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国:黄国

春秋时期嬴姓诸侯国 ,黄姓发源地。黄国故城位于河南省潢川县城西北6公里隆古乡境内,遗址至今保存完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据《竹书记年》文献载,黄国源于黄帝公孙姓轩辕氏,崛起于中国南方,是古代淮河流域的霸主。早期称为黄夷,是东夷集团的后代,九夷的一支。春秋时期,楚国称霸,黄国不服,借地域优势,近与江、道、柏、弦乃至随国结盟,远与齐、宋、郑、卫、鲁等修好,曾一度与楚抗衡,至公元前648年为楚所灭。黄国,史实见于《左传》,始于鲁桓公八年(公元前704年)。这时楚国方兴,在楚地约会诸侯,黄、随二国都没参加, 结果,汉阳的随国受到讨伐,淮水的黄国由于相距较远,躲过一劫,但也遭到楚国的斥责。鲁庄公十九年(公元前675年),楚文王首次伐黄。 公元前675年,楚文王"伐黄,败黄师于踖陵,遂还" 。可能是感动黄国的抵抗精神和强大武力,楚军并没有一鼓作气灭亡黄国,在惨胜之后匆匆回国。而面对势力已扩张到淮河中上游的楚国,黄国采取了依靠强齐抵御强楚的策略。鲁僖公二年(公元前658年),黄国参加了在宋地举行的谋划伐楚的齐国、宋国、江国、黄国等四国会盟。 第二年,四国又在山东阳谷盟会。 前655年秋天,黄、江二国伐陈。 随着齐国霸主地位的形成,淮域诸国纷纷叛楚附齐。极力北上争霸的楚国当然不甘示弱,前655年就将黄国的姻亲小国弦国灭掉,弦国国君逃到了黄国。 6年后,即前649年冬,楚国借口"黄人不归楚贡",出师由伐黄。 半年后,即前648年夏,黄国终于被楚成王带兵灭国了。黄国据《史记》与《黄国故城志》所载黄国建国创始人为嬴姓伯益长子大廉字太康,建立于公元前2148年春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故城隆古乡。黄夷南下中原,东夷少昊的后裔--黄夷的后代嬴姓伯益长子大廉建立了黄国。黄国为嬴姓黄氏。但卜辞中有"伐于黄尹二羌"的记载,是黄夷(尹)最早的记载。从黄姓最原始的族源少昊氏的黄夷来说,黄氏无疑起源于少昊嬴姓。原始社会晚期至夏朝商朝和西周时期称黄夷,东周列国时期称黄国。周襄王四年癸酉(公元前648年)约传衍五十代黄国裔孙,春秋末年被楚国吞并,地名依然称黄邑。国君嬴姓黄氏。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称光州。黄国的后代黄歇后仕于楚,被封为春申君,地位仅次于楚考烈王,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楚考烈王没有儿子,黄歇为这件事发愁,就寻找宜于生育儿子的妇女进献给楚王,虽然进献了不少,却始终没生儿子。后来赵国李园把他的妹妹献给黄歇,并立即得到黄歇的宠幸,并有孕。后来黄歇将李园的妹妹进献给楚王。楚王把李园的妹妹召进宫来很是宠幸她,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楚幽王,另一个楚哀王,把李园妹妹封为王后。楚考烈王去世,李园抢先入宫,并在棘门埋伏下刺客。春申君进入棘门,李园豢养的刺客从两侧夹住刺杀了黄歇,斩下他的头,扔到棘门外边。同时就派官吏把春申君家满门抄斩。而李园的妹妹原先受春申君宠幸怀了孕又入宫得宠于楚考烈王后所生的长子便立为楚王,这就是楚幽王。古黄国处于江淮之间,守东方诸国西入淮河上游的门户,当南楚北进中原之要冲,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鲁僖公十二年(前648)黄为楚所灭。