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坚持是一种成本最低、最接近成功的完美途径
清晨醒来,请读“胡说”
提醒胡粉:“胡说”公号坚持日更原创一篇,带有“胡说典藏”标识的,都是本号以前的文章。本号的网络教育课程辅导广告,都经由胡老师认真审查,绝对靠谱。欢迎进入“胡说”粉丝群交流家庭教育经验。
胡子宏生命日记(1590)
孩子们,坚持是一种成本最低、最接近成功的完美途径
我有个大学同窗,已经有35年的交情。当年我们都参加了系里的某次竞选,我担任了团总支宣传委员,他则担任了团总支副书记。我人生的第一双皮鞋,就是穿了他的,迄今,我还欠着他20元皮鞋钱。
后来,他担任了非常著名的电视台的团委书记和广告部主任,挺厉害的。不过,我想夸赞的是他的助手,一位女士,后来被提拔成了副总。过了些年,女副总又离职创业,慢慢地“飞黄腾达”起来。
我跟同窗老总,并没有太多的私交,毕竟我们不属于同一个圈层了。不过,不经意间,我跟他的女副总,慢慢地有了交情。
那是QQ号正在火爆的时段,同窗老总在闲聊中,无意中提到了我和我的遭遇。也许是有着共同的人生际遇,女副总就加了我的QQ,我也知道了她的故事。我们都来自农村,她的童年生活比较困苦和凄凉。
上世纪90年代,女副总毕业于河北省某大学,分配到省城一家待遇不错的电视台。可是,她在大学里的恋人到了北京创业,眼瞅着,这场美妙的感情,可能就要吹灯拔蜡。小姑娘一跺脚,就辞职到了北京,缠住了恋人。
当年,女副总还是个20多岁的小姑娘,到了北京后,四处求职,屡屡碰壁,甚至还不像胡小鹄这么有运气。不知道闯荡了多久,无意中就与我的大学同窗有了些缘分。当时,大学同窗的新公司要招聘员工,小姑娘就投了简历,却很快被淹没在众多的邮件里。
那场应聘,小姑娘肯定没有成功,甚至,连参加笔试、面试的圈子都没有进。曾经有数年的时间,我就纳闷,她怎么接近了我的同窗呢?怎么进入了他麾下的公司,甚至被提拔成公司的副总了呢?
过了几年,微信聊天时,她无意中透露出自己的秘密。当年,她对同窗的公司心驰神往,就慢慢地了解该公司,还记住了人事招聘时的电子信箱。她时不时地给那个邮箱投一份简历,有时候是三五天发一次,有时候是一周发一次。
实际上,若非有人事招聘工作,那个电子信箱是没人打开的。可是,同窗的公司在某个时段,偏偏人手不够,临时招聘吧,又得费一把力气。同窗就想,以前不是搞过招聘嘛,那么多求职者投过简历,不妨从其中筛选一下,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同窗老总打开了电子信箱,映入眼帘的,就是满电脑屏幕的自荐信,或者几十封,或者上百封,总之都是小姑娘投来的。老总的心瞬间就被震撼了那么一下,顺风顺水,小姑娘就进入了向往已久的公司。
(二)
聊到上述内容时,女副总发过来一连串带着狡黠的笑容。我有些惊讶,内心更多地感到了敬佩。实际上,这种行为,就像当年我给《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读者》《青年文摘》投稿同出一辙。
30年前参加工作后,我就沉浸于写作的快乐中,努力了数年,曾被誉为“华北第一撰”。从本地日报的豆腐块开始写起,我逐渐发表了很多稿子。可是,越是档次高的报纸副刊,越是不容易发表文章。后来,我就一次次地投稿,慢慢地攻下了《光明日报》的某个版面,接连发了几篇。
接着,我故伎重施,开始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发稿的版面不是“大地副刊”,迄今,我的文章也达不到那个水准。可我也不知道,稿子怎么就转到了别的栏目,总之,有一段时间《人民日报》(海外版)接连发了我的稿子,后来,《人民日报》也开始发了。
我的散文被《读者》《青年文摘》选用,也是采用的女副总投简历的“伎俩”。我觉得自己的某篇散文写得不错,就来个自我推荐,当然,推荐者不能署自己的姓名,那就随便编造一个姓名呗,或者用亲戚、朋友的名字推荐。
