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那些泛黄的证书……
我是一个有历史意识的乡下人,并且偏偏我的记性还出奇地好,很多的往事并没有随着岁月的风儿飘散,悄悄地在我脑海里留下了大量影像资料,甚至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如果还有一些原始的证据留存着,那我就可以全盘回忆起过往的一切。
1992年6月,在湖北大学期间获得的证书。
1.“武汉首届模范母亲”征文优胜奖
那是我在湖北大学通用机械系读书期间的收获。那个专业是两个学校联合办的,有点爹不亲、娘不爱的那种。而且,少见的机械类师范专业,就是毕业后去向主要是职高、技校、中专的专业课老师。
我那时觉得专业学习无趣,于是就业余自学新闻专业课程,闲来写写文学作品,参与创办院系燎原文学社的油印杂志。总之,我终于没有高考的压力,很轻松地混着60分,很放松地读书写作。
奖状就是投给武汉市团委的报纸《青年人报》获得的。记得我写了一篇《一件旧衬衣》的散文投过去了,后来报纸上公布了获奖名单。奖品就是一个证书,一个机械闹钟。有四个单位共同盖上“萝卜章”的证书,我一直留在身边,这算是我的处女作吧。
1998年9月,获得《楚天声屏报》(宜昌)年度优稿。
2.《楚天声屏报》1997年度优稿
从1994年7月,我毕业来到了宜昌工作,在核工业系统主要做办公室工作。业余也无聊,一是学习英语,二是写散文和诗歌。
我的散文先后发表在《宜昌日报》《三峡晚报》《楚天声屏报》《三峡希望报》等报刊上。不过,当时影响最大的,还是每周一期的广播电视报,后来改名为《楚天声屏报》(宜昌)。
你想呀,一张报纸全家人翻看,查阅全国各地热热闹闹上星的省市卫视节目,真是眼花缭乱。顺便阅读一下影视娱乐信息,还有生活类散文,被称为千家万户连着看七天的报纸。
“独在异乡为异客。” 我夜晚电灯熬油书写了一大批故乡的散文,也发表了很多:《独夫之家》《故乡的第一台电视机》《离不开广播的人是我》《找个人爱我》《千万别嫁我》《乡村女教师》《父亲教我写春联》《村办广播》《替母下厨》等篇章,其中不少是发表在电视报上。
每周五上午10点后,街道上可以买到下周的《楚天声屏报》。我习惯性地翻到发表散文的“生活周刊”版面,如果发现有我的新作品了,就买上5张、10张。五毛钱一张,当时复印一张A4纸也要两三毛钱,何况报纸还是原件呢。
守报摊上的精明的女老板,起初以为我有毛病,电视报买一张不就够了?我是不是犯了什么毛病呢,是哪根筋搭错了呢?后来,她渐渐也听人说,那张报纸上常有我的作品。每一期进货回来,她也关注起作者的名字呢。
《酽酽的红茶》是一篇写故乡浠水茶的文字,浓浓的思乡之情融入其中,大概是感动了编辑,最终获得了年度优稿,也是唯一的年度散文作品。有证书,还有奖金50元,很不错吧。
1999年9月,“畅想宜昌”征文二等奖。
3.“畅想宜昌”’征文二等奖
1999年上半年,宜昌市委市政府为了加速宜昌的发展,委托宜昌三峡电视台和楚天声屏报联合征文,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征文启事标明,一等奖500元(1名),二等奖300元(2名),三等奖100元(5名),纪念奖50元(若干名)。
我当时月工资不足500元。我的目标是力争多参加征文,多拿一等奖。于是,我先后写了两篇稿子投过去:《建三峡文化名城》和《宜昌,一座移民城市》,很郑重其事地。
后来,只刊登了前者,后者没有被选用。下半年,评奖结果终于盼到公布了,一等奖居然没有我!我的名字,是二等奖第一个。就那么错过了,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主要的获奖者,集中到宜昌市委宣传部开过一次会。我记得当时有著名作家甘茂华、三峡大学教授胡德才等人。还专门到西陵一路的三峡电视台演播厅,录制了一期访谈节目。那期主持人是后来调到央视的王晓清,整整折腾了我们晚上两三个小时,还有主持人笑场而重新录制的印象。
央视主持人王晓清,三峡电视台原当家主持人。
我当时以嘉宾身份,现场回答了一个问题,电视镜头切换给我了几分钟,最终剪辑的节目半小时还播出了呢。正式播出之前,还做了一个片头,镜头就有我的特写,反复在电视上预告了一两周,真是不要钱的广告呀。
当时我为了看清楚现场的字幕,特意戴了一副眼镜,被碰巧看过电视的熟人注意到了,于是他们会问我:你上电视了?戴眼镜的很像你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