黄国属东夷之国,处于楚与中原之间,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机地融合了中原文化东夷文化江淮文化与楚文化。黄国先民即夏商时期的黄夷。因黄国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被楚所亡是在情理之中。黄国文化在保留东夷本土文化因子的基础上,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并在器物制造技术、纺织技术、雕刻与绘画技术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有些甚至超过当时的中原文化水准。其墓葬制度、生活习俗等方面自成一格,并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既是一个文化的传播区域,又是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汇与融合区域。地理位置以黄国都城为中心的黄邑地区,地处如今河南、湖北、安徽三省边界,沃野千里,山清水秀,水陆交通方便,农业发达,人民丰衣足食。当地盛产水稻、小麦、棉花、麻、鱼鳖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是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鱼米之乡。据历史资料记载,颛顼帝的都城在今河南省濮阳一带。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后期阶段,社会总人口少,社会生产力低下,人民所缴的赋税和贡品不足于统治者的特殊生活费用。帝王的子孙人数太多,必须分封一大批王子王孙到全国各地为小王侯,食邑当地,由当地人民的赋税和贡品,供给王子王孙的特权阶层的生活。黄氏宗族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来到黄国当统治者,过着统治者的贵族生活。夏、商、周历代王朝,遵循先祖帝王分封制度,承认黄国的王侯地位,世袭相传至公元前648年被楚国所灭之后,黄氏宗族结束了统治者的地位,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共谋生存,共谋发展。黄国故城位于今潢川(光州)西北6公里处的隆古乡,遗址至今保存完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椐考古专家考证,黄国故城最迟在西周时期已经形成规模。城址呈长方形,周长6720米,总面积为2.8平方公里,城墙残高5米-7米,时代为西周到春秋时期。现存城墙系用黄土夯筑而成,城墙高处为7-8米,低处为4-5米,基宽59米,上宽10-25米,如今尚存三处城门豁口,其墙之厚、路之阔、基之固,均可见当年之巍峨。如今在故城遗址内,仍遍布着陶片、瓦当和多处青铜器作坊遗址,从这里曾铸造出许多精美作品,仅在今潢川、光山等当年黄国疆域内出土的黄国青铜器就有800余件,其中有铭文的为38件,现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黄太子伯克盘、黄父盘、黄君簋、叔单鼎4件青铜器,均出土于潢川,被郭沫若收录入其所著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1978年,考古工作者又在今潢川李老店磨盘山收集到一批青铜器,其中的铜镭肩部有"黄孙须子亚伯"铭文。铭文中所提"黄孙"就是黄国贵族;"须子"即须颈子,是亚伯臣的称号,由此又证明黄国在今潢川。在黄国故城西南约20公里的今光山县宝相寺一带,发现黄国贵族墓地。