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多舛的南孚电池,经历5次卖身后,又将走向何方
一、前言
作为中国人,几乎没人没用过南孚电池,它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如今达到令人惊叹的80%以上,核心产品五号和七号碱性电池打遍天下无敌手,产销量连续近30年全国第一。同时也是亚洲第一,世界五大碱性电池生产商之一。
南孚电池是国家520户重点企业之一, 中国电池行业龙头企业,国家重点扶持的出口企业,产品行销世界五大洲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此强劲的南孚,实属是产业界的“靓女”,然而她却命运多舛,一路坎坷,不是在改嫁路上,就是在等待改嫁中。本文试着带着大家理理南孚电池的成长、改嫁之路。
二、靓女的出生
1954年,在解放后百废待兴的福州,成立了福州电池厂,属集体所有制企业,第一批员工仅有7 人。它是新中国最早一批电池制造厂商,生产手电筒照明用的大号电池,
1958年响应将沿海的工厂转移至三线山区的号召,福州电池厂迁入闽北山区小城南平,改名为南平电池厂,依旧专门生产农村日常急需的大号电池,偶尔也生产些军工产品。随后的数十年,便一直蜗居在南平的山沟里,主要靠借牌加工生产聊以维持。
到了1980年代的中后期,与之合作联营、借牌加工的北京、上海两个厂家抽身而去,那时设备落后,仅有200多万资产的南平电池厂几乎无米下锅,濒临倒闭。
时势呼唤英雄,也造就了英雄。陈来茂、陈永兴这对黄金搭档夫妻就这样被历史潮流顶上风口浪尖。
陈来茂,男,福建云霄人;陈永兴,女,福州人,两人为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同学,陈来茂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福建地质大队,1976年调入南平电池厂,他的同学夫人陈永兴也跟随北上落户南平。
勤奋好学、踏实肯干的陈来茂在南平电池厂步步高升,最后坐上了厂长大位,他的夫人陈永兴后来也担任了工厂的总工程师。面对合作伙伴的决绝离去,陷入困境的工厂,他们心急如焚,一直思考着如何让厂子摆脱困境,绝处逢生。
1986年,陈来茂想方设法,得到了一个珍惜的出国考察机会,参加中国出口商品基地总公司组织的西欧考察,期间他特别留意了丹麦的海伦斯和英国的因勒巨哲等电池公司,触动很大。回国后,又带领工厂的技术骨干参观考察了国内那些引进过日本富士、法国撒福特、日本东芝电池生产线的公司。发现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高能锌锰电池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那时国内市场却是一片空白。
西欧考察
这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在90年代初期,只要掌握了优质产品就等于掌握的市场先机,陈来茂下决心:“要干就干大的,上世界一流的产品,一步到位,以开发LR6碱锰电池为突破口,打一场企业的翻身仗”。但建立新电池生产线,对南平电池厂来说,谈何容易,资金就是最大的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终于来了,1988年在南平市ZF的主导下,1998年,南平电池厂与福建兴业银行、中国出口商品基地建设福建分公司、香港华润集团百孚有限公司(基地福建公司的子公司)合资组建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
“南孚”名称的就是取自南平和百孚中的各一个字,如今的南孚电池声震天下,而百孚则早已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了。
