难哉!”开封看时,上面写道:
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观看罢,心想:“好对子!比喻恰切,语意双关,真是妙极了。若我对得平淡无奇,显不出我的本事。”可左思右想,仍然不得成对,只得在院内踱起步来。
鼓敲三更,秦观仍未想出好句。虽然他平日以才思敏捷著称,这时却煞费苦心,一筹莫展。他伫立洞房窗前,凝望着庭院内小湖中倒映的一轮明月,满天繁星,口中喃喃地反复吟诵着出句,搜索枯肠,想对一比好句。
忽然一枚石子飞入湖中,泛起一圈圈涟漪,波光粼粼,一下子触发了他的灵感,立刻想出了好句。只见他高高兴兴地走到窗前,大声说:“对上了!”随即吟道:
投石冲开水底天。④
④据《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但据民间传说称,苏小妹其时是“四难新郎”。当时,经苏东坡投石启示,秦观对出了下联,正待欢欢喜喜走入洞房,只听“咔嚓”一声,刚刚开启了的房门又被关上。原来苏小妹耳朵亮,眼睛尖,苏轼投石启迪灵感之举,被苏小妹窥见,秦观虽对出了下联,小妹却不尽满意。为再试其才,定要秦观再对半联。丫环从洞房传出话来:“新姑爷听着,小姐说,适才所对下联,是我家大相公帮的忙,不算数,姑爷须另拟新句,方准进门!”已被“三难”折腾得精疲力竭的秦观,刚刚松了口气,不料苏小妹又出新招,心想,这苏家闺秀也实在欺人太甚,我虽是经舅兄启发才对出下联,但联句终出我秦观之口,怎么能不算数?真是太无情无义了!于是,血气方刚的秦观一时性起,要与小妹辩理,情急之下,愤然推门。哪知这洞房之门是虚掩着的,怎经得如此一推?只听“咣”一声,两扇洞房门大开,把秦观闪了个踉跄,险些扑倒在地。谁知,这一推一闪倒帮了秦观的大忙,使他再次灵机一动,随口应对了下联:排闼闯来阃外人。这偶然间的对句,恰与小妹的出句对得切情切景,小妹闻对大喜,遂将秦观扶稳,夫妇携手入了洞房。可秦观哪里知道,这是苏小妹为再试其才设的一“计”。民间传说中,此联有异文。作:闭门推出窗前月;投石击破水底天。
苏小妹一听下联,语意双关,工整自然,真是绝妙好句,喜不自胜,开了洞房之门。秦少游连闯新娘苏小妹设的3道“关”,入得洞房来,只见苏小妹已献上美酒一杯。秦观接杯在手,一饮而尽。小妹含着娇羞,又吟半联:
微笑吹灯双得意。
秦观马上接口对道:
含羞解带二痴情。
小两口这才安安稳稳地歇息了。
这块石子是怎样“飞”出来的呢?怎么会“飞”得这样巧呢?原来,这枚石子是苏轼投的。苏轼知道小妹不好惹,也不容易对付。后又听父亲讲了秦观扮成游方道人偷试小妹文才的事已被小妹看穿,料定小妹必然会在新婚时出难题为难秦观,便悄悄躲在暗处观察。当他看到秦观忧愁难耐,在院中来回踱步,口中喃喃念着出句,便有了主意。当秦观伫立窗前凝望湖水时,他便捡了一枚石子,投入湖中,借以激发秦观的灵感。果然替秦观解了围。多亏了这枚石子,也多亏秦观博学才高,聪敏过人。要不,虽有苏轼暗中投石解围,秦观恐怕也只能望“湖”兴叹,愁断枯肠了。
苏小妹生性倔犟,轻易不肯认输。她时常想着要“报复”哥哥苏轼出句难为自己,以及秦少游化缘纠缠之苦。一天,苏轼全家在剖食咸蛋,正好苏小妹也在场。小妹拈起半边咸蛋,口占上联云:
咸蛋剖开舟两叶,内载黄金白玉。
指明要哥哥苏轼对出下联。苏轼明知道这是小妹有意“报复”,决计要对出妙句。可苦思良久,未得佳句。后来,有一次剥吃石榴时,苏轼忽然想起剖食咸蛋时未能对出的这比上联,触景生情,足对出下联:
石榴打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
这件事使苏小妹高兴得不得了,因为总算是让哥哥吃了点苦头。之后,她将上下联前两个字去掉,变成:
剖开舟两叶,内载黄金白玉;打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
作为联谜,打二物,让秦少游猜,并有意在桌上摆出咸蛋和石榴,以试秦少游之才。秦少游苦思许久,仍未猜出。过了许多时日,秦少游绞尽脑汁,方才猜出是“咸蛋”和“石榴”二物。
人们大都知道三国诸葛孔明先生东吴舌战群儒的故事,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北宋黄山谷鲁直先生也曾在江州舌战群儒的经历。说起这段故事,还得从头细细道来。
北宋著名诗人和书法家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人们也叫他黄山谷,分宁( 今江西修水) 人。在北宋文坛上,居“苏门四学士”之首,后更与苏东坡齐名,世称“苏黄”。苏轼非常称赞黄庭坚的品行和诗文,说他“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他开创的“江西诗派”,在宋代影响很大。他还擅长书法,善行书和草书,取法颜真卿、怀素等书法名家,用笔纵横奇倔,自成一格,与苏轼、米芾、蔡襄齐名,世称“宋四家”。
黄庭坚自幼纵览六艺,博学多闻,是个多才多艺的奇童,少年时便享有盛名。7 岁那年,他写了一首《牧童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黄庭坚的舅父名叫李常,知识渊博,能诗善文。有一天,李常来到黄庭坚家,见黄庭坚这聪明的外甥正伏案攻读,便想试一试外甥的才学。进书房时,李常见院内有一棵桑树,便发挥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以桑、蚕、茧、丝、锦缎之间的关系为题,吟顶真上联道:
桑养蚕,蚕结茧,茧抽丝,丝织锦绣。
见舅父又来考试,黄庭坚非常高兴。因为他知道这样可以促进自己更刻苦地学习,增长才智和知识。由于心情愉快,黄庭坚的才思益发敏捷。他从手中握的那管毛笔得到启发,立即答对出下联:
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笔,笔写文章。①
①类似的对联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多。一传为明代“两脚书柜”丘( 字琼山)在广州潘员外家教书,向潘家爱女求婚时对潘夫人出句。一传为清代神童才子李调元对老师出句。联为:狼生毫,毫扎笔,笔写出锦绣文章传天下;蚕作茧,茧抽丝,丝织就绫罗绸缎暖人间。另一说称从前四川北部安乐镇秀才李林求婚时对岳母出句。其岳母的出句为:田栽桑,桑养蚕,蚕作茧,茧缫丝,丝织成绫罗绸缎。李林对为:山长草,草藏兔,兔生毛,毛制笔,笔写出锦绣文章。又传为吴文应客人出句对下联。联作:蚕作茧,茧抽丝,织就绫罗绸缎;兔生毫,毫作笔,写成锦绣文章。
李常见外甥小小年纪便能对出这样难度较大的联句,高兴的心情自不必说,从此对黄庭坚更加器重、爱护,着意精心栽培,使之进步更快。几年后,黄庭坚果然脱颖而出,更负盛名。
有一次,他来到当时江西的繁华胜地江州府(今江西九江市)。江州一些自以为才学不凡的文人早听说黄庭坚有“神童”之称,如今来到自己的地面上,很不服气,便设下圈套,约黄庭坚游览江州名胜,实际上是想借机出他的丑。当他们来到江州烟水亭上时,正好有个香客在吸水烟。有个当地文人借题发挥,吟上联道:
烟水亭,吸水烟,烟从水起。
并请黄庭坚对下联。黄庭坚不知是“计”,联想到刚刚游览过的“浪井”,灵机一动,脱口对出下联:
风浪井,搏浪风,风自浪兴。
众人听了,齐声叫好:“不说浪自风起,反说风自浪兴,足见浪井之奇。妙绝,妙绝!”
