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家园】容子 | “拜年”的时代感
总第1313期
版权©️归原作者
关于春节拜年,古人有许多说法,民间有许多习俗,但这不是我今天要谈的主题。我想谈谈儿时、少时、现时的大年初一拜年给我留下的鲜明深刻的时代感。新春佳节到来,唤醒我心中沉睡多年的“拜年”往事。
从我记事起,大年初一的拜年,就像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记得小时候的年初一,从来不敢睡懒觉。年三十晚上妈妈就再三交代我们小孩子:初一早晨要早起!初一清早换上新衣,准备迎接前来拜年的客人。家中的墙上贴上了喜庆的年画,窗台上摆放着水仙花;小方桌铺上漂亮的勾花台布,摆上糖果和“灶糖灶饼”各种点心、水果,还有家中平时舍不得用的景德镇漂亮瓷器茶壶茶杯、平日里父亲招待贵客的龙井茶叶筒。
全家人吃的春节第一顿早餐,是妈妈睡半夜、起拂晓准备的。初一的早餐格外丰盛,有汤圆、油条、炸年糕片、咸鸭蛋和干炸咸带鱼,还有肉松,这些东西平时绝不可能同时上桌,只有初一清早才能统统吃到,对小孩子来说,这就是“过大年”。爸爸是军人,吃饭速度快,他放下筷子,和妈妈说声:“我先去向邻居们拜个年!”披上干净整洁的军呢大衣就出门了。
见到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小孩子自然高兴,吃饭速度快不起来,没等我们小姐妹俩吃完饭,第一批前来拜年的客人就已敲响了家门。大清早前来拜年的客人多是邻居,他们和爸爸一样,是各家的“拜年代表”,到邻居家串门,恭贺新年。没人要求必须大清早就串门拜年,可那时邻里间的友善就表现在这种“约定俗成”的礼仪和礼节中:清早拜年显示祝福的诚意、关系的亲密。来拜年的叔叔、阿姨,喜气洋洋,新装隆重,有的穿中山装,戴鸭舌帽;有的着中式袄,系漂亮围巾……进门作揖,面露笑齿,口吐吉言:“拜年,拜年,新春快乐!”拜年佳句不绝于耳,邻居大婶还送来热腾腾的北方饺子……那时邻里间的关系真是亲密。
送走第一批拜年的客人,紧接着第二批、第三批拜年的客人登门,他们都是父母的老乡、同事、朋友……这时妈妈已收拾了饭桌,爸爸也回到家中,为客人沏上好茶,连说:“同喜,同喜,恭贺新年!”这天,妈妈也格外整洁漂亮,烫过的短发自然弯曲,米色羊毛衫配上花色真丝围巾,大方得体,不乏节日气氛。她让我们小孩学着大人的吉言向客人问好:“叔叔好,给您拜年!”“阿姨好,祝新年快乐!”在欢声笑语中,客人们多数只坐10分钟左右就起身告辞,说是赶着去下一家拜年。到了上午10点钟,妈妈给我和妹妹的小脸蛋抹上胭脂,涂上口红,让爸爸带着我们小姐妹去“军人俱乐部”拜年,妈妈留守家中接待其他客人。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我5岁,妹妹3岁,我扎着两根小辫,妹妹剪着娃娃头,我们俩穿着一式一样的大红色灯芯绒小外套,跟着穿军装的爸爸去拜年。初一的“军人俱乐部”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爸爸抱着妹妹,牵着我,和他的朋友们一一握手、拜年。那些配戴肩章的军人叔叔,给我和妹妹的口袋里塞满糖果。他们有的在喝茶,有的在喝啤酒,有的嗑瓜子,有的吃花生,也有的在吸烟,他们和爸爸热情地聊天,好像有说不完的话。爸爸放下妹妹,任由我们姐妹俩在他的军呢大衣下钻来钻去尽情玩耍。这是早期的“团拜”。
初一的下午,我们陪妈妈在家接待陆续前来拜年的客人,而爸爸骑上自行车,带上妈妈为他准备好的新年礼物:红枣、水果、糯米粉,去探望那些家庭困难或有病的老同事、老战友,赶在大年初一拜个年。
初二,爸爸换上便装,和妈妈一起带着我们,全家出门拜年,去拜访父母的老领导、老朋友。登门拜年,聊天说话,有时中午受邀作客。在人家家里吃饭,小孩子得规规矩矩,我和妹妹觉得不如在“军人俱乐部”好玩……初三中午,我们家请客,请父母单位的年轻单身汉吃饭;傍晚全家去观看部队文工团的演出。
那时的拜年活动,只有农村人口和当地城镇居民才有“婆家”、“娘家”这样的民间拜年习俗。凡以工作单位为主体的人,无论是家中来客,还是拜访人家,基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仁。拜年,就是在特定群体中走亲访友、问候祝福。这是那个年代春节拜年的时代感。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拜年,也充满苦涩和艰难的回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拜年是一种奢侈,若得到它,犹如寒冬里得到温暖。透过苦难中的拜年,可以看到人性中宝贵的正直、真诚与善良。