这次合资,南平电池厂以仅有的280万固定资产作为出资,占40%股份,其他几家以现金出资。其中百孚占25%、基地占20%、兴业银行占10%,建阳外贸5%的股份(后转让给兴业银行)。南孚电池是当时大陆的第一批中外合资股份公司。
实际上百孚有限公司是基地公司在香港的窗口企业,只是挂靠在华润集团旗下。那时的南孚本质上还是100%的国有控股企业,只是这种合资方式在当时可得到很大的政策优惠,包括税收、出口指标等方面。
二、南孚发展
合资后,在以陈来茂为首的全体南孚人努力拼搏下,南孚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
1990年,借助融资租赁的方式,利用日本方面的贷款,南孚以6000多万的代价引进了第一条日本富士LR6碱性锌锰电池生产线。1993年再次引进了国内第一条LR03(7号)碱性锌锰电池生产线,后来为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有陆续引进、自主消化上了更多生产线。因为拥有领先于市场的产品,南孚一路高歌猛进,到1998年固定资产就达到4亿元以上,1999年还彻底还清了各项银行借款。
一路发展至今,成为国内第一,世界前五的碱性电池生产商。
南孚公司的发展史其实是一部充满了诸多闪光点的辉煌创业史。无论是稳定坚强、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还是求实创新的科技队伍,敬业勤勉的员工,以及灵活先进的营销管理,处处可圈可点。而其中最鲜明的还是捕捉机遇、快速决策、快速行动的能力。
南孚的每一次设备引进和技改都以迅速著称,第一期引进只用一年多时间,第二期只用10个月,以后的三期一共也只用两年多时间。在中国电池业的发展史上创造出了大干快上的“南孚速度”,往往是别的厂家还在进行项目论证时,南孚的产品已形成了规模,迅速占领了市场。
1998年,福建兴业银行根据当时商业银行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的政策规定,将其持有的15%的南孚股份以2500万元卖给了大丰电器公司。相对当时的90万元出资,可谓收益巨大。而大丰公司则是由陈来茂等管理层主导的,由南孚全部职工出资组建的职工持股公司。
山坳里的南孚电池
90年代的南孚如日中天,税利占了整个南平市的两成以上,职工工资、福利非常丰厚,当地人都以能进入南孚公司为骄傲。同时南孚人也变得自傲起来,也许是当时的官僚管理使然。他们只专注于自己的电池业务,而对组织建设、上级管理则漫不经心,甚至置之不理,俨然一个独立王国。这引起了上级部门的不满,担心南孚会失去控制,得想办法驯服这头不识趣的狂奔野牛。
三、南孚的历次改嫁之路
一嫁香港中国电池公司
1999年,由当地ZF牵头找来了中金公司为南孚募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投入1000万美元,摩根士丹利投入400万美元,荷兰国家投资银行与中金总共投入100多万;中方股东以南孚的股份资产作为出资,在香港共同成立中国电池公司。其中外资占股49%,中方占股51%。中国电池公司100%拥有南孚公司的股份。作为当时重大的招商引资项目,还特意在厦门举办的第三届投资贸易洽谈会进行签约仪式。
合资的好处显而易见,南孚得到了由国外投资机构提供的约1500万美元的真金白银,并且中方还将控股新成立的这家香港中国电池公司,这样不但能够扩大品牌影响力,还有希望在香港上市融资,加上签约前国外战略投资机构承诺的为南孚募资5亿元,于是,很快,地方ZF和企业决策人被打动了。
但是,当时的好多南孚人曾极力地反对合资:“那时南孚有充裕的资金,根本没必要合资,这无疑是引狼入室。” 据媒体报道,当年摩根士丹利入股之时,蒙牛创始人牛根生特意找到了南孚的丁曦明,意味深长地说:“最大的危险,就是你会失去对企业命运的掌控”。然而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当地ZF的积极促成下,南孚还是作为方圆百里之内的“靓女”早早披上了嫁衣。
