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头条』沈允庆丨2018首届中国·民勤沙漠雕塑创作营国内入选艺术家
▲
4月2日作品征集启动以来,至4月30日截稿,本次创作营活动共计收到52个国家和地区273位艺术家1569幅作品方案,初审选出300幅作品供艺委会评审,最终艺委会评选出国内作品20幅,国外作品20幅,特别推荐作品10幅,共计50件作品方案提供给民勤县政府,通过组委会投票决议,并从中挑选27件适合沙漠环境及活动主题的作品,作为本次创作营入选方案。雕塑头条将用若干期来详细介绍各位入选艺术家,本期介绍沈允庆。
入选方案《叶脉》
沈允庆工作照
从铁到纸媒的材料转型
——关于近期创作随笔
文/沈允庆
艺术创作往往源于作者生活的点点滴滴,是偶然也是必然。
我的创作要从2000年到2009年这十年的锻铁作品说起。铁匠铺,这种原始的手艺作房在现代城市的存在如同一个奇迹。一提起铁匠铺就会让人想到打制农具、木工用具、建筑工具及生活用具等等,似乎铁匠铺代表着原始生活的一部分。我在这铁匠铺感受着锻造工艺这种植根于物性本身的特殊韵味,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艺术感悟。材料作为雕塑的基本语言,不仅是一件作品的肌理表征,从某种程度上更直接传达着由表及里的观念转型。不同的材质,凹凸的作者的思想、情绪、心境。当我感受着铁的锻造,这种由自然之火淬炼产生的蜕变与新生,这种在流动与凝固的物性中反复切换、以求炼达的过程,使我体会到了一种朴素而自然的品质,默默无声却铿然有力。静谧而伟大的美震撼了我的灵魂,同时也激发着我作为一位中国女性基因里流淌着传统、朴素、坚韧的精神张力。《风韵系列》开始,我将金属锻造的工艺与自己的艺术语言进行融合,从而有了一种抽象形式感的造型语言:一是金属本身的肌理与质感,锻造过程中的偶发效果,这不同于传统塑造的可控性,可以说是随形而就;二是锻造过程中产生的对空间的再认识,造型中的“破”,即是通过取舍阐释了有与无、虚与实的相对存在,以类似国画中“留白”的写意的手法来诠释雕塑形体。这种脱胎于东方哲学观的空间美学不同于西方的抽象主义,而是形而上的意念表达,同时也折射了中国当代雕塑语言最为重要的现实语境。
风韵系列——时尚一
鱼和女性是我这一时期主要的表现题材。我所关注的原始生命力的表现,并试图通过一些象征意味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些作品从语言上明显具有现代主义的形式美学逻辑,而终极目的是追求形式之上的语言与内在灵魂的统一。锻铁的女人体,残破而坚毅,表现出女性的自怜与自强的矛盾心态。我不是一个典型的女性主义艺术家,然而我喜欢“女人也可以雕塑刚强”,强调女性与男性在艺术创作中没有高下之分。因此,铁本身这种不可磨灭的坚硬、阳刚、冰冷而理性的材料质地,与女性的经验、直觉、潜意识形态,最终以这种方式融合在我的雕塑中,实质上也是我对于女性身份的悖论与抗争。
《夏》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的艺术实践是由材料独特属性建构的艺术语言,以实现兼具时代性与人文性的诉求,以及东西方美学杂糅并蓄的当代可能。可以说,我对材料的关注与实验,一直是创作的主要线索。纵观西方现代主义以来的艺术,材料作为形式表达的媒介,通过意识的关联直接反映所指,因此,艺术形式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即可以理解为精神与价值观的表征。我认为,当代雕塑语言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形式的深层研究,就是从形式寻找内涵,从局部发现整体,寻找形式结构后的潜在意义与价值取向,进而实现从语言到概念的延伸与拓展,以探寻通过形式表达人文精神的能力。
《菜篮子》2
随着对材料媒介与艺术形式的不断研究与实践,我逐渐对当代艺术有了新的理解。首先,艺术关注视角开始趋于个体化。可能是作为女性的生存经验使然,我开始聚焦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并将通过概念转化成为艺术表现的对象。正如美国的现代主义雕塑家奥登伯格的现成品放大,通过对日常用品的尺度变化与场域挪移,使物体本身的概念发生质变。在反复筛选、实验后,我选择了司空见惯的日常之物——白菜,作为艺术表现的对象。这一方面源于我的生活体验,另一方面也与我女性的直觉与情感体验相关。白菜的茎脉肌理与晶莹剔透的质感,渗透着质朴而纯洁的生命力,使我感受到了不染铅华、润物无声的美。那么,如何通过材料语言的转变,赋予白菜以全新的艺术内涵,就成为我不断的实践课题。结合长期以来对艺术语言的思考,我逐渐走出了传统雕塑的语言体系,而是更加回归到材料本身的研究上。在白菜创作中,卷纸的运用给我创作带来无穷的灵感。这种材质不同于传统雕塑制作材料与工艺,通过拓印、组合、取舍、挤压等方式制作出的白菜,在阳光下更加通透无暇。在制作的过程中,我获得了源于材料本身的特殊的情感体验,与传统雕塑的金属、石、木等材料不同,这种脆弱、易碎、不可复制更贴近与女性经验的表达,更能够唤起我的情感共鸣与女性意识的回归。