1983年发掘出黄君孟夫妇墓,1988年发掘出黄季佗父墓。在黄国疆域内的罗山、光山、潢川等地都出土不少珍贵的黄国文物,时代多为春秋早期。现尚存三处城门豁口,是江淮西部地区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城遗址。由于它在公元前648年被楚国所灭,迄今经过2650多年的改朝换代和灾荒战乱,时过境迁,古城荒废倒塌,今天的黄国都城已经荡然无存,已经掩埋在一片田野百植之中。在黄国都城故址的一个小山岗上有一个小水池,池边竖着一块石碑,石碑上边刻着"历史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黄国宫殿天池,潢川人民政府立"。在黄国都城的西面,有战国四君子春申君黄歇的坟墓,是公元1996年潢川县黄氏宗亲会重修的,其余的古迹荡然无存。解放后发掘黄国都城时的700多件青铜器的历史文物,被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折叠族源关于黄国的族源,据司马迁《史记》所记,黄国为伯翳(伯益)之后:"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 司马迁所提到的嬴姓之后在西周至春秋时期为诸侯者有今江苏的徐国、山东的郯国莒国,安徽的终黎国,今河南境内的黄国、江国,迁至陕西的秦国。对于嬴姓之始祖,史载出于上古东方部族,为少昊的后裔。这是一个以鸟为图腾崇拜的部族。嬴姓远祖当为东方部族的少昊氏后裔,至舜、禹之时,其近祖伯益(伯翳)与偃姓的皋陶同时受封于山东和淮河中下游地区,为嬴姓,秦、徐、郯、莒、黄、江等方国同祖同宗。嬴姓部族与东方其他部族被夏人、商人和周人视为东夷,黄国原为夏商时期活动于淮河流域的黄夷,在夏商的军事压力之下西迁至今安徽与河南交界处,这便是周代时黄国的前身。黄国到周襄王四年(公元前648年)被楚国吞并以后,后裔以黄为姓,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融合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中,走上新的生活旅程。黄氏发源黄国是中华黄姓的发源地。追根溯源,自有黄国,方形成"以国为氏"的黄姓。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篡》云:"黄,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宋郑樵所著《通志·氏族略》载:"黄氏嬴姓,伯益之后,受封于黄,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有黄国故城,在楚与国也,僖公十二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北宋江夏黄氏族谱序中亦称:"考我黄氏,始于神农、黄帝、少昊,颛顼高阳氏的孙女为伯益的祖母,伯益长子,食邑于黄,遂因地而赐姓焉,黄地在光州十二里,有黄城。"北京、湖南、山西等地出版的姓氏专著以及出自广东、福建、河南等地的黄氏族谱,均有类似的记载。大量史实证明,黄姓源于黄国,根在光州。黄氏家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历经沧桑,几度兴衰,不断繁衍壮大,逐渐形成黄姓望族。公元前648年,黄国为楚灭后,国亡家破的黄国臣民,纷纷离乡背井,但他们不论走到哪里都仍是以国为姓,其中大部分流散到当时的楚国腹地,于是就有了因黄氏迁居而得名的黄冈、黄陂、黄安黄石、黄梅等地。还有一部分被"浮诸江南,以实海滨"于是就形成了南方诸多黄氏家族和黄洞蛮壮族的黄姓。