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导读(十)

四、修道基础篇(第10章)论述了无私、为而不争、利而不害、功成而弗居是天地至德,是修身、治国的道德准则。

第十章  明白四达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cī)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zhì)乎?天门开(hé)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xù)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shì)恃,(zhǎng)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注释】

(1)营魄;即魂魄。魂属灵,魄属血,在此连用,指灵肉相连。

(2)抱一:合抱为一;魂魄合一的状态,可以指“道”。

(3)专气:志气专一。

(4)致柔:调合到柔和的境地。

(5)涤除玄览:洗垢除尘,排除杂念,静观深照。要求人们对于“道”的观照,必须保持内心的虚静。玄,形容人心的深邃灵妙。

(6)天门:这里指耳、目、口、鼻等感官。

(7)阖:关闭。

(8)无知:即不用智谋。知,作“智”讲。

(9)生之畜之:使它生,使它繁殖。

(10)玄德:极大极深远的“德”。

【译文】

精神和形体融为一体,能永远不分离吗?聚集精气而追求柔和温顺,能达到婴儿的天真无欲吗?清除杂念而观照灵魂深处,能一尘不染而没有瑕疵吗?爱护百姓、治理国家,能顺应自然的规律、做到清净无为吗?天赋的感官与外界的自然接触,能做到不被引诱吗?心中明白通达,能做到不用心机、没有成见吗?

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生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为世间立下了卓越功勋而不自恃有功,滋养了万物而不加以主宰,这就是最高深、最奇妙的“德”。

【解读】

本章主要讲修身的功夫,论述了“反思自我,至于玄德”,阐明了“道”的境界和自我之德是合而为一的。无私、为而不争、利而不害、功成而弗居即是“玄德”,也是大道之德、天地至德,是修身、治国的道德准则。

人类之所以被称为“大自然的精品”、“造物主的杰作”、“万物之灵长”,拥有情感体验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最显著标志之一。人类的灵魂和肉体经常处于分离的状态,无法从根本上达到合二为一的境界。灵魂是长翅膀的,它总能飞跃到梦想中的高度。肉体则显得比较笨重,于是出现了灵魂和肉体分处的情况。把灵魂看成理想,将肉体看成现实,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有很远的距离,而且美丽的理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往往会变得不堪一击,因而令人感到痛苦、无奈和彷徨。其他生物则不同,它们的身体和心理是合一的,不具备完整的心理精神体系。不会独立思考,也无法进行意识判断,对任何事物都不会敏感,因而也不会感到失落和痛苦。要想肉体生活与精神生活保持和谐,只有做到心境淡定、洗清杂念、摒除妄见,懂得自然规律、提高自身修养,才能够真正做到“爱民治国”。

本章把道在修身、善性、为学、治国等方面的作用作了总结。从字面上看,每句的后半句,似乎都是疑问,其实疑问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也阐述了老子对于一的认识。“明一识道”,包括“什么是一”、“如何归一”两个主题。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能不被琐事所困扰呢?只有圣人和婴孩。婴孩不谙世事,万事皆清,头脑混沌,不知何物为何物,也不知何事为何事,只知饿就吃、困就睡,不去思考,一切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当然不会有烦恼和痛苦,他的灵魂和肉体是合二为一的。圣人经过了庸人的阶段,感受过痛苦和烦恼的滋味,明智地选择了和“大道”同步:做到了灵魂和肉体的高度和谐统一,做到了“专气致柔”如婴孩,做到了心境明净无瑕疵,做到了不受知识的局限而透悟真理的品性。

“专气致柔”就是把自己的精神和元气凝聚起来'如果我们能够聚集自己体内精气而长久保持婴儿般的柔软体态,就能长盛不衰。“抱元守一浑无象,直到乾坤未判前”,即阴阳合一境界,太极境界:阴阳和合,形神合一,身心内外合道,抱一不离。此合一境界,即天地未判,万物未分前的太极境界。太极就是宇宙从在无极之后的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气、形、质浑为一体,清浊未分。通俗来说即阴阳、形神、身心、内外回到太极境界,浑然一体,抱一不离,皆合乎道。

