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写的“离离原上草”,“离离”究竟啥意思?你可能并不知道

“歌词为了押韵,什么都写得出来。”

一直以来,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往往有这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特点,每个人都能通俗易懂地背出几首经典古诗,像《静夜思》《登鹳雀楼》都是家喻户晓的经典。

但如果让大家将古诗翻译成白话文,那肯定就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了,更何况有很多文言文中语言习惯,还是古代特有,像白居易的《草》中的“离离原上草”里的“离离”是什么意思呢?这恐怕大多数人都并不知道。

这首《草》的全名是《赋得古原草送别》,是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之作,在无数人眼中这都是一首言简意赅的五言律诗,加上朗朗上口的韵律,也成了最让人广为熟知的唐诗。

在对故事的解释中,“离离”这个词的具体含义并不神秘,就是形容小草“茂盛”的意思。

但白居易什么会用到“离离”来形容,这便是让读者有着一个很大的问号了。

其实,我们在尝试翻译古诗以及文言文的时候,没必要去纠结作者的用意,因为古诗词很多时候都讲究一个自由发挥,直白一点来说,放在现在就是错别字的存在,但诗人们在写的时候,也不会太讲究是不是错别字,但凡符合自己心中的韵律以及意境,直接就用上了。

因此大家更为关注的应该是,白居易是出于什么动机用到了“离离”这个形容词。

这并不是“离离”第一次出现在古诗之中,早在三国时期,甄宓就在自己诗中写下了“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这里的“离离”跟《草》的“离离”含义是一样的,也是丰盛而茂密的含义。

我们还可以这般理解,每一年在互联网上都有各种各样的流行语,比如“给力”“神马都是浮云”虽然当时用着让人觉得很新鲜,但直到现在用的人就不算多了,因此我们能否理解为“离离”就好像是一句流行语,被人觉得新鲜就拿来用了呢?现代人都存在一些造新词的现象,古代想必也是会有的。

再有,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因为白居易在后面还写到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被野火烧了之后,野草就这般离开了土地,但明年春季他们就又回来了,正好跟前面的“离离”相呼应。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没准白居易也就是随便比喻了一下,写诗属于一项艺术创作,肯定是得讲究一个随心所欲,有时候正巧灵光一现,没准就造就了一句经典。毕竟在艺术创作的时候,灵光一现出现经典的概率,一般来说都多过苦思冥想出来的经典。

值得一说的是,《草》实际上还有着后四句: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其实真要说的话,“萋萋”跟“离离”是一个性质的词语,具体什么含义其实并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加强整个诗篇中的韵律,因此用这一词组起着背后相呼应的作用,才是白居易更大的用意。

因此综合解释来看,白居易主要是为了加强声律,让整首作品中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因此我们作为读者想要读懂一首诗的时候,除了词义之外,作者还会考虑到整首诗的一个美感,比如说不会出现生僻字,以及也不能用什么太突兀的含义。

唐诗宋词所谓文学的瑰宝,尤其是像《草》《静夜思》这些通俗易懂的古诗,对于孩子们的启蒙学习自然是有着很大的帮助,就好比孩子们看到月亮的时候,会脱口而出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看到日出的时候,会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都要比一句淡淡的“好漂亮”“好美”要好多了吧。

学习古诗是有必要的,能够让大家知道文字的多样性,以及文字上各种神奇的地方,都说古诗学习多了,能够让人更加有灵气,这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