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肓穴的准确位置图
【图解膏肓穴的位置】
【膏肓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或左右旁开三寸),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
【穴位解剖】在肩胛骨脊柱缘,有斜方肌、菱形肌,深 层为髂肋肌;有第四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及颈横动脉降支;布有第三、四胸神经后支。
【同身寸法】点击查看》》【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
【穴名解说】
【膏肓穴】经穴名,属足太阳膀胱经。
【穴位含义】肓膜中的脂类物质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膏,膏脂、油脂也。肓,心脏与膈膜之间也。膏肓名意指膜中的脂类物质由此外输膀胱经。穴外输膀胱经的气血物质为心脏与膈膜之间的膏脂(此膏肓由五谷精微所化),故名膏肓。
(膏脂为提供心火燃烧之柴薪,在火热作用下所处为液态,今心室燃烧后气化蒸发的部分在胸腔内压的作用下随湿热之气外渗体表膀胱经,故名膏肓)。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较干燥的湿热之气与不溶于水的膏脂。
【运行规律】热气循膀胱经上行,膏脂出体表后散热降下行。
【功能作用】散热排脂。
【注】膏盲穴对应的膀胱正经穴位为厥阴俞穴,它们的气血物质皆来自心室之外卫心包之中。厥阴俞穴的气血物质以较高温度的水湿之气为主要特征,而膏盲穴的气血物质则以干热的阳气和脂类物质为主要特征。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膏盲穴所处为外、为高,穴内环境的温度比厥阴俞穴要低,膏脂之物在厥阴俞穴的较高温度场中不会凝固,而到了本穴的较低温度场中之后则会散热冷却凝固。脂类物质在本穴的散热冷凝为本穴气血变化的主要特征,故名之为膏盲穴。
【膏肓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症】咳嗽、气喘、健忘、遗精、完谷不化。肺结核、支气管炎、肩膀肌肉僵硬、酸痛等。
【作用功效】膏肓穴,散热排脂、补虚益损、调理肺气。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乳腺炎、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等。常灸此穴有强身保健、预防疾病的作用。
【穴位配伍】膏肓穴配尺泽穴、肺俞穴治疗喘咳;配肺俞主治久咳;配肩井穴治疗肩背痛;配白劳穴治疗虚劳。
每当形容一个人病无可治时,人们常会用到一个词:“病入膏肓”。但可能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膏肓其实是中医里一对重要的穴位。
唐代药王孙思邈曾在《千金方》中说:“膏肓能主治虚羸瘦损、五劳七伤及梦遗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胎前产后等,百病无所不疗”。比如,得了支气 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慢性疾病,且因久病不愈变得体弱消瘦时,说明身体气血阴阳均已受损,最适宜取膏肓穴施灸治疗,起到扶阳固卫、济阴安营、调和全身气血的 作用,从而使身体恢复强壮。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疗法原则】寒则补之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
【针刺方法】膏肓穴,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 不可深刺,以防气胸。
【艾灸方法】膏肓穴,艾条温灸5-15分钟,膏肓穴,艾炷灸或温针灸3-7壮。
【膏肓穴位--保健方法】
中医认为,人体全身的病,统统与膏肓相关。所以,中医典籍中也曾有“运动膏肓穴,除一身疾”的说法。建议经常伏案、用电脑的人多做下面几个动作。
1、两脚平行站立,两膝微曲,腰直,胸平,两手握拳,两臂缓缓抬起到胸前与肩平,然后用力向后拉至极限,使肩胛骨尽量向脊柱靠拢,挤压两侧膏肓穴,略停1 至2秒钟,再恢复原姿态,后拉时深吸气,回收时呼气,动作在水平面缓慢进行,动作到位,使背后有酸胀、出汗的感觉。
2、把椅子反过来坐,人趴在椅背上,充分展开两个肩胛,而两个肩胛骨向后挤压,就是在挤压膏肓穴。
3、肘部弯曲,分别向前向后转摇肩关节各50次,一日三次,这样可带动肩胛骨上下旋转,以运动背部的膏肓穴。经常做这些动作可以达到益寿延年的效果,而且还可以预防治疗颈椎病、肩周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按摩膏肓穴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的手法:按摩膏肓穴位时一面缓缓的吐气,一面揉膏肓穴6秒钟,反复重复10次,就可以治肩膀僵硬、酸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