未生前之婴儿曰“营魄抱一”,已生后之婴儿曰“专气致柔”;此由无形之道,而入于有形之道也。无形治在神,有形治在气。婴儿者,个体始生而离母体之产物也,其神精一而不离,其气纯阳而未散。柔者,和也,顺也。婴儿纯属一片天真,性无善恶之分,心无美恶之别,随圆就方,莫不合于自然,因其和且顺也。气者,机之动,一切精神活动、意志、思维等,皆气机之动也。“心使气曰强,不以心使气则柔。”故精一其气,纯而不离,一而不纷,寂而不动,专气之谓也。婴儿天真性善而德全,骨弱筋柔而气和,无心无欲而情应,无意无念而性真;不以得失相许,不以祸福相虑,不以人我相较,不以利害相撄;犹近于道,故老子又以效法婴儿为教。

专气:精一其气,纯而不离,一而不纷,寂而不动:则心中性中自无善恶、美丑之分;亦无得失、祸福、利害、人我之分;即无一切名相差别之分,万殊归为一本而已。一而不纷,寂而不动。

柔:和也,顺也;不以心使气;顺则与人无争,随圆就方,因人之为以为为,后应静应。

婴儿:天真性善而德全,骨弱筋柔而气和,无心无欲而情应,无意无念而性真,一而不纷,无一切名相差别,犹近于道。

老子认为:修之于内,则为内圣功夫;修之于外,则为外王功夫;修之于性,则为心性功夫;修之于神,则为神化功夫。脱出与人为徒境界,而上超入于与天为徒,与神为徒境界。内照圆明,清虚湛寂,事物之来,静以应之,顺以受之;不将不迎,应而不藏,则自纯乎天机,合乎天理,而可一静(后)制天下之万动(先)。故以静制动,以后制先,主静而不主动,主后而不主先。此心既已清虚,一尘无染,寂然不动,则自慧光内生,神烛无遗,而上下古今,明白四达矣。惟世人得之,则予智自雄,予才自用;圣人得之,则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深藏若虚,而洞然若无。如天地之生化万物,而若无生;日月之朗照天下,而若无照;知超万圣,而若无知;方可入道。

【故事天地】

退化的鹿群

20世纪初,在美国西部落基山脉的凯巴伯森林中约有4000头野鹿,而与之相伴的却是一群群凶残的狼,威胁着鹿的生存。为了这些鹿的安宁,1906年,美国总统决定开展一场除狼行动,到1930年累计枪杀了6000多只恶狼。狼在凯巴伯林区不见踪影了。于是鹿在那里开始无忧无患“无计划”地生育了,不久鹿增长到10万余头。

兴旺的鹿群啃食一切可食的植物,吃光野草,毁坏林木,并使以植物为食的其他动物锐减,为此也使鹿群陷于饥饿和疾病的困境。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中鹿下降到8000头,且病弱者居多,兴旺一时的鹿家族急剧走向衰败。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局面,其因是狼被人消灭了。狼一方面捕食掉一些鹿,使鹿总数得到控制,不致于繁殖到使植被退化的程度;另一方面,狼捕食的鹿多为老弱病残者,有助于鹿种优胜劣汰,利于鹿群传宗接代;再方面,鹿在狼的追逐下,经常处于逃跑的运动状态,促进了鹿的健壮发育。由于狼消失了,鹿没有天敌,“懒汉”体弱,鹿群退化。

(0)

相关推荐

  • 『国学』《劝学》原文、译文、注释

    『国学』《劝学》原文、译文、注释

  • 【】 国学经典之《劝学》原文·译文

    【】 国学经典之《劝学》原文·译文

  • 道德经三十四章——大道汜兮

    这一章继续对道进行赞美,进行美誉. 先贴下原文: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 ...

  •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解析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解析

  • 道德经三十五章——执大象

    老子在这一章继续讲述道的作用. 先贴下原文: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掌握了大道,天下的人都会往这里投奔 ,投奔这 ...

  •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解析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解析

  • 道德经三十六章——将欲歙之

    这一章,以为是极为精彩,极为实用的,也是 老子 辩证 逻辑下 的 另外一番大道理. 先贴下原文: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

  •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

    老子在这一章节讲述治理天下的方式,不可蛮干,不可强力为之,强力而为必然导向失败. 先贴下原文: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 ...

  •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解析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解析

  • 道德经三十八章——上德不德

    这一章谈及德,是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章节,内容含量非常多. 先贴下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 ...

  •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知其雄

    这一章节,老子讲了为人处世的方式,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仔细想来,很少能够做到,能够做到的人如果没有对应的心性是容易走另外一种极端的,而心性行为合一做到如此所说的,的确是大家,并且难得. ...

  • 道德经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

    这一章通过天地神谷万物候王的形容,来诠释道的魅力,同时最后以贵贱高下,来告诉应该如何做. 先贴下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