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没有有素质的人,素质教育如何进行?
虹野:没有有素质的人,素质教育如何进行?
文/虹野
素质教育作为一个先验性概念,但同时更多的作为一个愿景,其落实需要研究者们去构建。可惜的是几十年下来,素质教育的研究走入了两个误区,使得素质教育迟迟无法落地。
第一个误区是对素质教育进行“属加种差的分类研究”。属加种差研究的时候,需要有很清晰的“种差”,也需要很清晰的“属”,素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素质”的“教育”,其中“教育”是“属”,种差是“素质”,只有“属”是客观存在的,“种差”是清晰的,属加种差才有意义。可惜的是素质教育一开始就把当前进行的“教育”定义为“应试教育”而全盘否定,这意味着“属(教育)”在研究中并不清晰,而种差(素质)更是混混沌沌、各行其是。比如有的研究认为素质是“观念素质、品德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这种原子论的研究方式直接导致我们更加无法理解什么是“素质”,似乎“观念正确、品德好、能力强、身体棒、心理过硬的人”才算是有素质的人?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一方面是短板,或者文化素质低,或者行为习惯不好,或者身体不健康……任何一方面的否定都会让人变得“没有素质”(低素质)。
有知识的人算不算有素质?不算,可能能力差;有能力的算不算有素质?也不算,可能修养差;有修养的人算不算有素质?也不算,可能身体差……如果有知识、有能力、有技能、有修养的完美的人才是有素质的人,那么所谓的素质教育就变成了“完人教育”。
这种简单的对人进行“素质”分类之后,再重新“组装”,造成部分和小于整体的“原子论”的研究方式直接导致每个人都是“没素质”的,也使得素质教育变成了“完人教育”。从“完人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有素质的人,这样就使得素质教育的结果是“空集”。
素质的研究采用“原子论”的观点,对人成长中的各个要素进行分类剖析,而后希望通过“教育”的方式“还原”成一个“完人”。
更为重要的是在对“素质”进行研究的时候,由于“素质”的不确定性导致研究者们肆意的用属加种差的分类方式对“素质”进行“解释”。我们可以把所有的关于知识、技能、能力、道德、心理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种加属差”的方式加上素质,就出现了诸如语文素质、数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总之只要个人能够把“素质”解释得有点道理似乎都是可以的。这就像《道德经》里面常说的“道可道,非常道”的“道”一样,大家都知道有“道”,但是“道”在每个人心中,每个人的道都是不一样的。素质亦是如此,每个人心中的“素质”都是不一样的,这意味着“素质”这个概念还属于主观性的概念,正是缺乏“素质”的客观解释,学者之间还无法使用“素质”进行交流。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每个践行者都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教育”,这使得素质教育表现得千奇百怪。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