合资的核心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国有资本保值退出,以及对上市的期望。并将上市目标锁定在香港红筹股。
但因为在香港主板上市,有股东在三年内不发生重大变化的要求,因此香港上市也就一直未能如愿。
资金的注入带领着南孚进一步节节攀升,但是股权的分配比例,也为这个中国人引以为豪,当年借足球名将孙雯之口传播“民族力量”的南孚埋下了隐患。
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合资后不久,香港百孚公司就出事了。百孚在香港炒金亏损了几千万美元,为了偿债,百孚将其持有的中国电池股份中的8.25%股卖给摩根士丹利,这8.25%的股份出让,意味着中方已经失去中国电池的控股权,没了话语权。
2001年,南孚的外资股东想以中国电池的名义收购双鹿电池,便实行增资扩股。由于没有充足的资金,加上认识不到位,国内股东自然也没有增资。于是在这一轮增资当中,中方的持股比例进一步缩小。
2002年,基地总公司的子公司将其持有的20%中国电池股份,以78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转让给了浙江富邦控股。此时摩根当然不能容忍别人染指南孚,此后摩根又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从富邦控股手中买回了中国电池20%股份。
在上市无望的情况下,2002年南平地方ZF也将其持有的中国电池股权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转让给外资股东。当时还为实现了增值后退出而沾沾自喜,事后看来,被狠狠打脸了。
就这样,经过数次的转让,中国电池的股份已经大部分转移到了外资股东手中,他们拥有中国电池公司大约72%的股份,从而完全掌控了南孚电池。
二嫁美国吉列公司
2003年9月,经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股权交易,美国吉列公司从摩根士丹利、鼎晖投资(中金公司改制独立出来的)、新加坡政府投资等公司手中买走了香港中国电池公司的全部股权,并正式宣布通过持有中国电池72%的股份,间接成为南孚电池的控股股东。
随后又在几经腾挪后,中国电池最终持有南孚电池股份达78.775%。南孚剩下的股份分别由南平国投持有12.344%,大丰电器持有5.53%,中国基地企业持有3.35%。
一时间,国内舆论炸裂了,人们如何也不相信,堂堂的民族工业代表之一的南孚电池尽落入外资吉列公司之手。
而这次资本掮客摩根士丹利是以1亿美元的高价格,将其持有的全部南孚股份出售给吉列公司,净赚5000多万美元。
吉列公司下属的美国金霸王电池是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商,而南孚则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五大电池生产商。在中国内陆,金霸王和南孚一直是竞争对手。吉列用股权收购的方式,解决了对手南孚。
充满讽刺意味的是,金霸王电池是南孚的手下败将,进入中国市场10年之久却一直没能打开局面,连南孚电池销量的十分之一都没有,现在却摇身一变成为了南孚的母公司,在一夜之间通过收购抹杀了国内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一个数年前还被民众引以为豪的民族品牌,就此沦为外资手中的武器,无怪乎时任南孚董事长丁曦明悲愤地说过:“如果我们还称自己是“民族力量”,国人会戳我们的脊梁骨”。
收购后,吉列公司不断压制南孚,不仅将南孚的制造工厂用来生产自己的电池品牌,还占用了南孚的销售渠道,一系列措施导致南孚的销售额在之后的两年下降的非常严重,国内电池行业的霸主之位即将不保。
南孚电池创始人陈来茂曾在中国市场带领南孚击败金霸王以后,一度想要乘胜攻下美国市场,但控股权的旁落让这位南孚老人无力回天,黯然离职。
三嫁美国宝洁公司
