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亥东征:心机重重的朝鲜李朝贸易垄断战略
1419年,李朝治下的朝鲜出兵,短暂占领了与日本交界的对马岛。这次已亥东征也是半岛历史上罕见的跨海用兵,但其背后所隐藏的战略心机却很少为人注意。可以说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朝鲜在明朝与日本之间的外交操作非常成功。
然而,还是因为这种成功与不可抗拒的外部因素,让朝鲜自己最终成为了受害者。
明朝引起的局势动荡
曾攻入朝鲜的红巾军分支
14世纪后期,明朝的突然崛起,打破了过去由元朝维持的东亚世界格局。其威力从本土大陆一直向外辐射,造成了草原地区、朝鲜半岛乃至日本关西的动荡。其中最受影响的无疑是夹在当中的朝鲜。
从地理上来看,朝鲜实际上是东亚世界的十字路口。半岛以北是东北亚山林,向西又是辽东半岛,所以也长期和草原地区保持着联系。半岛以东的海对岸,就是天然自成一系的日本。所以,朝鲜在国际环境较好的时期,完全可以成为中原帝国、日本幕府、草原势力、琉球商人的交汇点。加上半岛本身的物产也不够丰富,更有对外互通有无的动力。整个元朝时期,半岛上的高丽王朝也的确享受了这层国际红利。
朝鲜半岛本身就是东亚的十字路口
明朝建立后,整个东亚的局势发生突变。朱元璋的重农抑商政策,激起了沿海与陆地边境的极大不稳定。加上他所忌惮的敌对势力也从这些方向后撤,便需要明朝执行远比前朝要严格的锁国策略。推而广之,那些在边境从事贸易活动的番邦也开始大受影响。今人大都以为倭寇风潮源自16世纪中期,实际上在百多年前便在渤海-黄河区域爆发过一次。而且相比后来的闽浙沿海倭寇,这些北方先驱还要应付半岛上的朝鲜。
由于明朝与蒙古、女真关系的恶劣,晚期的高丽王朝已经失去了最重要的北方陆上贸易。最直观的影响便是中央王权的赋税减少,地方贵族们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因此,朝鲜在实际上一直有向北扩张的欲望。
早期的倭寇往往集中在渤海与黄海区域
但在封建程度很高的高丽时代,南方贵族们还有机会同渤海地区的倭寇合作。这些人中有不少人是大陆内战的流亡者,专门以对马海峡上的对马岛为基地,联合当地的日本大名与武士。朝鲜沿海则是他们的首选目标,也是通向辽东等地的中转站。当地人也对这些行为比较纵容,虽然偶尔也要出兵打压一下,但大部分时候还是进行了低调的合作。对马岛的倭寇们,便会将在辽东、山东两地的劫掠所得,运到朝鲜港口交易。
正是因为朝鲜的吸纳作用,北方倭寇们在朱元璋后期已经大大减少了袭击明朝沿海频率。高丽人通过朝贡贸易或边境的少量走私,将大陆物产带到沿海出售给倭寇船队。这当然不是为了明朝而考虑,但也确实缓和了明朝与日本之间的矛盾。但朝鲜也对控制中日两头的直接联系,开始有点上瘾。
朝鲜实际上一直对倭寇加以利用
李朝的一盘大棋
朝鲜李朝的旗帜
1392年,朝鲜大将李成桂学宋太祖赵匡胤,在前线突然调兵回师,废黜了末代高丽国王。随即,他又效仿宋明两朝制度来加强自己的个人权势。高丽时代留下的地方贵族,成为了他的重点打压对象。沿海的倭寇泛滥,也是他需要解决的问题。
李朝首先将全国大部分军队控制在皇室手中,然后发动民众开建各类堡垒。当财政不足以支撑全国性的浩大工程后,朝鲜人便暂停了内陆的堡垒修建,集中力量加固沿海防御。但李朝还是无法重建北方草原的贸易主干道,所以对倭寇还是要加以利用。于是,朝鲜在十多年时间里都用赏赐等手段,收买了对马岛上的日本大名。倭寇们也在朝鲜人的鼓励下,再次大量转向辽东和山东半岛,再将物产运到朝鲜港口出售。
李朝在前期继续吸引倭寇到本国港口交易
当然,为了维持这样的擦半球局面,李朝也时刻关注着明朝方面的各类动向。尤其当朱棣篡位成功后,明朝的对外攻击性明显加强了。同时,明朝的都城也从过去的南京迁往北京,这就让辽东沿海的安全局势显得比过去更为重要。基于以上这些背景,朝鲜方面甚至得出了明朝可能东征日本的结论。而此事一旦发生,那么原本的三角贸易格局又将被打破。所以,朝鲜在实际上企图用军事手段,继续维持对两头的阻隔。
1419年,一支人数过千的倭寇船队从对马岛出发,准备袭击辽东沿海。但船队依然需要贴着较为安全的海岸,经过朝鲜地界。李朝方认为,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于是既向明朝方面不断报告了日本船队动向,又组织了自己的对马岛远征部队。这样等于是想借明朝军队之手,消灭对马倭寇主力,再趁机占领岛屿。从长远来看,这也是在避免明朝因不胜其扰而挥师日本,使得自己的地盘沦为明军的通道和补给基地。
