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精读笔记
蒂莫西.盖特纳,2009-2013年担美国财政部长,之前任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 亨利.保尔森,2006-2009年担任美国财政部长,之前任高盛集团总裁。 三位作者通过本书来对2007-2009美国金融危机做全面复盘,既是为未来的危机处理提供经验,也是为自己当初的救市政策做辩护。 三位“大人物”在2007-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中,是“灭火工作组”的核心成员,直接推动了一系列灭火政策的出台。比如,救助贝尔斯登、把房利美和房地美收归国有、推出7000亿美元的政府救市资金,以及其后的三轮量化宽松,等等。这些大手笔的救市政策在美国历史上极其罕见的,也引发了巨大争议。 支持他们的人认为,救市计划确实起到了效果。这场金融危机来势汹汹,形势比1929年更加严峻,但美国经济并没有陷入持续的大萧条,而是很快稳住阵脚,在2009年之后逐渐复苏。美国的复苏速度要明显快于其他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各国。 而质疑救市政策的人则认为,宣称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就可以绑架美国政府和人民吗?过于慷慨的救市政策,让华尔街投机分子不用为自己的错误买单,却用纳税人来兜底。这样的救市还会造成负向激励,让华尔街更加无所忌惮、胆大妄为。特别是,那些接受了政府救助的金融机构,在当年仍然给高管们派发了巨额奖金,消息传出后舆论一片哗然。 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金融环境已经十分危险了。首先,美国家庭债务快速膨胀。原因就是,1970年代后,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逐渐扩大,90%底层民众的实际收入是负增长。美国政府想出了推行“信贷福利主义”的办法,没钱都可以找银行贷款,条款非常宽松。“次级贷”就是金融机构专门为那些信用和收入水平不达标的买房人设计的,次级贷款利率要大大高于普通购房货款,所以,金融机构很愿意做这门生意。 并且,次级贷这样的金融工具,既让老百姓消费需求得到满足,又让美国金融赚得盆满钵满,同时还带动了美国经济的阶段性繁荣。所以,从克林顿政府时期就开始搞次级贷。 放贷机构知道次级贷有非常高的违约风险,不过,他们早就打好了如意算盘,房价一直涨,贷款人就不太可能违约,因为房价上涨的部分还可以进行再融资;如果房价跌了,放贷机构也没有损失,他们早早就把抵押贷款打包成各种复杂的金融证券卖出去,把次级贷的债权转让给市场上的其他投资者,自己的利润已经落袋为安。 而且,次级贷与其他各种不同风险的抵押贷款混合打包,让人分不清优劣。甚至,它的利率比国债还高,投资者争相购买,这又推动放贷机构进一步扩大次级贷规模,一个风险的雪球就在整个金融系统当中越滚越大。 另外,人们普遍乐观最主要的原因是,虽然次级贷的规模越来越大,但美国金融体系整体规模更大,不会对美国金融体系造成致命的冲击。 不过,美国金融体系的隐患也开始暴露了。第一就是美国金融机构的普遍高杠杆,这些杠杆资金是短期或超短期债务,一有风吹草动,债权人就会撤资。 第二个,就是美国金融监管出现了巨大漏洞。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比较到位,但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的漏洞就非常大,基本没有杠杆约束。这样的结果就是,金融体系的大部分风险转移到了既有监管体系之外,形成了巨大的监管盲区。 这团大火和火苗起于2007年7月9日,法国巴黎银行宣布冻结赎回三只基金,这三只基金都持有以美国次级贷为基础的证券。法国巴黎银行的决定引起了市场的警觉,债权人纷纷收缩贷款并且要求更多的抵押品,全球金融市场开始出现流动性短缺,也就是“钱荒”。 危机之初,各国央行实行了“白芝浩原则”,向市场流入流动性。没有想到,各银行反应冷淡,原因是它们害怕万一消息走漏,外界知道自己通过贴现窗口贷款,就会对它们的信用和实力产生怀疑。 2008年3月,贝尔斯登遭到挤兑。它持有大量的抵押贷款证券,并且,它的规模在五大投行中是最小的。当流动性短缺造成了市场的恐慌情绪时,它的安全性首先遭到了怀疑。短短4天时间,它的现金储备从180亿美元锐减到20亿美元。最后时刻,保尔森紧急和摩根大通进行磋商,最后摩根大通同意收购贝尔斯登。 然而,贝尔斯登只是一个开始。房利美和房地美也出现了危机。它们虽然是私营企业,但有政府注资,拥有美国联邦特许经营权,主导着美国次级贷市场。美国新增住房贷款的3/4都是由“两房”持有或担保的。危机开始后,“两房”资产严重缩水,实际上已经资不抵债。而“两房”的资本体量太大,接盘的只能是美国政府。 在“灭火三人组”的奔走斡旋下,2008年8月,美国财政部宣布向两家公司各注资1000亿美元,把“两房”直接国有化。