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洪姓
姓氏渊源
得姓始祖:共工
共工。上古黄帝时任水官。他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其活动中心应在黄河中游,近伊、洛流域。据古史记载,他曾与颛顼争帝位,怒而撞不周之山,使支撑天庭的柱子被撞断,大地的四角也裂开,所有这些神话般的描绘都是在说明炎黄两系争权斗争的激烈。为了怀念这位先人,遂有共姓。后因避仇,又因共工有水德,改称洪姓,并尊共工为得姓始祖。
源流一
源于姜姓,出自上古炎帝神农氏之后共工,属于以先祖官称名字为氏。
源流二
源于轩辕氏,出自黄帝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路史》中的记载,远古黄帝的帝号为“帝鸿”,其后裔中有以先祖帝号为姓氏者,称鸿氏。
在古代,“鸿”、“洪”二字同义通假,后有假称洪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1.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古洪洞国之子民,属于以国名为氏。
2.源于姬姓,出自春秋初期郑国君主郑武公次子共叔段,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3.源于姬姓,出自古代共国之子民,属于以国名为氏。
4.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庆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源流四
源于官位,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齐官吏洪赞,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在洪赞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省文称洪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改姓,属于避讳改姓为氏。
南北朝时期,北魏献文帝名拓跋弘,北魏孝文帝名元宏,当时北方的宏(弘)氏为避其字讳,多改为谐音汉字“洪”氏。
据史籍《百家姓考略》记载,豫章宏氏(今江西南昌)、常州弘氏(今江苏常州)为避唐高宗太子、唐明皇李弘(李宏)之名讳,多改为谐音字“洪”氏。
据史籍《姓源韵谱》记载,五代时期有刘弘昌、刘弘果二族,为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宋宣祖赵弘殷的字讳,而改谐音字“洪”氏。
源流六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1.蒙古族洪鄂罗特氏,亦称璜郭罗特氏、黄乌罗特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ongelo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洪氏、黄氏。
2.蒙古族乌兰氏,世居呼伦贝尔(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黑龙江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lan Hala,汉义“红”。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洪氏、红氏。
3.蒙古族洪吉哩氏,亦称洪伊哩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弘吉刺部,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囊伊乌喇之伊蓝蜚儿塔哈村(今黑龙江富裕塔哈村)。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onggiri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洪氏。
源流七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回族洪氏,是元、明两朝时期入中原的西域回回人,为随汉俗,借用发音相近的汉字汉化原名为姓氏。
源流八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八旗通志》记载:
1.满族宏义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霍域部,以部为姓,世居洪扬子沟(今宁夏贺兰山汝箕沟),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洪氏、鸿氏。
2.满族洪鄂氏,亦称洪峨氏,以地为氏,世居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叶赫(今吉林梨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伯都讷(今吉林松源)、长白山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洪氏、鄂氏、关氏。
3.满族洪衮氏,亦称洪果氏,源出唐朝时期古沙陀突厥汪古部,在金国时期称女真黄帼部,以部为姓,世居萨哈尔察(今黑龙江北岸俄罗斯境布列亚河流域)、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为洪氏、淮氏。
4.满族洪佳氏,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民族,后逐渐演变为辽东女真,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长白山区,后多冠汉姓为洪氏、宏氏、关氏。
5.满族洪罗氏,亦称洪骆氏、候勒氏、霍罗氏、洪克罗氏,世居松花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何氏、石氏。
6.满族洪达哩氏,世居嘉拉库(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一称在辽宁抚顺东南部),所冠汉姓待考。
7.满族洪鄂春氏,亦称洪厄春氏、洪鄂绰氏,世居伊汉阿拉屯(阿勒巴金,今俄罗斯西伯利亚尼布楚)、雅兰(今俄罗斯雅兰河流域)、绥分(今中俄交界绥分河上游地区)、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洪氏、关氏。
8.满族洪果奇氏,世居长白山区,所冠汉姓待考。
源流九
源于裕固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裕固族洪氏,源出裕固族克孜勒氏,在明朝初期迎合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多改汉字单姓为洪氏。
源流十
源于高丽族,属于汉姓夷化为氏。
清朝时期,朝鲜族人有洪氏,源出四个支派:
1.唐朝时期,文化使节洪肋悦至高句丽定居,从第十二代孙开始分为十三派,是为朝鲜南阳洪氏。
2.公元九世纪末,王氏朝鲜高丽国太祖王建(왕건,公元918~943年在位)乘后新罗国王弓裔衰败之机,有唐人洪奎辅佐打江山,因功赐海丰府尹(郡王),是王氏朝鲜的开国功臣,海丰府后因此称洪州,是为韩国本道洪州洪氏。
3.王氏高丽朝鲜高宗王皞(王昊)执政时期(公元1213~1259年),有宋朝使者洪志庆出使高丽,留任国学直学,后居于平山繁衍,是为朝鲜黄海北道平山洪氏。
4.高丽的侍仲中有一洪兰,自明朝中期的外使,后留居朝鲜,出任侍仲(礼部尚书),后居富溪繁衍,是为吉林富溪洪氏。
明、清时期,有高丽洪氏被编入三卫、满洲八旗,将该姓氏又带回中国,成为今朝鲜族洪氏的主源。
源流十一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壮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洪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洪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说洪氏族人“望出敦煌、豫章、宣城”。望即郡望或地望,指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家族。这说明唐朝及其以前,洪氏族人不仅称盛于安徽、江西,而且甘肃还有一支比较兴旺。常州洪氏由洪察而改,其子洪子舆、孙洪经纶皆显贵于当朝,并沿袭洪氏未改。
明朝初期,山西洪氏族人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陕西、湖北、江苏等地。
姓氏名人
洪子舆:江苏常州人,著名唐朝大臣。唐睿宗执政时期(公元684~690年)官侍御史。姜晦时为中丞,要联合洪子舆讽劾韦安石,洪子舆不从。
洪觉范:新昌人,著名宋朝文士。以其著书而出奇,同县人邹元佐以其命算而出奇,彭渊材以其音乐而出奇,人称“新昌三奇”。
洪兴祖:字庆善,丹阳人。著名宋朝学者。与孔端明、张炳、周林同时被召赴翰林院考试,名列第一,官秘书省正字。
洪皓:字光弼,饶州鄱阳人(今江西乐平)。著名宋朝大臣、词人、史学家。宋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进士。历台州宁海主簿,秀州录事参军。洪皓知识渊博,不但精通经学、史学,也精通诗文词赋。留金期间曾经写下上千首诗词。今《鄱阳集》所存数十首。曾同张邵、朱弁写诗唱和,集成《轩唱和集》三卷,今已不存。识书画。留金期间,他通过言传身教,将汉文化向北传播。
洪适:字景伯,晚年自称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人(今江西乐平)。著名南宋学者、金石学家。宋代名医。洪皓之子,曾任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封魏国忠宣公。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宋代金石学三大家。
想要了解具体姓氏文化,可以参考北京家谱传记机构编辑《百家姓寻根手册》
书籍主要内容:
1.姓氏文化概论
2.姓氏渊源
3.迁徙分布
4.郡望堂号
5.家谱收藏
6.字辈排行
7.家训选辑
8.姓氏楹联
9.趣事典故
10.姓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