楚灭黄三百年后,在黄国故址出现了一位伟大的黄姓人物,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春申君黄歇。宋代邓世明所著《古今姓氏书辩证》中载:"黄为楚灭后,其族仕楚,春申君即其后。"这位留居黄国故址遗民的后代,为复兴黄氏家族,委身仕楚,为相二十五载,政绩卓著,赐以淮北十二县,成为战国著名四君子之一,从而给黄氏家族带来了第一次中兴。公元前238年,春申君黄歇在宫廷内讧中遇害,其子孙受株连而被迫流散各地,致使黄氏家族再度中衰。但黄氏家族并没未因此而沉沦,他们分别与原来流散各地的黄氏族人汇合,顽强奋进,不仅渡过了危难,且先后在许多地方形成了望族。据有关史料和姓氏通书证实,黄歇长子黄尚一支,形成了后来的淮阳黄氏和江夏黄氏;次子黄俊一支,形成了后来中原阳夏黄氏;五子黄堂一支,形成了后来的东吴黄氏。继之而起的金华邵武黄氏望族,皆是江夏黄氏繁衍的分支,今天在海外的黄氏族人,大多是从上述各地先后南迁的。纵观黄姓的播迁过程,其发展脉络清晰可见,即由黄国--黄歇,发展至淮阳、江夏黄氏,进而播衍出金华、邵武等黄氏望族等分支旁系,然后播迁出海外异域黄姓,他们源出一脉,同根同祖。历朝累代,黄姓人才辈出,各领风骚,对中原文化向南传播及一系列的社会变革,都起过重要作用。继黄歇之后,西汉著名丞相黄霸被誉称为当朝第一循吏;东汉黄香以孝道楷模而流芳千古;后唐黄峭山教子有方且颇具开拓精神,带来了邵武黄族的繁荣;北宋的大书法家、大诗人黄庭坚,元代的女纺织家黄道婆,近代的民国第二开国元勋黄兴等等,其名臣名人之多,枚不胜举。如今,黄姓儿女更是遍布海内外,其中许多佼佼者活跃于国际国内的社会舞台,分别在政界、侨界、商界、文化界、外交界、金融界崭露头角,他们的事业举世瞩目,他们的名字四海传扬,充分显示了黄氏家族的兴旺发达和勃勃生机。宗族后裔随年代的向前推移和黄氏宗族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增多,历代分支繁衍,必须采取分支迁居的方式,来维持宗族的繁衍与发展的局面。因此,黄氏宗族根据中华民族的留长迁幼的方式,各房留长子往黄国继承祖业,次子以下的兄弟外迁移居他乡,另创基业,各自立自强,兴旺发达。经过四千多年的历代迁移传播,大江南北,河海之滨,长城内外,海内国外,五洲四海,处处都有黄氏宗亲在居住,在创业,在发展。黄氏子孙,勤劳智慧,遵纪守法,艰苦创业,处处繁荣昌盛,丁财日炽,人文蔚起,形势喜人。世界黄氏宗亲总会第十届第二次恳亲大会在武汉市江夏区隆重举行,来自美国、新加坡、泰国、韩国、马来西亚等11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福建、广东、河南、上海等20多个省的1800余黄姓后裔来江夏寻根问祖、投资兴业。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是中国大姓"黄"姓的始祖。江夏,是海内外黄姓华人公认的总郡望和发祥地,故有"天下黄姓出江夏,万派朝宗江夏黄"之说。数千年来,黄氏子孙以"忠、孝、义、和"为理念,自强不息、开拓进取,为宗族的兴旺、国家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海外华人华侨中的黄姓族人兴起了一股来江夏寻根谒祖的热潮。武汉市江夏区政府以及江夏黄氏研究会顺势而为,采取系列措施擦亮"江夏黄"历史文化品牌:重建黄氏大宗祠和春申君黄歇古墓;申报"天下黄姓江夏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投资拍摄电影《春申君》等。此次大会的主要活动有:举办"天下黄姓江夏祭"祭祀活动;拜谒黄姓上始祖黄歇;召开世黄总会十届二次恳亲大会;召开首届"江夏黄"经济论坛暨项目推介会;举办《江夏崛起》大型文艺晚会;举办首届"江夏黄"文化论坛书画笔会等。