望海埚之战前 朝鲜方面一直有向明朝透露消息
这年6月初,早有防备的辽东明军,在望海埚之战中大胜。明军等倭寇队伍上岸后,从几个方向进行了突袭,并将大部分人消灭,仅俘虏就多达875人。
半个月后,李朝派兵17000人,分乘227艘大小船只进攻对马。当时的世宗大王,甚至亲自到港口为远征军送行。很快,朝鲜大军就用突袭手段控制了防御空虚的对马。占领军在岛上斩首了400多人,烧毁船只20多艘。一些岛上的浪人和倭寇出逃,渡海到平户等地避难,也将让恐惧的消息传播出去。原本已多年没有边患的日本,甚至认为李朝军队只是先锋部队。正在的背后主使明朝,将发起历史上的第三次“元寇入侵”。
位于半岛和日本之间的 对马岛
至于已经控制对马的朝鲜人,也开始商议如何长期占领当地。一些大臣甚至提出,将岛上的日本人全部屠杀,再用朝鲜移民填补空档。此前,他们也已经大致计算了占据对马的驻军规模和相应的粮草数量。但岛上残存的日本地方武装,却频频反击得手,甚至有来自九州等地的沿海武装增援。朝鲜军队依靠巨大的数量优势,每次都能逼退对手,却要付出比日本人更大的损失。
最后,还是在确定了明朝没有东征日本的愿景后,李朝军队决定放弃对马。因为此次远征只准备了约65天的粮草,而且耗资巨大。以当时的朝鲜国力,实际上是非常沉重的负担。因此,在获得了岛上大名宗贞盛的不反击保证后,朝鲜军队立刻登船返回。
李朝依靠军队数量逼迫对马岛上的大名臣服
没有意义的胜利
日本浮世绘上的朝鲜舰载弩炮
1419年的已亥东征,被半岛人视为自己对抗倭寇势力的史诗大捷。然而,就和明朝那头的望海埚大捷一样,这些战事对于消除倭寇的作用非常有限。真正的决定性因素,反而来自日本国内。
虽然李朝军队撤出了对马,但对日本国内产生的心里阴影却持续了很久。势力已大不如前的室町幕府,根本无力组织抵抗部队,选择在30年时间里断绝了同明朝的朝贡。一股元寇即将登陆日本的恐惧感,在列岛间游荡了很久都没有退散。按理说,这其实是非常有利于朝鲜的一种状态。但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自己的军事和外交胜利都给自己挖了深坑。
日本一度将朝鲜军队视为 第三次元寇入侵的前奏
由于日本国内进入了一段神经过敏的内敛阶段,大规模倭寇在一段时间内趋于绝迹。明成祖朱棣也就没有任何对日本动武的意思。相反,他并不宽裕的财政,还需要给远征漠北和南安的军队买单。这也促使他选择彻底放弃,位于黄海上的济州岛所有权。
原来,济州岛在之前属于元朝和高丽王朝共管状态,当地还有元朝建立的马场。在明朝的建立过程中,甚至有元朝皇帝企图以济州岛为自己的避难场所。朱元璋后来也将不少元朝宗室和俘虏都流放到岛上。加之济州岛原本就有一个独立的小王室,所以几乎脱离高丽王朝控制,与明朝形成单独的宗藩关系。朝鲜方面便以帮助明朝消灭蒙古势力为借口,希望让自己出兵岛上。但没有获得朱元璋的认可。
李朝最终彻底吞并了济州岛
在朱棣继位后,巨大的财政压力和其他事物,牵扯了自己的全部精力。于是,为了收买朝鲜,他选择了默认李朝对济州岛的独占权。李朝军队便在他的时代,登陆岛上,击败了蒙元遗民的抵抗,废黜了济州王室。明朝也就彻底失去了在东部海域的存在,对于半岛与日本事物更为漠然和不重视。往日的明日双边关系,将但主要以九州-宁波航线为主。
因此,原本还比较繁华的渤海-黄海贸易,在15世纪进入了彻底萧条。李朝自身也因此变得更为依赖讨好明朝和尝试在女真地区拓边。虽然还有部分日本商人从对马抵达,但朝鲜对于外部事物的兴趣,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李朝间接消灭的倭寇据点 成了后来的日军前进基地
一直到16世纪50年代,才有葡萄牙黑船因风暴而在朝鲜海岸搁浅。李朝军队向这艘船发起了大规模进攻,还是被对方成功脱离,开往日本。而葡萄牙船的目的地,恰恰是当年与对马一起构成倭寇主要基地的平户。但那里的大名已经对朝鲜海岸彻底失去了兴趣。
又过了40年,丰臣秀吉的日军将以这些地方为基地,突破弱不禁风的朝鲜海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