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华州:农产品为啥卖不动?

华州农产品为啥卖不动
作者:吉建军

曾经有这样一个谜语,打一件事:进门蓬头垢面,出门神气活现。卖了多少东西,还得自己赔钱。您应该已经猜出来了,没错,是理发。把头发留在理发店,也算是卖了东西出去,还要自己为此付钱。用“卖东西反付钱”这样非正常的事巧妙入谜,妙趣横生。然而,咱渭南市华州区的农民,却经常会经历这样“卖了东西,还得赔钱”甚至“不卖东西,还要付钱”的尴尬。

渭南市华州区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得南北方方特产之双重眷顾,成为外地人眼中令人羡慕的“果蔬圣地,鲜果之城”。然而,华州区的种植户们的辛酸,没有人能够体会。

早些年,华州区某村庄韭菜大丰收,价格却降到了低得不能再低——运到县城去卖都不够油钱,村民用自己架子车拉去卖,不够一顿饭钱,遑论人工费了。怎么办?只能倾倒在城壕里。然而,因为乡村环境卫生建设,倾倒在城壕里没有卖出一分钱的韭菜,反而要贴赔一笔环境卫生建设一类的罚款。

2016年年末,笔者在渭南市华州区下庙镇的几个村子里调研时发现,很多村民们把自家地里已经干枯的葱直接挖掉埋在了土里,而且还有庄户花钱雇人干这样令人伤心的活计。鲜活的例子,不是卖了东西没挣一分钱还要付钱的真实事件吗?

从开过年的蒜苗,到夏初的莴笋滞销、莲花白被踩坏到地里,再到如今西瓜烂在地里或被倾倒在地头,短短半年时间,只要是地里的出产,滞销成了常态。农民投资金钱、精力和艰辛,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农产品,到最后不仅不卖钱,只能烂在手里不说,还要贴钱雇人把这些农产品清理出去,把耕地腾出来,然后继续押宝,碰一碰运气,看下一料种下的产品能不能挣钱,或者至少不赔钱。

我们不禁要问:华州区的农产品究竟怎么了?为什么农民种啥赔啥?

很多人给农民们支招:种庄稼要冷门!一窝蜂地种植肯定不挣钱,都不种的庄稼自己种才能挣钱。这是基于流行的价值规律原则的支招,虽然不能说百分之百就适合咱华州农村,但是比起从众种植农作物而言,不失为一种方式和方法。但是问题来了,农民们真的不知道价值规律存在吗?

在改革开放和商品化经营数十年之后,农民们也已经掌握了这一门最粗浅的经济学原理:无论啥庄稼都是一年一个价,一年价高,来年种的人就多,种的人多了,价格就落了。但是为什么还会出现一拥而上的情况而很少出现理智的农民呢?

这是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信息不畅,农民们的种植眼光大多保持在本村紧邻的地块上,对于外县区的种植情况,很少了解,也懒得了解。

另外是种植心理的不成熟,用农民自己的话说:“今年价格好,咱可没有种,就想着来年多种些,万一价格好哩?大家都是这种想法:万一价钱好,自己没种,到时候多后悔?大家都是'宁叫荒了,莫叫误了’的想法。再一个,大家都种,赔了大家都赔了,谁不笑话谁。别人种这挣钱了,你跟大家不一样,种了其他的赔钱了,你看人笑话不笑话你?”

因此,即便是清楚地知道价值规律,却仍然没办法去抗衡其他人的想法,只能是一次一次遭遇大面积种植而导致农产品滞销的局面。

笔者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此种情况有最深刻的感受。当年华州种植果树达到巅峰的时候,我刚刚上了初中,学了价值规律,我父母也打算将一大块耕地种上水果,因此遭到我的强烈反对:“这么大面积种植,苹果到时候肯定不值钱!”这是我第一次挑战父母的权威,他们决定家里的事情,从来不可能参照我的意见,“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我自认为年龄小,也基本对此不发表什么意见。

这一次,父母都听明白了,他们当然明白这个道理,父亲首先对我的观点根本不屑一顾:“你知道个屁!碎鼻眼娃娃也嘴长!打你怂哩!”母亲相对好说话,我做她的思想工作,没想到母亲却道:“没栽树的人多着哩!再说了,就算卖不上价,又不是咱一家!怕啥哩!”

