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丸20个注意事项
1.实证当慎用
中医学理论认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中益气丸属于补益类药物,主要用于气虚患者,若患者有实邪当慎用,比如大便秘结、食滞胃脘等情况,用之则容易出现“闭门留寇”加重实邪情况。
2.不宜与感冒类药物同用
从中医药理论角度来说,不管是西药感冒药,还是中成药感冒药,多数属于针对(风寒、风热、风燥、暑湿等)实邪药物,若同时服用则容易出现加重实邪情况。同时,多数感冒药成份复杂,不止一两种药物组成,加上补中益气丸共有9种药物组成,多种药物同时服用容易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
还有,西药的感冒药(化学成分)到底与中药成份(化学成分)是否存在相互禁忌等有待研究,盲目合用存在用药安全风险。
3.高血压慎用
中医学认为,高血压与肝阳上亢、邪热内阻、脉络不畅等有关联,补中益气丸属于补气药,盲目运用容易导致血压增高,或引起不良反应。故高血压患者应在正规中医师指导下使用补中益气丸。
4.糖尿病患者慎用
市面上的补中益气制剂有散剂、蜜丸、浓缩剂、口服液等,其中丸剂包括含糖成分的蜜丸和非含糖浓缩丸,糖尿病患者使用时当慎重选择。就算是浓缩丸剂型也不能随意服用,毕竟补中益气丸含有甘草、党参等成份,不规范服用对血糖可能有影响。
5.过敏体质慎用
过敏体质包括严重和轻微两种类型。从中医药理论来说,过敏者(特敏体质)本身可能因气虚所致,所以补中益气丸即可用于过敏,也可引起过敏。
笔者认为,严重过敏体质或对中药饮片存在过敏的人群,应尽量不选用补中益气丸;若轻微过敏体质者,有临床指征确需服用补中益气丸者,可从最小剂量观察服用,特别是首次服用时,必须严格观察服用是否出现过敏反应,以便于发生过敏反应后及时救治。
6.药丸变质禁用
凡是打开补中益气丸封口,发现丸剂存在变质现象,应当禁止服用,以免出现意外。
7.不与含有藜芦或制剂同用
补中益气丸中含有人参或党参,属于“十八反”药物之一。“十八反”中,人参、党参等“诸参”与藜芦相反,所以不能同时服用。
一方面,服用补中益气丸时,不能同时服用含有藜芦中药饮片的中药汤剂或散剂或配方颗粒等;另一方面,服用补中益气丸时不能服用含有藜芦的中成药,比如三七血伤宁胶囊、神州跌打丸等。
8.儿童用药遵照医生指导
从中医药理论来说,补中益气丸属于平和类药物,可选用与儿童患者,但是必须在正规中医师或药师指导下,酌情减量服用。
9.孕产妇应在妇产科医师指导下运用
虽然补中益气丸所含成份较为安全,但是面对孕妇和产妇等特殊人群使用时,还是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10.不能擅自超量服用
临床上,有的患者擅自加大剂量运用补中益气丸,甚至有临床医生认为加大剂量显效快些,盲目加大剂量使用补中益气丸,这是不对的,应当慎重,比如,补益过度妨碍气机就是典型例子。
11.小儿应警惕服用不当引起窒息
由于补中益气丸属于丸剂,使用时服用不当容易导致丸子呛入气道引发窒息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故年龄较小患儿或儿童最好别选择使用,改用颗粒剂或口服液较为恰当。
12.肝肾功能不全宜减量
虽然补中益气丸属于平和剂型,基本上无毒性,但是对于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来说,一切物质都可能是毒性物质,所以从用药安全角度来说,肝肾功能不全者确需要使用补中益气丸者,应减量服用。
13.空腹或饭前服用效更佳
中医学认为,中气不足与胃气有关,故空腹或饭前饭中服用,更容易保护胃气,增强临床疗效。
14.服用后出现其它症状应立即停药
从医药安全角度来说,没有一种药物是百分百绝对安全的,尤其是人体随时都在变化着的生理功能,谁都不敢保证下一秒会出现什么情况。
故首次服用或服用期间,都要严密观察病情,一旦出现其它不适临床症状,应立即停药观察或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
15.超过有效期禁止服用
所有的药品外包装和最小内包装上都标明有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凡发现超过有效期者,应禁止服用,以免发生意外。
16.盛装瓶破损禁止服用
首次打开补中益气丸盛装瓶时,发现盛装瓶或封口有破损者,应当禁止服用内部补中益气丸。因为盛装瓶或封口破损者,谁都无法保证内储存药品的质量安全。
17.开瓶后最好连续服完
不管是蜜丸还是浓缩丸,一旦打开瓶口,都不适宜长期存放。所以,为了保障用药安全,最好打开包装后,就遵照医嘱或说明书规范按照疗程连续服完。
18.避免被污染
补中益气丸属于丸剂,极容易引起蚂蚁、蚊虫等的关注,临床医生应提醒患者,保存和使用补中益气丸期间,要特别注意别让药丸被污染,包括防蚊虫、蚂蚁、水、有毒有害(洗衣粉等)等。
19.服用前认真看说明书
不管是临床医生还是普通患者,都容易忽视使用补中益气丸前认真阅读说明书这个细节,毕竟所有药品说明书都是在不断随着临床用药不良反应报告情况在修改的,若使用前不认真阅读说明书,则容易不经意间犯了用药禁忌情况。
20.有疑问随时咨询医师或药师
临床医生要提醒患者,在使用补中益气丸过程中,一旦有疑问要及时咨询正规医师或药师,尽最大限度地降低用药风险,确保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