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崇文对联讲座之十七对联中的设问与反问!

对联中的设问与反问!

杏坛归客

朱英贵

(本文刊载于《晚霞》杂志2019年第7期)

在对联创作中,设问与反问是两种很有效的表现技巧,设问是为了引起注意而用故作疑问的方式避免平铺直叙,反问是为了突显某一事实或结论而用反诘语气加以强调,二者都是作者心中早有定见无疑而故问的修辞方式。

一、对联中的设问

所谓“设问”就是假设性的提问。运用设问,一方面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一方面也可以使联语形成一些波澜,避免一味平实的陈述。设问并不要求对方回答,可以自问自答,也可以问而不答。设问联的目的在于增强联文的趣昧性和可读性,它宛转而含蓄,耐人寻思,让读者搜求合理的答案,可以活跃人们的想象力,陶冶受众的情操。对联中的设问形式多样,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形:

其一,上下联皆作设问状,不作回答。例如:

(1)云南湖广会馆联:

故国人来,问流水桃花无恙?

大观楼近,较岳阳黄鹤何如?

(2)相传石达开题理发店联: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3)史可法题安徽宿松白崖寨联:

听涧底泉声,呼天地,是歌是哭?

看阶前月色,问英雄,还生还死?

以上三例,上下联全是设问语气,虽没有明确作答,然其乐观豪迈、气势凛然的联语本身就寓答案于其中了。又如:

(4)传为乾隆纪晓岚趣对:

池中莲苞握红拳,打谁?

岸上麻叶伸绿掌,要啥?

(5)某佛寺谐趣联:

仰长天,佛法无边,缘何六祖之后再无七祖?

俯广地,大限临头,为甚千岁之前更有万岁?

以上两联都是不需回答的问题,意在引起人们的联想,读来饶有趣味。

其二,上下联有一联设问,另一联含蓄释疑。例如:

(1)山西娘子关联:

雄关百二谁为最?

要塞三千此并名。

(2)方地山赠张大千联:

八大到今真不死,

半千而后又何人?

(3)朱瑞挽秋瑾联:

大通讲学,光复联盟,按剑说同仇,不图三十三龄弱女儿,成仁取义,腥血先埋,抱沉痛四年余,竟英灵旋转乾坤,试想贵福奸奴,而今安在?

春社留题,西泠感旧,拈花谈慧果,长作六月六日新纪念,崇德报功,丰碑重树,垂令名千载后,使进党眷怀风雨,当并伯荪诸烈,终古难忘。

以上三例都属于不做回答或不便回答的情形。例(1)上联设问,下联含蓄释疑,“谁为最”不好说,既然“并名”则也可称之为最。例(2)下联设问,答案就蕴含在上下联之中:借清代画家朱耷(八大山人)和龚贤(半千)来评价张大千的艺术成就,“而后又何人”虽在疑问,却是蕴含着而后就是张大千之意,自然贴切,不留痕迹。例(3)上联以设问收尾,是对杀害秋瑾的刽子手贵福一类奸奴的声讨,此处之问不必回答,情理自在不言之中。

其三,上下联各自在联内自问自答。例如:

(1)旧时学子自勉联: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益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深夜的三更灯火供我读书。拂晓五更鸡鸣催我早起,学子夜以继日、闻鸡起舞的刻苦精神溢于言表。此联是半联内自问自答,如果不用设问,而改为一般陈述“二月桃花八月桂动人,三更灯火五更鸡益我”的话,显然表现效果就差远了。

(2)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此联也是半联内自问自答:秦始皇还在吗?万里长城就是对他的控诉。孟姜女没有死吧?铭记她的贞操的片石千秋永存。

(3)广州越秀山镇海楼联:

几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

五百载,故侯安在?只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此联也是半联内自问自答,只不过没有直接陈述的答案而已:上联以设问“目空今古”收尾,是说经过无数次兵火劫难,从前摘星摩空的英雄人物都过去了,只剩下这座高楼。下联以设问开头,是说,时间过去五百年,当初楼的修建主持人“故侯”(被封为永嘉侯的朱亮祖)还在吗?只剩下我心潮翻滚,为英雄人物激动不已。