三年之后,当我家的果树开始结果的时候,苹果的价格已经从一斤七八毛甚至一块钱,降低到一斤一毛多,甚至几分钱。

这些果树对于我家的经济状况,当然没有产生任何效果,反而是耽误了种粮,那几年粮食价格也比较高,我们还不得不拿出一部分钱去买粮食。这一堆果树给我家带来的唯一好处是,在砍伐之后,我家后院获得了好几年都烧不完的硬柴,省了一大笔煤钱!

尽管我对我的先见之明表示得非常得意,但是他们似乎忘记了曾经惨痛的教训,又开始种植葡萄,因为在一次春节的亲戚聚会中得知,种植葡萄价格不错,保险能挣钱!这完全是同样的小农心理。父亲于是就又动心了,已经上了高中的我再一次表示强烈反对,作为当时家中学历最高的人,也随着年龄地增长,我在家里事务中逐渐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所以,在我表达了我的强烈反对之后,父亲部分接受了我的意见,他原本打算全部种植葡萄,后来只种植了一小部分。结果证明,葡萄的价格在经过了几次疯涨之后,也最终归于平淡,与其他农作物一样,没能摆脱“物贱伤农”的命运。

有人说农民们种庄稼是盲目的,事实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如果农民是盲目种植的话,反而不会频繁受制于价格规律的影响,至少不会如此频繁地受到价值规律的影响。他们受制于此的原因反而恰恰不是因为盲目种植,而是因为看似理性的种植。这种理智以及基于经验和从众心理做出的决策,恰到好处地陷入了“价值规律”的市场陷阱。

其次,在市场经济中,中间环节的过多也影响着农民种植产品的市场价格。比如在去年春季的蒜苗,农民的蒜苗价格低廉而无人问津,超市和市场上的蒜苗价格却高达两三元钱一市斤;在莴笋丰收的当口,田间地头一毛钱一斤的价格,在很多地方的超市里却是一元钱一斤,甚至更贵,而此次西瓜的价格也是如此,客商在地头的价格为每斤几毛钱,而在各个城市的超市和市场上,西瓜的价格很少低于一元钱一市斤的。就是因为中间环节太多!

再次,很多人提议,可以去周边大城市的果蔬批发市场去,省去中间环节,就能提高价格。且不论运送过去的运费成本,即便真正能利用绿色通道,到达果蔬市场,产品也同样卖不出去,根本无人问津!为什么?因为是生面孔,市场上根本没人敢收这样的产品,什么叫市霸?什么叫潜规则?产品拉进来的时候,一车只收十块钱,在里面又没有人收购产品,即便有人收购,价格却比地头还便宜——全部都是议价:一筐子或一车多少钱,因为他们很清楚,你的产品进了市场不收费,空着筐子出门也不收费,但是满载而来,满载而去的话,一个筐子就收十元、二十元,不仅卖不上钱,一筐子又赔进去几十元……不欺负你外地的农户欺负谁?

上述经过采访而获得的信息,具有相当的客观真实性,华州区的农产品出现频频滞销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很多有志之士开始走互联网发展的路子,但是真正为农民和农产品着想的互联网企业还是太少了,相当一部分只是在利用政策为企业谋利而已,至于农民是否赚钱,农产品是否能够卖出去,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

当然,也有真正想做大做强华州农业、为华州农产品进入互联网而不断努力的人士,笔者的认识的家乡朋友中:蔺小萌的农廿四,主打节气文化牌,每一个节气推荐一款或者几款华州特色的新鲜农产品,用互联网的思维在认真做事;王建宏的“果然美”网店,也在致力于推广华州特色农产品;拓军的互联网农产品营销也如火如荼……当然,这些新生的互联网公司,对于一个农业区县而言,还是杯水车薪,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未来,华州的特色农业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怎么才能走出“种啥赔啥”的死亡循环?需要官方、民间的有识之士以及农民们共同努力,共谋良策。

文章来源丨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丨吉建军

图片来源丨网络

整理编辑丨华州之家 好先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