2005年,吉列公司因为整体业务经营不善,以570亿美元的价格转让卖给了宝洁集团,这样南孚也变成了宝洁集团的下属公司。
宝洁也不是省油的灯,他运用自己的控股地位,做了不少手脚。
宝洁利用南孚的渠道为自己的金霸王在中国开路。仅一年左右的时间,金霸王便借南孚的“高速公路”销售超过1亿多只电池。
借口开发“雅典娜项目”锂电池项目,让南孚向金霸王采购相关的设备,采购价更比公开报价高三四成。
“这么多年,宝洁并没有给南孚带来之前承诺的资金、技术等,也没有资本性投入”。按南孚小股东大丰电器的总经理蔡运奇的说法,宝洁唯一一次给南孚投资了几千万元修缮厂房的钱,还是因为2011年发大水,厂房被冲垮。
不过这两次改嫁对南孚电池尚未造成致命性的影响。因为南孚拥有自己的技术和产业链,以及相对独立强大的管理、销售团队。南孚并没有因此走向落败、破产,虽然不如引入外资前发展如意,但还是凭借自己的实力在国内有一席之地。
四嫁 鼎辉公司
鉴于过去多年来,不少民族品牌被外资巨头收购后,以这样那样的方式被 “抹除”,看不下去的更高层级的主事部门发现了危险,于是找到鼎晖,希望借助鼎晖的力量阻止这件事发生,并能将南孚电器迎接回来。
2008年,鼎晖收购了持有5.53%南孚电池股权的大丰电器,又联合南孚的国内管理层,深度介入经营管理。前头讲过大丰电器是南孚公司的员工持股平台,其第一大股东陈永心不仅仅是南孚公司主要创始人之一,同时还是南孚电池的总工程师,还有他的老公陈来茂,在吉利入主南孚后,便被踢出了管理层,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手做大的南孚,这样被折腾,心如刀绞。
宝洁在当时拥有南孚78.755%的股份,是南孚第一大股东。鼎晖潜入了南孚公司的股东名单后,成功搅局了宝洁主导的同业竞争,使得金霸王借助南孚销售网络始终无法顺利地推行下去。同时耍点小聪明,让宝洁再也没有拿到过南孚的财务报表。
2012年,鼎晖控制下的大丰电器起意状告宝洁、南孚损害大丰电器的利益。这实际上就是一起自己状告自己的无解诉讼。最终结果是鼎晖从宝洁那里额外获得了一笔八千多万的赔偿,大丰电器主动撤回了长达3年的诉讼。
旷日持久的商战,加上电池业务已经走进了产业的夕阳,宝洁终于下定决心““割肉”。
2014年,宝洁公司将南孚电池78.775%的股份转卖给鼎晖,价格为5.8亿美元。同时也将金霸王电池出售给股神巴菲特。
看似完美的结局,留下的是一个充满疑云的美股公告:这位大洋彼岸的股东,仔细计算了金霸王的估值并且披露交易详情,但对于出售南孚的事项却语焉不详,仅仅以 “宣布退出中国电池业务”带过。
当初国内各股东合计,以差不多一个亿美金价格卖出的南孚股份,现在却拿六个亿“赎回”,不知当年那些决策者们知道了,是啥感觉。
不过南孚作为民族品牌的佼佼者,这操作还是值得的,时隔十一年南孚电池终于被接回到祖国的怀抱,相比于那些因为外资引入而破产倒闭的公司,南孚电池还算是幸运的。
在完成此次对南孚电池控股权的收购后,中国银行与鼎晖联合在澳门举行了“欢迎南孚回家”的庆祝活动,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英雄救美的鼎辉,那时成了国人欢呼的英雄。但深究其来由,也不是什么好鸟。毕竟都是资本掮客在运作,都是为钱财而来。
鼎晖投资前身是中金公司的直接投资部,后独立分拆出来,成为私人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其董事长吴尚志、总裁焦震。他们俩在2015年前已经移民新加坡。
1999年南孚“嫁”给香港中国电池时,南孚电池就是鼎辉投资的第一个项目,也是焦树阁在鼎晖操作的第一个项目。
2003年,鼎晖将所持股份卖给美国吉列,收回了近八千万元,狠捞了一笔。
2008年,鼎晖收购了大丰电器,当时大丰电器持有5.53%南孚电池的股权。这下南孚职工彻底失去了在南孚的股份。对辛辛苦苦打拼的南孚人来说,这也许是最大的败笔,永远的心头痛。
2012年,鼎晖控制下的大丰电器状告宝洁、南孚损害大丰电器的利益。这实际上就是一起自己状告自己的无解诉讼。后来鼎晖从宝洁那里额外获得了一笔八千多万的赔偿,大丰电器也主动撤回了长达3年的诉讼。
