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英》的最大彩蛋,一出来就有年味了
所有人都在聊《你好,李焕英》。
影片上映第10天,内陆票房累计破40亿,在中国影史排名第6。
我探之前聊过,尽管电影在质量上有些瑕疵,但贵在纯粹、贵在真诚。
贾玲也说过:我不是为了当导演去拍电影,是为了拍李焕英才去当导演。
想法简单的贾玲,就这么“意外”地成了中国影史票房最高女导演。
图源:网络
什么叫惊喜,这TM就叫惊喜!
要说电影最大的惊喜,是影片中一个彩蛋。
有一场戏说的是大家在等一个工友回来,镜头一转,打扮成工人的冯巩满脸委屈扔下行李:
亲爱的工友朋友们,我想死你们啦!
一个镜头,一句台词,全场爆笑如雷忆。
冯巩的客串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众所周知,冯巩是贾玲的师父。
贾玲和《你好,李焕英》的成功,离不开冯巩的功劳。
>>>>如父如女
冯巩和贾玲的缘分始于2001年。
那一年,冯巩回到母校创办了中戏相声大专班,4000多人报名,录取了34人,其中女生7人。
贾玲就是其中之一。
大专班毕业,贾玲就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姐姐在老家给贾玲找了一个公务员工作,生活安稳比什么都强。
贾玲犹豫不决,是追求理想还是捧铁饭碗?
冯巩看出来贾玲不想回家,一连给她姐姐打了好几个电话:
“要没有钱吃饭,管她几顿饭还是管得起的。”
冯巩没有食言。
刚毕业的贾玲成了北漂,一踏入社会就被难倒在房租上。
那时的冯巩向她承诺:“先带你们挣够一年的房租。”
之后便带着贾玲四处演出走穴。
当时同龄人的演出费大概是两百三百,而冯巩给贾玲他们确实三千五千的给。
碰上公益演出,冯巩还自掏腰包补贴学生。
三个月下来,贾玲就在北京扎下了根。
她挣得钱,是冯巩当初承诺的10倍(起码有10年的房租)!
冯巩和贾玲这对师徒,最经典的段子还得属2011年春晚。
大年二十九,春晚导演组突然毙掉了贾玲筹备几个月的节目,委托冯巩带句话通知。
冯巩连忙打电话安慰:“年轻人,有一种胜利叫撤退。”
到了晚上,冯巩带上贾玲梦寐以求的红酒、大闸蟹和麻将桌,亲自上门安慰徒弟。
可是第二天,春晚导演组突然又把贾玲的节目提了上来,找上冯巩给贾玲带话。
这回冯巩改了口径:“年轻人,有一种胜利叫前进!”
世间最美妙不过虚惊一场(大年初一,冯巩赶紧又把麻将桌给搬走了)。
一来二去,冯巩折了三瓶红酒十只大闸蟹,无怨无悔。
不必渲染冯巩是贾玲贵人,没有他就没有她如此这般。
他只是一个尽职尽责、力所能及为学生负责的老师。
而这,现如今已经很难得了。
>>>>春晚钉子户
冯巩被称为春晚钉子户,曾连续33个年头登上春晚。
“看到冯巩,就是过年”。
“冯巩是我们一代人的年味”。
1986年,29岁的冯巩和刘伟搭档《虎年谈虎》第一次登上了春晚舞台。
《虎年谈虎》
四年后,刘伟选择海外发展,搭档换上了刚凭“领导,冒号”火遍全国的牛群。
舞台上的牛群七分憨直三分蛮横,冯巩则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两人一合作就是13年。
经典作品《点子公司》《两个人的世界》……针砭时弊又不滥作煽情,拿到今天也绝不过时。
2000年牛群弃艺从政。
春晚舞台上,冯巩身边的搭档从牛群换成了郭冬临,从郭冬临换成了牛莉、闫学晶……
真是流水的搭档,铁打的冯巩。
期间代表作包括2000年《旧曲新歌》,时至今日还是B站鬼畜区的万恶之源。
2005年冯巩和朱军合作的《笑谈人生》。
两人拿反煽情的手法大搞解构,讽刺春晚的煽情和说教,贡献了最不春晚的春晚小品。
《笑谈人生》
从巩哥到巩叔,透过春晚我们见证了冯巩的身份变化,不变的是他在舞台上的角色形象。
他在春晚舞台上扮演过环卫工人、公交乘客、出租车司机……
归根结底都是善良淳朴、乐于助人,有喜怒哀乐的草根老百姓。
他像是你不常走动的远房亲戚,常对你微笑的对门邻居,或者干脆就是你自己。
在冯巩的相声小品中你总能捕捉一种熟悉的情愫,大家管它叫生活。
《信任》
这些年大家对春晚的口诛笔伐总是不绝于耳。
有人说春晚不好看是因为说教,有人说是因为煽情——在我看来这些都是表象。
问题的症结在于春晚本该是中国观众的春节气氛组。
观众想看到的是阖家团圆的家庭感和讲述咱老百姓自己故事的亲近感。
《小棉袄》
这些年春晚邀请的都是网红明星、流量偶像,排场越来越大,但距离老百姓的生活却越来越远。
从中我们看不到家庭,也看不到生活,反而更怀念冯巩的亲切。
没有哪一句问候比“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可想死你们了!”更具感染力和号召力。
朴实无华的大白话经他之口说出来,没有油腻没有煽情,只有喜感。
谁会想死我们?
