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识小|“上元影灯巧丽”

1930年代元宵节一个稚童在兔子灯前怯生生地望着这个世界

快到元宵节了,晚上读着汪曾祺先生《故乡的元宵》:“天上有一盏红灯笼。竹篾为骨,外糊红纸,一个长方的筒,里面点了蜡烛,放到天上,灯笼是很好放的,连脑线都不用,在一个角上系上线,就能飞上去。灯笼在天上微微飘动,不知道为什么,看了使人有一点薄薄的凄凉。”汪先生是江苏高邮人,说的显然是苏北的上元节风俗。

与苏北同属江苏的苏南,特别是苏州上海,原本江南吴地,苏州才子唐寅《元宵》诗曰:“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绕月下月如银。”元宵节也是别有风情。元宵节之盛在于“灯”,所以又叫“灯节”。宋代时,吴地灯彩的制作水平已冠绝全国,灯彩制作行业逐步形成规模,灯节、灯市盛行。尤其是南宋时期,因为政权南移,江浙的灯彩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灯品制作更是精益求精。南宋与陆游齐名的苏州籍诗人范成大在《吴郡志》卷一“风俗”目中记载:“上元影灯巧丽,他郡莫及。”《武林旧事》卷二记载:“元夕张灯,以苏灯为最”。清代江南吴地灯市里出售的各色花灯,“精奇百出”,又,吴郡“今俗,市上所卖诸灯未改古制,而乡镇别邑,又皆买自郡中,以是元宵前后,喧盛尤昔”。

在元宵节前,家家户户用糯米粉做成各种形状的汤圆,有的形似古代绢团,银子,还有的形似小鸡、小鸭、鲤鱼、棉铃、玉米、桃子、稻堆等。正月半中午,每家都吃馄饨;下午人们还将这些食品作为祭品,去坟上拜祖宗,祭田头,晚上,人们三五成群地或提形状各异的灯笼,后甩火球,后过三桥,尽心游玩。在正月半点灯笼的习惯十分盛行。灯笼的形状有兔子灯、鲤鱼灯、五角大楼型灯等,灯挂的地方也很有地方风味,如把众多红灯排成字形或者各种图形,灯内点上蜡烛,用竹杆高高挂起,在桥口扎成彩楼,上面挂满各式奇异的灯笼,晚间这里又有一番风情。此外在元宵之夜还有跑马灯,调狮子,甩田财,请坑三娘娘,元节姑娘等名目繁多的活动。

晚清,上海开埠,上海人并没有因为洋人来了而放弃自己的习俗,相反,那个时候的元宵节过得更加热闹,节前,家家户户、各店各铺,张灯结彩,寺庙、园林、广场、店铺、神祠、会馆都燃灯庆祝,一般人家则在家中点燃两根大蜡烛,互相观赏。当时各乡社庙放烟火,集数十架于庭,次第燃放。“华灯万盏,谓之灯宴”。游人以看灯为名,结伴闲游,通宵不绝。沪地最常见的有兔子灯、元宝灯、走马灯,最大、最精彩者为“龙灯”:龙身有首有尾,鳞片闪烁,共长9节,下承以长柄,由舞龙者操持。又由专人持大珠般的“滚灯”,与龙身周旋、追逐,甚至打斗,它们共舞行于沪城的大街小巷中。

上海城隍庙及豫园是上海地标,自然成为活动的中心点,是处亭台楼阁遍饰灯彩,内外通明。园中大假山高岩处,还燃放花筒烟火,最为吸引人。来此的观众摩肩接踵,个个笑逐颜开。这灯节除看灯外,领略的还是一种特别的“人气”:所谓“十里珠帘都不卷,看灯人看看灯人”,便是那种独特的意境。元宵夜之闹猛一直要延至夜深,待灯阑兴尽,众人始慢慢步回家。在即将到来的黎明晨曦中,这一年的年事活动也到此落下帷幕。