当他们一路游览,走到一座名叫“思贤桥”的桥头时,黄庭坚说:“适才承蒙诸位抬举,现在我也出一比上联,助各位雅兴。”随口吟上联道:
思贤桥,桥上思贤,德高刺史名留世。
众人万万没有料到黄庭坚反客为主,倒过来将了他们一“军”,猝不及防,一时竟无人能对。黄庭坚见他们都不言语,笑道:“我这里已有了下联,请各位指教:
琵琶亭,亭下琵琶,多情司马泪沾襟。
众人听罢,更是齐声叫好。其实黄庭坚此句话中还有话,他把江州文人们比作多情的司马相如,因为对不出下联,便嘲讽他们“泪沾襟”。只是这些榆木脑袋文人,一时间只顾一味叫好,尚未回过味来。
黄庭坚和众人走走停停,不觉来到“小乔梳妆楼”下。有个文人对黄庭坚拱拱手说:“数年前,本地有位书生新婚,洞房花烛之夜,新娘以此梳妆楼为题,出了一比上联,要新婚的丈夫对出下联,可惜这书生一直未能对出,后来竟郁郁而逝。多年来也无人能对,请先生指教。”说完,复诵出句道:
梳妆楼头,痴眼依依,痴情依依,有心取媚君子,君不恋。
黄庭坚可是绝顶聪明,他听这位儒生此时此地重述此联,弦外有音,话外有意,心想,这帮儒生竟将我比作痴女献媚,真是可笑,一定要对一比绝妙下联,回敬他们。当他抬头看见前面庙堂森森,香烟缭绕的延支山时,触景生情,顿时舒心开眉道:“那位书生心胸也太狭窄了,我来对出半联,让他九泉之下瞑目。”说着,吟对下联:
延支山上,落木萧萧,落花萧萧,无缘省识春风,春难留。
众人这才发觉,黄庭坚以春风自比,而把他们这帮儒生喻为被斗败了的落叶残花,文辞优雅,语意双关,不显痕迹。字里行间也回答了上联所问的“有心取媚君子,君不恋”的原因。众儒生这才个个赞佩,人人折服。方知黄庭坚的“神童”之名真实无虚②。
②民间另有一说称这段故事是黄庭坚青年时所对。
后来,黄庭坚拜当时的大文豪苏东坡为师之后,才学更是突飞猛进。
一天,黄庭坚和苏东坡在徐州城南湖边一棵松树下一边饮酒,一边下围棋。棋正下到要紧处,不料一颗松子被风吹落,正好掉在二人的棋盘上。苏轼手拈松子,道:“我有一比上联,如你在三着棋内不能对出下联,当罚酒三杯。”
黄庭坚望着苏轼那飘飞的长髯,笑道:“先生有此雅兴,我当奉陪。若对不出,甘愿受罚。”
苏轼笑吟道: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举一枚棋子在手,抬头看见湖边柳丝下,有人垂钓,心中已得下联,却故作难色。苏轼信以为真,笑盈盈地斟了一杯酒,要罚黄庭坚。黄庭坚却以手按住苏轼持酒杯的手臂,对道: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③
③传明太祖朱元璋与其开国元勋刘伯温下围棋时,亦曾妙对此联。
其实,这一景致苏轼在出上联时已收入眼底,凑足了一副绝妙的对联,却故意要试试黄庭坚。及至黄庭坚吟对出下联,才觉竟与自己所想不谋而合,一字不差。
日落西山后,苏轼才与黄庭坚携棋归家。只见晚霞灿烂,暮霭沉金,水天一色,分外壮观,渔歌唱和,悠扬悦耳。黄庭坚一时联兴大发,停步不前,扭头对苏轼说:“昔日曹子建七步成诗,名传千古。我俩今日七步一联,何如?”“若不能对,当罚后退七步。”苏轼也文思泉涌,非常高兴地答应了。黄庭坚怕苏轼耍刁,便上前挽住苏轼的一只胳臂,吟出句道:
晚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
不但绘景,还在联尾恰如天成般嵌入一词牌名《满江红》。
黄庭坚出了出句,便用力拖苏轼向前迈步,想罚苏轼后退七步。
苏轼知道黄庭坚有意耍刁,立即蹲下身子,任凭小个子的黄庭坚无论如何用力也难拖动。突然,苏轼猛一下松了手,黄庭坚因用力过猛,闪跌一边。苏轼大笑着脱口对道:
朔雪飞空,农夫齐唱普天乐。④
④民间传说又称,唐代诗人李群玉仕途失意后,曾遇一塾师,亦曾妙对过这一奇联。也巧妙地在写景句中,自然妥贴地嵌入了另一个词牌名《普天乐》。
苏轼虽有许多弟子,最著名的是“苏门六君子”,即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方叔。前4 位又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但他们师生之间从不拘礼,苏轼也从不以他自己的文学好尚强加于门生,而是尊重各自的艺术风格。黄庭坚之所以敢与他嬉戏如顽童,也是由于他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超伦,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的缘故。黄庭坚之所以能对出如此绝妙的联句,是与他拜师学技、刻苦自励分不开的。
相传黄庭坚自从在江州府“舌战群儒”、斗对取胜、才名远播之后,不久便出任江西省太和县知县,便不由得飘飘然起来,目中无人,不可一世。有一天,他决定乘舟顺流东下,到苏、杭一带去见见世面。
这一天,黄庭坚站在船头上,见水天寥廓,不觉心旷神怡,无限欢欣。这时,在桅杆下站着一位扯篷索的小童,非常谦恭地向黄庭坚行礼道:“敢问先生可是大名鼎鼎的黄山谷?”黄山谷骄傲地点点头,连看也不看这小童一眼。小童并不介意,又说:“我们江湖上的粗人,平常也颇有点俗趣。我这里有一比上联,没有下联,想请教先生,不知先生可有兴致?”黄庭坚这才转过脸,不屑地看了小童一眼,又回过头去,不想理睬。只听小童自言自语道:“想不到一个名传江西的神童才子,倒怕起一个无名的小孩童了。”黄庭坚一听,嗔怒道:“什么?我怕你?是怕你丢人现眼。既然你不怕出丑,那就说说你的上联吧!”小童抱歉地拱拱手,微笑着说了一句:“请教!”便朗声念出上联:
一扁舟,二商客,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绳八索新帆,下九江,还有十里。
并补充说:“下联中,凡碰到上联有数字处,必须以数字相对,且要求数字有相递变化。”“相递变化”即递加或递减数列变化。因为上联从一到十这10 个数字是依次递增的。
黄庭坚不待小童说完,哈哈笑道:“这种俚俗对联,岂能登大雅之堂?不过,我也闷得慌,且来凑凑俗趣吧!”
但等到黄庭坚把上联仔细琢磨一番之后,不免有些心慌。他越想越觉得这比上联不简单,因而感到愠怒,急得一阵阵直发呆,额上沁出了一层冷汗,心中暗自责怪自己:“算什么饱学之士,连一个无名小童出的对子都对不上,岂不可悲?”想到这里,他忙叫船家调转船头,说他不想去苏杭了。
从此,他回到任上,继续发愤苦读,并拜当时的文坛领袖苏轼为师,苦心钻研,终于成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后来,他向苏轼请教下联,苏轼帮他对出了下联:
十方运,九里香,八七六五关口,虽走四川三峡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⑤
⑤另有民间传说称,扯篷少年的出句,黄庭坚终生未能足对,成了千古“绝联”。直到解放后,长江上的当代船运工作者,运输一种名叫“九里香”的木材时,才对出了这比下联,并非苏轼所为。又传明代嘉靖八年,江西吉水状元罗洪先(字念庵)与几个士大夫同游九江,一船夫进舱向罗洪先出句: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叶风篷,下九江,还有十里。罗洪先以“才高八斗”称世,非常自负,不料却久思难以足对。同行的士大夫更是目瞪口呆。几百年过去了,仍无人能对。直到1959 年夏,才被一位名叫李戎翎的人对出下联:十里运,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原来“九里香”是一种珍贵的木材,据说1943年有人为找这种木材花了一年左右时间才弄到手。1959 年6 月,广东佛山市一位老装修工因需要这种木料,托人到10里外的农村寻找,只用了两天时间便得到了。李戎翎闻知此事,抚今追昔,有感而发,足对了这比“绝联”。前后一算,绝联从出世到足对,经历了400 年之久。另传古时有一穷秀才赴考,因路途遥远误了考期,苦苦央求主考,主考允其补试。主考出的题目是要秀才用从一至十这10 个数目字作出句。秀才暗想,何不将误考原因说说,也好求得主考的谅解。遂吟出句道:一叶孤舟,坐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主考一看,心中称奇。接着又要求秀才用从十到一这10 个数目字作对句。秀才思忖,何不把读书的苦衷表一表。于是挥笔写道:十年寒窗,进了八九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天一定要中。主考阅后,点头称妙。关于黄庭坚妙对此联,民间另有一说。称扯篷少年的出句为:驾一叶扁舟,荡两双桨,支三四片篷,坐五六个客,过七里滩,到八里湖,离开九江,已有十里。因少年要求必须用数字来对,使颇具文才的黄庭坚琢磨良久方才以开店卖酒饭、算账付银钱为题,足对出对句:开二人小店,摆一张桌,放七八只凳,来三四买主,喝五两酒,吃六盘菜,付钱十元找回九分。构思奇巧,清新明快,情趣盎然。
顿时喜得手舞足蹈。因为这比下联中,也有十个数字,从十到一依次递减,不禁拍案叫绝,对苏轼更是钦佩与倾倒。
说到李白,许多人准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但李白善对奇联的故事,却未必有很多人知道。
李白(701—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前苏联吉尔吉斯北部托克马克附近),他就出生在这里,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10岁“通诗书,观百家”,吟诗作赋,博学广览,“轻财任侠”。20岁前后漫游蜀中,25岁起离川,“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经江陵,入洞庭,登庐山,下金陵,历扬州,后复回西上,寓居安陆(湖北),与高宗时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继而北上太原,东至齐鲁,西达关中,游踪遍及大半个中国,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其间曾因吴筠等推荐,于天宝初年三次接皇帝诏书,入首都长安任翰林供奉,专门在宫里赋诗作文。这个职务没有什么实权,可论地位却是不低的。但不久他就受谗出京,开始了第二次漫游。
李白的一生坎坷飘泊,涉历甚广,曾经历了三次漫游和两次从政。通过这些漫游和从政,他的人生经验越来越丰富,诗歌创作也越来越成熟。其诗热情奔放,雄奇瑰丽,绚烂多姿,仅流传下来的就有990余首。有《李太白集》传世。
却说公元715年的春天,当时只有14岁的李白已名震南浦(今四川万县)全城。城里有个姓胡的乡绅不学无术,却极喜欢附庸风雅,常常胡诌几句歪诗打肿脸充胖子,俗不可耐。胡乡绅50 大寿之日,宴请全城富户名流,还特意邀请“神童”李白赴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胡乡绅虚情假意地对李白说:“久闻神童才华横溢,老夫有一上联,却苦于没有下联,今特请玉成足对”。说着,摇头晃脑念道:
梁山栽大竹,无须淋水。
这上联看似平常,其实却很不简单,它利用谐音手法,嵌入了川东梁平、大竹、邻水三个县名。胡乡绅自以为这比上联是“绝对”,哪知李白想都没多想,随口答对道:
南浦人长寿,何惧丰都!