后来陆续创作的《菜篮子》、《一盘菜》系列作品,我通过竹篮和卷纸两种材料相结合,将传统的手工艺和现代手法纸工艺融合成了我的纸作品独有的当代性。其实在2008年我就开始做纸作品,只是当时用宣纸和毛边纸来拓印。主要创作素材是佛像和人体,宣纸的反复粘贴,取模组合,把玻璃钢材料转换成纸质作品,但其艺术效果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突出。而现在用的日用卷纸也是片状粘贴的方式在蔬菜上直接制作,纸白菜天然的感觉就呈现出来。两种日常品,吃的蔬菜,用的卷纸,通过奇妙的结合共同生成一件艺术作品。纸的纹理,表达自然禅境,具有极强的偶然性和不可复制性,如同自然造化。用纸来呈现白菜的质感,将这二者融合在一起,得到新的视觉效果。它的肌理是自然的产物而又富于无穷无尽的变化,造型所蕴涵的勃勃生机,呈现出真实、低碳、环保而可观的艺术品;白菜作品不仅具备观感之美,更蕴含着吉祥的寓意,令人们感到生活的朴实之美。
《菜篮子》1
从坚硬到柔软的材料转换,从雕塑到装置的概念实践,从女性意识的抗争到回归,多年来我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实现着自我的艺术蜕变,也逐渐走出了一条专属于自己的路。
雕塑系列作品
白菜系列
《2011物态》
《白菜》纸 32x25x11cm
《菜蓝子》 纸、竹 96x56x44cm
白菜(2015银泰1)
风韵系列
风韵系列--时尚二
风韵系列--时尚三
风韵系列--时尚四
风韵系列--时尚五
风韵系列--时尚六
风韵系列--时尚七
风韵系列--时尚八
风韵系列--时尚九
风韵系列--时尚十
公共艺术系列
《春韵》汉白玉、绿花岗 320x200x168cm 河北石家庄国际雕塑邀请展 2001年
《橄榄树》不锈钢 8m 泸州奥林匹克公园 2014年
《关爱》不锈钢 5m 芜湖雕塑公园 2011年
《海风》钢板喷漆 3m 深圳蛇口
《和平女》 不锈钢 3m 泸州奥林匹克公园 2014年
《杨慎》铸铜 成都市图书馆 2003年
《黄荃》铸铜 成都市图书馆 2003年
《酷跑》不锈钢烤漆 成都清水河城市公园 2018年
《酷跑》不锈钢烤漆 成都清水河城市公园 2018年
《来来往往》不锈钢烤漆 山东即墨 2014年
《迁移的侯鸟》不锈钢烤漆 6.4x21m 深圳南山区 2011年
《琴声悠长》不锈钢 山东即墨 2017年
《运动衫》钢板 155—190cm 成都锦江绿道 2018年
《叶脉》不锈钢 5m
《欢乐时光》 青铜 成都远洋太古里 2015年
成都活水公园 1997年
《王安娜》(德国)建川博物馆 抗战援华义士广场 2016年
2018年艺术家在建川博物馆抗战援华义士广场合影
《小林宽澄》(日本)建川博物馆 抗战援华义士广场 2016年
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大门
《祥云》铸铜 280x126x150cm 首届中国(铜陵)国际铜雕艺术展 中国铜陵
《中国壮士》铸铁 2m 建川博物馆壮士广场 2005年
人体系列
《秋》
《夜》
《夏》
《人体》2007
《惑》玻璃钢
《冬》
《春》
作者简介
沈允庆
生于四川成都
198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专业,就职于四川雕塑艺术院至今。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雕塑协会副会长。2001年至2017年参加国内国际雕塑大展及雕塑创作营活动。作品收藏于北京、上海、福建、河北、安微、山东、成都、重庆、深圳、长春、福建、广西、香港、韩国、美国亚利桑那等。
主要展览
2017 新轴线2017武汉CBD·泛海国际雕塑艺术季
“雕形塑意”海峡两岸艺术交流展(台湾)
“近观”-2017年新加坡国际微型雕塑展及台北站巡展
2016 “异质共生”国际当代艺术展(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
2015 中、韩、日当代艺术展(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Fukuoka Asian ArtMuseum
2014“聚焦与共鸣”——2014北京·德国国际雕塑作品展(北京、柏林)
2013 中国雕塑年鉴展(北京)
2012 “Woman Road” -韩ㆍ中女雕塑家邀请展(韩国首尔)
2011 中国姿态-第二届中国雕塑大展(温州)
2010 中国60周年城市雕塑成就提名奖(北京)
2009 香港国际雕塑创作营
2008 中国当代雕塑交流邀请展 (深圳)
2007 上海国际雕塑年度展
2006 第四届中国雕艺节石木雕刻大奖赛(福建)
2005 全国第六届体育美展 (南京)
2004 中国·比利时当代雕塑作品展
2003 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雕塑精品展
2002 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