活动中,江夏区重点向海内外黄姓企业家推介了中山舰旅游综合开发等16个项目。世界黄氏宗亲总会成立于1980年,成立以来,每年分别在美国、台湾、菲律宾等地举办恳亲大会,每届三次,这是"世黄大会"30年来首次在中国内陆举行。黄国是春秋时期南淮嬴姓黄国,曾是楚国东进的最大绊脚石,由于大时代趋势的不可逆转,南淮黄国最终被楚国兼并。但远在西北部的山西汾洮地区也有一个古黄国,“汾水四国”(沈、姒、蓐、黄)之一。这四个国家是台骀的后裔,关于台骀,我们听说过台骀治汾洮的故事,比大禹治水要早,因成功疏导汾、洮水患,受封于汾川。其后裔主要分裂出四个国族,黄国是其中之一。《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台骀)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而灭之矣。”意思是台骀受封汾川,由其后后裔分裂出来的沈、姒、蓐、黄四国来负责祭祀,后来这四个国家全部被晋国吞并。

黄国立国较早,夏朝时不确,商代较为活跃,卜辞一、四、五期均有记载,也作“潢”,估计境内有潢水。黄国一开始也反对商朝,卜辞中有“贞勿执黄”的记载,说明黄国是被商王征服的。商代黄国跟沈国、姒国、蓐国一样都集中在山西汾水、洮水之间,其国境可能依山傍水,因为卜辞中还有“潢麓”的记载。黄国是商朝的附属国,与商王的关系不错,卜辞中商王常常“令黄”做某事。如:“戊申卜,贞惟黄呼往于长。”这是商王命令黄人去往长国(今山西长子县)执行任务。“王寅卜……王贞:王其至于潢、霍,亡灾。”商王去黄地巡视,顺便也去了霍地,一切平安。霍地在山西霍州一带,位于黄国以北,说明商代霍国也在商朝辖内。

汾水黄国配有商王的驻军,而且具备一定的军事能力,被称为“黄师”,商王有亲自前往黄地巡游田猎。卜辞中说:“贞惟(黄)师呼往于长。”商王令黄师前往长地,可能长地遭遇了军事情况,黄地与长地相距不远,这是商王从邻近紧急调兵的一种现象。“贞勿赐黄兵。”商王贞问要不要在黄地增加兵源或者给黄师配备兵器。黄地地处殷商王畿西部,是西北部劲敌的重要入口,方圆一带有较多商的附属国,作为“以蕃屏商”的重要保障。黄国曾与(上工下口)方出现在同一组卜辞中:“贞惟黄……”、“往出狩。”、“贞(上工下口方)不亦出。”意思可能就是商王打算前往黄地狩猎,临时贞问吉凶,主要对象占卜敌国会否前来袭击,结果显示,不亦出,不会出来。可见商代早期的黄国没少受到西北部强宗大族的欺凌,这也是为什么卜辞中黄国对商王服服帖帖,唯命是从,毕竟臣服大国也是为自己寻求一种庇护。“贞惟黄令戈方。二月。”商王命令黄国去征伐戈方。“贞亚以王族暨黄……王族出……亚庚……”商王令黄军配合王子族、亚庚一起出征某地。

黄国处于土地肥沃的汾水流域,依山傍水,资源充沛,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这里有商王的田猎场和驻军地,既可以为商王朝提供物质资源,也可替商王镇守边疆。卜辞:“甲申卜,贞王田在潢麓,往来亡灾。兹御。获狐……麑二。”商王在潢麓狩猎,往来顺利,捕获了黄狐和二头小鹿。“田于潢,往来……获麋十又八。”记录捕获麋鹿十八头。商王还在黄地擒获过大犀牛,“王其垦大兕(sì)……亡灾,擒。”可见黄地动物资源繁多,商王每次前往猎捕,收获颇丰。卜辞:“壬寅卜,争贞:黄入岁……”这是一条黄国向商王进贡朝觐的记录。黄国有人物在商王朝任职,卜辞:“贞于黄尹,贞德佑于黄尹,贞勿于黄尹。”黄尹,郭沫若说,尹,即伊尹、阿衡。都属商代时宰相之职的官名。这是贞问上天保佑黄尹,可能黄尹患了疾病或遭遇什么不测,又见卜辞“……黄死。”黄国是商王朝重要的附属国,因此商王对黄地首领的安全颇为关心。