也巧嵌南浦、长寿、丰都三个县名为对。众人听了,频频点头称道。胡乡绅见无可挑剔,只好默不作声。
过了一会,胡乡绅想寻机讽刺李白喜好喝酒,便指着墙上挂的一幅画让众人看。画上有一位老神仙,怀抱一只大酒坛,睡在岩石上,不知是喝醉了还是睡着了,坛口朝下,酒顺着坛口往下流。胡乡绅便以此为题,装腔作势地吟上联道:
酉卒醉,目垂睡,老神仙怀抱酒坛枕上偎,不知是醉还是睡?
众人一听,不由暗暗替李白担心。因为这上联紧切画题,巧用析字手法,将“醉”字析为“酉”“卒”二字,将“睡”字析为“目”“垂”二字,且在联句中提出问题,要求回答。可李白却镇定自若,指着肥胖如猪的胡乡绅答对道:
月半胖,月长胀,胡乡绅挺起大肚堂中站,不知是胖还是胀?
众人听罢,再细看胡乡绅的长相和模样,禁不住个个捧腹大笑。胡乡绅脸上红一块,白一块,可又不便发作,只好强压怒气,暗暗打着鬼主意。
这时,酒席已散,胡乡绅陪众人到花园散步,见荷花池中有几只小鹅在浮水,便借题发挥,指着小鹅讥讽李白少年恃才:
白鹅黄尚未脱尽,竟不知天高地厚!
李白也瞥了一眼池塘,恰好看见一只乌龟伸出头来,在水面上东张西望。便脱口对道:
乌龟壳早已磨光,可算是老奸巨猾!
众人一听,又禁不住哄地大笑起来,气得胡乡绅直瞪眼睛,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唐代开元年间,李白漫游时来到湖南岳阳,住在著名的岳阳楼下,寒窗苦读,饮酒赋诗,求仙访道,结交豪雄,几度春秋之后,名声遍播洞庭湖一带。不久,他又与在唐高宗时做过宰相的许圉师的孙女定了秦晋之好。对此,岳阳一带的官吏、百姓无不拍手称贺。都说才子佳人成佳偶,不愧龙凤成双。只有一个姓裴名卜的长史,心中不服。裴长史心中自忖:你姓李的蛮荒野民,不就只会几句诗文嘛,有何福份与名门闺秀结为姻缘?到时候,我定要给你点好看的。
成婚那天,裴长史备了份薄礼也前去赴宴。酒过三巡,裴长史起身道:“诸位,今日乃李公子大喜之日。鄙人有幸,躬逢盛饯。平日里每读李公子诗文,雄奇豪放,才华横溢,句句珠玑。想来公子的书法也一定是龙飞凤舞,绝妙超人,只是无缘领教。今日值此千载难逢之佳机良辰,何不请公子亮亮大手笔,让我等一饱眼福,也凑凑雅兴,岂不快哉!不知诸位意下如何?”众人一听,连声称好。只因这李白平日里吟诗作文,虽能出口成章,字字珠玑,无奈却很少用心研习书法,因此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书艺如何。经裴长史一提,都觉有理,便齐声附和,要看李白挥毫的风采。
此时,李白已几杯酒下肚,兴致正高。听大家说要看自己的书法,便欣然允诺,叫家人去取文房四宝,却被裴长史拦住,说他早已备好。说着,裴长史摊开两幅三尺宽、一丈五尺长的白练来。李白看了看这两幅丈五白练,捋了捋袖子,抓起大斗笔,饱蘸浓墨,挥笔欲书。裴长史又上前拦住道:“李公子,今日佳期,岂敢大劳。只烦公子在这两幅丈五白练上题书对联一副,每联四字,就以这洞庭湖为题,也算是岳阳百姓有幸了。常言道:奇珍异宝少为贵嘛”。
李白听他这么一说,心里有些作难。因为书法艺术素来讲究下笔要如行云流水,一挥而就,而且要讲究章法布局。可这两幅丈五白练,又窄又长,每幅只写4个字,不好布局不说,自己五尺之躯,连人带笔不足一丈,怎么写呢?可他哪里知道这正是裴长史故意出难题,要拿他看笑话呢?
李白放下笔来,昂首望着茫茫洞庭湖,又回头看看耸入云间的岳阳楼,沉思片刻后,心生一计,忙命人把两幅白练平铺在地,四面压好。又命人再取一支同样大小的斗笔来,磨两砚墨。围观的人们也不知李白在搞什么名堂。却见李白走过来,捋起两只袖子,双手提两支大斗笔,饱蘸浓墨,在两匹白练间飞步走过,好似一阵旋风吹过,那两支笔,双管齐下,唰唰唰,笔走龙蛇,那白练上两行龙飞凤舞、酣畅淋漓的大字便赫然在目:
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众人一看,惊叹不已,连连称赞:“双管齐下,真乃神笔!”“神笔! ”那裴长史更是目瞪口呆,心悦诚服,五体投地。
在众人一致要求下,这两匹白练上的8 字对联,被工匠们用楠木原大刻出,悬挂在岳阳楼上,为历代游人称赏不已。
唐天宝二年(公元742年),朝廷3次下诏请李白到当时的首都长安去,受到唐玄宗的格外赏识,被授以翰林供奉之职。由于他行止清高,性格狂放,不肯阿谀逢迎权臣贵戚,更看不惯权臣贵戚只顾谋取私利,勾心斗角,弄权作奸,全不为国家着想。时间一长,各种恶意攻击、中伤李白的谣言便散布开去。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之才,总想借机会奚落李白。一日,杨国忠约李白斗三步对句,乃仿效曹子建七步成诗之法。李白刚一进门,杨国忠因蓄谋已久,便迫不及待地提出斗对之议,并将早已想好的上联念了出来:
两猴锯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句)?
侮辱李白应约前来杨府是“猴儿对句”。
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宰相起步。”
杨国忠不知是计,还以为李白真要让他走三步。他刚跨出第一步,李白便指着他的脚对下联道:
匹马陷身泥内,看畜牲怎样出蹄(题)!①
回敬杨国忠是“畜牲出题”。
①关于此联故事,民间传说甚多,联语各有异同。一说称此联乃明代神童才子解缙对权臣出句,因此被陷入狱,最终被锦衣卫所杀。另一说称明代于谦幼时曾对钱塘太守李谦(一说虞谦)出句,挫败太守。据《古今谭概》和《坚瓠集》载,明代有位布政使名叫陆容,字文量,文思机敏,出言幽默,又长得满脸胡须,更让人觉得滑稽。他有个好朋友叫陈震,字启东,任官教授,由于脱发,头上几乎没有了头发。有一次,二人见面,互相端详,陆容突然大笑不止。说:“陈教授数茎头发,无计可施。以“法”谐音“发”。江浙一带“施”与“梳”发音相近,意思便变成“无计可梳”,亦即没有办法梳头。因为两人是好朋友,经常互相开玩笑,陈震闻句,毫不客气地回敬下联道:陆大人满面髭髯,何须如此?也是利用“胡须”与“何须”的近音。陆容接着又说: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会对锯(句)?陈震闻句暗忖:秃头也好,连鬓胡子也罢,都是人类。这一下倒好,把我比作猴子,用“对锯”谐音“对句”糟蹋我。我也得来个逐步升级。于是,陈震向陆拱手道:“我已有了对句,只是怕冒犯了大人。”陆容一挥手:“反正是开玩笑,但说无妨!”陈震一字一顿地说:匹马陷身泥内,此畜生怎得出蹄(题)?说完,二人拍着巴掌大笑不止。此联在民间传说中有异文。作: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一马陷身污泥内,老畜牲怎能出蹄(题)!