2014年,鼎晖从宝洁公司手中收购南孚电池78.775%的股份
从1999年开始到现在2021年,可以说焦树阁陪伴着南孚电池走过了20几个春秋,用情极深,南孚才是他的最爱。这样的情形,对任何一家投资机构而言,都是极为罕见的。南孚电池经营状况非常平稳,产品盈利能力很强,并且每年还能为股东提供不错的回报,这也难怪焦树阁对南孚电池的不离不弃了。
下面看看鼎辉如何左右互搏,乾坤大挪移,它又想将南孚带往何处。
鼎晖收购南孚电池股权,是通过设计了杠杆来收购:鼎晖出资2亿美金,3.8亿美金由中国银行提供贷款,在香港成立“香港大健康公司,从中国电池手中,受让了其持有的南孚电池78.775%股权。加上大丰电器的5.531%,总计持有了84.306%的南孚股份。
在获得对南孚电池的绝对控制权后,焦树阁又将香港大健康所持南孚电池54.469%股权转让予大丰电器,这样大丰电器在南孚电池的持股比例上升到60%,这神操作都是为了借壳新三板公司亚锦科技。
那亚锦科技又是什么来头,2013年10月彭利安花费几百万从其他6名股东手中购买亚锦科技的大部分股份。随后在2014年5月推动亚锦科技在新三板挂牌。
挂牌时,亚锦科技总资产624.81万元,负债92.71万元,净资产532.1万元;实现营业收入291.54万元,利润9.31万元,在当时新三板的数千家挂牌企业中毫不起眼。但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却令鼎晖投资的掌门人焦树阁青睐有加。
2015年9月,亚锦科技与福建南平大丰电器有限公司签署协议,亚锦科技以1元/股的价格,向大丰电器发行26.4亿股,收购其持有的南孚电池60%股权。
交易完成后,亚锦科技的总股本由500万股猛增到26.45亿股,大丰电器在亚锦科技的持股比例高达99.81%,由此成为亚锦科技的实际控制人,原实际控制人彭利安仅仅持有0.1%的股比。
这笔资产收购完成,鼎晖投资总裁焦树阁成为亚锦科技的董事长。
2016年9月,亚锦科技又以2.5元/股定增发行 11.05亿股,通过两次关联交易,利用26.46亿元定增资金,从香港大健康获得22.183%的南孚电池股权。
两次关联交易后,焦树阁的香港大健康套现26.46亿元。将这些钱清偿了中国银行的本金和利息,还有获利。
这一通下来,焦树阁仅出资2亿美金,通过亚锦科技实际拥有南孚57.966%股份,通过香港大健康拥有南孚2.123%股份,合计60.089%。
南孚的剩余股份分别由:南平国投持有12.344%,中国基地企业持有3.35%,2016年定增的股东们持有29.467%。
按照南孚2020年实现净利润6.43亿元计算,焦树阁可占有的利润达3.86亿元,可谓赚得盆满钵满,成了最后的赢家。
五 嫁 鹏博士?
2018年3月,亚锦科技现金出资15亿元对鹏博实业增资,增资完成后,亚锦科技持有鹏博实业40%股权。
鹏博实业是一家以信息产业为主的公司,拥有一家A股上市公司鹏博士。焦树阁耗资15亿元获得鹏博实业二股东地位的根本原因,或许是为了通过鹏博士收购了亚锦科技,实现亚锦科技在A股上市,从而将南孚电池推向A股市场。
至今,南孚电池也没有实现在国内或海外独立上市。母公司亚锦科技似乎成了焦树阁“提款机”,众多参与定增的机构难以退出,亏损严重,皆成输家。
对南孚电池而言,不管鹏博士最终是否能顺利完成对其的收购,还是焦树阁另有它图,只能拭目以待了,而南孚如何突破自身发展的天花板,在新的发展道路上迈出扎实的一步,更值得大家关注。
四、结语
以现在的南孚状态来看,虽然还保持着不错的发展势头,然而在资本巨头的操弄下,在南平这样安逸的小城里面,思维格局早就跟不上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了。它不可能变成一家不停迭代,不停发展,越变越好的企业,它的未来或许会像那些落寞的企业一样,在一步错步步错的过程中,变成了人们的回忆。
南孚经历了太多的变化,太多的无奈,太多的机会错失,太多的太多……。这一切的一切,总的来说的话,也许就是它的命吧。