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记】二月,你好
二月清晨的第一天,悄无声息地下起了雨。我翻看俞主席的《生涯的午后》,满满的感动。这本书是一个五十岁的儿子送给八十岁老父亲的生日礼物。老父亲还为儿子的这本书写了序。全书图文并茂地记录着生活的点点滴滴,点点滴滴里全是深情与热爱。俞主席保持着每天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习惯,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趁着二月刚打了个头,又放了假,我进行为期一月的【每日一记】
六点就起了床,扎进厨房给高三的娃弄吃的。昨天给娃煮的粽子没熟透,娃饿着肚子上学去了。虽然塞了钱并嘱咐她路上买个饼来吃,但我知道她是不会这么干的。为娘的有点内疚,但只一会会。
冬天六点的天色,还是晚上的黑,我下楼去自动售卖机买棵白菜,想给娃炒个线粉,顺便丢个垃圾。到了楼下才知道下着雨,不算小的雨。犹豫了一下要不要上楼拿伞?还是上了楼。放在平时,我不会有这份犹豫,冲过去就是了。
昨天起有点小感冒,想来是昨天骑车去拿汽车的路上,脱了羽绒服,摘了围巾,就这么兜着风骑了四十分钟的车的结果。
售卖机里的菜算不得新鲜还挺贵,一棵白菜都八块钱了。
跟娃一起吃过早饭,娃背上书包走了,今天她期末考试——八校联考。不知她是什么心态,反正我不痛不痒了。曾经的那份焦虑不知丢哪去了。我和她爸都是扎进人群连泡都不冒一个的普通人,非要求孩子出人头地,有点不切实际。
现在到处喊着考“985、211”,为人父母与老师们都要求孩子“拼命读书”,而不再是“努力读书”了。有的孩子“拼命读书”真拼出毛病来了,出现幻听幻视了,寻死觅活的。时代的焦虑弥漫在教育界沸沸扬扬的,家长孩子都很无力,无力中还要拼把劲。
学校成了学霸的天下了,普通的孩子都退为背景了。我和娃爸都清楚:我们的娃就是个普通的娃,可能连个本一都不一定考上的娃。但娃身心健康,心眼好,成绩虽一般,但一直挺努力,长得也很可爱,就这样吧!娃爸爱娃,是那种见了娃眼里立马荡漾起慈父般宠溺的老父亲。
娃爸七点二十分才起床,我把他的早饭热了热,他走时对我说:别乱跑,感冒就在家多休息。虽知道是关心咋觉得这么气人呢?什么叫“乱跑”?放假宅家是我最喜欢的模式——大把的时间,大把的自由。出门也必是去见喜欢的人,干喜欢的事了,谁没事有事在外面乱晃荡。
娃爸是个直男,说起话总能把我气个半死,人家还善于补刀——我说的可都是实话。我实在受不了了,就求他:你就别说什么大实话了好不好?求求你骗骗我。
头发越来越长,长到没型了,我都要纠结好一阵子才鼓起勇气出个门。年轻帅气的理发师见了我,总是夸张地说:“姐,今天是什么风把你刮来的?”我指指自己凌乱的头发说:“最近头上的风有点大。”他笑着又问:“如果头上的风不大起来,你就想不起我来?”我立马反驳:“瞎说!我现在每天一照镜子就想起你来了,这早早晚晚地都想起你这个臭小子啊。”坐定之后,我总是一句:“短点。”那小子一定会说:“短到二三个月都不进理发店?”
那小子挺会聊天,我也能聊的,然后整个理发店就数我俩谈笑风声了。他说:奶奶要过生日了,要回趟老家去看看;读书时不努力尽泡妞去了;现在生活不易,下了班还要去干代驾赚钱……这些我都爱听,最怕这小子突然跟我说:“姐,我要冲业绩,充个钱吧?”我一开始都是死守阵地的,守着守着阵地就失了。唉,理发一年花不了二百块,充个值就够我理十年的发了,硬是充值充到了我退休年龄。
今天已是放假第四天了,娃上学后,我窝回沙发看书,不知不觉就睡着了,闹钟也不设一个。就这样,上午就睡没了。这给我带来一种错觉,明明已经是在下午了,但总觉得还在上午。
一个朋友很懊恼每天八点半才起床,我跟她说大可不必,假期总要有点假期的样子,奢侈一点,堕落一点又何妨?不然怎么体现“教师职业”的优越性?假期就是用来放松的,非整得跟上班一样上进努力,就有点对不起假期。我不是个自律的人,还带坏了身边的人。
一个人在家,吃饭变得很随意。总是胡乱下点饺子煮个面什么 的。有时早上煮的粥能吃一天,早上是白粥,中午就变皮蛋粥了,晚上就成了皮蛋白菜豆腐萝卜粥了。我胖妈总说一个人过日子可省了,我发现我这不是省,是懒。
二月,玩个《每日一记》让生活亮起来。
系列回顾:
Flies
二月
下起了第一场雨
悄无声息,
我在电脑前
码下一个个字
悄无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