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篇:探访国子监
探访国子监
从“乾隆石经”馆南门出来,有一个较大的院落,这便是国子监的前院。国子监是我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北宋庆历三年(公元1043),范仲淹参政“庆历新政”,应天府书院升为南京(今商丘)国子监学,与东京(今开封)、西京(今洛阳)的国子监并列为北宋最高学府。明朝时期行使双京制,在南京和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南京国子监始建于东吴永安元年(258),到明永乐年间,规模宏大,盛况空前。当时邻邦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到南京国子监学习。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1306),是中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国子监大门名“集贤门”。进门可看到东西两侧各有一井亭。再往前走是“太学门”,一般常见的是红色大门和红柱,而这里的门框和门柱都是黑色的,为何?原来这黑色代表的是“才”,国子监是教育的地方,要出人才。门内左为钟亭,右为鼓亭。自汉代设置太学以来,“太学”就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名称。太学门是进入国子监主要教学区的大门,两侧原有明代“五朝上谕碑”、清顺治“晓示生员卧碑”等七方关于严格教育管理的石碑,现移入“乾隆石经”处。
往前看,甬道中有一座特别漂亮的琉璃牌楼,高大华美,四柱七座三间拱形门。此牌楼建成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是北京唯一一座专为教育设立的琉璃牌坊。上方正面和背面“圜桥教泽”“学海节观”的横额均为乾隆帝御笔。牌楼上覆黄色琉璃瓦,以示皇家向学重教的传统。
牌楼左右各有一座黄琉璃瓦的碑亭。东碑亭内石碑四面均刻有文字,比较特殊。正面碑文《国学新建辟雍环水工成碑记》,是乾隆四十九年御笔所书,主要记述了辟雍建置情况和理论依据。西侧碑文为大臣董浩奉旨所书《张廷玉三老五更议》原文,东侧为乾隆皇帝御书《题张廷玉三老五更议》,碑阴面为满文《三老五更说》。西碑亭内石碑正面为满文《国学新建辟雍环水工成碑记》,碑阴面为汉文《三老五更说》。《三老五更说》是乾隆四十三年所著,为乾隆帝解释经文,阐发“御论”之作。立此碑文,意在倡导尊贤爱老,弘扬传统美德。
过牌楼,正北面有一座四四方方的大殿,两重屋檐正中间高挂着乾隆皇帝书写的“辟雍”匾额,此匾额非同一般,为华带匾,边框是七彩九龙祥云圆雕,其精美程度在北京的名匾中也是极其罕见的。辟雍除石基外,全部为传统的木质结构。上覆黄色琉璃瓦,檐角翘起,四条屋脊直达顶部,顶端做成圆型,铜包鎏金,既所谓四角攒尖,鎏金宝顶式建筑。大殿四周建有围廊,红色檐柱、廊柱多达数十根,柱间建雀替,大木构架绘以最高等级的“金龙和玺”彩画。四面开门,门窗装饰三交六碗菱花图案。
“辟雍”一词起源于我国三千年前的周代。据史料记载,“天子之学曰辟雍”,辟雍四面环水,是周天子学习、议事的场所。辟雍最早是建在湖心小岛上的大房子,周边是水,水的外边是树林,天子不仅可以在里面学习文化政治知识,还可以在四周捕鱼狩猎,古时所谓“礼、乐、射、御、书、数”六艺都可以在这里学习演练,是一处既安全又安静的好地方。也正是由于这种优美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它的名称。据汉代大学者蔡邕解释,辟雍的“辟”字与玉璧的“璧”通用,就是指周边的水环绕一周,湖水清澈透明,形成圆型,就像一块无暇的玉璧;“雍”为水中陆地;而“辟雍”这座大房子就建在上面,是玉璧的中心,所以取名“辟雍”。
这座大殿虽没有建在真正四面环水的陆地上,但台基周围却有圆形水池环绕,池岸用汉白玉石做护栏,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架设精致的小桥横跨水池,既实用又有观赏性,使殿宇与院落相通,这种建筑样式象征着天圆地方,构成“辟雍环水”的古代形制。这座大殿的建筑形式可以说是独一无二。
辟雍的兴建与乾隆帝有关。在乾隆登基的第二年,他亲临国子监讲学,因为那时太学还没建辟雍,皇帝讲学是在后边的彝伦堂内设座。乾隆不很满意,说:“以天子讲学于彝伦堂,只可以说是视察学校,而不能说是'临雍讲学’”。他几次提议建辟雍,但都因故未实现。直到乾隆48年,年逾古稀的乾隆终于下了死命令:“国学为人文荟萃之地,规制宜隆,辟雍之立,元明以来典尚阙如,应增建以臻完备。”派当时担任工部尚书的刘墉主办此事,让他“兼理国子监事务”。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在辟雍建成后的第二年早春,就到国子监辟雍大殿举行了首次“临雍讲学”典礼,声势浩大,盛况空前。皇帝坐稳龙椅后,先由满汉大学士讲《经》,再由满汉祭酒讲《易》,称之为助讲。随即乾隆帝亲自宣讲《四书》中《大学》里的一段话:“为人君者止于仁……”论述自己如何以仁爱之心治理天下。殿内东边站着一排王公,西边站着一溜部级以上的大臣,其他听讲的学生和各级官员都跪在环桥以南的甬道两侧。据记载,仅听讲的学生就有3088人,再加上在北京的各级官员、朝鲜使节等,大概有四五千人。皇帝“临雍讲学”后,还要在辟雍内题匾,辟雍内正北上方“雅涵於乐”是乾隆亲题,南边“涵泳圣涯”和东边“万流仰镜”分别是道光皇帝和咸丰皇帝题写。
