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注意到这个“盖”字了吗
今天在教学《驿路梨花》时,有些学生感觉文章像是编的。
之所以让学生产生这种感觉,和时代隔阂有关系。《驿路梨花》写作发表的时代,是全民思想比较单纯的时代。那个时代,人们都把帮助别人、为人民服务当作无上的光荣,看了这样高唱主旋律的文章,一定信其有,不会信其无。现在呢?人们都有点自私吧?都把帮助别人当作可有可无的事情或者交易的筹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们比较容易把“独善其身”当作人生信条。
当然,学生感觉文章像是编的,因为它确实有编的痕迹。
首先,瑶族老人的出现就太过巧合。虽然说“无巧不成书”,但这也太巧合了,说曹操曹操就到。“我们”刚猜想小屋主人是“守山护林的老人”,门一开,“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这点儿也卡得太准了。
其次,在接下来的对话中也有破绽。“我们”一开始询问瑶族老人小屋的主人是谁,他回答“不晓得”,可后来,瑶族老人又告诉“我们”小屋的主人是“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他明明是知道的,却不在开头告诉我们。
还有,第二天早上,“我们(此时应该包括瑶族老人)”遇见“一群哈尼小姑娘”,瑶族老人向人家道谢,劈头就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这真的不科学,不符合生活实际。从上文看,瑶族老人是专门来这里送米的,他心心念念不忘的是“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吃的用的应该是米、水和柴。也就是说,瑶族老人关注的应该是“米”,见面应该首先感谢哈尼小姑娘提供了米,而不是感谢小姑娘盖了房!
那么,你注意到这个“盖”字了吗?
对,这个“盖”字是作者“编”文章的痕迹。作者之所以违背常理这么来写,实际上就是为了引起下文“解放军盖草房”的情节。
其实,也用不着深责作者,因为所有的文章严格说来都是“编”的。有人做过实验,说一个人从早上睁眼到晚上合眼,把他看到的都转化成文字,得有上百万字!而写文章是不可能把看到的都写进去的,总要有取舍,这取舍其实就是“编”。
今天,和一位家长聊起孩子的阅读,我曾打过这样一个比方:作文是绣花,而阅读是把绣好的花拆开,看它是如何绣的。你看那绣花,那一针一线,是不是由人控制?而且是精细的控制。这种控制就是“编”。哪里起针,哪里用什么色,哪里应该拐弯,哪里和哪里应该对应上,统统都要人为控制好,都要编排好。
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无疑地,陆游说大话了,他故意把写作中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写作技巧说得玄而又玄。实际上,哪有天然生成的文章?你去土里给我刨一个、山上给我捡一个、水里给我摸一个来?
文章都是作者辛辛苦苦“编”出来的。
要在编得不露痕迹,宛若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