这一下大出杨国忠意外,气得发狂。加之李白曾当着唐玄宗的面命高力士脱靴,又因诗作惹恼了杨贵妃,这些权臣们合伙在唐玄宗面前谗害李白。李白认为长安已不便再留,便主动请求辞职。唐玄宗当然是顺水推舟予以“恩准”了。
安史之乱时,李白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李的幕僚。后因李兵败受到牵累,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
李白的晚年漂泊困苦,最终卒于安徽当涂。但他写下了中国文学史上光辉的一页,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形象永远珍藏在中国人的心中。
唐代诗人李群玉,字文山,湖南澧州人,工诗文,善书法,爱吹笙,性情旷达。唐代大诗人杜牧有次游澧州,曾劝他赴京应试,未中。从此,他一试而止,再未应试。回到家乡后,他在仙眠洲垒土筑屋,四旁广植竹木,号曰“水竹居”。从此便吟咏自适,纵情山水,寄意田园。到了晚年,在宰相裴度和名臣令狐的举荐下,进京向朝廷献诗300 篇,被授以弘文馆校书郎,随之声名大振。
相传李群玉年轻时进京赶考那天,途中遇雨。由于大雨倾盆,他疾步赶到一家屋檐下躲雨。这时,有一个挑运食盐的盐客也和他在同一块屋檐下躲雨,屋檐水如束如注般泄入两只盐筐中。盐客见李群玉是书生打扮,料定他是进京赶考的。便说:“我出一上联,你对对看。”说着,吟半联道:
盐客挑盐檐下站,檐水滴盐。
李群玉初听此联句,觉得肤浅易对。可一经仔细琢磨,方知颇有讲究,其中有3个“盐”字与两个“檐”字同音迭用,非常难对。李群玉虽搜索枯肠,反复试对,均不如意,心里万分惭愧:“说什么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竟然连个挑盐的脚夫出的联句都应付不了,还考什么京试?就是考了,恐也无望。”遂放弃了进京应试的念头。雨停后,他硬要和挑盐的盐客结伴而行,重回旧路。虽经盐客再三劝说,他执意不肯上京赴试。摆渡的船夫见李群玉进京赶考又折了回来,觉得奇怪,问他怎么南辕北辙,又回转来了。他便把盐客出联相试一事述说了一遍。摆渡的船夫一听,朗声笑道:这有何难,我替你对——
舟人驾舟洲上来,洲岸停舟。
盐客一听,连连叫绝。船夫对李群玉说:“这下你可以宽心地去应试了。”盐客也再三相劝。谁知李群玉不仅未能宽心,反倒越发觉得自己才疏学浅,竟说连家也无颜面回去了。盐客和船夫深感内疚,再三苦苦相劝,李群玉说什么也不愿回去,下决心从此过流浪苦学的生活。由此,他饱尝了生活的艰辛。
一个炎热的夏天,李群玉游学到湖南梦溪一带,天黑了,才找到一所破庙作为栖身之所。他睡在庙内一条破木凳上,蚊子满屋飞舞,在他周围盘旋,他只得用蒲扇一个劲地扑赶,因而睡不安稳。
隔壁房内住着一位私塾先生,在灯下批改学生的作业,哼哼哼地念叨不止。李群玉更觉烦躁,便结合自己的坎坷遭遇,高声吟上联道:
什么蚊(文)子,哼来哼去,欺我未曾设帐。
批改作业的私塾先生听他把自己喻为嗡嗡不止的蚊子,大为恼火,又不便直接发作。恰好他此时看见一只老鼠贼头贼脑地钻进了书箱,便顺手抛去一本书赶老鼠,随口吟对道:
何方客人,跳进跳出,谅你不能吃书!
原来,澧县方言把老鼠称为“高客”,故有此句。
真是不打不成交。庙里的和尚听了他们的对句,很赞赏他俩的才华,第二天便主动出面,使二人得以结识,并说起修缮寺庙之事,请他们二位拟副对联。和尚说:“这寺庙名叫大安寺,希望联首能嵌入'大安’二字”。李群玉听罢,又出口成联:
大将蔺相如,完璧归赵;安邦班定远,投笔封侯。
此联巧妙地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既符合主人的意图,又含蓄地寄托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那位私塾先生自愧弗如,甘拜下风。
私塾先生因佩服李群玉之才,便请李群玉到他房中作客。李群玉进到房内,见先生藏书极丰,喜不自胜,便拿起书贪婪地翻看起来。先生本想与李群玉倾心一谈,不料李群玉却只顾看书。先生便风趣地说:
何必读尽天下书?能以致用,便为实学。
李群玉也不抬头,一边翻书,一边脱口对道:
纵然周知世上事,不识时务,总是愚人。
内含自责之意,但意犹未足,又出上句道:
话虽到口边,三思更好。
私塾先生宽容地笑答道:
事纵放得下,再慎何妨!
表示自己已经谅解,不应针锋相对。接着又出句夸赞李群玉说:
大本领人,当初不见有奇异处。
自责眼珠无光,小看了人。李群玉却连连摆手:不敢,不敢!有言道
真学问者,终身无所谓满足时。①
①民间传说中,此联有异文。作:真本领人,当初不见有奇异处;敏学问者,终身无所谓满足时。
通过答对,二人越说越投机,相见恨晚,从此结为忘年之交。私塾先生便恳请李群玉到自己家中去作客。李群玉见盛情难却,只好答应。因庙里的和尚是两人的引见人,也随同前往。
时值盛夏,行至正午,热不可耐。先生说:
前路赤日炎炎,试问能行几步?
李群玉扬手一指前面不远处路旁一棵亭亭如盖的大松树道:
这里凉风习习,何妨暂坐片时!
树下歇息时,私塾先生说,有一比下联,据说至今无人能对,请你属对。句云
今夕何夕,两夕已多。
李群玉思索良久说:“好,我们继续赶路吧! ”说着,便与先生和长老一同起身赶路。当他们行至田埂小道上时,三人走成了一条线,先生在前边领路,和尚居中,李群玉押后。 这时,李群玉想出了妙句,脱口对道:
前人后人,三人成众。
到了私塾先生的家,他们便饮酒闲谈起来。因天气酷热难耐,酒亦带温,先生风趣地吟上联道:
酒热无须汤盏烫。
李群玉正在松衣宽带,只觉得一阵穿堂风徐徐袭来,分外凉爽,应声对道:
厅凉不用扇车扇。②
②民间又传于谦幼时曾与钱塘太守对过此联。
他们一边饮酒,一边闲谈。私塾先生又以屋外景物为题,出了个字谜上联:
东生木,西生木,掰开枝丫用手摸,中间安个鹊窝窝。
“我不绕弯子。这是个'攀’字。”
李群玉说:“好!我也用字谜联对你这句”。说着,他扬手一指屋外树枝间的大蜘蛛网道:
左绕丝,右绕丝,爬到树间抬头看,上面躲一白哥哥。
“我也不绕弯子。这是个' ’字”。
晚上,李群玉和塾师、长老和尚在院内纳凉。塾师从屋内拿出两把折扇,双手抖开,做了个“抛水袖”的动作,把腰一躬,分别递给李群玉和长老,道:
揖让月在手。
长老不禁叫好:“好一个'月在手’,诗意特浓!”李群玉接过扇子,扇了两下,对道:
摇动风满怀。
长老更是拍手叫好:“妙!有气势!”
