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加工方式对芍药籽油微量伴随物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内容概要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为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东南亚,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产于新疆,河南,山东和安徽。芍药植物的观赏价值及药用价值一直为人们所熟知,其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根是传统中药材。而关于其种子的研究却鲜为报道,除少量用于播种外,其余的几乎没被利用,这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目前国内外有关芍药籽油的价值尚未被广泛认知和利用。
加工方式是影响芍药籽油组成特性的重要加工因素之一。芍药籽有坚硬的外壳,其对芍药籽油的压榨及品质亦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系统比较了超声波辅助、压榨和超临界CO2等三种不同提取方式对带壳和不带壳芍药籽油组成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油脂的得率、理化指标、脂质组成、微量伴随物组分和自由基清除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得率最高,达34.14%;其次超临界CO2,压榨的制油得率相对最低,约为20.78%。
加工方式对芍药籽油的脂肪酸和甘油三脂组成影响很小,但会影响芍药籽油的微量伴随物含量和抗氧化能力。超临界CO2芍药籽油的生育酚和甾醇含量最高,但压榨带壳的芍药籽油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ORAC:2635.71;ABTS:1582.82;FRAP:447.92;DPPH:359.55 μmol TE/100 g)。芍药籽油自由基清除能力可能与多酚的含量有关,压榨处理显著提高了带壳芍药籽油中多酚的含量,可能由于壳中的多酚在压榨处理中转移到油中,故压榨带壳的芍药籽油抗氧化能力最强。
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评估不同加工方式对带壳和不带壳芍药籽油组成特性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发现不同加工方式对芍药籽油的理化指标、微量伴随物都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影响油的抗氧化能力,以期为今后芍药籽油生产工业提供理论参考。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食品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等项目的支持。
稿件来源:食用油营养与安全科技创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