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时大彬紫砂壶!
时大彬的紫砂壶,一脱尘俗,不务妍媚,朴雅坚致,风格优雅悦目,流畅灵活。“壶家妙手称三大”之一的徐友泉晚年仍自叹“吾之精,终不及时(指时大彬)之粗也”。时大彬是紫砂艺术的一代宗匠,生平活动期在明代万历朝至清代顺治朝之间。他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和镶接那种凭空成型的高难度技术体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据称︰时大彬的创作态度极其严肃,每遇不满意的作品,即行毁弃。即打碎十之八九也在所不惜,当时茶风盛行,对壶艺要求很高。
目前博物馆展示的“时壶”都是其容量较大,多采用简洁、大度的点线面构造,并在壶盖和壶肩、壶裙恰到好处地点缀了一些用木龛印制出来的花样图案,虽然略显粗糙,但不失气韵,浑然一体,同时具备了使用功能和欣赏效果。“时壶”的最 大特点是简洁,所以后人称其为“光货”,这就从供春的承袭自然过渡到时大彬的人为创意,这是早期紫砂壶的质的建树。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时大彬所制的紫砂壶在品相上也不拘一格,紫砂壶的品种有龙旦、四方、梅桩、合菱、八角等,可谓“高低粗细各不同,五彩七色闪金星”,琳琅满目,夺人眼球。就其工艺和调砂的合理有趣,至今尚无人能超越。笔者深有感触,当代的紫砂壶品种虽多,色彩造型千姿百态,但其砂粗质古、肌理均匀、浑厚洗练的气势,无人能超越时大彬作品之右。
时大彬并没有保守个人技艺,而是广招艺徒,传播紫砂陶艺。如徐友泉,时大彬在发现孩童时期的友泉玩泥巴(以泥塑一牛)很有天分,就收为艺徒,并对其父说:“你儿子的天分将来必超过我!”日后徐友泉果然成了紫砂名家,因缺乏史料详细记载,呗遗漏的大彬优 秀艺徒恐怕为数不少。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时大彬常与陈继儒讨论品茶试茶之奥妙,一 天,陈继儒建议“把壶从大改小,做成一把可以一手持之,一手捋须吟诗的雅器,那该有多好”。于是,时大彬这开始改制小壶,茗壶才由大而改小,改到了只有300毫升-400毫升。时大彬这一变革,将壶工艺手法和壶形大小规格基本固定下,并流传至今,他与陈氏之论也成为史上一件趣闻乐事。
时大彬制壶技艺在造型、配泥、技法、镌铭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大彬一生为人敦雅古穆,波澜安闲,令人起敬。传世品有圆壶、六方、三足、提梁、书扁、僧帽、印包、葵花、开光方等式,蔚为大观,被推崇为壶艺正宗。他的门下弟 子多为当时的名匠,著 名徒弟有徐友泉和李仲芳,均是当时制壶高手,故有「壶家妙手称三大」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