做过报刊编辑的人都知道,当你经常接到某人的投稿时,会有怜悯之心,可发可不发的稿子,都会在合适的时候照顾一下。这就像你遇到一个长期做推销的人,对方锲而不舍地推销某种产品,你们彼此熟悉了,你无形中就会接受一两次推销的产品。
《读者》《青年文摘》的编辑,就遇到了我的“长期推销”。他们看到好些人在推荐胡子宏的文章,再读几遍,感觉还不错,那就用一篇吧。接着,他们还会不知不觉地再用一篇,时不时地用一篇。
唉,其实,很多机会就是被自己争取来的,只不过,你要开动脑筋,找一个办法,坚持下去。甚至,还要拿出一种“赖皮”态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三)
衡水中学火爆了近20年了,每一年招生时,学霸们都削尖了脑袋,想进入衡中。2011年夏天,至少有两个学生,是凭借了家长的“耍赖”而进入了衡中。
迄今,我和郭女士,与当年的衡中招生老师张主任,已经成为好朋友,能称兄道弟地交流。当年,张主任可是对我们板起过面孔,因为我和郭女士的孩子,中考成绩虽然算是差强人意,但都不是很突出。
我家小子初中三年的成绩不错,可是中考成绩略有滑坡,负责招生的张主任对这类学生,表现出令我焦灼不安的冷淡态度。2011年夏天,郭女士把自己的孩子“磨”进了衡水中学,我呢,算是把儿子胡小鹄“求”进了衡水中学。
郭女士怎么“磨”的呢?她想法设法进入衡中校园,然后进入张主任的办公室。衡中校园不是那么好进的,可是,招生时期,总是有一群群的家长登记进校,郭女士就借着其他家长的机会,浑水摸鱼地进了学校。她到了张主任办公室,帮着维持现场秩序,等着,磨时间。
人在关键时刻,尤其是为了孩子,脸皮会很厚,心理素质会非常过硬。这是一场真正的考验,既然是考验,那就是“视死如归”呗。郭女士的孩子日常成绩不错,张主任此前也有所了解,不知不觉,可能有点“烦”了,干脆就把她家孩子录取了。
郭女士在张主任那里帮忙维持秩序时,张主任的手机上,正接二连三地收着我的短信。我隔一段时间,就发个短信,求求张主任。他不回复,我就打电话,手机打不通,那就打办公室电话。通话的时候,我还带着哭腔。小子也信誓旦旦地说,要么上衡中,要么回到初中复读。
我把全部的能量都发动起来了。甚至,我还联系了某位级别较高的同学,请他帮忙。同学答应帮我“走后门”,但不能保证成功。
几天后,我终于有机会走进了张主任的办公室,他笑着迎接了我。他说,老胡啊,你真是感动了我。他指着电脑屏幕上的学生名单说,录取了胡小鹄之后,只剩下一个名额,从这5个学生中产生,成绩都不错,真不知道确定哪一个。
我暗自想,确定哪一个,就看哪一位家长对衡中表现出足够的虔诚呗。就像一位美女谈恋爱,男方的条件都不错,那就要看看,哪一个男生对美女表达出足够的爱意。
(四)
数年后,郭女士的儿子先是在香港某大学毕业,后来留学美国,目前在上海创业。我家儿子先是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后来留学英国,拿到了硕士学位的毕业证书,目前在北京。俩小子眼下都在积极打拼,我家儿子曾经焦灼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今年上半年,大概率会迎来春暖花开。
当年,同窗麾下的女副总谋职时,一层一层地熬,如果能谋得心仪的职位,哪怕她给老总下跪磕头,她都愿意。当年,我为了在某家报刊发表文章,哪怕让我给发稿编辑下跪磕头,我都愿意。9年前,为了让胡小鹄进入衡中就读,哪怕我给张主任下跪磕头,我都愿意。
实际上,下跪磕头都未必奏效,你必须表现出足够的虔诚、足够的努力,甚至是下了狠心的坚持。怎么坚持?怎么努力?我不知道,总之,人到了最艰辛、最危急的关头,把自身最宝贵的品质发挥出来,说不定就会感动他人,感动命运。
这篇文章,写给我的儿子,以及所有像他那样,在异地他乡艰辛打拼的年轻人。我们都要记住,坚持,是一种成本最低、最接近成功的完美途径,即便是没那么成功,没那么伟大,坚持本身就是一种值得称赞的美德,而且,虽败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