亲朋好友,自己人呗。
一句话拉近了荧屏内外观众和演员的距离,提醒你不要忘记远方朋友一年一度的挂念。
2019年,冯巩春晚“毕业”,首次在除夕夜美滋滋地和家人吃上了团圆饭。
事了拂尘去,深藏功与名。
春晚的舞台,让贤留给了年轻的后浪。
其中就包括,2010年登上春晚舞台而一夜成名的贾玲。
春晚舞台是师徒事业交集的中心,也是艺术传承的第一根接力棒。
>>>>相声影帝
聊到师徒的艺术传承,就该聊聊第二根接力棒——电影。
隔行如隔山,喜剧人跨界演员偶尔有成功案例。
比方说《一代宗师》中大开大合,霸气外露的赵本山。
《一代宗师》
喜剧人跨界导演往往是大型车祸现场,不论赵家班、德云社还是开心麻花,都难以服众。
春晚《笑谈人生》节目,冯巩曾经在朱军面前耍贫:
相声界我影视演得最好,演员界我导演导得最棒,导演界我编剧编得最巧,编剧界我相声说得最逗。
《笑谈人生》
这真不是自黑。
如果说中国真有位喜剧人成功跨界,既能演又会导,那个人就是冯巩。
先聊表演。
冯巩早期经常和黄建新(《黑炮事件》《建国大业》)导演合作。
黄建新看重的是冯巩喜剧人出身,但除了偶尔几个小包袱,没有一点喜剧痕迹的表演。
1993年,两人合作“城市三部曲”之一《站直啰,别趴下》。
黄建新的社会寓言中,冯巩饰演了一个代表中国文化界,懦弱不幸的小知识分子。
冯巩第一次得到了百花奖最佳男配角的荣誉。
《站直啰,别趴下》
1996,两人再次合作《埋伏》。
这回他转型为悲剧角色,演出了在荒诞世界中坚守的格格不入,得到了金鸡奖提名的认可。
《埋伏》
冯巩演员生涯巅峰还得属1998年《没事偷着乐》。
这回冯巩演的是贫嘴张大民,一个在贫穷与不幸中,仍然热爱生活的小老百姓。
演得有多好,我举个例子,单说这场吃面戏在整个华语影史都占有一席之地。
这部电影也帮助他拿下了人生中第一个金鸡影帝——相声影帝这还是独一份。
《没事偷着乐》
再聊导演。
冯巩主要导演作品有三部,前两部值得一看。
2007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讲述底层三轮车师傅,围绕三个女人间酸甜苦辣的生活。
典型的冯巩故事,没有轰轰烈烈悲欢离合的小人物,只要慢慢熬,总会迎来好日子。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同年还有一部《别拿自己不当干部》,讲述纺织厂小干部,坚守岗位却在职场四面受敌。
不说别的,光说电影以底层视角讽刺官场现形记的视角,也是20年来难得的经典。
《别拿自己不当干部》
不管是导还是演,冯巩这套“冯氏喜剧”都绕不开——小人物。
这些电影中有现代中国少见的现实主义,他擅长捕捉小人物的生活气息和人生百态。
这些小人物身上,既有传统的正直善良,也有被世俗沾染的软弱油滑。
冯氏喜剧并没有单纯强调幽默,他更在乎与欢笑交织的是芸芸众生的苦中作乐。
《站直啰,别趴下》
冯巩作为导演表达的中心思想简单、纯粹: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他就是在歌颂生活中那些坚韧、勇敢,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小人物。
他歌颂的,是被称为平民老百姓的我们自己。
《没事偷着乐》
对于非科班出身的冯巩来说,可以说他技术不过关,拍的是“小品电影”。
但无可否认他在电影中对于观众的尊重,对于社会现实的真挚热情。
而这,不正好也是《你好,李焕英》成功之处吗?
电影优劣,一脉相承。
说《你好,李焕英》继承了冯巩电影,绝不为过。
>>>>春晚之后再看冯巩
退出春晚,冯巩反而活跃多了。
你能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他拍的小段子。
你能在地方春晚看到他搬出来经典口头禅。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需要面对现实:
冯巩彩蛋全场爆笑后,小朋友会问这个爷爷是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不认识冯巩了。
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继续聊这个“过气”明星呢?
是因为他的电影和小品启发每一个小人物坚韧乐观地活着,享受拼搏付出换来的平凡幸福?
还是因为他曾代表过的那段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其乐融融而又简单朴素的春晚记忆?
或是两者都有?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一年到头,还是想再听他说一句: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
《最差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