塾师笑着手指天空中的一弯明月道:
片月为船,撑入银河七姊买。
李群玉也仰头望天,看见满天明朗的繁星直朝他眨眼睛,仿佛是在提醒他。便也笑着对道:
繁星布局,变成棋子八仙移。
此时,忽听远处响起寺庙的钟声,悠扬悦耳。微风拂来,花香扑鼻。塾师禁不住脱口出句道:
风吹钟声花间过,又香又响。
李群玉环顾四周夜景,但见月光如水,竹林里萤火虫忽明忽灭,遂灵机一动,对道:
月照萤灯竹边明,且亮且凉。
李群玉同长老和尚在塾师家一场饮酒对句,甚觉惬意,兴尽而止,便想同长老同归寺庙。 塾师挽留不住,一直送到小桥边。
塾师见李群玉与长老走远了,顾影自怜,口中喃喃吟道:
独立桥头,人影不随流水去。
李群玉闻句,停下脚步,联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涯,禁不住对下联道:
孤眠野馆,梦魂常往故乡回。
塾师见李群玉有些黯然神伤,起了归家之念,联想到三人两天来以文相交,联对唱和,忽又天各一方,不免执意挽留。长老也从旁苦留。李群玉见拗不过2 人,只好同意再住几天。
这一住,直住到临近春节,他们才放李群玉起程回归故里。塾师因舍不得离开李群玉,便决意要一同前往。长老将两人送到涔水河边,等两人上船之后,还千叮咛,万嘱咐,道不尽的离别之情。船夫此时正在吹火煮饭,弄得烟气四散,呛得他们个个流泪。李群玉把塾师拉向一边出句道:
流泪眼对流泪眼。
塾师接口对道:
断肠人送断肠人。
长老擦了一把眼泪,呵呵笑道:“这是烟薰的。”李群玉却语意双关地说:
因火成烟,若不撇开终是苦。
塾师正要开口应对,不料却被长老制止。长老抢先对道:
欲心为欲,各宜捺住早成名。③
③又有民间传说称,鸦片战争期间,有人出此上联征对,宣传戒烟,一时应对者甚众。这比下联,即当时评选的冠军对。
李群玉和塾师见长老如此情深意切,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自从李群玉和塾师2 人与长老和尚分手之后,便结伴而行,乘船沿涔水而下,返归故里。
却说小船行至津市,天已傍黑,船夫便将船靠了岸。吃过饭后,船家提议上岸到街上看看。李群玉与塾师欣然同意,整好衣冠,上得岸来,到街上一看,见街上正在演戏,便禁不住一起向戏场走去。
戏场不大,看戏的人也不很多,他们赶到时,戏刚刚开演。塾师指着舞台感慨地说:
不大点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李群玉指着舞台上的演员对道:
这几个角色,能文、能武、能圣贤。
随着戏剧情节的展开,观众深深为剧中人物的遭遇不平。塾师说:
故意装腔,炎凉世态。
李群玉劝塾师道:
现身说法,游戏文章。
塾师禁不住又评论道:
台上莫漫夸,纵做到厚爵高官,得意无非须臾事。
李群玉也止不住评论道:
眼前何足道,且看他抛盔卸甲,下场还是普通人。
塾师意犹未尽,又出句道:
人情到底好排场,耀武扬威,任他放开眉眼做。
李群玉接口对道:
世事原来多假局,装模做样,唯吾脚踏实地观。
这时,陆续又有些人进场,嫌前面的人站得太高,挡住了他们的视线。顿时,戏场里不禁有些骚乱。李群玉劝道:
看不见莫吵,请问前头高见者。
塾师也应声附和说:
站得住便罢,须留余地后人来。
人一多,嘴就杂,免不了对戏文评头品足,妄自推断,直搅得台下一片闹哄哄。李群玉忍耐不住,出句禁劝说:
且莫说谁奸谁雄,看他如何结果。
塾师又应声附和:
亦只在或歌或舞,劝你不必盘根。
散戏后,李群玉与塾师、船家一边走,一边议论,谈得津津有味。船家说:还是老话说得好——
唱字两个曰,曰喜怒,曰哀惧,无妨借口传话。
李群玉接口道:
戏字半边虚,虚山河,虚社稷,谁知动干闹戈。
船家因对剧中的一些情节持怀疑态度,觉得戏既像真又像假,一时竟弄不明白。说:
想当年那段情由,未必如此。
李群玉笑着用胳膊碰了碰塾师,对道:
看今日这般光景,或者有之。
上了船,他们仍在争论不休。塾师觉得饿了,连声催促船家上酒上菜。道:
东不管,西不管,酒管!
李群玉端起酒杯,说:先生可还记得去年夏天在贵府那句——
酒热无须汤盏烫?现在是:酒凉无须汤盏烫,热也罢,冷也罢,喝罢!
他们一直喝到酩酊大醉,方才躺下,塾师竟不顾时令,抖开折扇,一边扇,一边对道:
热也罢,冷也罢,扇罢!
惹得李群玉和船家大笑不止。
睡着睡着,塾师竟醉眼朦胧地又出上句:
幽情自向闲中学。
李群玉闻句,睡眼惺忪地对下句道:
佳句能从枕上来。
这一觉,他们直睡到天放大亮,日上三竿。出舱一看,昨夜竟下了一场大雪,经太阳一照,舱顶的积雪消融,水滴自舱顶直落入江水之中,叮咚作响。塾师触景生情,又出句说:
日晒雪消,檐滴无云之雨。
这不禁使李群玉想起赶考途中路遇盐客斗对之事来。他一面回忆往事,一面听着江中哗哗作响的流水声,放眼岸上,但见阵阵冷风吹过,卷起一股雪烟。他把塾师的袖子一拉,用手一指,对道:
风吹尘起,地生不火之烟。④
④民间另传,此联系王汝玉幼时对乃父出句。
塾师笑道:“好你个李群玉,这可真叫天助你也!”
赏罢晴雪美景,两人又到船主处闲谈,看到船上新装了许多木桶,便问船家装运何物。船家告诉他们,是今早才从津市上船的桐油和生漆。塾师凝神默想了一会儿,道:“我出一比更绝的上句,看是否还有天能助你?”说完便吟上句道:
船装油漆桶,油七桶,漆八桶。
此句出得实在奇绝,“漆”、“七”二字同音,语音双谐,使李群玉着实有些发慌。但他却不动声色,放眼四周,搜寻一番,微笑着说:“天不助人助!”塾师不解其意,也向四周扫视一番,仍觉茫然。李群玉指着岸上一个手提菜把的买菜者对下句道:
手提葱韭把,葱九把,韭十把。
塾师不禁惊呼:“绝妙,妙绝!”
船行至关山,李群玉见左岸群山连绵起伏,林木苍翠,山溪汩汩,景色如画,便提议船家停岸登山游玩。当他们登上一座山岗,放眼眺望,只见高树隐映之中,有一高阁,飞檐翘角。塾师禁不住出句道:
高阁高悬,低阁低悬,僧在画中看画。
李群玉看着奔来眼底的无数山岗,对道:
远峰远看,近峰近看,人上山上观山。
塾师又道:
有景有情,君休忙,坐坐再走。
李群玉劝道:
好山好水,我只想,看看重来。
这一玩,直到尽兴,他们三人才回到江边。塾师感慨地说:
鸿是江边鸟。
李群玉归心似箭,道:我的水竹居四周尽是桑林,恰可对你:
蚕为天下虫。
塾师看着江边一涨一落的浪头,道:
少水沙即现。
李群玉说:
是土堤方成。
上船之后,船主见他们两个出口珠玉,很是佩服,又见那边码头上几个人在和船夫为船钱而讨价还价,便说:“我是个粗人,不会你们的文雅话。我出个白话上联,你们对对看:
港口讲口,港口因船钱讲口。
原来,澧县方言中,“港”、“讲”同音。塾师吟咏了两遍,说:“这是同音异字对,最难对,我是无能。看看我们这位诗人本领如何?”
李群玉想了一会儿,也觉甚难,便对船主人说:“容我再想想。”船行了约四五里路,李群玉发现山坡上的砖瓦窑边,有几个人围在一起指手划脚,心中一动,说:你们看,下联有了:
窑头摇头,窑头为瓦价摇头。⑤
⑤据民间传说,宋代大文豪苏轼曾对过与此类似的对句。
众人闻句,齐声叫绝。
塾师随李群玉走完水路,告别船主,登上仙眠洲,只见桑林深处透出一片绿雾,那便是李群玉的水竹居。走进绿雾,只听得鸟声呢喃,竹枝扶疏,塾师禁不住赞叹说:“好一个百鸟朝凤之处!”
李群玉用手扳弯一竿竹子,一边示意一边说:
栖凤枝头犹软弱。
塾师接口说:
成龙形象已依稀。
此句一出,早惊得李群玉张惶四顾,连连摆手说:“龙是皇上形象,不是你我随便可比。快快住口!”
塾师哈哈大笑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说说无妨。”
走进竹林深处,便是李群玉居住的仙眠洲水竹居。塾师道:
三分水竹三分屋。
李群玉看着从竹林中射进的阳光,照耀得满地晃动如金,深有感慨地说:
一寸光阴一寸金。
说完,忙让塾师进屋,吩咐书僮去烹茶。
书僮提着竹篮,到竹林里捡了些竹叶,生火煮茶。塾师见状,笑道:
扫来竹叶烹茶叶。
李群玉当时正在院子里劈柴,闻声对道:
劈碎松根煮菜根。⑥
⑥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书写过此联。本事如何,尚待考证。
对毕,他拾柴进屋,对塾师说:“先生切勿见笑,到我这里,只有粗茶、淡饭、薄酒。不过,饭管饱,酒管足,联管对!”