自乾隆皇帝之后,每逢新帝即位,都要来此做一次讲学,称为“临雍讲学”,以示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
跨过宽阔的石桥,踏上六级台阶,迈过高高的门坎,来到了殿内。地面满铺“金砖”,井口天花,无梁无柱一览无余。正面高高的皇帝宝座和屏风立刻映入眼帘,旁边摆设着当年乾隆皇帝“临雍讲学”时用过的原件文物。
其实,辟雍殿内并非无梁,而是采用斜角架梁的办法。当年刘墉他们在内部结构的设计中,四角位置原设计有四根立柱做支撑,该设计上报乾隆帝审批,乾隆批转户部尚书和珅审议,和珅提出:可不可以把四根立柱去掉,改成斜角架大梁的办法。这一提议被采纳。据说仅这一项改动就节省了四千多两银子,又使殿内没有柱子遮挡,整体显得更加宏伟宽敞,结构更趋合理,也便于讲学时听讲,而且造就了辟雍殿内穹隆顶的特点,一举多得,实在高明。有句话叫作“不到恭王府不知和珅有多贪,不到国子监不知和珅多有才”,和珅虽是个大贪官,但也确有过人之处。
圆水池旁,高高矗立着一棵古槐,它的主干呈罗锅状,因此人们把它叫作“罗锅槐”。其上部向南倾斜,而且树干北侧的罗锅部位还有很像被利器砍过的痕迹,原来是有一根大枝断掉了。这里还有一个典故。因“辟雍”殿是清乾隆年间修建的,为皇帝讲学的地方,由大学士兼国子监事务的刘墉主持修建。辟雍竣工后,其“辟雍泮水”是我国古建的精华,刘墉陪乾隆及众官员视察。众人来到辟雍西,立刻就看到这棵明显的像罗锅样的古槐。因相传平时刘墉经常给乾隆出难题,而刘墉又是个罗锅,乾隆就灵机一动,说:“众位爱卿,你们看此槐像谁?”众官员心里明白,却不好回答。乾隆又说:“此槐罗锅,有失大雅。”于是下旨,砍掉罗锅槐,其意思是象征杀掉刘墉。刘墉爱惜古槐,就说:“万岁,使不得,此老槐虽相貌丑陋,但却是年代久远的古槐。在国子监里,终日听圣人经典,饱含国学文墨之气,虽表陋而内秀。现在辟雍落成,以后将经常聆听圣上教诲,乃是大大的忠臣也。”乾隆听了,只好说:“罗锅失雅,砍去修直。”于是便命人砍掉了这根树枝。
在辟雍大殿左右两侧各有33间房舍,合称为“六堂”,分别为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是贡生、监生们的教室。六堂内部宽敞,有外廊连接,建筑规范,整齐划一。六堂各有助教 1人,前四堂并各有汉学正 1人,后二堂各有汉学录 1人,共12人,分教入学之贡生、监生。在堂肄业学生,有内班、外班之分。内班每堂25名,六堂共150 名,都在国子监居住;外班每堂20名,六堂共120 名,在外居住,每月赴监上课。内、外班均按其出身不同,分别规定结业年限。
再往正北是“彝伦堂”,元代时叫崇文阁,明永乐年间重建并改为此名。原为皇帝讲学之处,辟雍建成后改为藏书的地方。彝伦堂前为“孔子行教像”,铜像立在高高的基座上,是由香港孔教学院校长汤思佳赠的。彝伦堂前西侧有棵古槐叫“复苏槐”,高约15米,由两棵主干组成,其双干周长分别为2.5和2.6米,似一对孪生兄弟并肩而立,向人们展示着独特的风采。此槐种植于元代,传说是元代国子监第一任祭酒许衡所植。关于此槐的名称有一段来历。相传在明末此槐已死,但到清乾隆十六年初夏,枝干上忽又萌发出新绿,枯而复荣。国子监的师生们发现后,纷纷传颂,当时正值乾隆生母慈宁太后六十寿辰,人们认为是吉祥的征兆,乾隆题诗赞其瑞,诗云:“黄宫嘉荫树,遗迹缅前贤。初植至元岁,重荣辛未年。奇同曲阜桧,灵纪易林乾。徵瑞作人化,符祥介寿筵。乔柯应芹藻,翠叶润觚编。右相非夸绘,由来事可传。”文武百官也纷纷题诗作画,以示庆贺。国子监中有许多高大的槐树,使得古老的国子监古香古色,增添了国子监的文化色彩。
彝伦堂前有宽广的平台,称为灵台,也叫露台,是国子监召集监生列班点名、集会和上大课的场所。灵台东南角上,立有一座石刻日晷,这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该日晷建于明代。
往彝伦堂的东面去,是“绳愆厅”,为训导和惩戒违规师生的行政管理机构。彝伦堂的西侧是“博士厅”。博士是国子监掌管教学的官员,博士厅负责管理教务,也是博士办公的地方。历史上著名学者虞集、袁中道、《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仁等曾在这里办公。
来到最北端,中间是“敬一亭”,为收藏皇帝训谕碑的场所。明嘉靖《敬一箴》碑、清《训饬士子文》等12方碑均列于此,后移到乾隆石经处。敬一亭的左边是“琉球学馆”旧址。中国和琉球(现日本冲绳县)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从明初开始,琉球就派学生入国子监学习。清代,国子监特设琉球学馆,以供他们学习、生活。在右边是“祭酒办公处”旧址,原称东厢。