1961年11月弟弟出生,我们家添了一口人,正处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部队食堂里军人们吃香蕉皮为主食的混合饭,省下口粮给幼儿园的孩子。妈妈在地方食堂和同事们一起用空心菜、野菜和着地瓜干煮汤充饥。
1962年春节,小弟弟刚3个月。大年初一拜年的习俗还保留着,面黄肌瘦的人们虽食不果腹,但还是热情地互祝新年平安。一位空军飞行员叔叔把军队特供的奶粉和一个黄豆肉骨头小罐头,送给了妈妈。爸爸的老战友看到我妈妈产后缺乏营养全身浮肿,骑自行车到郊外乡下,用自家省下的粮票和农民换来20个鸡蛋,作为新年礼物送给我妈妈。这20个鸡蛋的恩情,妈妈记了一辈子,直到她70多岁时,还专程去济南看望久违的老友,答谢他当年送鸡蛋的恩情。
1967年和1968年的冬天,是我们家最寒冷、最难熬的冬天。妈妈因大舅的问题和其他亲戚的“社会关系”被隔离审查了一年多,父亲被调到外地工作,家中的保姆跑了,只有我带着妹妹弟弟“小鬼当家”。父母的老领导、老朋友,乃至我们邻居中的许多人被关进“牛棚”,个个自身难保。“武斗”频发,持械的造反派大卡车三天两头从街上呼啸而过。那个年代,人性中的善被压抑,人性中的恶被放纵,物资极度缺乏,人情寡淡如水,谁还有心情过年啊。
父母不在家的这段日子,我们提心吊胆度日。有一回爸爸的老部下利用到省城办事的机会来家看望我们,当晚住在我家客房。半夜里他听到凉台上有动静,起身开灯大吼,凉台上的人影即刻顺着水管仓惶逃逸。估计是小偷,如果歹人入室,家中没有大人,后果不堪设想。这位叔叔临走时不放心,拜托楼下邻居老魏关照我们。老魏是妈妈单位的老司机,他二话不说,当晚就搬到我家客房住了几晚,确保再无小偷敢来后才撤回自家。
1968年春节,节前清晨4点,我和妹妹把弟弟锁在家里,去菜场分头排队,在寒风中站了一个多小时,凭票买到一块肥肉,还有一条鱼,这是仅有的年货。寒冬虽冷,但还有暗火在悄悄温暖人间。妈妈单位的军代表念着妈妈是军属,放她回家过年。随后爸爸也突然回到家,因怕造反派跟踪,爸爸“化装”得像地下工作者,穿一件深灰色棉袄,鸭舌帽的帽沿压得很低,大围巾围住嘴和鼻,几乎看不到五官,敲门时声音很轻,生怕惊动邻居。年三十晚上,妈妈用我们买的肥肉炸出一茶缸猪油,用猪油渣拌上酱油做成一道菜,又清蒸了那条鱼,煮了点米粥。然后用猪油和葱花做了葱油饼,在铁锅里抹点油,烘熟葱油饼。全家人吃了这顿团圆饭,过了年。爸爸笑着说:“有鱼(有余)就好,明年会好。”
大年初一,楼下的老魏和他老婆来看我们,带着一个用毛巾包裹的大茶缸。意外见到我父母,高兴地拜年。父母握着他们的手,感激不尽。老魏夫妇反复安慰我父母:请放心,他们一定会关照我们姐弟三人。以前老魏收入低,家庭生活困难,得到过我父母接济,他们知恩图报。现在看到我家困难,他们主动关照我们几个孩子。老魏夫妇说完话,放下大茶缸走了。妈妈解开毛巾,揭开大茶缸的盖子,大茶缸里是热腾腾的鸡汤和鸡肉。这个意外的拜年,让妈妈落泪了。
这天午餐,吃着老魏夫妇送来的鸡肉和鸡汤,爸爸感慨:“困难之时见真情。”妈妈对我们几个孩子说:“要记住别人对我们的好!困难之时,往往是这些普通人在帮助我们,不要忘记这些最普通的人!”母亲的这段话,在我后来的成长过程中反复在耳旁响起,成为我的人生座右铭。年是什么?拜年,拜什么?幸福又是什么?当我走过寒冬,熬到冰雪融化、晴空万里时,懂得了冬天里的那把火多么温暖、多么深情。
人世间许多事会忘记,但总有一些事无法忘怀。这天下午,爸爸和妈妈悄悄商量着一件事:他们挂念一位老领导,那位周伯伯是战争年代的军队领导干部,后任地方高级法院的院长。他虽已“靠边站”、但尚未失去自由时,听说我们家三个孩子没人管,而外面的“武斗”愈演愈烈,两派对射实弹,流弹经常在我家楼前飞过,他不放心我们几个小孩的安全,多次自己一人摸到我家看望我们,仔细检查我家的窗户插销和门锁,叮嘱我们:听到枪声,躲到走廊里,因为走廊两侧都有房间,各有两层墙作掩护,最安全。父母听说后,既感动又感激。现在周伯伯失去自由,病倒了,父母很惦记他。爸爸决定继续化装成“地下工作者”,摸到医院去给这位老头儿“拜年”。
大年初一就这样过去了。父母悄悄地回家,初二又悄悄地走了。临走前他们交待我这个当姐姐的:“不要害怕,有急事就找楼下的老魏叔叔帮忙。”
1969年春节前,母亲获得自由。开春后形势好转,外面的“武斗”已平息,父亲也回到省城工作。这年年底,我14岁半,参军入伍去北方当了小兵。后来老魏跟随省单位去非洲也门参加援外项目,我父母再次工调动去外地,搬家走了。周伯伯病重,后病故。我们几家分开了,但我们永远记着老魏叔叔和周伯伯。