商朝晚期,由于西北部劲敌基本被清除,商王朝的军事战略主要集中在东夷,故黄国在商代后期主要是田猎的开发,为商王朝输送生活军事物质,四、五期卜辞中记载有关黄国的事迹也几乎是清一色的田猎之事。周取代商后,汾水四国被侥幸留存下来,与晋国成了邻居。进入东周,晋国发展迅猛,疆域空前扩张,汾水四国相继灭亡。黄国亡后,其后裔也有黄姓,成为后世黄姓的其中一支。楚国与随国的第二次较量。虽然,楚熊通凭借着“速杞之战”的一场大胜只换来了两国的和谈,看似没讨到什么便宜。但是,从楚君有了“王”的尊号,以及他们有闲暇去兼并百濮之地的结果来看,楚国还是获利了。那楚国这边暂时安静了,咱们是不是又该回到北方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闲叙”还想给各位再多介绍一个不是那么知名,却又不得不说的诸侯国。

不知各位是否还记得,就在刚刚讲过的“楚国史话八”中,除了楚国、随国以外,“闲叙”还提到了一个国家。虽然,这个国家在当时被我一带而过了,但他们仍然是汉东诸国中最突出的一个。没错,这个被在下提出来,又故意没有展开的国家正是黄国。要知道,在楚人召集的“沈鹿之会”中,只有黄国力挺了随国,没有来参会,足见他们有多牛气。那黄国这个在史上并不怎么出名,实力上似乎也不是很强的小国,凭什么这么牛气呢?他们又为什么要跟强大的楚国对抗呢?这原因之一嘛,自然跟黄、随两家的关系相关。因为,据考古发现及一些资料记载,黄国与姬姓曾国(曾侯乙墓的考古证明,姬姓曾国应该就是随国,乃周朝开国功臣南宫适的封国)一直保持着姻亲关系。而随国又是汉东一带实力最强的(姬姓)邦国,足以跟楚国较量一番。所以,黄国有这样的底气与楚国叫叫板,并且也是在帮自己的亲家撑腰。

可按理说,楚国这次北上完全应该先把实力更弱的黄国一举拿下,再来啃随国这块“硬骨头”啊。为何楚武王只让薳章去责问了一下黄国国君,却没有派一兵一卒骚扰黄国呢?这除了黄国距离楚国更远一些以外,还有另一个因素,也是黄国敢于与楚国对抗的第二个原因,即他们的身世真的很牛,且黄国与楚国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既然提到了黄国的身世,要从哪里讲起呢?大家不妨先看看黄国的国名。肯定有不少童鞋一下子就想到黄色,而从黄色便能联想到黄金,莫非黄国所在地是个古老的黄金主产区?因此,黄国其实是一个特别富有的国家,以至于他们可以组建强大的军队,让楚国都忌惮吗?在下要说的是这些童鞋真的想错了方向。虽然,黄金代表着财富,我国古代帝王们也十分喜欢金银珠宝,希望国库充盈。但在古人眼中,黄色并不代表着黄金,或者说五行之中的黄色并不是金,而是土的颜色。或许看到此处,这些童鞋还要进行反驳,提到如故宫这样的古代宫殿,不都是红色的墙、金色的瓦,难道不是财富的象征吗?不代表着金碧辉煌的意思吗?然而,他们的这种理解,其实还是曲解了古代那些帝王们的意思。“闲叙”不得不再次提到我国的五行学说,除了刚才讲过的土为黄色以外,红色所代表的元素乃是火。在五行之中火是生土的,帝王把宫殿修建成高大的红墙托着金色的琉璃瓦,目的是预示着红红的烈火将会生出更广阔的土地。也就是说在天子眼中,最大的财富应该是广袤无垠的土地才对。

现在,各位应该明白在下想说什么了吧?没错,黄国的国名“黄”正是跟土的颜色有关。那既然说到了“土”这种元素,又有“黄”这样的颜色,大家立刻会想起谁呢?显然就是华夏子女共同的先祖,那位继任天下共主时,天空显现出大蚓、大蝼景象的黄帝啦。莫非黄国是黄帝封给最亲近之人的国家?还是这个国家也跟黄帝一样以土色为尊呢?另外,记得“闲叙”你在讲黄帝的故事时,曾提到过应龙氏部落。称他们是由跟着黄帝一起从陕西地区迁到中原一带的黄族部落,与东夷地区的泰族部落融合而成的新部落。莫非此时所说的黄国,就是这黄族部落的一个分支吗?或者是在应龙氏部落(即后来的古应国)融合后,又从其中分化出去的国家吗?