我们来到了东侧的“国子监原状陈列展馆”,就是东边的“三堂”。北京国子监是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古代最高学府(中央大学)旧址,在这里恢复展示的内容主要是清代国子监的历史风貌,包括国子监的历史沿革、国子监的教学管理、最高学府的骄子、古代最高学府的衰亡等四大部分。内容繁多,不能详记。其中设置了当时“率性堂”的场景,率性堂是国子监的高级班,有助教和学正两位老师,学生恭敬地站立在老师身旁,向老师请教问题。如果学生对老师的讲授有所质疑,则需跪在老师面前提出疑问,可见对老师有多么的尊敬。
最后,我们走进了“金榜题名展馆”。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是我国古代的创举,通过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用来选拔官员。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年之久,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造就了大批栋梁之材,自下而上提高了整个社会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对东亚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从八世纪到十九世纪,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都模仿中国建立了各自的科举制度,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也吸取了科举制度的成功之处。展览通过对科举历史脉络的大致梳理,科举程序的形象描绘,科举影响的客观再现,让人们了解到科举制度促进了中国古代的先进,也是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其中缘由发人深思。里面有一些场景设置,比如这一组金代考场搜检的塑像,一名检查人员抬着双手伸到考生的下巴前,考生仰着头,正在接受检查。金代对考生的考前检查极为严格,佩刀武士对考生一一盘问搜检,所带之物仔细查看,甚至连耳鼻都不放过,以防夹带入场。
这是贡院号舍场景复原图,一个号舍里的考生正在答卷,另一个号舍里的考生正斜躺在答卷用的木板上睡觉。贡院是官设的科举考场,乡试在各省的贡院举行,会试在京师的贡院举行。号舍又叫考棚,一人一个号舍,号舍是按照千字文的顺序排列的,好似一排排的格子,考生在这里答题、休息、吃喝、睡觉。每科连考三场,一场三天,考生不得随便走动、交谈,一切活动都在这极为狭小的空间里进行,实在是不容易。再看看这个殿试的场景,带有台阶和栏杆的红色平台上安放着皇帝的金龙宝座,一看就给人一种威严、神圣的感觉。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高等级,由皇帝亲自主持,会试中第的考生参加殿试。试题由大臣拟就,皇帝钦定。试后各大臣轮流阅卷,评出等次,最后进呈前十名考卷由皇帝御览确定名次。我们常说“金榜题名”,是怎么回事?你看墙上这份榜文:“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同治七年四月二十一日策试天下贡士蔡以瑺等二百七十名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故兹诰示。”是在一大块黄绢上题写的,看上去金灿灿的,所以叫“金榜题名”。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指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在它们之中,唯有中国文化历经数千年从未中断,延续至今。中国文化一脉相传是与重视教育的传统密不可分的。作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典范;在传承文化、培育人才、推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国子监起了巨大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国子监完成了其历史使命,由此也掀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篇章。
孔庙和国子监历经7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遗留下众多弥足珍贵的文物,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和孔子儒学的重要史料和实物。
2019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