“无妨,无妨。”塾师截断李群玉的话道:
晶字三个日,时将有日思无日,日日日,百年三万六千日。
李群玉对道:
品字三方口,宜当张口且张口,口口口,劝君更进一杯酒。
随即唤书僮提来酒壶,二人开怀畅饮。正饮间,塾师感慨道:“比不得你了,吾垂垂老矣,想过去:
客来醉,客去睡,老无所事殊可愧。
李群玉说:先生此言差矣!我是:
论学粗,论政疏,诗不成家聊自娱。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三杯酒下肚,狂劲上来。塾师出句道:
入座三杯醉者也。
李群玉连忙去扶先生,接口对道:
出门一拱歪之乎。⑦
⑦关于此联来历,民间传说不一。有说是魏晋时名士刘伶与友人所对(一说系刘伶对花匠李春出句);有说是明代唐伯虎与文友见有人醉酒戏对;有说某翰林巧对。钱泳在《履园丛话·笑柄》中称,他曾在河南永城、睢州一带的酒店里见到过此联,且有“足可喷饭”之评。
李群玉和塾师两人饮酒毕,才到卧榻去休息。坐于榻上,塾师举手一拂,顿有灰尘弥漫而来。李群玉正待要唤书僮前来训斥,被塾师拦住,劝道:“我们回来得突然,书僮年幼,不必怪他,我出一上联,解你此烦:
茅舍无人,难却尘埃生榻上。
李群玉这才消了气,双手抱在胸前,在榻前踱步,踱到窗前,推开窗户,深深吸了一口扑进屋来的新鲜空气,沐浴在如水的月光里。然后退到榻前,对塾师道:
竹亭有客,尚留风月在窗间。
对毕,坐于榻上。塾师笑问李群玉:“可有妻室?”李群玉摇摇头。塾师又问:“可有意中人?”李群玉仍是摇摇头道:
小屋三间,坐也由我,睡也由我。
塾师呵呵笑道:我在家时是:
老婆一个,左看是她,右看是她。
“如今老矣,再说也毫无浪漫气息。要是年轻时,那可是'红袖添香夜读书’呢!”说完,躺在榻上,高声道:
放胆文章拚命酒。
李群玉与塾师抵足而卧,在另一头对道:
无腔曲子断肠诗。⑧
⑧我国现代著名戏剧家洪深30年代在重庆书写过一副与此近似的对联。作:大胆文章拚命酒;坎坷生涯断肠诗。
第二天,两人对坐窗前,谈诗饮酒。塾师道:
但倾酒壶哪计盏?
李群玉对道:
偶题诗句不须编。
塾师转口道:
诗甘称弟子。
李群玉一听,赶忙起身离座道:晚生出言不慎,如有冒犯,还望先生海涵。没有您的出句,哪有我的对句?您自称弟子,那晚生该如何称呢?在下我惟一敢在先生前夸口者:
酒不让先生。
塾师高兴地指着窗外的竹林,夸赞李群玉道:
虚心竹有低头叶。
李群玉看着竹林边那株铮铮铁骨般的腊梅对道:
傲骨梅无仰面花。⑨
⑨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亦曾写过此联。
二人携手走出屋门,来到竹林,见阴面处的残雪上留有鸡犬的足迹。塾师出句道:
鸡随犬行,遍地梅花竹叶。
李群玉禁不住赞道:“好句,好句!只可怜我又要搜尽枯肠了。”
他俩来到大路上,见人来人往,李群玉见路上有如松子的羊粪和核桃般的马粪,便以此为题对句道:
羊跟马走,连路松子核桃。⑩
⑩民间另有传说称,此联是一位近视眼秀才所作。此联民间又传作:鸡犬过霜桥,一路竹叶梅花;牛马行雪地,两行蚌壳团鱼。上下联末字两平,不足取。
当他们绕过竹林,向回转时,但见竹林上空,炊烟缭绕,书僮也正在屋内预备早饭。塾师赞叹道:“好一幅水墨图,亦是一比好上联。”于是,拉长调子吟哦道:
竹疏烟补密。
李群玉反复推敲,不得好句。待回到屋前,又一眼看见梅花。只见梅枝横斜,雪裹其上,在深绿色的竹林衬托下,越发楚楚动人,好一幅雪里梅花图!李群玉禁不住心中赞叹,忽有灵感突来,兴奋地对下句道:
梅瘦雪添肥。
塾师击节赞道:“好!你对的下联后劲十足,不愧澧州才子! ”他走到一株特别粗直的竹子前,用手抚摸着竹干道:
根生大地,渴饮甘泉,未出土时先有节。
李群玉赞道:“既是实写翠竹,又是巧抒胸臆,语意双关,好句,好句!”他循竹梢望去,也高声吟哦出有所寄托的双关下联:
枝横云梦,叶拍苍天,到凌云处更虚心。
塾师又道:为人亦应如此——
无贪心,无私心,心存清白才快乐。
李群玉随声附和道:是啊——
不寻事,不怕事,事留余地自逍遥。
就这样,二人你出我对,我唱你和,饮酒烹茶,虽然粗茶淡饭薄酒,却也其乐无穷。
北宋著名清官包拯(999—1062 年),字希仁,庐州合肥( 今安徽合肥) 人,天圣进士,初因父母皆老,故朝廷授官,均坚辞不就,及双亲亡故,方出任地方官。他清廉、明断,颇有政绩,旋升监察御史,主张练兵选将,加强边备,反对岁赂契丹。后历任三司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知谏院、龙图阁直学士,又知江宁(今江苏南京)、开封等府。在朝曾数论斥权幸大臣,上书仁宗明亲纳、辨朋党等,在地方则执法严峻,不畏权贵,平豪强,抑冤狱,因而贵戚宦官无不惮惧。由于他为官清正,铁面无私,民间称之“包待制”、“包青天”。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则盛传“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小说戏曲多取为题材,是中国封建社会最著名的清官。
包拯幼年家贫,但学习刻苦,聪颖过人,才华出众,及至长大成人,又于宋天圣年间考中进士。
宋仁宗年间,包拯任某地方官。有一天,包拯带着家人包兴微服私访,来到一个地方,天色将晚,只好投宿于一家小客店。他们刚进店休息,就听到店外传来一阵哭泣声。推窗一看,见一老者坐在客店对面台阶上失声痛哭。包拯忙出店门,问老人为何这般伤心。老者抽泣着说出一桩奇案来。
原来老者姓徐,夫妇年过半百,膝下仅得一独子,年方十八,正在寒窗苦读,幼年时曾同某世交订立婚约,姑娘出身书香门第,聪明贤慧,知书识礼,全家人都很满意。前不久,老夫妇为儿子娶了亲,新婚之夜,洞房之中,新娘子知道新郎最近正在攻读,准备进京考试,一时兴起,出了一比下联要新郎答对,答对不出,则不准进洞房。
新娘子出的下联是:
点登阁各攻书。
“登”“灯”同音,“各”“阁”同音,“登”“各”又是“灯( 繁体字为)”、“阁”组字的一部分。对句也必须如此。对于这比叠音出句,新郎琢磨了半夜,虽苦思冥想,搜尽枯肠,还是对不出来,又羞又愧,只好到学堂里找几个学友挤宿。
新郎到了学堂,几个学友非常惊奇,问他:“新婚之夜,不陪新娘,跑到学堂做甚?”新郎便将洞房试联,无法答对一事说了一遍。
第二天天一亮,新郎从学堂回到家中,仍是闷闷不乐。新娘见状,问其缘故。新郎说:“为对不出你的下联发愁。”新娘惊异地说:“不是你昨晚已对出来了吗?为何又忘了?”新郎十分奇怪,说:“昨夜我何时对出过对联?我昨晚挤宿学堂之中,对从何来?”新娘一听,方知被坏人钻了空子,悔恨交加,悲哭连天。新郎不知其故,再三劝说,新娘只哭不说话。新郎无奈,连忙去找双亲。谁知等他把父母找来,见新娘已悬梁自尽了。
新娘的娘家人闻讯,速赶来探问缘由,见他说不出所以然,便告他全家害死了新娘,告到县衙。知县不问青红皂白,把新郎抓去,屈打成招,问成死罪,打入死囚牢中,只等秋后问斩。徐老夫人闻讯,投河自尽。
包拯听罢老者申诉,忙劝老人不要哭泣,也不要张扬,说他自有办法查明案情,解救新郎。说完便到县衙去了。
却说包公听完老者的讲述,在去县衙的路上,便心中犯疑。谁是促使新娘冤死的凶手?他反复思索后认为,要破此案,还须先对出个对子来。
这天晚上,包公就住在徐老者家里,苦思怎样对出对句,在老者后院来回踱了一会,腿困了,便叫包兴搬来一把太师椅,倚坐在梧桐树旁,对月凝思。想着想着,他忽然灵机一动,想出了对句:
移椅倚桐同赏月。
“移”“椅”“倚”3 字同音,“桐”“同”同音,“奇”“同”又分别是“椅”“倚”和“桐”字的组字部分。对联想出来了,破案也就好办了。
