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神兽”出笼,家长“出招”

一大波“神兽”————出笼!!!

啊哈——孩子——放飞自我!!!

呵呵——家长——惊恐万状!!!!

放假中的熊孩子:

1

2

3

4

家长绝招——塞满培训班!

假期中的亲子关系真的是“敌我”关系吗?

“敌我”关系的背后是什么?是家长想“都是为你好”控制孩子,安排孩子。让孩子过一个他们认为比较合理的有意义的假期。而孩子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自然会进行一系列“反控制”抗争。

假期是最好的亲子时光。更可以是一种“朋友”关系,“战友”关系,甚至是“同学”关系。

1

假期是谁的?

这里面有一个“界限”的问题。这里所说的“界限”是指“心理边界”。

打个比方就是每个人都有“三分自由地”,你的自由地与别人的自由地如何标示出来呢?围个篱笆。这个篱笆就是界限。通过这个界限知道“什么是我,什么事由我负责”。篱笆围起来的三分地种什么,怎么种,收成如何由主人自己决定。而不是篱笆外面的人指使:你怎么可以种水稻呢,要种玫瑰……你怎么种土豆呢,应开挖鱼塘养鱼。

在中国,父母与孩子之间是界限是很模糊的。有些父母有传统的权威意识,认为孩子是他们生的,他们养的,就有权安排孩子。有些父母总觉得孩子小,总是情不自禁的随意侵入孩子界限,包办孩子很多应该自己负责的事。

久而久之,孩子会失去自我,不自信,犹犹豫豫,碰到点什么事儿就慌神,焦虑。无法独立完成事情。父母反过来还会责怪孩子的“怂”样。

帮孩子建立界限感是很重要。有界限感的孩子:

1.自信

2.人际关系良好

3.独立性强

4.有责任感

界限感的建立要从小开始。摔了一跤是孩子自己的事,不是路的错,也不是桌角的错,自己爬起来。做作业是孩子的事,不是父母的事。父母是孩子的协助者,而不是干涉者,包办者。

谁的假期谁负责。认为假期是孩子的,家长会相对从容淡定。因信任孩子会自己安排好假期,从而产生一种“相信相信的力量”。孩子尽最大的努力不辜负你的信任。随着年级的增加,孩子越来越会安排自己的假期。

认为假期是家长的。那家长和孩子会比较辛苦。家长把孩子的这个假期背负到自己身上,帮孩子安排假期。如果假期结束,孩子并没有像家长希望的那样“有成绩”,“有进步”,家长很有挫败感。孩子也不领情,还埋怨。你不焦虑,谁焦虑?

认为假期是“共同”的。父母为了孩子的假期进行了主动调整,以配合孩子的假期。也因为孩子太小,协助的地方会比较多。利用这个假期度过一个很棒的亲子时光。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其实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有假期,就有亲子时光。不珍惜,还斗?傻了吧!你掐指算算,你娃离上大学还有几年时光?

你敢不敢把假期还给孩子,取决于家长自身的自信,家长对孩子的信任。

2

假期用来干嘛的?

1

2

3

4

有猫病吗?么毛病!!!【强烈补充:现在特殊时期,吃喝玩乐全在家完成即可】

咳咳!家长你千盼万盼的假期来了!你还兴冲冲的冲在单位加班去了。你不是工作狂,就是有猫病。反正你没朋友,一个只会上班的人多无聊啊,谁跟你玩啊!

健康人生=两会=会工作+会玩乐

家长你为啥就焦虑了呢?因为你被“别人家的孩子”、“心中完美的孩子”控制住了。

于是家长把孩子的假期塞满。如果假期是孩子换个地方再学习,那假期的意义在哪?

2019年的主题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假期的初心—放松、调整的

假期的使命——更好的投入到下一轮的学习及工作

休息与学习并不矛盾,两者相辅相成。

尤其是高中生,平时缺觉,假期边学习边补觉啊!读书娃真心不容易啊!

3

假期要有计划吗?

必须滴!而且一定要有“学习”。

一份完美到爆的计划,会有怎么惊人的效果?

好怕怕啊!

好有破坏计划的冲动啊!

我真的有能力执行这样的计划吗?

这个计划完美到怀疑人生!!

我被“计划”计划了,我不能动弹了!谁来救我!

定计划要可行的,切忌“圆满”。要有弹性,让孩子觉得自己有主动权。在计划里设计一些“假期”,孩子完全自主安排。当然底线是要亮出来的,不玩一整天的游戏,不睡一整天,否则取消假期中的“假期”。

计划怎么定?以孩子的意愿、实际来定。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好的。计划的制定是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完成作业一定是孩子首先考虑的第一因素。

计划怎么执行——温柔坚持不松懈!

当孩子某一天没有完成计划怎么办?

1.不全盘否定之前所做的努力

2.鼓励孩子继续

计划执行成功,是对孩子一个有力的推动。计划完成是对自己的信守信用。产生一种“我行!我可以”的积极认知。

如果假期里要学会新本领,计划怎么写?

1.以“我”开头

2.用什么方式

3.用多少时间

4.资源利用

这种的计划才可行、可信。

在执行计划里让孩子真切的体验成功。想学车学会,想烤面包会烤,想学游泳学会……成功会让孩子更自信,更有价值感,成功的喜悦感是一种极美妙的体验,会伴随终身。以此成为一下追求的动力。

如果在假期里孩子总体验到是“挫败感”,孩子会对自己产生怀疑,生出一种认知:我是不好的,我不可能成功的。

让孩子去成功,很重要。

物质奖励可不可以有?可以!奖励是孩子期盼的。而不是你希望给孩子的。奖励要合情合理,不能过大。否则孩子对计划本身不关注,只关注到结果了。反而起了个坏作用。

我养你长大,你陪我变老vs亲子共同成长

你觉得谁胜?

亲子共同成长!

共同成长是最好的亲子关系,是陪伴,是引领,是温暖的力量。是最好的家教方式。

4

假期中的亲子沟通

一句话:好好说话。同理孩子的情绪、感受,走进孩子内心。家长的心里不能一直装着个“完美的小孩”,你也不是一个完美的家长!别让眼前的孩子会很受伤,让你自己受伤!请看到孩子的委屈、愤怒、恐惧……同理到孩子的情绪,孩子更乐意把你当朋友。

别如下图:

关注

扫描二维码

若喜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