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德鲁克》第四讲:举直错诸枉 2024-04-28 12:31:30 举直错诸枉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论语.为政篇第19》)德鲁克对曰:“任何一个想要营造强烈的绩效精神的组织都会明白,包括职务安排和薪酬、晋升、降级和解雇在内的人事决策是组织真正的控制手段。它们对员工行为的示范和塑造作用,比会计数字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因为人员决策可以向每个组织成员表明管理当局真正需要、重视和奖励的是什么”(《管理的实务》)在任何组织里,人事决策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而因为人事决策所导致的问题可能是没有选到合适的人选,更可能是因为决策本身而伤害到组织的精神,从而打击到更广大的员工队伍。笔者所熟悉的一家IT外包企业决定以外聘经理人为主要的人事方案,结果导致很多在公司做了十余年的骨干员工,心灰意冷,纷纷离职走人,加入了竞争对手的公司,此消彼长,这家企业也只能自嘲为行业的“黄浦军校”。人事决策是困扰很多经理人的一个话题,有人把他比喻为一把双刃剑,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又增加了新问题。这让我想起《论语》里的一段故事,孔子周游列国,回到鲁国之后,鲁哀公问孔子:要怎么做,百姓才会顺服?孔子回答说:提拔正直者,使他们位于偏曲者之上,百姓就会顺服;提拔偏曲者,使他们位于正直者之上,百姓就不会顺服。在孔子看来,人事决策就是组织的价值观,组织通过人事决策塑造组织成员的行为。在德鲁克看来,同样是如此,诚实和正直的领导者获得晋升向组织传递的意义远大于财务数字的意义。在《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中,明尼阿波利斯领导力咨询公司KRW International的一项新研究再次印证了这个观点。他们的研究表明:那些品德(正直、责任、宽容和同情心)获得高分评价的CEO,两年内的平均资产回报率为9.35%,而品德得分低的CEO,平均资产回报率仅为1.93%,相差约4倍。国内的案例,我们可以“闲坐说玄宗”。唐玄宗李隆基两次兵变巩固皇权,他大刀阔斧,选贤拨能,任用了姚崇、宋璟、张九龄等名垂千古的贤相,经过一系列改革、发展、稳定措施,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到空前发展,边关稳定,万国来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强盛繁荣的“开元盛世”。而在有了这些绩效之后,唐玄宗开始沉溺于声色犬马。张九龄等人先后被罢官,李林甫、杨国忠等人开始掌权,政治黑暗、经济衰退,直至安史之乱,唐朝迅速从“全盛”走向没落。只为个人片刻欢娱,任用了几个佞臣,害得烽烟四起,兵荒马乱,生灵涂炭,又何止一个玄宗,历朝历代乃至当今世界,莫不如此,可见孔夫子所言非虚。也因为如此,德鲁克先生才会把人事安排这件事看得如此重要,他甚至说“人事安排和晋升是最重要的人事决策,没有任何别的决策所造成的后果及影响,会如此持久而又难以消弭”。曲阜杏坛:杏坛是为纪念孔子讲学而建,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时,将正殿后移,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人事决策必须体现组织的价值观一方面是人事决策如此重要,另外一方面却是人事决策命中率不高。总体来说,最多有1/3的人事决策是正确的,1/3的决策勉强过得去,另有1/3则是彻底失败。而领导人员在人的管理与做人事决策上的时间,却远低于花在其它事上的时间-不论是外聘经理人,还是内部升迁。被德鲁克称为每一位真正的职业经理人的艾尔弗雷德.斯隆,会花上几个小时,讨论一个零件部门里的技工师傅的职务,在他看来“公司给我这么优厚的待遇,就是要我做重大决策,而且不失误,没有什么决策比人的管理更为重要……只有做好人事决策的人和不能做好人事决策的人,前者是长时间换来的,后者则是事后再来慢慢后悔。”谷歌人力资源负责人拉兹洛·博克(Laszlo Bock)在最近出版的一本新书中披露了谷歌公司严密的招聘流程。无论是什么级别的岗位,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拉里·佩奇都要亲自面试一次,甚至包括前台。截止到2015年初,谷歌在全球已经拥有53600名全职员工,而2014年初的员工总数为47800人。即使不算同一个岗位的替代人选,这也意味着谷歌一年内就招聘了近6000名新人,而这些人居然都经历过拉里·佩奇的一次面试。拉兹洛·博克表示怎么评价这件事?“佩奇传递给公司的信息是,谷歌高层非常重视招聘工作,我们有责任继续做好这项工作。而谷歌新人在得知佩奇亲自审阅他们的求职申请后,总是觉得非常高兴。”所以在《管理的实务》一书中,彼得.德鲁克才会提醒我们:“任何一个想要营造强烈的绩效精神的组织都会明白,包括职务安排和薪酬、晋升、降级和解雇在内的人事决策是组织真正的控制手段。它们对员工行为的示范和塑造作用,比会计数字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因为人员决策可以向每个组织成员表明管理当局真正需要、重视和奖励的是什么”。