的确,大家能联想到黄帝是选对了方向,但追溯得又有些太古老了。并且,那个黄族部落与泰族部落融后,已经在河南平顶山一带建立了国家。与咱们要说的这个黄国所在地(今河南潢川县西北的隆古乡)相差得实在有些远,且没有证据表明从古应国中,有族人分化出去建立新的邦国。所以,无论是黄族部落也好,还是古应国也好,都不是黄国的前身,答案应该再从黄帝的后人中去挖掘。那黄帝的后人有那么多,到底是哪一位呢?予以为首先要提出来的就是黄帝的孙子颛顼帝了。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颛顼帝的苗裔孙女修(有的书中也写作“女脩”),因吞食玄鸟卵而生下儿子大业。大业又与少典氏名叫女华的女儿成婚,生下了儿子大费。这个大费就是舜帝身边的虞官伯益(又写作“伯翳”),并被舜赐姓为“嬴”。而在《秦本纪》的结尾,太史公又提到从嬴姓分化出去了14个以国名为姓氏的新姓,其中刚好就有“黄”姓。说明“黄”姓是从“嬴”姓中分化出去的,那黄国自然也跟嬴姓族人有关,因此,各位在看关于黄国的古籍时,会读到“嬴姓黄国”这样的内容。然而,《秦本纪》的记载仅仅是“闲叙”找到的线索之一,我在《郑世家》中又发现了另一条线索。证明了黄国与黄帝的小儿子,东夷众部落的首领金天氏少昊有关。《郑世家》中写道:少昊的后代中有一个叫昧的人,生了允格、台骀(“骀”音为dài)两个儿子。其中,台骀继承了父亲的职务,担任颛顼帝时期的水官。后因台骀治理汾、洮、大泽有功,获得了汾川(应为太原周边)这片封地。再往后,台骀的后人又分化出四个国家,即沈、姒、蓐、黄,把黄国的由来说得明明白白。

那一篇史料说黄国是颛顼帝后人所建之国,另一篇又说他们是少昊后人建立的国家,到底哪一个说法更准确呢?莫非古时候有两个黄国吗?还是两篇资料中提到的黄国实为同一个国家呢?可是,如果两篇史料中的黄国是同一个国家的话,他们明明在山西汾川一带,怎么又跑到河南潢川去了呢?再有,许多黄氏族谱中提到汾川一带的黄国是晋国所灭,而潢川一带的黄国为楚国所灭,是不是又证明了有两个黄国呢?各位看到这里,估计也跟在下一样满脑子问号了吧。不过,大家无需担心找不到答案,其实“闲叙”根据这些线索,再结合《路史》中的相关记载,还是捋出了一条脉络的。接下来,我就把整理出来的内容给您们叙一叙,看看说的对不对:首先,“闲叙”认为古代应该只有一个黄国,国姓为嬴。其次,他们的先祖到底是谁,予以为颛顼帝与少昊这两方都对。至于在下为何会有这样的观点,各位可以分析分析《史记》中两篇文章的记载,其实是不矛盾的。

《秦本纪》称嬴姓的先祖是颛顼帝的裔孙,可从“女修”这个名字,以及织布这个工作来看,此人应该是个女性。所以,她才能被传说成吞下一颗玄鸟卵,生下了大业。而《郑世家》中少昊的后人“台骀”,既然为水官,显然是男性。那问题的突破口,应该就在这二人身上了。毕竟,吞下鸟卵就生下子嗣的说法过于玄幻,放在现今这个时代来看,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理应是他们两个人之间有了婚姻,才生下了大业。那有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呢?这就是鄙人提到的《路史》了。在书中讲述“小昊”(即少昊)的章节里,有“初,帝裔子取(通娶)高阳氏之女,曰女脩,生大业”这样一句话,不就证明了少昊的后世子孙与女修(即《路史》中的女脩)结婚了嘛。虽然,书中没有说明白这个后世子孙到底是谁,但既然台骀是颛顼帝时代的水官,又有如此大的功劳。颛顼帝会把女修嫁给台骀,是相当合理的。再加上台骀乃少昊的后人,肯定是以雀鸟为图腾的,某一个东夷部落的首领。这样的话,女修吞下鸟卵产子的说法,不就是在暗示她与东夷部落的人结婚了嘛。因此,大业应该就是双方联姻后生下的孩子,而大业的儿子大费(即伯益),便是颛顼帝与少昊共同的后人。再往后,伯益受赐嬴姓,其后人(一种说法是他的季子)建立了黄国,自然就顺理成章了。