转眼到了中秋佳节,县府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常。原来,包公在县衙内邀请了许多文人学士,要一同在中秋之夜赏月。当满城秀才们云集毕至时,包公开言道:“圣上命我每到一地,注意留心贤才名士,广开才路,为国荐贤。今天老夫邀请诸位来一同赏月,请诸位八仙过海,各显本领,以便让老夫挑选贤才。”
文人秀士们一听,高兴至极,一个个显能逞奇,有的献诗文,有的献书画,有的献乐技,不一而足。正在文人秀士们兴致勃勃之时,包拯止住众人道:“老夫我今晚也特别高兴,想出一副对联的上联,欲请诸位各显手段。老夫所得上联是:
移椅倚桐同赏月。
众人一听,连称奇妙。这个说,切合此时、此地、此情、此景;那个说,同音叠韵,出句不凡。赞毕,又一个个抓耳挠腮,冥思苦想,都希望对出工称的下联,显一显自己的才华。这时,有一个书生站出来,得意洋洋地高声对道:
点登阁各攻书。①
①关于此联来历,民间一说为佚名者撰。此联民间传说有异文。作:移椅倚桐同赏月;等灯登阁各攻书。
包拯闻对,高声叫道:“对得好!”众人一听,也觉对得不错,自愧弗如。
包拯忙带这个书生到了后堂。书生原以为包拯要带他这个“贤才”到京城“荐贤”,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来到县衙后堂,包拯对包兴附耳低语一阵,包兴转身出去,不一会把新郎带了进来。
包拯问新郎:“这个书生可是你那天晚上同宿的同学?”新郎点了点头。书生一听包拯这句话,知道自己的事败露了,不等包拯发问,便招了实情。
原来,这个书生那天晚上也宿在学堂里,听到新郎说的一番话,便牢记在心。等到半夜,跑到新娘房门口。新娘早已入睡,听到有人敲门,问是何人。这书生也不说话,只说了句:
移椅倚桐同赏月。
新娘以为是新郎对出了对句,觉得对句极好,很符合新婚喜庆的气氛,就信以为真,也未点灯,便开了新房门。
第二天,新娘一听新郎说他昨晚并未对出对句,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被歹人骗奸了,自觉无颜见人,只好悬梁自尽了。
案情至此水落石出,新郎已被无罪释放回家,真正的罪犯得了应有的惩罚。
世间之事,无独有偶。后来,包拯升任开封府知府时,又碰到一桩与对联有关的命案。
有一民女名叫张雪凤,年方二八,聪慧活泼,本是开封府西郊张家庄人氏,被东郊溪西村徐家公子娶过门。新婚之夜,新娘因在娘家时听说新郎饱读诗书,窃喜自己也粗通文墨,出了一比下联,要考一考新郎的才学。等闹洞房的宾客们散去,已过五更,金鸡齐唱。
张雪凤触景生情,出句道:
溪西鸡齐啼。
这比下联,除了叠韵之外,兼有嫁鸡随鸡、百年齐眉之意,又巧借了婆家的地名“溪西”。新娘当时开玩笑说:“对不出来,不准进洞房。”
谁知这徐公子虽饱读诗书,却是个书呆子,一时对不出来,竟认了真,赌气走了。
第二天,新娘见新郎背着手一边踱步,一边独自吟哦,愁眉不展,便问:“有何心事?”新郎没好气地回答:“还能有何心事?都因你出的好题目!”新娘禁不住噗嗤一笑道:“有一比对句也就够了,何必再二再三?”新郎说:“是啊!可惜半句至今仍无。”“唉呀,怪不得我听着口音……”新娘惊叫一声,便哭着奔出门,投井身亡。
出了人命案,徐家告到县衙,县衙觉得无法断明,交到开封府。包拯听完案情,心想上次所断那个案子,名声已传出去,再要如法炮制,恐难奏效,看来得采用新办法。对句究竟如何,新娘已死无从对证,看来只有从出句入手了。想到此,包拯已自有了主意。
包拯有一女,名叫春芳,尽管其父面黑,可这春芳却生得雪肌冰肤,美丽非凡,更兼知书识礼,聪慧过人,因而,芳名远播。包拯把女儿叫来,商量了一个妙法——选女婿,而且是对对联选女婿。听说,出句是包小姐所拟,一联定终身。这个消息一传出,整个开封城满城轰动,沸沸扬扬。
这天,包拯亲自主考,备选的秀才、书生等,至少也有一两千人。尽管他们都是寒窗苦读、满腹诗书之人,但一个个仍显得有些紧张。有些想入非非之徒,居然觉得比应“殿试”还要心慌。良辰一到,鼓乐过后,闹哄哄的赛场顿时鸦雀无声。包拯亮开洪钟般的嗓子,一字一顿地诵读出半联:
岸南船伴还。
上联一出,满场一下子乱了套,有人唏嘘,有人嗟叹,有人焦急,有人失望,竟无一人敢对句。这时,只见人头分处,走出一个清瘦书生,嘴角挂着一丝笑意,说了声:“献丑了!”便分开众人,跨上半步,对道:
屋北鹿独宿。②
②关于此联来历,一说为明代白衣御史徐作府吏时对某太守出句。另有传说称为明代神童才子祝枝山与杭州秀才斗对时所对。
包拯一听,暗中叫好:静对静,动对动,两比各用叠韵,更有择偶之意巧含其中,真乃天造地设。但分明听出此人读“屋北”二字时,用的是同一声母,显然是凭借了吴中方言,与中原一带人的发音不同。
尽管满场人七嘴八舌,有的嫉妒,有的怏怏不快,有的自愧弗如,但却无论如何也没有料到包拯目光似电,发声如雷:“来人哪,带下去!”张龙、赵虎二位从旁应声而出,带走了青年。经过一番审讯,这青年果然招了供。
原来,此人祖籍吴中,由于在家时寻花问柳,不务正业,被家人送到在京做官的姑父跟前,谁知他狗改不了吃屎,到京城后,仍是到处鬼混。那天,徐张二人拜花堂入洞房之后,他也混入人群闹洞房,见张雪凤生得俊俏,顿生邪念。是夜,闹洞房的人散去后,他一直守在洞房门外暗处偷听。听到张小姐出句后,见徐公子对不出,赌气出走,他乘机对了对句。张雪凤夜中不辨真假,被他骗奸,鸾凤和鸣不成,竟至冰消雪殒,酿成悲剧。
包拯这次为了不露破绽,虽然仍是以对对联破案,但方法不同。上次用了新娘出句的试对句为题,名义是选贤;这次,他知道再用旧法恐不灵验,便先定“美人计”,然后苦思冥想,拟出一比与新娘出句“溪西鸡齐啼”相仿的并蒂下联“岸南船伴还”,为的是不致于打草惊蛇,网漏真鱼。恶棍果然中计,自投罗网。真个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北宋著名清官包拯(999—1062 年),字希仁,庐州合肥( 今安徽合肥) 人,天圣进士,初因父母皆老,故朝廷授官,均坚辞不就,及双亲亡故,方出任地方官。他清廉、明断,颇有政绩,旋升监察御史,主张练兵选将,加强边备,反对岁赂契丹。后历任三司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知谏院、龙图阁直学士,又知江宁(今江苏南京)、开封等府。在朝曾数论斥权幸大臣,上书仁宗明亲纳、辨朋党等,在地方则执法严峻,不畏权贵,平豪强,抑冤狱,因而贵戚宦官无不惮惧。由于他为官清正,铁面无私,民间称之“包待制”、“包青天”。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则盛传“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小说戏曲多取为题材,是中国封建社会最著名的清官。
包拯幼年家贫,但学习刻苦,聪颖过人,才华出众,及至长大成人,又于宋天圣年间考中进士。
宋仁宗年间,包拯任某地方官。有一天,包拯带着家人包兴微服私访,来到一个地方,天色将晚,只好投宿于一家小客店。他们刚进店休息,就听到店外传来一阵哭泣声。推窗一看,见一老者坐在客店对面台阶上失声痛哭。包拯忙出店门,问老人为何这般伤心。老者抽泣着说出一桩奇案来。
原来老者姓徐,夫妇年过半百,膝下仅得一独子,年方十八,正在寒窗苦读,幼年时曾同某世交订立婚约,姑娘出身书香门第,聪明贤慧,知书识礼,全家人都很满意。前不久,老夫妇为儿子娶了亲,新婚之夜,洞房之中,新娘子知道新郎最近正在攻读,准备进京考试,一时兴起,出了一比下联要新郎答对,答对不出,则不准进洞房。
新娘子出的下联是:
点登阁各攻书。
“登”“灯”同音,“各”“阁”同音,“登”“各”又是“灯( 繁体字为)”、“阁”组字的一部分。对句也必须如此。对于这比叠音出句,新郎琢磨了半夜,虽苦思冥想,搜尽枯肠,还是对不出来,又羞又愧,只好到学堂里找几个学友挤宿。
新郎到了学堂,几个学友非常惊奇,问他:“新婚之夜,不陪新娘,跑到学堂做甚?”新郎便将洞房试联,无法答对一事说了一遍。
第二天天一亮,新郎从学堂回到家中,仍是闷闷不乐。新娘见状,问其缘故。新郎说:“为对不出你的下联发愁。”新娘惊异地说:“不是你昨晚已对出来了吗?为何又忘了?”新郎十分奇怪,说:“昨夜我何时对出过对联?我昨晚挤宿学堂之中,对从何来?”新娘一听,方知被坏人钻了空子,悔恨交加,悲哭连天。新郎不知其故,再三劝说,新娘只哭不说话。新郎无奈,连忙去找双亲。谁知等他把父母找来,见新娘已悬梁自尽了。
新娘的娘家人闻讯,速赶来探问缘由,见他说不出所以然,便告他全家害死了新娘,告到县衙。知县不问青红皂白,把新郎抓去,屈打成招,问成死罪,打入死囚牢中,只等秋后问斩。徐老夫人闻讯,投河自尽。
包拯听罢老者申诉,忙劝老人不要哭泣,也不要张扬,说他自有办法查明案情,解救新郎。说完便到县衙去了。
却说包公听完老者的讲述,在去县衙的路上,便心中犯疑。谁是促使新娘冤死的凶手?他反复思索后认为,要破此案,还须先对出个对子来。
这天晚上,包公就住在徐老者家里,苦思怎样对出对句,在老者后院来回踱了一会,腿困了,便叫包兴搬来一把太师椅,倚坐在梧桐树旁,对月凝思。想着想着,他忽然灵机一动,想出了对句:
移椅倚桐同赏月。
“移”“椅”“倚”3 字同音,“桐”“同”同音,“奇”“同”又分别是“椅”“倚”和“桐”字的组字部分。对联想出来了,破案也就好办了。
转眼到了中秋佳节,县府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常。原来,包公在县衙内邀请了许多文人学士,要一同在中秋之夜赏月。当满城秀才们云集毕至时,包公开言道:“圣上命我每到一地,注意留心贤才名士,广开才路,为国荐贤。今天老夫邀请诸位来一同赏月,请诸位八仙过海,各显本领,以便让老夫挑选贤才。”
文人秀士们一听,高兴至极,一个个显能逞奇,有的献诗文,有的献书画,有的献乐技,不一而足。正在文人秀士们兴致勃勃之时,包拯止住众人道:“老夫我今晚也特别高兴,想出一副对联的上联,欲请诸位各显手段。老夫所得上联是:
移椅倚桐同赏月。
众人一听,连称奇妙。这个说,切合此时、此地、此情、此景;那个说,同音叠韵,出句不凡。赞毕,又一个个抓耳挠腮,冥思苦想,都希望对出工称的下联,显一显自己的才华。这时,有一个书生站出来,得意洋洋地高声对道:
点登阁各攻书。①
①关于此联来历,民间一说为佚名者撰。此联民间传说有异文。作:移椅倚桐同赏月;等灯登阁各攻书。
包拯闻对,高声叫道:“对得好!”众人一听,也觉对得不错,自愧弗如。
包拯忙带这个书生到了后堂。书生原以为包拯要带他这个“贤才”到京城“荐贤”,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来到县衙后堂,包拯对包兴附耳低语一阵,包兴转身出去,不一会把新郎带了进来。
包拯问新郎:“这个书生可是你那天晚上同宿的同学?”新郎点了点头。书生一听包拯这句话,知道自己的事败露了,不等包拯发问,便招了实情。
原来,这个书生那天晚上也宿在学堂里,听到新郎说的一番话,便牢记在心。等到半夜,跑到新娘房门口。新娘早已入睡,听到有人敲门,问是何人。这书生也不说话,只说了句:
移椅倚桐同赏月。
新娘以为是新郎对出了对句,觉得对句极好,很符合新婚喜庆的气氛,就信以为真,也未点灯,便开了新房门。
第二天,新娘一听新郎说他昨晚并未对出对句,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被歹人骗奸了,自觉无颜见人,只好悬梁自尽了。
案情至此水落石出,新郎已被无罪释放回家,真正的罪犯得了应有的惩罚。
世间之事,无独有偶。后来,包拯升任开封府知府时,又碰到一桩与对联有关的命案。
有一民女名叫张雪凤,年方二八,聪慧活泼,本是开封府西郊张家庄人氏,被东郊溪西村徐家公子娶过门。新婚之夜,新娘因在娘家时听说新郎饱读诗书,窃喜自己也粗通文墨,出了一比下联,要考一考新郎的才学。等闹洞房的宾客们散去,已过五更,金鸡齐唱。
张雪凤触景生情,出句道:
溪西鸡齐啼。
这比下联,除了叠韵之外,兼有嫁鸡随鸡、百年齐眉之意,又巧借了婆家的地名“溪西”。新娘当时开玩笑说:“对不出来,不准进洞房。”
谁知这徐公子虽饱读诗书,却是个书呆子,一时对不出来,竟认了真,赌气走了。
第二天,新娘见新郎背着手一边踱步,一边独自吟哦,愁眉不展,便问:“有何心事?”新郎没好气地回答:“还能有何心事?都因你出的好题目!”新娘禁不住噗嗤一笑道:“有一比对句也就够了,何必再二再三?”新郎说:“是啊!可惜半句至今仍无。”“唉呀,怪不得我听着口音……”新娘惊叫一声,便哭着奔出门,投井身亡。
出了人命案,徐家告到县衙,县衙觉得无法断明,交到开封府。包拯听完案情,心想上次所断那个案子,名声已传出去,再要如法炮制,恐难奏效,看来得采用新办法。对句究竟如何,新娘已死无从对证,看来只有从出句入手了。想到此,包拯已自有了主意。
包拯有一女,名叫春芳,尽管其父面黑,可这春芳却生得雪肌冰肤,美丽非凡,更兼知书识礼,聪慧过人,因而,芳名远播。包拯把女儿叫来,商量了一个妙法——选女婿,而且是对对联选女婿。听说,出句是包小姐所拟,一联定终身。这个消息一传出,整个开封城满城轰动,沸沸扬扬。
这天,包拯亲自主考,备选的秀才、书生等,至少也有一两千人。尽管他们都是寒窗苦读、满腹诗书之人,但一个个仍显得有些紧张。有些想入非非之徒,居然觉得比应“殿试”还要心慌。良辰一到,鼓乐过后,闹哄哄的赛场顿时鸦雀无声。包拯亮开洪钟般的嗓子,一字一顿地诵读出半联:
岸南船伴还。
上联一出,满场一下子乱了套,有人唏嘘,有人嗟叹,有人焦急,有人失望,竟无一人敢对句。这时,只见人头分处,走出一个清瘦书生,嘴角挂着一丝笑意,说了声:“献丑了!”便分开众人,跨上半步,对道:
屋北鹿独宿。②
②关于此联来历,一说为明代白衣御史徐作府吏时对某太守出句。另有传说称为明代神童才子祝枝山与杭州秀才斗对时所对。
包拯一听,暗中叫好:静对静,动对动,两比各用叠韵,更有择偶之意巧含其中,真乃天造地设。但分明听出此人读“屋北”二字时,用的是同一声母,显然是凭借了吴中方言,与中原一带人的发音不同。
尽管满场人七嘴八舌,有的嫉妒,有的怏怏不快,有的自愧弗如,但却无论如何也没有料到包拯目光似电,发声如雷:“来人哪,带下去!”张龙、赵虎二位从旁应声而出,带走了青年。经过一番审讯,这青年果然招了供。
原来,此人祖籍吴中,由于在家时寻花问柳,不务正业,被家人送到在京做官的姑父跟前,谁知他狗改不了吃屎,到京城后,仍是到处鬼混。那天,徐张二人拜花堂入洞房之后,他也混入人群闹洞房,见张雪凤生得俊俏,顿生邪念。是夜,闹洞房的人散去后,他一直守在洞房门外暗处偷听。听到张小姐出句后,见徐公子对不出,赌气出走,他乘机对了对句。张雪凤夜中不辨真假,被他骗奸,鸾凤和鸣不成,竟至冰消雪殒,酿成悲剧。
包拯这次为了不露破绽,虽然仍是以对对联破案,但方法不同。上次用了新娘出句的试对句为题,名义是选贤;这次,他知道再用旧法恐不灵验,便先定“美人计”,然后苦思冥想,拟出一比与新娘出句“溪西鸡齐啼”相仿的并蒂下联“岸南船伴还”,为的是不致于打草惊蛇,网漏真鱼。恶棍果然中计,自投罗网。真个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