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散原创】侯为标作品 | 喧嚣都市的后花园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从办公室坐电梯下楼,经过滨河路,到达旌湖边,大约两支半烟的工夫。这个距离不远不近,我每天都会抽身到旌湖边打个卡,给自己放风调整情绪。一来给长期伏案的老腰杆放一会假,二来单位有急事时,折身返回也不会耽误事情。一来二往,在身体里形成了某种“条件反射”,若哪天因故没去湖边遛弯,心里则会像旷课一样不自在失落好半天,晚上睡觉前还念念不忘惦记,像错过一天的风景一样,在家里阳台上来回懵圈抓狂。
好像有人说过,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对这种说法,我一直持保留意见。似乎更愿意选择相信,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景象,在每个人眼里其实是不同的,哪怕是静止的,哪怕是路边的一朵野花、一株小草、一缕炊烟,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也会有微观上的不同。
诗和远方固然更容易收获陌生的风景,但熟悉的地方也并非没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景致。这似乎和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一个理,一千个鸡蛋里,没有两个鸡蛋是完全一样的,它们多多少少会有不同,如果能够发现细微的差异,他将会成为一个出色的画家。
同理,如果每天能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上下求索吹沙见金,发现身边不一样的人间烟火,没有冷血,没有审美疲劳,能从寻常万物中发现别人见不到的美,自己也许就还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老记”。
出门右拐,前行五十米,就到泰山南路的十字路口。运气好、遇上绿灯的时候,我会径直通过。遇上红灯时,则在松花江街边公园路口站一会,用媒体人的视角,打量眼前的人流和车流。这时会经常发现,骑摩托的快递小哥,骑美团单车的红男绿女,牵着孙儿过马路的大爷大妈,像田径运动员“压枪”一样穿过斑马线,每个人脸上赶考般写着十万火急。岁月静好,日子却过得兵荒马乱,让人看着心里扭成了麻花。城市完全被一个快字辗压,慌乱,追逐,催促,脚步匆匆,坐过山车一样。过去庸常的生活,不知道从何时起,被一个快字打得七零八碎,世界好像根本慢不下来了。
穿过马路,旌城的地标建筑五洲广场突兀地立在眼前,政务中心、商务写字楼凑热闹般跟风挤在一起。如蚁的人群,鱼塘决堤一般在门口散开。这里是年轻人的战场,白领、蓝领提着笔记本电脑,旁若无人,脚步匆匆地从眼前走过,涌向不同方向的电梯口。不少来政务中心办事的市民,情不自禁投去好奇的眼神,不知道是对“后浪们”百搭的穿着感兴趣,还是对走进这幢耀武扬威的高楼多少有些仰视。
我测量街道一样漫不经心往前走,走进“往事如烟”的小店时,阿姨模样的售货员抬头斜视我一眼,熟悉地从柜架上丢给我一包从不换样的香烟,我老套地掏出手机扫一下微信,默契到彼此不需要开口说一个字。数字时代,在给人们提供快捷方便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关上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另一扇窗口。就像现在,看似是老朋友,实际却是相视无言的陌生过客。
滨河路街沿上,一对夫妇用推车拉着炉灶,案板上整齐摆放着锅碗瓢盆、姜葱蒜椒各种佐料,正忙着给附近搞基建的民工准备午饭,陀螺一样不停地转着,脸上红扑扑的,精神头十足,时不时对路过的人投来热情的微笑。五洲广场45°角投射下来的阴影,正好免去了他们的日晒之扰,四处飘散的香味撩人味蕾,一种久违的人间烟火气,旧体诗一样在巷子里流淌,显得平凡而有温度。
“我在街沿急急走着,每一脚踏在地上都是一个响亮的吻”。张爱玲的雅句此刻很应景,两口子有盐有味忙碌着,让饭菜生香,有一种世俗的美感。生活没那么简单,但似乎也没那么不堪。忽然想起一家纸媒正向我约写就地过春节、反映“打工人”工作生活的一篇稿子。心里正纠结,究竟该着墨身后高楼里的白领、蓝领,还是身边巷子里这群泥土“芬芳”的普通人,看着破旧干净的桌子上热气腾腾的饭菜,我的情绪也跟着满血复活饱满起来,答案或许就在眼前。
前行两百米,空旷浩渺的旌湖出现在眼前,我犹如找到迷途的坐标一样,心里瞬间安静下来,每个毛孔都浸润着喜悦。这里仿佛是厘清都市喧嚣的后花园,远山如黛,风吹草低,流水潺潺,带给人心里一种涟漪的荡漾感。
伫立在湖边,我习惯先将脑子清零到放空的状态,卸下铠甲和坚硬的外壳,让自己回归还原成一个原生态的平凡肉身。或立或坐,又或者纯粹发一会呆。沿岸的柳树、银杏倒映在水中,拉起一条长长的湖岸线,涌现出一种苏轼笔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浩叹。你走多快浪花也走多快,你走多远浪花也走多远,时不时还看见鱼儿摆尾泛起的波纹,听见鸟儿在头顶展翅的脆响。
像随手铺开的一张A4白纸,任性地摊在浪花飞溅的斜坡上,闭目养神、任云卷云舒。这时,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经常会像旌湖里的鱼虾一样,自告奋勇地游到跟前,任由我横竖撇捺排列组合,狭路相遇或握手作别,爱恨交织又或者相见恨晚。我对着手机,用微信语音念经般喋喋不休,再将它转换成文字存档,人物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像旌湖里的流水一样气韵相通、渗至骨髓。不刻意、不牵强、不神经质,信手拈来,似“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般灵感附体。这种感觉,往往是我在嘈杂的办公室不容易找到的。
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围堵的城堡里,旌湖成了我“诗和眼前的湖泊”,每天在岸边小憩片刻,偷得浮生半日闲,让风拂过身体,沉浸在静谧的心境中,静静地享受这难得的安宁,蓝色的天际线、宽阔的湖面,拉起一道静与动对立的屏风,带给人一种“流动”的自由感。如海德格尔的“澄明之境”让人心物一体,它照亮人的精神,以使他们的本性得以对那些在田野、城市、住宅中的本真者敞开。自由又充满写意。
作为一个尤爱清静的职业码农,我每天像一个湖面守望者,让温润的湖水沁满心脾,而后很文艺地撩一下额前的头发,将喧嚣汹涌的浮躁重新过滤,先低微到尘埃里,然后再开出花来,用朴素的文字还其原形,让它不至于那么炫目失真。像旌湖里的流水一样不徐不疾,允许时光佛系优雅地老去,复归自然的状态,决不能让速度带乱了生活中本来的节奏,轻易输掉内心的宁静和行走路上的风景。这或许也是自己一直期待的样子。
作者简介:侯为标 ,媒体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德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作品散见《红岩》《人民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