这次救市,也是大萧条以来,美国政府最激进的金融干预政策,引发了舆论的激烈争论。 “两房”暂时安全了,但市场恐慌转移到了别处,雷曼兄弟倒闭了,也成了金融危机中的标志性事件。雷曼兄弟的窟窿太大了,没人愿意接盘。并且,雷曼兄弟也没有值钱的抵押品,美联储不可能凭空放款,它也不符合美国财政部注资的条件。雷曼兄弟的倒闭,也成了美国金融危机的一个拐点,引发了市场的进一步恐慌,金融巨头纷纷告急,整个金融市场面临全面崩溃。 第三部分 大火是如何被扑灭的?它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教训? 雷曼兄弟倒闭后第四天,美国财长保尔森向国会提交了不良资产救助计划草案,也就是众所周知的美国政府7000亿救市计划。如果草案通过,那么美国政府可以总共拿出7000亿美元来购买“有害贷款证券”,也就是不良资产,从而帮助金融巨头们脱困。 国会经过两次投票,最终同意了这次计划。救助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向美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9家银行注资1250亿美元,并为它们在未来几个月中发行的新证券提供政府担保。第二步,对其余近700家小型银行再注资1250亿。第三步,就是对一些深陷困境的金融巨头进行单独救助,比如花旗集团、美国国际集团(AIG)、美国银行等等。 在金融救助的同时,美国政府推进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伯南克宣布三轮量化宽松,开启大水漫灌;奥巴马政府加大对民众救济,并兴建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来扩大就业。 这次救助和罗斯福新政相比,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对金融机构的事后处理。罗斯福上台后,签署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规定金融业必须分业经营:一家机构要么从事证券交易贷款的商业银行业务,要么从事证券交易的投资银行业务,只能二选一。美国金融业只能分业经营,目的就是通过设置防火墙来隔离风险。从事商业银行业务,所有的呆坏帐只能自己消化;而从事高风险的证券业务,即使出现了巨额亏损,也不会威胁到储户的存款安全。这样,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就会少很多。 但是,金融机构不满意。1999年,克林顿政府以新法案取代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分业经营的规定被废除,同时大幅放松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仅仅8年,美国就爆发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这次危机,要求重启《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呼声很高。奥巴马政府后来出台了新的金融监管法案叫《多德—弗兰克法案》,限制了美国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救助手段。不过,这部法案远不及《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严厉,金融机构的权力并没有受到太大的限制。 这场危机爆发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美国推行“信贷福利主义”的背景下,次级贷规模膨胀,其次是美国金融机构的高杠杆和超短期债务,再加上监管不力,让整个金融体系非常脆弱。 美联储先根据“白芝浩原则”采取行动,但是效果不好。又启动紧急条款,为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同时降息,但并没有缓解市场恐慌。 雷曼兄弟的倒闭成为压垮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美国政府出台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稳住了市场。但,这次救市也留下了巨大的争议,关于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关于政府的权力边界,关于金融自由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 至于下一次危机,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它一定会到来,而且我们仍然没有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