我参军后,在部队过年都是大会餐。部队领导讲完话,向大家拜了年,会餐开始,官兵们大快朵颐,大碗干杯,好不热闹。初一、初二、初三,有家的老同志轮流请客,请单身年轻人来家吃饭,或一起包饺子。这是部队的好传统。
多年后转业到地方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兴起“团拜式”拜年,而这时的“团拜”,物资条件已大为改善。单位年末的迎新大会,不仅有歌舞表演,还有抽奖活动,奖品小到电动剃须刀、手机、MP3、电饭煲,大到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真正的点对点拜年是走访重要客户,请客吃饭。待到年后第一天上班,单位领导到各办公室看望大家,拜个晚年,“接见”一番。
新的“团拜风”盛行时,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那种传统式互访拜年习俗,在悄悄退化、渐渐减弱,乃至慢慢消失。一是因为城市的改造和新住区的形成,新的生活方式打破了以往那种邻里关系。高楼林立的小区里,各家过着各家的日子,“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比比皆是。二是由于科技发展,便捷的通信手段改变了人际交往模式,大年初一打个电话问候亲朋好友,既方便又简捷,成为文明拜年的方式。这种“电话拜年”改变了人们观念,那种大清早敲门拜年的老习俗,已不太适应快节奏的时代变化;影响他人节假日休息也恐被视作“不文明”。由此一来,大年初一能够见面作揖拜年,当面聆听对方“恭贺新年”的祝福,虽然还有,但已少之又少了。这不免让人感叹当代拜年少了点人情味,人际关系淡漠了。
父母老了,父亲耳背,每年的“电话拜年”任务就落在母亲身上。从年三十晚上到年初一上午,妈妈就像忠于职守的“值班员”,守在电话机旁接电话,父母的老同事、老朋友,还有亲戚们一准儿会从四面八方打来拜年电话。他们在电话中互致问候,各自介绍近况,说到开心处,开怀大笑;若讲到哪位老友走了,会潸然泪下…… 老妈伏在老爸耳边,将这一切转告父亲,父亲跟着同乐、同悲。在父母心里仍保留着拜年的滋味,这滋味是他们晚年对人生的回望和纪念。
值得安慰的是,每年的年三十晚上,央视的“春节晚会”不管节目内容怎样、水平如何,它毕竟向全国老百姓拜年了。这种仪式感无可替代,老父母必端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此外,在我们上海的小区大楼里,居民们自发组织了春节联欢会,楼上楼下原本互不相识、并不熟悉的邻居们,汇聚在大堂里演节目,有孩子们唱歌、年轻人拉琴、老年人唱戏,自娱自乐的“团拜”密切了邻里关系,不能不说是人情味的积极回归。
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电话拜年和短信、微信拜年的方式,这种方式在特殊时期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2020年春节,正是新冠病毒横行的时候,在突发的传染病灾难面前,为了防疫,人们自觉停止了聚会和登门拜年。但春节仍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拜年的方式变了,但人们互祝平安吉祥的心愿未变。庚子年的初一,来自远方的祝福电话、互相鼓励战胜灾难的拜年微信、亲友间的短信问候,如温暖的阳光随着电波穿越寒冷的冬日,洒向人间,让人感到满满的温情。
回望几十年来的春节拜年,犹如打翻五味瓶,酸甜苦辣辛,个中滋味一言难尽。啊,冬天过后是春天,春天就要来了,天气会慢慢转暖,一切都会好起来。
(发表于2020年3月期《上海滩》杂志)
容子,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外事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于1985年在《特区文学》发表日本中篇小说译文《破产制造者》等;1991年合著出版《中外文艺家及名作辞典》;2013年出版“母女诗歌集”《远方的梦》;2014年出版散文集《走出国门》(海外篇)、《守望家园》(国内篇);2019年10月出版散文集《故乡在何方》。在多个报刊和新媒体上发表过散文、随笔、纪实文、短篇译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