对传统的元宵灯节,人们向有一种亲切、熟悉、融和的感觉,并有丝丝缕缕的亲合传感力。如今的现代技术手段“声、光、电、动”已经取代了传统灯彩艺术中的制作技巧“扎、糊、剪、绘”,夺人眼球的声光化电,精彩绝伦的大型灯彩和彩船的水上巡游,不是说明传统的退化与衰落,而是处于前所未有的更新与发展之中。再现代化的灯彩,也需要人文的内涵,更需要灯彩匠人“精、细、美、巧”的聪慧来装点。千百年来中国人的传统民俗文化,更显深邃和厚重。

2021年2月25日元宵节前 于沪上五角场凝风轩

(0)

相关推荐

  • 元宵节‖文/王法

    元宵节 又到了元宵节,我的家乡的人们又按照惯例来准备着过节. 早上按照往年一样,按节日的习俗吃元宵,如同端午吃粽子,过年吃饺子一样,似乎带着某种义务性与自发性的感觉.从市场里买来的元宵一个一个白白圆圆 ...

  • 明天认真过元宵节——闭关第11天

    今晚刚坐下码字,便接到老妈的电话,嘱咐明天早上吃元宵,中午包水饺. 知道了. 元宵节早上吃元宵,中午包水饺,晚上看晚会. 明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 实话说,我已经连续好几天忘掉日期了: 周几.阳历几号 ...

  • 那时元宵节‖文/李明君

    那时元宵节 过完春节,马上就到元宵节,虽然紧跟着春节这个盛大的节日后面,但元宵节独具特色的文化气息一点也不逊色于春节的热闹.喜庆与祥和.看着大街上突然增多的蜡烛摊位,还有那象征团圆的一筐筐元宵,再加上 ...

  • 风土识小|话说小塘菜

    葱葱绿绿的江南菜地 与几位东北的朋友一起吃饭,他们为了表达盛情,总爱说来几个"硬菜",我一听就乐了,"硬菜"者何?是否还有"软菜"?&quo ...

  • 风土识小|“扳倒井”酒话

    山东"扳倒井"的传说 不久前,我的一位学生,也是很一位很干练的后生,说要请我喝酒,我开玩笑地对他说,早年服役,在队伍上听得一段顺口溜:"一般不喝酒,不喝一般酒,喝酒不一般 ...

  • 风土识小|“文武之道”四川路

    1950年代的上海四川北路商业街 四川路,特别是虹口区辖的四川北路,是上海非常著名的马路之一.解放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四川北路是上海市民的购物宝地,"走走看看南京路,买卖还在四川路" ...

  • 风土识小|廊下版画识“青檐”

    生气勃勃的廊下青檐版画艺术中心 廊下青檐民宿 对我来说,去金山区廊下镇参观学习青檐版画艺术中心,心仪久矣.这次总算如愿了. 人们常说上海滩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诚非虚言.即使在上海金山与浙江平湖临界的廊 ...

  • 风土识小|吕巷访古

    金山吕巷镇的蟠桃名闻遐迩 前些时日,我去金山区吕巷镇访问,回来我就写下了"吕巷访古"的题目,不是我"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上海周边的古镇,如同珍珠一般,需要以历史 ...

  • 风土识小|百年两幅画 今昔两重天

    百年前沈泊尘艺术创作旧影 适逢盛世修志,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在纂修<精武志>,我有幸能够参与其中并做一些工作,倍感光荣与荣幸.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推翻三座大山的奋斗史,如同一场昂扬激越的交响史 ...

  • 风土识小|姑苏繁华运河情

    苏州城外古运河上扬起风帆的舟船正在前行.据<亚东印画辑>1926年8月出版 有人说过"白发苏州",意谓苏州城历史悠久,如同"白发老翁",我以为此话只 ...

  • 风土识小|“清明祭扫各纷然”

    清代绘画<清明戴柳>图 今年清明节前,承蒙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台湾章亚若教育基金会.陕西省榆林市清明文化研究会等主办单位盛情邀请,出席了"第八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 ...

  • 风土识小|一部浓缩的中华民俗史

    新版<事物掌故丛书>书影 庚子年末,上海辞书出版社依据较权威的古籍版本,校对查证原文,花费许多功夫,编辑出版了杨荫深先生<事物掌故丛谈>的"校订本".我以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