其四,上联或下联设问,不作回答。这又有几种情况,诸如:

一是上联发问,不作答。如南京明中山王故宅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阔?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二是下联发问,不作答。如南昌滕王阁联: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骛,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三是上下联内部一问再问,不作答。如徐懋庸挽鲁迅联:

敌乎?友乎?余惟自问;

知我?罪我?公已无言。

鲁迅生前曾是与徐懋庸激烈论战的论敌,而徐亦是深敬鲁迅,逢先生逝世,徐的挽联实在不太好写。他用连续几问,把自己从尴尬的处境中解脱了出来。

其五,用一副对联来发问,用另外一副联来回答。例如杭州西湖飞来峰下的冷泉亭有明代董其昌手书一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作者以西湖景物落笔,上下联设问,均不作回答,从而加深读者对冷泉之“冷”、飞来峰之“飞”的印象,把答案留给读者,使人们产生无尽的悬念。据说此联一出,答联蜂起,或据实,或说禅,或凑趣,不一而足。如:

泉自源头冷起,峰从天外飞来。

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

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

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

所有这些联语,都可以看作是用另外一副对联来作答。

二、对联中的反问

反问也是无疑而问,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诸如口语中的“难道……吗?”“怎么不……呢?”就是反问。反问的目的是为了使其语气更为强烈,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示强烈确定的意思。对联中的反问形式也有多样,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形:

其一,上联为反问句的。例如明代理学家胡居仁自题书壁联: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这副对联的上联用“苟……何必……”这一假设复句形式构成反问,告诉人们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能持之以恒,就用不着起早贪黑打疲劳战。下联角度有变,是从反面说明“无恒”的危害,那些“一日曝,十日寒”的读书人,只不过是应付读书而已。而上联的“三更眠”与“五更起”,下联的“一日曝”与“十日寒”均属于句中自对,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其二,下联为反问句的。其特点是,下联反问的基础必须是上联内容的延伸,下联的反诘才能成立。诸如:

(1)铁匠铺联

不经几番磨炼,

怎成一段锋芒?

(2)居室格言联

天下断无易处境遇,

人间哪有空闲光阴?

(3)甘肃礼县诸葛亮庙联:

已知天定三分鼎;

犹竭人谋六出师?

这副对联以诸葛亮自言自语(自我心理活动)的手法写出,既然我知道天定,我为什么还要两次向刘禅上出师表,并劳民伤财地六出祁山呢?下联运用反问借以突出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耿耿忠心。

(4)梁启超答对张之洞联: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后,何敢在前?

这副对联实际上是兼用设问与反问(上联设问下联反问)。梁启超在武昌讲学时,坐镇武昌的湖广总督张之洞想试探梁启超的才华,便以“礼贤下士”的客套话出上联设问求答,而其内容却锋芒逼人:“四水”长江位于第一,“四季”(四时)夏季位于第二,请问先生在江夏(武昌)这个地方,你我“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呢?对此,梁启超不卑不亢,避其锋芒,用反问手法含蓄作答:“三教”(儒释道)儒教排在前边,“三才”(天地人)人才排在后边,在下本是儒人,你敬称我“先生”,我自谦为“小子”,又“何敢在后何敢在前”呢?如此以柔克刚的反问语气,流露出虽不敢在前也不甘落后的志气,真不愧是文才高手。

其三,上下联都为反问句的。诸如:

(1)少年解缙巧对的趣联:

天当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作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2)朱曼华挽鲁迅联:

差幸呐喊有声,忍听南腔北调?

从兹彷徨无适,哪堪月黑风高?

(3)冯玉祥讽刺国民党会议联:

一桌子点心,半桌子水果,哪知民间疾苦?

两点钟开会,四点钟到齐,岂是革命精神?

(4)某佛寺司命殿联:

你求名利,他卜吉凶,可怜我全无心肝,怎出得什么主意?