上一条咱们不仅搞清楚了女修、台骀都是黄国的先祖,还证明了这二人大概率是一对儿夫妻,接下来就应该把黄国的所在位置分析分析了。那黄国到底在汾川,还是在潢川呢?予以为,早在黄国建立伊始,他们已经迁到了河南的潢川。因为,从《郑世家》的记载来看,很容易理解为沈、姒、蓐、黄是台骀受封汾川后,其后人在原地点分化出的四个小邦国。可是,各位再逐字逐句地读一读原文,会发现太史公只说了这四个国家是台骀后人分化出来的,并没有说这四个国家一定还在汾川。所以,“闲叙”觉得四国之中至少黄国在分化出来的时候,就迁回了先祖少昊所在的东夷地区,即潢川一带,去开创属于他们的天地了。很多黄氏族谱中提到,晋国在发展的过程中,曾吞并了汾川一带的黄国,让一北一南“两个黄国”的说法十分盛行。但正如上一条咱们分析的那样,其实所谓的汾川的黄国,早就迁往了潢川。原地区或许会留下一少部分族人不愿迁徙,但应该不足以建立一个国家了。那为何他们会认为晋国灭掉过一个黄国呢?在下认为跟《郑世家》中“今,晋主汾川而灭之”这句话有关。因为,这句话的前一句,刚好就是“沈、姒、蓐、黄实守其祀”。正如刚刚提到的,如果有人把黄国理解为留在汾川建立了国家,很容易就认为晋国在吞并汾川时兼并了四国。但如果按照“闲叙”的想法来看的话,黄国其实早就迁到了潢川,晋国所灭的只有留在汾川的其他台骀的后人,并不包括黄国。所以,我认为历史上会出现两个黄国的说法,应该是后人在读这段记载时产生的误读。或许,仅凭上面的分析,还不足以证明黄国是在建国时就迁到了潢川。或者换一种说法,即黄国的迁徙并不一定有那么早,没准是在晋国吞并他们之后,才迁过去的。因此,“闲叙”就需要再找出一个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这个想法。那到底有没有这个证据呢?在下以为《竹书》中,帝相、帝泄两位夏王与“黄夷”互动的记载(一次征伐,一次赐封),可以证明黄国早在夏朝之初,便来到了潢川。因为,所谓的“东夷”或“蛮夷”,无非就是中原王朝对东、南部地区这些不服王化的古国的统称。这些古国不仅立国很早,大多非朝廷所封,还跟夏、商、周这三朝的王室一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中原强大了,他们就臣服,中原一旦动乱了,他们也跟着叛乱闹事。所以,“黄夷”这个称呼,不正是东部地区的黄国嘛。

而夏朝初期的君王帝相,既然征讨过黄国。夏朝中期的帝泄,又对其进行了赐封。这不刚好说明了黄国在此处的根基十分稳固,他们一定是很早就回到东夷地区立国了。通过前面的分析,大家已经知道了黄国的先祖之一是颛顼帝。而楚国的先祖季连,其父亲陆终刚好又是颛顼帝的玄孙。这就说明楚、黄两个国家有着共同的先祖,关系十分密切(至少比随国关系要亲近)。另外,在《通志·氏族略》中,又提出了“黄氏,嬴姓,陆终之后”的说法。虽然,此说法“闲叙”不是很认同,但也说明了楚、黄两家关系非同一般。这不就更好地解释了,在黄、随两国都没有参加“沈鹿之会”的情况下,楚武王为何只攻随,而没有讨伐黄国。想必是熊通深知楚、黄两国先祖的渊源,不想那么早跟他们翻脸,才选择了比较温和的做法。

黄子国列位君主谥号姓名备注大廉前2148年建国。嬴姓伯益长子,字太康中间约19代世系无从考证。被周封为子爵,周前称黄邑,列国时称黄国熙侯黄石在位时间无从考证前惠侯黄宜(庄)文侯黄孟(泰)昭侯黄显后惠侯黄宽(庄)景侯黄亮(春)成侯黄安民(达)武侯黄前(简)穆侯黄企生(远)括号中为周天子所赐名。此后约20代世系无从考证。前648年黄被楚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