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正确用法,看马谡在街亭之战中的重大失误

关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法,历史上有诸多成功的经典案例;但失败如街亭之战般被唠叨千年者,恐怕唯有马谡一人了。那么,兵法中对于“置之死地而后生”战法的真实描述是什么?马谡在使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法时又有哪些失误?今天,让我们来揭开这些谜底!

置之死地而后生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正确用法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法出自于《孙子兵法·九地篇》,其原话为: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关于这句话,许多人的理解为:军队陷入绝境中,士卒便会因求生之欲而奋勇杀敌,从而获得战争的胜利。但这死地与后生之间,明显缺少由死到生的衔接过程,显然是一种片面的认识。要正确理解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的战法,我们要从四个方面来看:一是什么时候使用该战法;二是何为“死地”;三是如何“后生”;四是使用该战法的注意事项。

  • 一、使用该战法的时机

提到时机,就则要从敌我态势上来看。为将者,最忌讳让军队陷入到绝境当中。如我强敌弱,则正面决战,稳扎稳打即有获胜之可能;如敌强我弱,正面决战无法获胜且又不得不出击迎战的情况下,只能以奇策而求速胜。而“置之死地而后生”,从实施策略上来讲,其犯兵家之大忌,将军队置入绝境以争取获胜之可能,其风险可谓高也,正是所谓的制胜之奇策。同时,孙子兵法有云:“不可胜者,守也”,其强调的是面对实力远大于我方的敌人,要采取防御的态势。而一旦采取防御的态势,则据城而守是最好的策略,自然用不着自陷绝境以迎战敌人。因此,一旦使用该战法,敌我态势必然是敌强我弱,且决战无可避免。而所谓决战无可避免,是指我方需持进攻态势打垮敌人。

孙子兵法

  • 二、何为死地

关于何为死地,《孙子兵法·九地篇》中有两个相关叙述:其一是“无所往者,死地也”;其二是“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前者是从战场局势来讲,其表明的正是绝境的概念;而后者则是从战争性质来讲,置之死地而发生的战争必须要速战速决。一方面是由于身处绝境,后勤补给必然不足,无法保障长期的军事斗争所决定的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身处绝境,犹如穷寇,士兵的求生之欲会激发其斗志,但这份斗志是有时间限制的。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旦久战不胜,军心士气必然崩溃。因此,结合以上两点,所谓死地,其准确定义应是可以速战取胜的不利局势。同时,这也决定了“置之死地”必须要持进攻态势,而非防御,与第一条的观点相互验证。

  • 三、如何后生

对于绝境中的求生之道,强调的是“后生”的主动性。从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表述上来看,死地与后生存在着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基于战场情况的演变而言,是一种既定结果的展示,属于片面的认识。真正从军事谋略的制定上来讲,死地与后生应同属于军事策略的一部分,是一种同时确定的状态,即确定使用置之死地的方略之时,便要谋划好后生的方式。更深一步来讲,置之死地只是为后生服务的一种手段,突出的是求生的主动性,这也是死地可速胜的保障。对于这一点,可以在韩信在井陉之战中得到验证:

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从以上可以看出,韩信背水列阵而置之死地,其主要目的是诱惑敌人离开大本营与汉军决战,为小分队偷袭敌人大本营创造机会。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韩信亦采取了佯装失败的策略,进一步吸引赵军倾巢而出。这一方面充分说明了置之死地只是手段,其主要是为后生策略的实现创造机会,另一方面亦说明完整的军事策略当中,置之死地与后生缺一不可。身处绝境而只希冀靠求生意志爆发的战斗力取胜的被动求生方式是不可取的,采用与置之死地配套的求生策略以主动求生,这才是该战法的核心。

韩信背水一战

  • 四、使用该战法的注意事项

《孙子兵法·九地篇》有云: “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强调的是对于作战计划的保密,即士卒只清楚自己的任务,而统帅则要掌握全局。具体应用到该战法中,对士卒而言,则是让其从头到尾相信所处为绝境,除却拼死一战外再无生机,从而激发其死战之决心;对统帅而言,既要有完整的军事策略,紧紧把控全局,以确保战略的精准实现,还有学会“演戏”给士卒看,以提振士气。而这也侧面验证了“置之死地”是一种心中有数的设计,后生则是事先谋划的策略,并最终借助置之死地所创造的机会去实现。