而实践绩效精神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人事决策必须体现组织的价值观。主讲:彭信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北京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资深讲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创新研究院特聘专家、深圳骐骥资本联合创始人、国内多家主流财经媒体特约撰稿人。十五年企业管理及创业经历,长期从事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研究与教学。师从国学导师傅佩荣先生,对儒学经典亦有深入研究。培训真诚感人,语言幽默风趣,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德鲁克创新工坊“德鲁克创新工坊”由“北京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与“深圳骐骥学习工场”联合创办,将德鲁克管理思想与阿吉里斯组织学习理论系统整合,与您一起探索卓有成效的企业经营之道。 赞 (0) 相关推荐 书单 | 修炼管理者基本功的14本书 在<读懂「德鲁克」攻略>一文中,我们讲到: 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一名平庸的管理者,给个人和组织带来的伤害,是很大的.从根本上说,管理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而且 ... 问道德鲁克:管理思想精髓的17个关键词 | 未来组织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领教工坊"(ID:ClecChina),作者:康至军,36氪经授权发布. 科层式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已经存在了百年,随着个体意识的崛起,随着Z时代进入职 ... 历经这五项修炼,人人都可卓有成效 终生修炼卓有成效管理者的五大方法:时间管理.注重贡献.用人之长.要事优先.有效决策. 文 5300字|阅读约14分钟 作者 | 那国毅 来源 | 华夏基石管理评论 guanlizhisheng2015 ... 卓有成效:德鲁克管理精要,让你获得持续卓越的能力 一场疫情让习惯了超前消费或者过度消费的职场人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信用卡.房贷.车贷,每一笔账单都在警醒人们冲动消费的恶果:而大大小小的公司为求生存采取的裁员.降薪举措,又让混吃等死的人们开始思考升 ... 《子曰德鲁克》第九讲:管仲之器小哉 管仲之器小哉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 《子曰德鲁克》第二讲: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篇第23>) 德鲁克对曰:"好的决策不是从'众口一词'中得来的.好的决策,应该以互相冲突的意见 ... 《子曰德鲁克》第一讲:学而时习之 学而时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篇第1>) 德鲁克对曰:"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 ... 《子曰德鲁克》第三十四讲: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下) 子曰德鲁克 前面写了这么多,刚说完孔子的好学,下文就和大家说一说好学的德鲁克.与孔子一样,彼得.德鲁克的一生是教学与学习交织的一生,同样是"学不厌,教不倦"的典范,强烈的学习欲望一 ... 【周末分享】《子曰德鲁克》第二十四讲:以直报怨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篇第34>) 德鲁克对曰:"一个持续表现不良或绩效平庸的部属 ... 《子曰德鲁克》第十四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篇>第24) 德鲁克对曰:&qu ... 《子曰德鲁克》第四回:反省是个好习惯 德鲁克:您有个学生曾子很有名,他写的<大学>很有名. 孔子:呵呵,你说的是参吧?他从前可是一个很笨的人. 德鲁克:一个很笨的人如何继续你的衣钵的呢? 孔子:正是因为笨,所以更用功. 德鲁克 ... 《子曰德鲁克》第三十讲:精神王国与物质王国的鸿沟 精神王国与物质王国之间存在鸿沟 克尔凯郭尔的哲学理念中有一个重要的元素渗透进了德鲁克的著作,那就是俗世的个人与基督教的上帝之间的关系.对于克尔凯郭尔来说,精神和物质王国之间是相互分分裂的,而认识这一点 ... 《子曰德鲁克》第二十九讲:个体的重要性 存在主义学说 克尔凯郭尔是存在主义学说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存在主义强调,人生中主观性.人性的独特经验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人生中社会性或者政治性的经验.德鲁克多次提及克尔凯郭尔深刻的影响了他的一生,19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