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石 || 张巷历溪刘家:墨庄流芳世绵长
传说尧帝的第九子监明生子丹朱,丹朱封地刘国。丹朱17世裔孙出生时,手心掌纹有“刘累”二字,遂得名刘累,刘累也是有史籍记载的第一位刘姓,亦被认为刘姓得姓始祖。刘累曾仕夏朝为官,传57代为刘邦,建立大汉帝国。刘邦的弟弟刘交因助兄灭秦兴汉有功,受封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刘向,是西汉时期经目录学家、文学大师,其后裔于东晋战乱时开始南迁,其中有一位叫刘遐的,曾为长沙公、中郎将,授大将军,出任安城(江西安福)太守,离职后定居于安城北乡笪桥。刘遐十世孙刘延年避隋末之乱迁安福龙云下村,称“龙云刘氏”。遐公传十七世逊公,唐天复三年举孝廉,历官汴州节度使,其后裔散布于江西丰城、高安、南昌、安福、崇仕等处,逊公被视为这一支的一世祖。
刘逊五世孙刘逵由安福迁徙至新喻荻斜(今樟树市黄土岗荻斜刘家村)。刘逵生有三子:珮、琢、琠。刘琠第三个儿子叫刘式(949-997),字叔度,南唐末进士,初宋名臣。据说刘式家有藏书数千卷,辟“墨庄”藏之,世称“墨庄先生”,夫人陈氏称作“墨庄夫人”,其后世据此称为“墨庄世家”,堂号亦作“墨庄堂”,因此有“墨庄刘”之说。宋代抗金名将岳飞曾亲书“墨庄”二字,而理学大师朱熹亦曾为作《墨庄记》,可见“墨庄刘”影响颇大。刘式五子十六孙个个刻苦诗书,全都当上了朝廷官员。其曾孙刘敬(1027-1082,字直乡,又字恭父)善青囊之术,有一次游历丰城时,喜欢上了石滩风水奇特,预言这里有“五世则昌”之兆,于是举家迁往石滩亭子巷七家脑(今丰城市石滩镇卫生院后背)定居,后人称为“石滩刘氏”。刘敬传到第五代,果然诞生了一位彪炳史册的人物——刘德秀,应验了“五世则昌”之兆。
刘德秀,字仲洪,号退轩(1135-1207),南宋词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初在南康军、桂阳军、长沙县、重庆军等地为官。绍熙五年(1194),始任京官,历任大理寺主簿、监察御史、右正言兼侍讲、右谏议大夫,工、兵、吏三部尚书,知婺州。庆元五年(1199),朝请大夫、宝文阁学士、龙图阁学士、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使、端明殿学士。嘉泰四年(1204),二次入朝,再授吏部尚书。开禧元年(1205),中奉大夫、签书枢密院事(副宰相)、资政殿学士、大中大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开禧二年(1206、年)进爵豫章郡开国公、赐紫金鱼袋。开禧三年(1207)殁,赠太师,谥文穆。著有《退轩集》、《默轩词》,是丰城历史上为官最高的一位才子。刘德秀品性“刚直不阿”,“为政严而不苛”,官声甚隆。因与“道学派”结下恩怨,卷入“庆元党禁”之争,被道学派及此后的执政集团异化,被人为打压排挤,地方志及族谱上相关记载只有寥寥数笔,就连刘氏后人对其也知之甚少。
刘德秀四传应巽公,由石滩移居城头山(今属杜市)。八传至学海、学洲兄弟,由城头山徙居瑶溪(今瑶上刘家村)。不久,学洲公赘居历溪,开启了历溪刘姓六百余年的基业。
历溪也就是现在的张巷村委会刘家村。早年,历溪“修竹森然,乔木蓊然,罗(山)槠(山)奇峰为之屏障。宅近古道,上通闽粤,下达燕陵。道侧有刹幽然,有亭翼然,舆马冠盖、负荷担囊者往来不绝。”就是说,历溪原来是个风景异常幽美的地方,临近古老的官道,可以四通八达。路旁有古刹有驿亭,骑马的挑担的过路的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很是热闹。刘学洲(1343-1433),字定元,按照推算,其赘居历溪的时间大约为元末明初(1363-1373),这也是历溪刘姓开基的时间。村庄位于张巷集镇的北端,由于集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加速了刘家村的城镇化建设,很多村民在集镇街道两旁建起了房子,开起了店铺,做起了生意,俨然和集镇融为一体。村民们一边耕作,一边经营,日子却也过得惬意。
穿过临街而建的房舍进入村庄,依稀可见老村盘的痕迹。长长的鲤鱼形门前塘,低矮整齐的老房子,仍保留着些许古拙的味道。但完整的老房子并不多,只有一幢保留较好的砖木结构三进老宅,乃是清晚期的建筑。老宅工艺考究,雕刻精美,彰显出先辈工匠的智慧。但这幢老宅也是人去房空,只有一位老人厮守其中,与远去的岁月隔空对话。其他存留的老宅多为板壁墙,也是阴暗低矮用作堆放杂物,村民们早已搬到宽敞明亮的沿街楼房去了。
刘氏宗祠建于门前塘的北侧,是2012年由全体村民捐资重建而成,占地约700多平方米。祠堂门前一对狮子威风凛凛,与门庭前盘龙柱相映成趣。进入祠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大的院子,院子里栽着桂花树,八月时节桂香四溢。正厅的神龛上悬着“德馨堂”的匾额,神龛两旁是“德泽乾坤流芳远,秀启后裔世绵长”的对联,暗寓先祖“德秀”的名讳。在村民的心目中,德秀公永远是他们敬仰和怀念的先祖,希望子孙后世永远记住这位历史伟人。
刘氏自得姓以来,历朝历代皆有达官显宦、名公巨儒,是中国诸姓中非常重要的姓氏之一。不过,自学洲公赘居历溪之后,似乎并没有出现过什么重要的人物,在沉默隐忍中安静地度过了六百多年。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历溪刘氏文星运转,出现井喷式爆发,先后有四十多人考入大中专院校,成为当地有名的大学生村。从这里走出村庄、走出乡野的刘姓子孙多不胜数,他们传承着“墨庄”的文化,牢记着先辈的庭训,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竞逐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