综上,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法适用于以弱击强且正面决战无法避免的情况。而在具体使用该战法时,置之死地与后生之道必须提前统筹谋划好,两者缺一不可。置之死地是设计好的一种绝境,主要作为一种手段,为后生谋略的实现创造机会。而作为该战法的主导者,既要愚人耳目,更要把控全局。

街亭之战,马谡的通盘误解

街亭之战是发生在公元28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的一场战斗。当是时,蜀军突然出兵北伐,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响应,形势大好,“关中响震”。魏明帝亲临长安,派遣张郃率部迎战蜀军。面对这种情况,诸葛亮令马谡为蜀军先锋,前往街亭,阻挡魏军。而马谡到达了街亭后,舍弃诸葛亮的方针,不听大将王平的劝诫,偏执的采取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法:

街亭之战示意图

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

《三国志》中关于街亭之战的记载虽然简略,但细致分析,信息却是足够的。我们结合上文中提到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正确用法,从以下几个方面看,便可知马谡使用该战法的重大失误。

首先,我们对街亭之战采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时机进行考量。对于街亭之战,诸葛亮在战前已然定下了据险而守的总体方针。一方面,马谡作为蜀军先锋,面对魏国名将张郃,在蜀军主力到达之前,必然是魏强蜀弱,所谓“不可胜者,守也”,其主要任务是依据街亭易守难攻的优势,阻挡魏军的进攻;另一方面,马谡阻魏军于街亭之外,是给蜀军主力以彻底整合、安定后方的时间。只有蜀军彻底安定后方,主力到达街亭之时,才是与张郃决战之时。这注定了此时之蜀军必然要持防御状态,这既是诸葛亮的既定方针,更是由战场形势所决定。因此,虽魏强蜀弱,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法,明显是一种决死求生而进攻取胜的态势,与街亭的防御战完全不搭。马谡用此战法,时机不合,大方略上已然错误。

诸葛亮

其次,从置之死地与后生之道两方面来看,马谡采取的措施是“舍水上山”,这固然为蜀军创造了一种绝境,尤其是魏军围困山岭之时,极为符合“无所往者”的定义。但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法,强调的是置之死地与后生之道的统筹谋划,“置之死地”是为实现后生之道的谋划 的一种手段。马谡却只知为蜀军设计绝境,而不知谋划配套的求生策略,一方面在魏强蜀弱的情况下,无求生之奇策,速战速决的目的已然无法实现,这违背了“疾战则存”的死地定义;另一方面,求生策略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法核心,马谡对于求生奇策的缺失,破坏了该战法谋略的完整性,更混淆了死地为后生之手段,是为后生谋略的实现寻找机会的正确认识。 这亦决定了马谡使用该战法必然失败的最终命运,更显示了马谡之纸上谈兵,得来终浅。

最后,马谡“不下据城” 的这一举措透,一来间接透露出据城是生路,上山是死路,其行为明显是弃生路而选择死地,“演技太差”,已暴露其作战的意图;二来如此行为直接违背防御之方针,更似决策之失误,反而打击了己方的士气。同时,在实施该战法过程中,蜀军大将王平“连规谏谡” ,亦表明了马谡作为统帅在掌控全局与整体谋划上的疏漏。这与使用置之死地而后生战法时的注意事项所违背。

马谡

综上,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正确用法来看,街亭之战,马谡使用该战法的重大失误有三,其一是防御战中选择决胜求生的进攻战法,是为时机不合,形势不符;其二是只重置之死地而完全忽视后生策略,是为被动求生,忽略核心;其三是未能愚士卒之耳目,达到为将者把控全局与整体谋划的标准。可以说,单从战法的角度来讲,街亭之败,源于马谡对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通盘误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