殿遏烟云,堂列钟鼎,堪笑人供此泥木,空费了多少精神?

综上可知,对联中的设问法与反问法有相通之处,不同的是设问为正面提问,设问的意思是不确定的,一般不表示肯定或否定什么;而反问为反面提问,反问的意思是确定的,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思,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思。

(0)

相关推荐

  • 鲁迅故居的对联,上联:望崦嵫而勿迫,网友:下联更有深意

    原创 云水 云水心语 今天 收录于话题 #对联5 #鲁迅39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孕育于六朝骈文和唐代律诗,产生于五代,发展于宋元,并繁盛于明清.有人觉得写对联不过是雕虫小技,其实里面却充满学问 ...

  • 每日笔记(11月3日)白话文运动和望江楼对联

    白话文运动.   和朋友聊天,说起两件与毛泽东有关的事情.他说:毛泽东对白话文化运动的贡献大于胡适,陈独秀.理由是毛泽东1927年3月5日发表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白话文的经典文本, ...

  • 诗词中的设问艺术

    作者/任遂虎 传统诗词中,问句使用得相当广泛,表现形态也显得多种多样.有正问句,有反诘句:有问答句,有问而无答句:有对话式的一问一答,有非对话式的自问自答:有因疑而问,有无疑而问:有问句意在言中,有问 ...

  • [诗学新论] 任遂虎:诗词中的设问艺术

    传统诗词中,问句使用得相当广泛,表现形态也显得多种多样.有正问句,有反诘句:有问答句,有问而无答句:有对话式的一问一答,有非对话式的自问自答:有因疑而问,有无疑而问:有问句意在言中,有问句意寄言外:有 ...

  • 【试题研究】 高考历史题中常用设问词的解读

    (一)试述.简述.简要述评.概述.简要说明.简要评述.概括说明.概括指出.此类常用词语一般用于问答题之中 '述',就是叙述,即摆事实:'评',就是评论.评价,即讲道理,谈观点.'述评'或'评述',就意 ...

  • 群中对联讲座欣赏

    楹联第22讲作业:二.大致找出下列对联中用的突兀.不精当.坐实.虚飘.拗口.造词.多余.遣词别扭.关联照应不够.重复等的单个字或词组并说出是哪类毛病.(也包括拗口音韵相近等挤舌等字)例句: 人生若梦如 ...

  • 才女对联招亲:“洞中泉水流不尽”,三位才子对出下联,谁对的好

    2021-04-19 09:14 华人号:中国文化 <同阎伯均宿道士观有述>:南国佳人去不回,洛阳才子更须媒.绮琴白雪无心弄.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是一个充满诗词歌赋的国度,其实除了诗词歌赋 ...

  • 才女对联招亲:“洞中泉水流不尽”,才子对出下联,抱得美人归

    古时有才情的人们总喜欢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把酒言欢,吟诗颂词,而现代的人们却与之大不同,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现在拥有众多娱乐项目供人们消遣.相信很多人已经将一种古老的娱乐方式淡忘,那就是对对联,今天就 ...

  • 名家理论|刘太品:对联文体与修辞(中)

    对联文体与修辞(中) 论 目  录 一.修辞学与对偶修辞 二.对偶辞格与对联文体 三.与内容表达相关的辞格 四.与文字技巧相关的辞格 五.对联的语言风格 续:对联文体与修辞(上) ▼ ❶对偶辞格与对联 ...

  • 风景区配上这样的对联才好,书法中的精品,自然天成的绝句,收藏

    前言: 欢迎您来到清雅阁,清雅阁的创办之初就是传播中华书画艺术,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搭建艺术交流平台,我们将始终秉持创作优质书画内容,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敬请关注我们,您的每一次参与都是我们创作优质内容的 ...

  • 对联的词性(上,中,下)

    转自:登书山的博客 对联的词性(上) 词性即词的特点.同词性即划分为同一特点的词类.词类字词对仗,是对联中对仗艺术的关键.词按照语法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我们说的实词是指有实在意义的词,按语法特征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